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积如山 人善渔猎 山多鸟兽 水多鱼鳖 人以鱼肉为粮 或磨
鱼为面 油为灯 骨造舟车屋室 亦可为薪 其鱼皮以为舟 遇
风不沉不破 如陆走则负皮舟而行 源案 黑龙江东有鱼皮部 以
鱼皮为衣 此亦西北海与东北海物产同之一证 其海风甚猛 能拔树
折屋 及摄人物于他处 源案 北海滨有小人国 高不二尺 须眉绝
无 男女无辨 跨鹿而行 鹳鸟常欲食之 小人恒与鹳相战 或预破其卵
以绝种类 又有小鸟 其人性嗜酒 任饮不醉 年寿最长 近谙厄利亚
国为格落兰得岛8 其地多火 以砖石障之 仍可居处 或宛转
作沟以通火 火焰所至 便置釜甑熟物 更不须薪 其火亦终古
不灭
万国地里全国集 曰 欧罗巴列国 南至地中之海 义八
搭峡海9 隔亚非利加地 东南至黑海 连亚齐亚 北及冰海 东
接亚齐亚 西及大西洋海 广袤圆方九百七十五万方里 长一万
零五百里 阔七千五百里 居民二万万丁 其半地归俄罗斯 北
极出自三十六度至七十一度 自英都中线偏西十度 偏东三十六
度 遍地江河支流 灌溉田亩 中间高岗崎岖 千峰险峻 由此
延曼南北 大湖在俄罗斯国 由海隅深入其地 交通往来 自有
转圜之易 古时此地林树稠密 群蛮游猎 商朝盘庚年间 希腊
族种到俄罗斯而开新地 渐进教化 在地中海岛各地与亚齐亚列
海 国 图 志 下王战胜 于是罗马国在以他里大兴 攻服欧罗巴之大半 化民成
俗 四夷共服 惟有北方之野蛮与罗马交战 屡获全胜 东汉献
帝年间 匈奴侵欧罗巴东境 其土民迁移邻邦 一至罗马国之交
界 尽力战斗 被罗马国荡覆君室 自创新鼎 异族者渐奉天主
之教 勉为良善 但无见识 其僧秉机弄权 敢作敢为 唐朝年
间 回回前进 与西国接战 宋朝年间 千万居民离其本地 而
往犹太国 百有余年 与回回苦斗不息 自后欧罗巴内城邑大兴
并操自主之权 始知印书 知制火药 初造罗经 自明嘉靖年间
舟楫无所不至 初寻出亚默利加大地 次到五印度国 后驶至中
国 通商日增 见识日广 此时欧列国万民之慧智才能高大 纬
武经文 故新日开 遍于四海焉
瀛环志略 曰 欧罗 或作友罗巴 一土 在亚细亚极西北
隅 以乌拉大岭为界 详见 俄罗斯图说 中国之所谓大西洋也
绝长补短 约得亚细亚四分之一 西距大西洋海 海水由西北湾
环 注入大地 曰波罗的海 一作八得海 俗名黄海 转注东北
分两汊 约三四千里 波罗的海之南 海水由正西注入大地 曰
地中海 泰西名墨方特尔勒尼安 一作美的德拉虐 由西而东 约
七十余里 再分小汊注东北 成巨浸 曰黑海 泰西名勒必西 周
回二三千里 环波罗的海 南尽地中海 黑海之北岸 为欧罗巴
全土
其地自夏以前 土人游猎为生 食肉寝皮 如北方蒙古之俗
有夏中叶 希腊各国初被东方之化 耕田造器 百务乃兴 汉初
意大里亚之罗马国创业垂统 疆土四辟 成泰西一统之势 汉
史 所谓大秦国也 前五代之末 罗马衰乱 欧罗巴道散为战国
唐宋之间 西域回部方强 时侵扰欧罗巴诸国 苍黄自救 奔命
大西洋各国总沿革不暇 先是火炮之法创于中国 欧罗巴人不习也 元末有日耳曼
人苏尔的斯始仿为之 犹未得运用之法 明洪武年间 元驸马帖
木儿王撒马儿罕威行西域 欧罗巴人有投部下为兵弁者 携火药
炮位以归 诸国讲求练习 尽得其妙 又变通其法 创为鸟枪
