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佑临安志

   呼猿洞 【 详见武林山】
岩石室龙泓洞 【 详见武林山】
   水乐洞
在烟霞岭下洞常有水声如击金石故以名之旧属僧舍今为慈明皇太后宅圃 【 王大受游洞诗云历聘空寒六六天更来洗耳听春泉迅湍激石浮清磬悬溜行沙写素弦洞口林亭三四曲洞中日月几千年何人独得开收律谱入宫商与世传○姜夔次韵王秘书游水乐洞诗云自是瀛州客还因野趣来解衣吟寂寞携酒上崔嵬石洞山山秀栀花树树开只应岩下水相送上船回】
   石屋洞
在烟霞石坞南山大仁院有石洞极高状似屋周回鑴罗汉总五百十六身中闲凿释迦佛诸菩萨像直下入洞极底有泉 【 详见大仁院】
   烟霞洞
祥符经云去钱塘县旧治之西一十六里晋开运元年有僧弥洪结庵洞口遇一神人指此山后有圣迹何不显之洪寻至山后乃见一洞内有石刻罗汉六尊洪既亡吴越王钱氏忽梦僧告云吾有兄弟一十八人今方有六王可聚之梦觉访得烟霞洞有六罗汉遂别刻一十二尊以符所梦其洞极大乃诸洞之首在乌坞内 【 洞旁有岩曰佛手岩象鼻岩详具清修寺】
   蝙蝠洞
在钱塘县烟霞石屋洞后内多蝙蝠因以名之故老传云洞极深广无泉建炎闲因兵火时里人避难于中容数百人因而获免今在尼庵民屋后
   龙洞
在临平山祥符经云自洞门至水际五丈阔一丈五尺高一丈三尺其水深不可测祷祈多有灵验
   细砺洞
在临平山祥符经云深十余丈阔二丈五尺高一丈五尺舆地志云临平山有洞数丈出砺石 【 沈金部汝谐诗云巉岩古洞鬼神剜六月无冰气自寒恐是仙人炼丹窟不然疑有老龙蟠】
   香林洞
下天竺岩下石洞深窈可通往来名曰香林洞慈云法师有诗天竺出草茶因号香林茶其洞与香桂林相近 【 扬蟠诗云百年樵斧外留得挂寒猿不奈西溪水流香出洞门○郭祥正诗云出香来近远此洞接蟾宫欲借飞翰去聊乘桂子风】
   大雄山白龙洞
在钱塘县崇化乡大雄山故老传云有白龙藏于洞嘉定八年府尹赵公时侃以亢旱祷于龙祠感应雨随至奏于朝封显灵孚济侯赐庙额曰敏应
   护国仁王院洞
在钱塘门外扫帚坞山有水洞流泉虽旱不竭旧为内侍黄氏园淳佑中僧慧开鬻地建寺于洞下丁未亢旱丞相郑公府尹赵公常躬祷于洞口感应
   海云洞
在仁和县永和乡超山上有干湿二洞黑龙王祠 【 嘉定八年祷雨感应赐额曰通灵之祠先封慧应侯继封宣济侯淳佑七年亢旱祷雨感应加封昭慧龙祠系圆满院掌管香火】
   云洞
在钱塘门外古柳林杨和王园内 【 因其坡陀拥土为之可夺天巧矣】
   虎头岩
在钱塘门外介于宝严定业寺后山葛澧钱塘帝都赋云峰曰卓笔岩则虎头 【 故老传云此山旧有岩石突出如虎头吴越王纳士后望气者云杭州西湖山有虎头山形胜命凿之故名】
  诸石
   落星石
在钱塘门外巨石山南岭谓之南山顶有二圆石湖中望之若星坠焉图经云古塔山北有二石相对旧传为落星石
   石龙
在嘉会门外龙华山后下石龙净胜院山内有石突出宛似龙首故名又有上石龙永寿院
   排衙石 【 详具凤凰山】
   石衕 【 详具凤凰山】
   新妇石
祥符经云在钱塘县东南
   罗剎石 【 详具秦望山】
   王子高石
在北郭税务侧今不存
   云根石
上有天亭记
   秦王缆船石
在钱塘门外昔秦始皇东游泛海舣舟于此陆羽武林山记云自钱塘门至秦王缆船石俗呼西石头北关僧思净刻大石佛于此旧传西湖本通海东至沙河塘向南一岸皆大江也故始皇缆舟于此
   灵固石
在方家峪水月寺慈云岭两路口道堂后路口有庙
   灵石
