淳熙三山志

    免役:随县以产钱均敷不等。闽、侯官县每产钱一文,两科【(底本作“两料”,库本同,据崇抄改。)】共敷二十四文。
    闽县 年计一万三千二百六贯五百三十六文足。(底本作“二百六□五百……”缺一字,据崇抄、库本补。)
    侯官 年计一万四千三百六十贯八百二十二文足。
    连江 每产一文,敷一十二文六厘。年计九千五百二十贯九百七十八文。
    长溪 每产一文,敷一十六文一分四厘。年计一万二千四百六十四贯五百二十八文。
    长乐 每产一文,敷一十二文八分六厘。年计六千四百七十八贯六百六十四文。
    福清 每产一文,山乡敷一十一文四分八厘;海乡敷一十文四分八厘。年计一万六千二百六十二贯九百五十八文。
    古田 每产一文,敷一十五文八分二厘。年计八千四百四十二贯三百五十三文。
    永福 每产一文,敷十三文七分。年计六千八十七贯九百四十三文。
    闽清 产钱一文,敷一十四文二分。年计四千七百九十七贯六百五十四文。
    宁德 产钱一文,敷一十五文五分。年计五千三十八贯五百三十五文。
    罗源 每产一文,敷一十五文。年计四千一百三十二贯九百六文。
    怀安 每产钱一文,敷一十四文四分。年计一万一千六百九贯九百二十六文。
      已上,十二县产钱,年计总敷钱一十一万二千三百三贯八百三文。
  物力:每直一贯,两科共敷六文。今每年见敷,内:
  闽县 五百五十五贯六百六十六文。
  连江 一百一十四贯三百文。
  侯官 一百七十贯。
  长溪 三十九贯七百二文。
  长乐 一十六贯七百六十二文。
  福清 四十贯九百五十二文。
  古田 一百五贯七百三十六文。
  永福 二十一贯七百九十九文。
  闽清 六十五贯四百一十八文。
  宁德 七十二贯。
  罗源 七十六贯。
  怀安 四十八贯九百二十六文。
   总计:一千三百二十八贯二百七十文足。
  随夏秋二科催科。内一万三千三百八贯六百四十八文足解州,支本州并盐司役人雇食等。【(底本作“并盐司投人”,库本同,崇抄无“并”字,下作“盐司役人”。)】余钱,县支雇役并桩发朝廷窠名。其减人吏雇钱、在京吏禄钱、在京官员雇人钱,减罢重禄食钱,减罢监司吏禄钱米,并在内。【(崇抄无“吏禄钱……并在内”二十七字。)】
  产盐 十二县以产钱等第均卖。岁额:二百六十九万六千四百五十三斤。
  闽县 三十一万七千九百九十四斤。
  连江 二十四万三百七十五所。
  侯官 三十三万二千七百五十一斤。
  长溪 二十九万三千二百一十八斤。
  长乐 一十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斤。
  福清 四十四万八千二百一十六斤。
  古田 一十六万二千一百六斤。
  永福 一十四万八千五百八斤。
  闽清 一十万九千七百八十五斤。
  宁德 一十一万一千九百二十四斤。
  罗源 九万九千九百八十一斤。
  怀安 二十五万八千九百二十五斤。
  随夏秋二税催驱。共计:钱五万六千八百二十三贯九百七十三文足。内本州所得旧价钱,每斤:古田,十四文;闽清,十三文;永福,十一文;余各九文足。二万五千八百一十四贯七百六十三文足。以此数展省,合计三万三千五百一十五贯六百七十文。今财赋司现催钱,共管三万三千九百六十六贯七百一十三文省。内:
  闽县 三千七百一十四贯四百七十五文。
  连江 二千八百九贯五百七十八文。
  侯官 三千八百八十九贯二百八十六文。
  长乐 二千三十二贯二百四十文。
  宁德 一千三百八贯二百四文。
  古田 二千九百四十七贯三百八十三文。
  长溪 三千四百二十七贯二百二十三文。
    七县钱价【(底本作“七县□价”,缺一字,崇抄作“七县纳价”,据库本补。)】与前盐同,外:
  永福 现额管钱二千一百六十贯三百一十六文。准盐,合计一十五万一千二百二十二斤。
  闽清 额钱一千八百六十三贯五百二十四文。准盐,合计一十一万三百七十八斤。
  福清 额钱五千六百二十九贯三百一文。准盐,合计四十八万一千六百一十八斤。【(底本作“四千八万”,库本同,据崇抄改。)】
  罗源 额钱一千一百九十二贯九百八十六文。准盐,合计一十万二千一百五十三斤。
    今四县帐检祖额,盐少而现纳钱多。
  怀安一县 现纳钱二千九百九十一贯九十七文。准盐,只管二十五万五千九百五斤。
    又盐额或多而纳钱少,【(底本作“或两纳钱少”,据库本、崇抄改。)】不知何年重立此数。
  系省窠名 钱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七十八贯六百八十八文省。系以诸县镇务商税,五分钱;增税,三分;千契,五分钱;浮盐,旧价钱;砂地钱;契纸息钱;取一年收数立额。除豁合支县、镇、寨官兵及宗室、岳庙添差等官请受在县截支外,余立为格目,令随月解州,应副支遣。现今每岁:
  闽县 三千一百一十贯八百六十八文。
  侯官 除园林务、砂地钱八百四十四贯一百七十六文,征户径纳州库外,一千五百九十七贯四十四文。