用以攻敌 百战百胜 以巨舰涉海巡行 西辟亚墨利加全土 东
得印度南洋诸岛国 声势遂纵横于四海 现大小共十余国
波罗的海之东 有大城曰彼得罗堡 一作必特尔 土木尔 俄
罗斯之都城也 波罗的海之西岸与大西洋海相表里也 形如葵扇
下垂 曰瑞兰国: 从南岸突出如臂 亘波罗的海之阈 与瑞国
作凹凸之势 曰@国< @国之南 曰日耳曼列国 为欧罗巴之
中原 日耳曼之东北临波罗的海 曰普鲁士 日耳曼东南曰奥地
利亚 其东南临地中海曰土耳其 土耳其有三土 此其西土 中 东
两土在亚西亚界内 土耳其之南 地形如人掌 拊于地中海 曰
希腊 日耳曼之南曰瑞士 再南如人股之著屐于地中海 曰意大
里亚列国 日耳曼之西北临海 曰荷兰 荷兰之南曰比利时 比
利时之南曰佛郎西 佛郎西之西南曰西班牙 西班牙之西 临大
西洋海曰葡萄亚 佛郎西之西北有三岛 雄峙海中 曰英吉利
按 以上各国 惟俄罗斯与中国互市 在西北陆路 不由海道 其
至粤东贸易者 英吉利船最多 居各国十分之六 西班亚之船
大半自吕宋来粤东 称大小吕宋 不称西班亚 其船之多几过于
英吉利 而洋米之外少别货 此外则奥地利亚 普鲁士次之 琏
国 荷兰又次之 瑞国又次之 佛郎西货船每岁来粤多不过三四
只 少则一二只 所载皆呢羽 钟表诸珍贵之物 葡萄亚 即居
澳门之大西洋 其本国商船来者甚稀 日耳曼之翰堡 一作昂不
尔厄 北闵 一作不来梅 两埠 间有货船来粤 比利时现求通商
海 国 图 志 下船尚未来 意大里亚近分四国 商船无来者 土耳其系回回 希
腊新造小国 向未通商 按 诸书述各国地域之正方里各各不同 与
中国开方法不同 不知其如何折算 其所列进帑 兵额 师船之数 复各
书多不相合 殊不足据 所谓欠项者 乃国所欠于民之数 西土之例 国
有兵事则聚乡绅于公会 令其筹办兵饷 皆贷于富商大贾而岁偿 其息愈
积愈多 或罄一岁之入而不足以偿 则加税额以取盈焉 民之怨畔 国之
衰弱 半由于此
欧罗巴一土 以罗经视之 在乾戊方 独得金气 其地形则
平土之中容畜 沧海数千里回环吞吐 亦与他壤回别 其土膏腴
物产丰阜 其人情性慎密 善于运思 长于制器 金木之工 精
巧不可思议 运用水火 尤为奇妙 火器创自中国 彼土仿而为
之 益加精妙 铸造之工 施放之敏 殆所独擅 造舟尤极奥妙
篷索器具 无一不精 测量海道 处处志其浅深 不失尺寸 越
七万里 而通于中土 非偶然也
欧罗巴诸国迤南者在北黄道之北 寒暑略似中原 迤北者在
北黑道之南 积雪至五六尺 坚冰至三四尺 俗传西洋人畏冷
误矣 冬月室皆炽炭 衣毡数重 无著裘者 所传畏冷者黑夷
皆印度或南洋各岛人 与赤道相近 亘古未见冰雪 其遇祈寒而
瑟缩也 宜矣
欧罗巴诸国来粤东 皆从大西洋海开行 沿亚非利加之西岸
南行 至尽头之好望海角 俗名大浪山 乃转而东北 舟行至此
风涛最恶 彼土人惯于浮海 亦罔不栗栗危惧 过此乃额手称庆
浮印度海东北行 入稣门答腊 葛留巴之巽他海峡 又东北而至
粤东 计程约七万余里 俗称来三去五 盖由大西洋来中国约三
月程 回国则须五月程 往返同途而迟速不同者 非尽由风信之
大西洋各国总沿革顺逆也 四海之水皆东趋 至尾闾而入大地 又从万派源泉分流
而出 由欧罗巴至中国 则为顺流 由中国西旋 则为逆流 故
迟速不同耳
欧罗巴诸国 纪年皆称一千八百几十年 非其传国之年数
也 各国皆奉耶稣教 以耶稣降生之年为元年 至今凡一千八百
