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佑临安志

唐书地理志钱塘县有皋亭山祥符经云今属仁和县在县之东北二十里高百余丈出云则雨
寍宗皇帝御书三字扁于华严寺之山腰有崇善灵慧王之祠名半山庙旁有水瓮及桃花坞
   青龙山
在皋亭山之东高七十余丈山脊苍翠偃曲如龙
   母山
在皋亭山东北约高一百余丈比众山独高张翼左右如母顾子因以名之
   佛日山
在母山之东北高六十余丈中有古杀名佛慧东坡少游杨杰司马才仲范石湖皆有留题 【 详具佛慧寺】
   石膏山
太平寰宇记在钱塘县旧治之西五十七里钱塘记云出石膏色若雪又县治亥地有狱狱中产石膏雨霁时出药用为最一名稽留山无毒兽恶虫 【 太平寰宇记】
   黄鹤山
祥符经云在仁和县旧治东北三十八里寰宇记旧有黄鹤楼今佛日山之北是矣高约百余丈巅有龙池一名渥洼北坞有龙洞石裂为路深险不可视山之腰有黄鹤仙洞外甚狭中可容数人深杳而黑时有樵牧爇松明而入愈远疑有龙在焉池出云必雨又有潭在山之东 【 故老相传有诗云但看黄鹤山顶云化作白龙潭上两或谓参寥子作】
   超山
在仁和县之东北六十里永和乡高三十七丈周二十里
   亭市山
郡国志云杭州亭市山余石乡亭市村人悉作大瓮今谓之浙瓮是此地所出 【 太平寰宇记】
   龙珠山
在仁和县肇元乡五都高约六七丈形圆象珠与皋亭山黄鹤众山相望一名巧山
   泰山
在仁和县南鲍山之北高约十五六丈山下有居民可三百户名泰村
   大旗山
在仁和县黄鹤之北高约五十余丈有青草坞山下居民可二百户名大旗村
   南鲍山
在仁和县南山之北高约十余丈山下有村名南鲍
   南山
在仁和县大旗山之北高约四十余丈东南与佛日山夹境有杜牧邬累累数冢世传杜牧墓碑碣亡踪
   太婆山白岩山
在钱塘县
   方山
在钱塘县崇化乡高三十丈
   全山
在钱塘县孝女乡高一十五丈周四里
   苎山
在钱塘县孝女南乡高一十丈周回五里
   杨山
在钱塘县孝女南乡高二十丈周回六里
   唐墓山
在钱塘县孝文南乡高一十五丈周回八里 【 故老相传云昔有孝女唐丑娘年十二三母病笃因取肝救母病愈而丑娘以疮口入风而亡里人美其孝故以唐墓名其山旧志作唐墓非也】
   近山
在钱塘县灵芝乡第四都高十丈周回一里
   大遮山乌尖山
在钱塘县孝女北乡接连余杭县及安吉州武康县界高三百丈
   饮马山
在钱塘县高二十丈周回二里
   安乐山
在钱塘县高三十丈周回三里山上有石八郎祠
   有山石壁山龙驹山法华山
在钱塘县东至西堰桥西至钦贤乡群山连接约高四十余丈占十余里 【 石壁山上有尊司土地】
   三峰山
在仁和县北四十里东山高一十五丈周五里西山高一十八丈周四里南山高一十二丈周一里
   洛山
在仁和县北四十四里高五十八丈周一十八里
   峨眉山 【 城内亦有山曰峨眉】
在仁和县北七十里大云乡高一十八丈周六里
   乌头山
在仁和县肇元乡青龙山之东高八十余丈峰锐而秀
   石姥山
在乌头山之东高五十余丈有岭南接运河塘赤岸岭之西有真珠坞少宰刘正夫葬此山
   独山
在仁和县治之北大云乡约高数十丈晴出云则雨雨出云则晴里人占之屡验下瞰横溪回环皆水荡
   赭山
旧图经云在仁和旧治东北六十五里滨海产盐有盐场
   马嗥山
郡国志昔吴伐越至此山遇大风车破骑死有马嗥呼求其主遂名之 【 太平寰宇记】
   金鹅山
郡国志此山鸣则县出贵人上古防风氏尝居此山下有风渚古鄋瞒国也 【 太平寰宇记】
  城内外诸岭
   八蟠岭
在今大内之后
   万松岭
旧图经云在钱塘旧治正南到县一十里岭上夹道栽松白居易夜归诗云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翰林苏公轼蜡梅诗亦有万松岭下黄千叶之句今在
大内之西皆为第宅居层垒襞积直至巅顶焉
   铁冶岭
在城内步帅衙左虎翼营之东
   紫坊岭
在城内瀁沙坑骐骥院教驳营之西七官宅侧
   骆驼岭
在城内粮料院巷之南岭下有市里人呼小灞头
   慈云岭
在方家峪于诸山岭中最为崷(山卒)傍为郊坛其内实为凤凰山之门户捍蔽焉 【 尚书比部郎官杨庙(讳诗)云左右眄江湖游人憩半途山高步步上何用叹崎岖○杨蟠诗落日愁飞雨云中一线明西湖将尽处忽见大江横○郭祥正诗峻极分南北见湖仍见江游人倦登陟飞鸟自双双】
   风篁岭
在钱塘门外放马场西路通龙井祥符旧经云在钱塘旧治西南一十五里岭巅最高峻元丰中僧辨才师淬治修篁怪石风韵萧爽因名曰风篁苏公轼尝诣师师送至岭上因举远公过虎溪事师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曰过溪亦曰二老苏公赋诗纪之又探梅诗有问讯风篁岭下梅介亭诗有丹青明灭风篁岭之句 【 苏公二老亭诗日月双转毂古今同一北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去如龙出穴雷雨卷潭湫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北生暂寄寓常恐名实浮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聊使此山人永记二老游大千在掌握寍有离别忧】