  连江 六千三百一十三贯一百三十六文。
  长溪 四千八百七十六贯五百七十一文。
  长乐 六千一百七十六贯九百九十七文。
  福清 三千二百八十六贯九百五十三文。
  古田 七千九百三十六贯五百一十九文。
  永福 五千五百四十七贯六百二十二文。
  闽清 四千一百六十九贯一百一十文。
  宁德 一千九百三十七贯二十四文。
  罗源 四千一百三十贯五百五十六文。
  怀安 五千二百五十九贯八百六十八文。
  闽安镇 二万九千一百六十贯八百五十二文。
  水口 一万七千二百四十八贯四百三十三文。
  黄崎镇 六千四百四贯四十五文。
  海口 九千六百八十八贯九百二十文。各随月发纳不等。一年总计,如上件。
  州税务 日纳商税、牙契,本州所得钱二万五千贯文省。
  在城楼店务 地基正钱四千三百三十四贯三百二十八文。
  寺院科纳上供银等 钱三十万四千六百三十二贯二百二十八文。
   上供银钱:
  闽县 一万八千四百四十三贯八百六文。
  侯官 二万六千二百二十四贯一十六文。
  怀安 二万八百三十贯一百五十四文。
  福清 二万三千九百一十四贯九百七十六文。
  长乐 一万五百二十五贯九十三文。
  连江 一万三千三百四十三贯六百二十文。
  闽清八千三百四十三贯三百四文。
  永福 一万一百六贯一百八十二文。
  古田 一万一千九百四十七贯二百七十六文。
  罗源 七千九百四十二贯九百一十六文。
  宁德 九千九贯二十二文。
  长溪 一万六千五百一十贯八百四十八文。
    计一十七万七千二百二十一贯一百八十六文。
   军器物件钱:
  闽县 三千一百六十六贯四百八文。
  侯官 四千五百八十八贯四百八文。
  连江 一千三百五十四贯五百八十八文。
  长溪 一千一百一贯八百文。
  长乐 七百八十六贯九百二十文。
  福清 二千四百一十八贯七百五十三文。
  古田 一千五百四十三贯七百五十一文。
  永福 一千一百九十六贯九百文。
  闽清 九百一十二贯二百八文。
  宁德 七百六十贯四百一十六文。
  罗源 八百六十七贯八百文。
  怀安 三千三百二贯二百七十二文。
    计一万一千贯三十六文。
   酒本钱:
  闽县 三千三百二十三贯一十三文。
  连江 一千三百六十六贯九百四十四文。
  侯官 四千六百六十贯四百三十二文。
  长溪 一千一百三十贯二百四十文。
  长乐 七百九十三贯四百二十文。
  福清 二千四百五十贯八百四十文。
  古田 二千五百六十八贯三百三十六文。
  永福 一千二百一十贯二百七十六文。
  闽清 九百一十九贯二百四十文。
  宁德 七百六十七贯二百文。
  罗源 八百七十五贯三百八十文。
  怀安 三千七百一十一贯五百六十八文。
    计二万二千七百五十五贯八百八十九文。
   醋课钱:
  闽县 五千九百一十六贯五十二文。
  连江 二千五百三十一贯九百二十一文。
  侯官 八千七百五十一贯二百九十六文。
  长溪 二千八十五贯三百文。
  长乐 一千四百六十八贯六百六十文。
  福清 四千五百三十九贯一百六十四文。
  古田 二千八百七十四贯一百三十二文。
  永福 二千二百三十三贯三百九十二文。
  闽清 一千七百五贯二百六十文。
  宁德 一千四百二十贯七百四十四文。
  罗源 一千六百二十一贯五百七十八文。
  怀安 七千一十贯四百八十四文。
    计四万二千一百五十七贯九百七十六文。
   助军钱:
  闽县 五千六百五十七贯六百六十文。
  连江 二千四百七十九贯五百四十文。
  侯官 七千五百八十五贯八百八十八文。
  长溪 二千五百贯四百二十文。
  长乐 一千六百二十六贯五百八十文。
  福清 四千六百九十七贯三百八文。
  古田 三千一百三十六贯二百六十文。
  永福 二千九十八贯二百五十二文。
  闽清 一千八百九十七贯九百七十二文。
  宁德 一千三百一贯四百七十二文。
  罗源 一千六百四十九贯七百五十二文。
  怀安 五千八百五十六贯一十二文。
    计四万四百八十七贯一百四十二文。
  外郊祀之岁,别科大礼银
  钱八万一千三十七贯六十四文省。
  闽县 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八贯六百七十八文。
  连江 四千八百六十八贯七百八十文。
  侯官 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二贯三百八文。
  长溪 四千一百一十四贯四百六十文。
  长乐 二千八百二十七贯三百三十八文。
  福清 八千八百八十五贯七百一十八文。
  古田 五千五百四十六贯五百九十四文。
  永福 四千三百贯三百八十四文。
  闽清 三千二百七十六贯八百九十文。
  宁德 二千七百三十二贯一百二十八文。
  罗源 三千一百一十八贯二百六十八文。
  怀安 一万三千一十五贯五百□十八文。【(底本作“五百□十八文”,缺一字,崇抄、库本皆作“五百十八文”。)】
  