在放马场侧按祥符经有灵石在崇因报德院山内旧尝有祥光现又按古迹事实有灵石山在南山栖真院之上晋开运二年建院号兴福山水环列松竹扶疏有灵石西庵大观三年九月左丞薛公昂奏乞灵石为功德院改崇因报德禅院院之右半山闲有庵泉石尤美皆以灵名
   石屏风
在保叔塔崇寿院山内
   卧龙山
在石门涧中或云在下天竺寺内草堂前 【 慈云法师诗云梅有和羹实龙无为雨心以其卧龙石产梅也○杨蟠诗云岁旱须神物皆疑石有名卧龙今不起长负泽边情○郭祥正诗云龙卧苍山下岂知今古春不忧雷雨作头角本非真】
   石桥
在武林山中路近翻经台陆羽寺记云次青壁槛次涡渚东屿李襄阳题峡山寺又有天竺石桥无泉之语宋之问灵隐诗云待入天台路看子度石桥皆谓是也 【 杨蟠诗云突兀临飞乌溪僧惯往来云山多乐处且入小天台○郭祥正诗云桥下无悬瀑桥边少绿苔跨空纔一丈何处特飞来】
   石鱼
   石笋
在仁和县超山古迹有石鱼石笋钱塘无垢院亦有石笋
  诸坞
   东西马塍
在余杭门外羊角埂之闲土细宜花卉园人多任务于种接为都城之冠或云是钱王旧城非塍也今北关门古之余杭门外城也元自有北关门今有夹城巷乃古基也地与马城相接
   羊角埂
在钱塘门外溜水桥之北自柴场至乳台渡口延袤十余里介于东西马塍之闲形弯曲如羊角然
   鲍家田
在钱塘门外东山衕之北有玉泉水灌溉吴越相鲍君福赐田于钱塘至今名焉
   扫帚坞
在钱塘门外黄山桥路通鲍家田东山衕九里松
   杨梅坞
古迹事实在南山近瑞峰石坞内有一老妪姓金其家杨梅甚盛俗称杨梅坞所谓金婆杨梅是也 【 杨蟠诗云夏日红相照天晴坞自开襄阳多稚子摘赠故人来○郭祥正诗云红实缀青枝烂熳照前坞不及杏繁时林闲有仙虎】
   锦坞
在钱塘门外上智果院前宝云庵下此地花卉旧盛故以名之
   葛坞
在灵隐山吴方士葛元字孝先居焉东晋大著作葛洪字稚川亦隐于此 【 杨蟠诗云此坞反无色何年朝太真晓耕云下路犹恐是仙民○郭祥正诗云二葛既成仙犹存炼丹处有时化鹤来徘徊不知去】
   枫木坞
枫木坞在中下竺之闲 【 今为吴荣王坟昔多枫木故有是名○杨蟠诗云太平云外客行采老山中莫叹秋霜早君看世上枫○郭祥正诗云一坞藏深林枫叶翻蜀锦寄语别人家路遥霜凛】
   水竹坞
在九里松行春桥南旧有水竹之胜今为步司军寨
   青枝坞
在九里松石板巷玉泉后山
   灵石坞
在杨梅坞后山
   真(土朱)坞
在石姥山岭之西北
   石人坞
在灵隐寺西石人岭下路通灵隐
   龙驹坞
在钱塘县西溪中有秀邸坟
   法华坞
在钱塘县西溪中有岳祠
   木坞
在钱塘县西溪中有沈侍郎坟
  峪
   方家峪
在钱湖门外路通慈云岭梯子岭有刘娘子寺陈淑妃寺
   冷水峪
在嘉会门外御马院侧 【 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花开独盛游人多集于此为城南之胜旧呼桃源】
   毛湫峪
在龙山之南六和塔之北
  衕
   石衕
在殿司山上 【 详具凤凰山】
   东山衕
在耿家步之北内有仙姑山
   唐家衕
在九里松慕容妃墓之西
   马家衕
在九里松步司前军寨后
  关
   桃花关
在嘉会门外包家山多桃花有关门故以是名关门上旧有蒸霞二字
   剑门关
在钱塘门外栖霞岭上旧曰剑门关亦名剑门岭
   西关
在钱塘门外雷峰塔下古有门关吴越王时门西曰西关门北曰北关土人犹以旧名呼之
   北关
在余杭门外米市桥石牌头之北古有门关东西街人家门首尚有古青石枢相对里人至今呼古门头
临安志卷第十
 山川
  江
   浙江