    龙井
本名龙泓吴赤乌中葛洪炼丹于此道西湖南山登风篁岭涧泉决决与幽花野草延缘山磴更上岭背岩壑林樾皆老苍而西湖已蔽掩不可见气象愈清古岩骨棱瘦中涵一泓清澈翠映即之凄然相传有龙在焉触石为云祷者辄应因建龙祠加以封号傍有亭曰德威亭 【 旧云龙井亭东坡书扁】 过归隐桥入寿圣院 【 今为广福院】 山有狮子峰萨埵石 【 余具本院】 秦少游观为米元章芾书 【 记曰龙井旧名龙泓吴赤乌中方士葛洪曾炼丹于此事见图记其地当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风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水泉也每岁旱祷雨于他祠不获则祷于此有祷辄应故老相传以为有龙居之然泉者山之精气所发也西湖深靓空阔纳光景而涵烟霏菱芡荷花之所附丽鱼鸟虫之所依凭慢衍而不迫纡徐以成文阴晴之中各有奇态而不可以言尽也故岸湖之山多为所诱而不克以为泉浙江介于吴越之闲一昼一夜涛头自海而上者再疾击而远驰兕虎骇而风雨作过者摧当者坏乘高而望之使人毛发尽立心掉而不禁故岸江之山多为所胁而不暇以为泉惟此地蟠幽而踞阻内无靡丽之诱以散越其精外无豪捍之胁以亏疏其气故岭之左右大率多泉龙井其尤者也夫蓄之深者发之远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也无穷龙井之德盖有至于道者则其为神物之托也亦奚疑哉元丰二年辨才法师元静自天竺谢讲事退休于此山之寿圣院院去龙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于钱塘与游客之将至寿圣者皆取道井旁法师乃即其处为亭又率其徒以浮屠法环而咒之庶几有慰夫所谓龙者俄有大鱼自泉中跃出观者异焉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余是岁自淮南如越省亲过钱塘访法师于山中法师策杖送余于风篁岭上指龙井曰此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迁壮如淛江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以养其源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虽古有道之士又何以加于此盍为我记之余曰唯三年八月日高邮秦观记○秦少游题名○元丰二年秋后一日余自吴兴道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寍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字开霁林闲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杖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慧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投石而饮之自普寍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傍庐舍或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闲之境行二鼓矣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潮音堂明日乃还高邮秦观题○坡仙至钱塘特与辨才师为世外交师归老龙井坡为作二老亭诗一时名胜多与之游瑰词藻翰衣被泉石至今枯槎断壁闲奕奕飞动独少游记文得元章书二妙相辉宜耀不朽而寺失其传好事者閟然不满绍定己丑得真迹于户书胡公槻印以他米书不谬每念镵之寺中以苴放轶一日语京尹赵公公敛衽曰前贤之胜韵不续实遗吾邦羞寺于何有亟访坚(王民)刻之且捐钱百万田廾住山宗炳建楼植钟新缁宇之弊于是龙井之胜若前贤之媺如创见然余每爱少游支笻步月敲辨才门夜半清语殆非人闲世今留题中写涧谷经行登危憩寂之境冲烟破暝之态溪潺林影断续隐见虽善画不能及题识犹尔况记乎虽然微尹公好古博雅则斯记未必遇虽遇未必遽赫然在人目余幸记之遇显之速也于是借石咫书其颠末绍定辛卯三月望日四明郑清之文叔跋】
   分金岭
在钱塘县旧治西南到县六十里
   滕村岭
在钱塘县旧治西南到县五十里
   青木岭
在钱塘县旧治之西到县四十里
   狗头岭
在钱塘县旧治之北到县五十里
   五岭
在龙山之北
   徐村岭 【 一名姜擦子岭】
在钱塘县定山北乡
   白塔岭
在钱塘县龙山之东
   礌马岭
在钱塘县定山北乡
   牛坊岭
在钱塘县定山北乡
   牌山岭
在钱塘县定山南乡
   大麦岭