○他司应副钱物
  
   本路转运司:
    上供银 本钱一万四千一百七十一贯五百七文外,郊祀岁别应副大礼银,本钱一万贯文省。
    军粮 钱二万贯文省。
  米二万石。
    西外宗子请受 钱一万六千九百六十四贯七百三文省。
  米七千四百七十一石八斗。
    萩芦寨水军粮米三千三百七十五石。
   两浙、江东路转运司 取拨:
    温州,岁绢一万七百匹,紬二千二百匹,绵三万一千五百两。【今递年只应副绢五百匹,绵一千两。】
    饶州,岁绢四千五百六十八匹。【今递年只应副绢五百九十匹。】

○岁贡
  
  上供银 六万八千七百四十一两四钱。
   年额银四万五千两。
   折博香药银一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两四钱。
   大礼助赏银七千四百八两。
   圣节进奉银三千两。
  大礼银 每遇郊祀年,别进奉九千两。
  上供钱 六千贯。
   罢科茶 价钱二千五百贯。
   罢科乾姜、荔枝、龙眼 价钱一千七百贯。
   铸不足上供钱 一千八百贯。
  上供军器物料 岁额:
   甲叶六万八千九百一十五片。
   黄牛皮九百四段六十尺。
   羊皮一千八百一十二张一十尺。
  认发建宁府:黄牛皮四十八段。羊皮八十九张。
  泛抛每岁两科:甲叶三万五千片。黄牛皮八百段。羊皮七百张。
  无额上供钱 岁以一万五千五百一十八贯七百五十文省为额。
  【以下并系通判所收纳、起发:】
  赡学籴米钱【(底本、库本及崇抄皆作“籴本钱”,疑误;抱山堂本作“籴米钱”,据改。) 】岁以八千一百三十六贯七百八十四文省为额。
  经制钱 岁以一十一万五千五百九十二贯一百四十四文省为额。
  总制钱 岁以二十万三千六百六十四贯一百六十三文省为额。
  外:添收头子钱、增收勘合钱、【(底本作“增收□合钱”,缺一字,库本作“增收合钱”,据崇抄补。)】新拨本州一半牙契钱,并据收到数起钱。
  统制官供给钱 一千二百贯文省为额。
  官户不减半役钱 岁以五千七百四十一贯八百四十文省为额。
  僧道免丁钱 岁额:二万一千一百三十三贯文省。【今只据收到钱起发。】

《三山志》卷第十七终

●卷第十八 兵防类一

  诸厢、禁军

○诸厢、禁军

【(底本作“诸□禁军”缺一字,库本作“诸禁军”,据崇抄及本志“目录”补“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