在郡之东南源出于歙县玉山 【 据东汉志引郭璞注】 过建德合婺溪经富春至浙江入于海山海经云浙江在闽西北入海余暨南郭璞注云按地理志浙江源出黟县南率中率即歙耳桑氏水经云浙水出天子都山 【 或云此山自在彭泽又以浙江为渐江皆桑钦误也】 虞喜志林云今钱塘江口浙山正居江中潮水投山下折而曲一云江有反涛水势折归故云浙江史记云水至会稽山阴为浙江卢肇曰浙者折也盖取其潮出海屈折而倒流也一名淛河山海经云禹治水至于淛河庄周亦曰淛河之水吴越春秋王句践与大夫种范蠡入吴群臣送至浙江之上临水祖道秦纪始皇东游至钱塘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度始皇周游八极尝渡海观出日而浙江水波恶不敢径渡以此知钱唐江足为天下之险矣盖其涛山浪屋吞天沃日之势挟以怒潮鼓以烈风虽长江大海无是也又按夫差内传吴王赐伍子胥死乃取其尸盛以鸱夷之革浮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势不可御于是仲秋暨望杭人以旗鼓迓之 【 弄潮之戏盖始于此】 又越王外传云越王赐大夫种死葬于西山之下一年伍子胥从海上穿山胁而持种去与之俱浮于海故前潮水审候者伍子胥也后重水者大夫种也按此所载虽若荒唐然二子以忠愤激烈抱冤万古与潮俱壮如孟津阳侯之类理或有之也秋中潮愈怒吴人轻生者乃无故以身试怒潮名为弄潮往往沉没熙寍中两浙察访使李承之奏请禁止治平中郡守蔡公襄作戒弄潮文 【 斗牛之分吴越之中唯江涛之最雄乘秋风而益怒乃其俗习于此观游厥有善泅之徒竞作弄潮之戏以父母所生之遗体投鱼龙不测之深渊自为矜夸时或沈溺精魄永沦于泉下妻孥望哭于水滨生也有涯盍终于天命死而不吊重弃于人伦推予不忍之心伸尔无穷之戒所有今年观潮并依常例其军人百姓辄敢弄潮必行科罚】
    江潮
尝历考诸家论潮之说其语怪者不经其推测者傅会观者惑焉惟姚宽西溪残语云旧于会稽得一石碑论海潮依附阴阳时刻极有理疑是国初燕肃所为兹具载于此云观古今诸家海潮之说多矣或谓天河激涌 【 葛洪】 亦云地机翕张 【 洞真正一经】 卢肇以日激水而潮生封演云月周天而潮应挺空入汉山涌而涛随 【 施师谓僧隐之之言】 析木大梁月行而水大 【 窦叔蒙涛志】 源殊派异无所适从索隐探微宜伸确论大率元气嘘吸天随气而涨敛溟渤往来潮随天而进退者也以日者重阳之母阴生于阳故潮附之于日也月者太阴之精水者阴故潮依之于月也是故随日而应月依阴而附阳盈于朔望消于朏魄随于上下弦息于辉朒 【 女六切○朔而月见东方】 故潮有大小焉今起月朔夜半子时潮平于地之子位四刻一十六分半月离于日在地之辰次日移三刻七十二分对月到之位以日临之次潮必应之过月望复东行潮附日而又西应之至后朔子时四刻一十六分半日月潮水亦俱复会于子位于是知潮当附日而右旋以月临子午潮必平矣月至卯酉汐必尽矣或迟速消息又小异而进退盈虚终不失于时期矣或曰四海潮平来皆有渐惟浙江涛至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水岸横飞雪崖傍射澎腾奋激吁可畏也或云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谓之海门岸狭势逼涌而为涛耳 【 卢肇潮论所谓夹群山而远入射一带以中投者是也】 若言狭逼则东溟自定海吞余姚奉化二江侔之浙江尤甚逼狭潮来不闻有声今观浙江之口起自纂风亭 【 属会稽】 北望嘉兴大山水阔二百余里故海商舶船怖于上潬 【 水中沙为潬徒旱切】 