余年耳 至各国祚数 或修或短 惟佛郎西传世最久 其余多者
亦不过数百年 且时立女主 族姓潜移 俗传西洋诸国 自古未
易姓者 妄也
西洋诸国 语言文字相同者 普鲁士 奥地利亚与俄罗斯同
地相接也 英吉利与米利坚同 西班亚与墨西哥以南诸部同 葡
萄亚与巴西同 彼州本三国之所开辟也 余国皆不相同
泰西人造屋 外无墙垣 中无院落 惟层楼叠架 绕以回廊
遍开牖户 贱者处下层 贵者居上层 虽王宫亦如此 所称俄罗
斯新都 王廷长四十五丈 阔三十八丈 旧都王廷广七十七丈
长二百一十丈 非指一宫言之 总其宫墙四隅计之 而中则自分
层数间数也
欧罗巴之大界限 自地中海以外 一为州中海 横贯瑞丁
那威 大尼 普鲁社之南 俄 日 奥 佛 @ 瑞 意大里各
国之北 亦名黄海 亦名巴得海 亦名波的亚海 皆此州之异名
也 一为乌拉岭 即葱岭之北干 起白尔摩 北抵冰海 长四千
余里 分亚细亚 欧罗巴二洲之界 俄罗斯跨此岭东西焉 其岭
所连诸山 皆葱岭西北之干 蜿蜒回环 千曲百折 以抵海滨
信乎 葱岭之大雪山为古昆仑 巍为群山之祖也
地理备考 欧罗巴各国总叙 上曰 欧罗巴洲各国建立始
末 以额力西国为最 而额力西国之前 又系上古亚西黎亚与厄
海 国 图 志 下日度二国 开创风气 当中国唐虞之世 亚西黎亚国政教昌隆
自夏后不降十三岁 嗣君尼亚斯不勤政事 国势渐衰 自后八百
余载 朝政日非 古史无所记载 惟厄日度国代有明君 然古史
但载兵革始末 而贤君善政 均未之述 自商王祖辛十二年 亚
美奴非斯溺死红海 后西索斯的里嗣位 武备文事 极一时之盛
是时厄日度国人约二千七百万余口 传世七百十一载 每遣人民
迁赴他方 开创教化 故亚德纳斯国A渐为声名文物之邦 实赖
厄日度国人前往其地变化之也
是时额力西国王 闻而向风 遣其能臣游说各国 因得十二
国会盟 彼此相卫 岁遣使臣 再会于德尔摩比勒之地 议行善
政 复思延国祚 必须立教 遂将德尔佛斯堂诸善士布施之资财
尽付十二国会议之人管理 缓急相关 并力御侮 是以伯尔西亚B
回国兵来侵无不败北 偃武修文 二百余载航海四出 并至葛尔
给斯等处 创建新国焉 殷王廪辛六祀 亚德纳斯国王名德修者
武勇绝伦 自思十二部落 事权不一 遂欲合而一之 先得庶民
之心 次散其附和首领之众 又裁汰国内各衙署 惟建会议公堂
一所 设礼制 轻税敛 招徕远人 弹丸之地 竟成通都大邑
较额力西各处更盛
国中大权尽归一人 尽革前此各部强霸横行之习 其国人分
三等 一则尊爵绅士 二则百工匠役 三则农夫庶民 因一等之
人权重 故自德修王至哥德洛斯亚两世 特加惠于二三等之人
以分爵士之势 久之民志日骄 畸重之势 权遂归下 当周康王
时 哥德洛斯王薨 其民以此后必无如先君之贤者 遂扬言惟玉
必德尔为君 方可推戴 玉必德尔者 乃其国供奉宗神之首 示
不欲更立国王也 遂立会议官以执政事 从此额力西各国效尤
大西洋各国总沿革纷纷逐君革爵 设官擅政 风俗政治为大变易 惟亚德纳斯国人
初虽除国王之名 尚立哥德洛斯王后裔 为统领之官 曰阿尔干
势权与国君相等 越三百三十一载 当中国周平王时 国人复议
阿尔干官永执国政 与君何异 嗣后州官三年一易 越五十五年
又议每岁分立九官 于任满缺退之时 必述职于民 以定臧否
人皆视为畏途 自后亚德纳斯国人各自专擅 无复法度 国中诸
才智士复议创造法律 以约束其下 推达拉固主其议 其人性过