祥符经云在钱塘旧治西南到县一十五里今与步司右军寨相连路通放马场旧多种麦因以名焉 【 蓦之义非】 岭之巅有观音阁对山有苏轼王渝杨杰张壔元佑五年三月二日同游三竺过麦岭题名刻石
   葛岭
祥符经云钱塘县旧治之西到县一十里葛仙翁尝炼丹于此今有上清宫按傅收古迹事实宝云寺庵之顶有初阳台寺西仙翁往来之处又谓之葛岭岭有毳严 【 在禅宗院山内】
   栖霞岭 【 一名剑门岭一名剑门关】
在钱塘门外苏堤显明院之北旧多桃花开时如蒸霞故以栖霞目之岭下有岳鄂王飞墓 【 过岭通扫帚坞】
   (施去方改马)巘岭 【 旧志作(施去方改马)苑岭在钱塘县旧治西十里今在九里松之东】
   臙脂岭
在九里松曲院路之西土色独红因以名之路不险峻过岭则通大小麦岭
   石人岭 【 一名冯公岭】
在灵隐寺之西路有石人卧于侧故名岭极高峻过岭则通西溪
   东墓岭
在灵隐寺之西去城二十余里路极险峻
   大青岭
在东墓岭之南
   郎当岭
在大青岭之南
   黄泥岭
在行春桥水竹坞步司前军寨之南
   歌樵岭
在钱塘县大慈山坞按传收钱塘胜景事实云歌樵岭在祖塔左右 【 祖塔乃法云院杨蟠诗云衣冠仁义少敢忽岭边人亦恐修荣达行歌自负薪○郭祥正诗云岭上听樵歌歌声云外过尽穷斤斧力不道得樵多】
   石姥岭
在仁和肇元乡高五十余丈
   灌肺岭狗儿岭
在中瓦南大街及教睦坊北旧有坡阜因以为名
  诸洞
   青衣洞
在城内三茅观后故老相传昔人行至洞口有青衣童子问之不应良久入洞逐之不见闻风雨之声毛发悚栗而出
   罗汉洞
在敕令所北旧有金文院迭石为洞塑罗汉于其中后为酒库洞废名存
   金星洞
在正觉院后洞中生金星草因此得名 【 政和中废入神霄宫】
   风水洞 【 一名恩德洞】
祥符经云钱塘县旧治五十里在杨村慈严院洞极大流水不竭顶上又有一洞过立夏清风即自内出立秋则止故名风水洞洞内石子各有红点如丹持出即隐置于内复然此其异也
本朝名贤题咏 【 林公逋云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因缘偶入云泉路林下先闻接客钟○赵公抃云风穴有声连水洞听风观水暂闲身杭州未入从容甚且与南山作主人○苏公轼诗并序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云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闲不可无我吟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闲不可无君语金鲫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出行三日尚逶迟妻奴怪骂归何时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又和李节推二首云山前乳水洗尘凡山上清风桧舞杉细细龙鳞铺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世事渐坚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风转鸣空冗泉幽泻石门虚心闻地籁妄竟觅桃源过容诗难好居僧语不繁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右丞苏公辙和子瞻题风水洞诗云风送江湖满洞天洞门可听入无缘士囊郁怒声初散石齿聱牙势未前乐奏洞庭真跌宕歌传帝所亦清便可人隐几观遗韵重使颜成问(口答)然○张天觉云岭头松竹自生寒两穴茫茫彻鬼关风窃虎威时弄草泉欺龙睡故离山不嫌淅沥惊尘耳聊挹清泠洗病颜窗外月高湘簟冷更无闲梦到人闲○司马槱云藤梢蔓荒寒藓花阴空青窈窕石窦中两耳风雨并初闻声萧骚活火急铜缾再听逗余响万羽起寒汀我疑此山空石脚连沧溟中有蛟龙蛰鼻息隐雷霆又疑仙翁去丹灶留岩扃至今炉鼎中水火争不停山前老比邱霜眉眼如萤能传古老语濯耳我昕醒便欲慰尘凡脱我随爽灵○元居中云二洞标奇古连岩葺宇新凉生清桂晓暖涨碧桃春闲拥东方骑来寻北陇人破云拖蜡屐峰顶疑化九霄身○又居中上祖无择云洞蔽深云远俗尘山中曾未识朱轮自从白傅来游后三百年闲又一人○张先和云水色风光近使君浥尘轻雨逐车轮暂来不宿宜无恨多少行春不到人○许遵云水洞连风洞精蓝两洞前山高易藏日树老不知年板有华宗什名留少傅篇烟波门外境寂寞变桑田○范文正公云神仙一去几千年自遣秦人不得还春尽桃花无处觅空余流水到人闲○许元佑云野寺依山立松桥避石斜坏梁飞白蚁枯木挂玄蛇道路悲蓬转功名惜鬓华聊将洞中水试洗眼前花】
   灵化洞
在郊台天真院山顶深百余步直下阔十余丈有苏林二公题名刻于石
   登云洞
在郊台天真院山内钱氏武肃王尝置登云台义取于此
   铁窗棂洞
在赤山殿司左军寨内尼庵之侧洞口高数尺旧有蛟龙出入人畏焉铸铁窗棂嵌于石槽以拒之水自窗棂中出六月如冰过慧因寺前折入西湖大旱不竭秦太虚题名记濯足于慧因涧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