惟泛余姚小江易舟而浮运河达于杭越矣盖以下有沙潬南北亘乏隔碍洪波蹙遏潮势夫月离震兑他潮已生惟浙江水未洎月径潮巽转来已半浊浪推滞后水益来于是溢于沙潬猛怒顿涌声势激射故起而为涛耳非江山浅逼使之然也 【 徐明叔传墨卿高丽录论潮之进退颇与此相发云由子至己其气为阳而阳之气又自有升降以运乎昼由午至亥其气为阴而阴之气又自有升降以运平夜一昼一夜合阴阳之气凡再升再降故一日之间潮汐皆再焉然昼夜之晷系乎日升降之数应乎月日临于子则阳气始升月临于午则阴气始升故夜潮之期日皆临子昼潮之期月皆临午焉又日行迟月行速应迟二十九度半而月行及之日月之会谓之合朔故月朔之夜潮日亦临子月朔之昼潮日亦临午焉且昼即上天而言之天体西转日月东行自朔而往月速渐东至午渐迟而潮亦应之以迟于昼故昼潮自朔后迭差而入于夜所以一日午时二日午未三日未时四日未未五日申时六日申末七日酉时八日酉未夜即海下而言之天体东转日月西行自朔而往月速渐西至子渐迟西而潮亦应之以迟于夜故夜潮自朔后迭复而入于昼此所以一日子时二日子末三日丑时四日丑末五日寅时六日寅末七日卯时八日卯末也加以时有交变气有盛衰而潮之所至亦因之为大小当卯酉之月则阴阳之交也气以交而盛出故潮之大也异于余月当朔望之后则天地之变也气以变而盛出故潮之大也异于余日】
观潮诸诗 【 白公居易诗早潮常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刘公禹锡诗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作雪堆○范文正公仲淹诗何处潮偏盛钱塘无与俦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万迭云纔起千寻练不收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腾凌大鲸化浩荡六鳖游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寍非天吐纳长逐月盈亏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巨帆连地震群楫望风迎踊若蛟龙奔如雨雹惊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蔡公襄诗地卷天回出海东人间何事可争雄千年浪说鸱夷怒一信全疑渤澥空寂静最宜闻夜枕峥嵘须待驾秋风寻思物理真难到随月亏圆亦未通○苏公轼中秋看潮五绝诗定知玉兔十分圆己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万人鼓噪慑吴侬犹是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江边生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更西流吴儿生长狎涛澜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波浪变桑田江神河伯两酰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郑獬毅夫观涛诗云怒涛沃日为之阴下有蛟龙不测深若比人间恶风浪长江风浪本无心○李泰伯忆钱塘江诗云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