严酷 纂修法制 罪无大小 尽定斩决 时人谓之血书 越数十
载有梭伦者 当周灵王年间 修改律例 归于平尤 遂按一国资
财之多寡 分尊卑贵贱四等 其四等至贫贱之人 虽不得居官
至有通国会议公务 亦可参预 又恐人多语杂 因建议事厅 大
理寺二署 其议事厅定额四百人 为庶民会议之所 其大理寺乃
官府会议之所 其官必名望才德 由众推举 此梭伦所定政治章
程 各国多效之者
又有斯尔巴达国C 其始亦如额力西 分列小国而统于一君
历代相传四百余载 当周成王时 有兄弟二人者同登君位 嗣后
相传 皆系二君同治 至九百年之久 此事最为奇异 迨秦始皇
时 葛黎厄美尼斯王践位 始复改为一君 其国政严禁奢侈 不
用银钱 不丰饮食 皆练习武事 故富强善战 国中世守其教
视亚德纳斯国梭伦所立法度 更为修久 当其时 伯尔西亚回国
达黎约王兴兼并之意 又听阿德纳斯国人诉请报复 步骑十一万
大举来攻 然伯尔西亚承平日久 士卒或习奢过度或从役劳苦
不能如昔年之劲旅 于是亚德纳斯国中良将 简精锐万人迎敌
大破敌军 逾二十载 伯尔西亚国嗣王名舍尔时者 志图报复
率马步舟三军 数十万众 倾国大举 复攻额力西之亚德纳斯等
海 国 图 志 下国 各国齐心盟约 背城力战破之 水陆全胜 然自后额力西各
国恃胜而骄 所获敌财 彼此侵夺 于是亚德纳斯与斯巴尔达二
国首先背盟 号召各小国 自相侵伐 干戈不休 日至衰微
越九十三载 当周显王时 遂为马斯多尼亚国D王袭破 尽
有额力西全国 开辟疆土 更广于额力西 其子阿勒山德里王嗣
为盟主 当周显王时 复率步军三万 马军五千 攻服伯尔西亚
国 远至天竺诸处 无不归附 屡战屡胜 兼有欧罗巴州 亚细
亚州之半 迨殂后 其将帅等互相割据 事迹纷繁 建为东都
号君士但丁城 后为土尔其 希腊国所有焉 东汉时始为意大里
国所并 额力西国自昔盛时 当周景王 显王时 二百余载 文
名显著之士不可胜计 百工技艺 皆至精巧 玉必德尔与的亚纳
二庙堂 尤天下第一壮观 虽东方各国尚不及 诗书文字 绘画
工塑 无不奥妙 而军务尤所讲习 方行天下 至于海表 洵欧
罗巴州开创之首国 在意大里之前者也
欧罗巴洲古时国最盛者 自额力西外 嗣惟罗马国一统最
久 其创建在成周中叶 其混一在西汉之中 分裂在东晋之末
其宗社全墟在明景之世 祚历二千余年 自古无其强大悠久 然
自昔至今 一兴一衰 为欧罗巴二次大变 亦欧罗巴之大关系也
当周平王时 环意大里亚皆强勇之国 而国王罗母洛者 与
邻国战胜时 即收其精锐 归入营伍 并择其军器号令之 胜已
者而效从之 每战胜一次 势力愈增 连年练战 上下皆善用兵
纪律严肃 且勤治国政 设立议事厅 选才智百人会议 法度无
不尽善 其后四代贤君 国益富强 迨七世之君达尔癸伯者 残
忍无道 败乱伦常 通国怒而逐之 嗣后遂不立君 惟推主帅一
人以领兵 别推官长二元代理国务 一年一易 此罗马国之大变
大西洋各国总沿革局也
自后政事修明 国益富强 越数百年之久 环意大里亚诸部
尽归版图 惟隔海之加尔达额国 实为劲敌 其国在亚非里加州
海滨 以舟楫为贸易事 海滨两岸皆归之掌握 延及欧罗巴之西
班亚地方 遂雄据各岛 而罗马国人亦畏其水军强盛 不敢阻遏
自后二国 常相抗敌 虽加尔达额风俗甚野 不如罗马国之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