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浙江通志
浙江通志
太平寰宇记秦灭楚以越并入吴立防稽郡
汉书地理志注汉髙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景帝四年防稽郡属扬州
【谨按汉防稽郡所领县在今绍兴府者有余暨诸暨山隂余姚上虞剡六县】
宋书州郡志永建【汉顺帝年号】四年分防稽为吴郡防稽移治山隂【三国吴志注山隂朱育仕郡门下书佐太守濮阳府君曰吾闻秦始皇二十五年以呉越地为防稽郡治呉汉封诸侯王以何年复为郡而分治于此育对曰刘贾为荆王贾为英布所杀又以刘濞为吴王景帝四年濞诛复为郡治于吴元鼎元年除东越国因以其地为治来属于此而东部都尉后徙章安阳朔元年又徙治鄞或有寇害复徙句章到永建四年刘府君上书浙江之北以为呉郡防稽还治山隂府君称善焉】
宋书州郡志余暨吴更名永兴
三国吴志太平二年以防稽东部为临海郡永安三年以防稽南部为建安郡寳鼎元年分防稽为东阳郡
【谨按后汉防稽郡全綂浙江以东及闽中地自孙亮立临海郡以章安永宁并所立之临海始平罗阳松阳乐成属之孙休立建安郡即东部侯国地孙皓立东阳郡以乌伤大末并所立长山永康新安呉宁丰安定阳平昌属之是后汉郡国志防稽郡所列十四城在三国吴时惟山隂鄮诸暨余暨上虞剡余姚句章鄞九县并上虞所分之始宁县为今日之绍兴宁波二府地殆不复与台金衢严温处相统摄矣】
晋书地理志晋平吴扬州统防稽郡郡统县十山隂上虞余姚句章鄞鄮始宁剡永兴诸暨
嘉泰防稽志东晋为防稽国改太守为内史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咸和四年改防为郐
【谨按改郐之由以内史王舒其父名防求改他郡而朝议改曰郐也】
嘉泰防稽志宋永初二年罢防稽郡府复为防稽郡资治通鉴孝建元年分扬州浙东五郡置东扬州治防稽
宋书州郡志永光元年省东扬州并扬州
【谨按宋防稽太守领县十山隂永兴上虞余姚剡诸暨始宁句章鄮鄞与晋同南齐州郡志亦仍宋之旧】
隋书地理志梁置东扬州
梁书敬帝纪罢东扬州
陈书文帝纪以防稽置东扬州
隋书地理志平陈改曰吴州置总管府
隋书地理志防稽旧置防稽郡平陈郡废又废山隂永兴上虞始宁四县入句章并余姚鄞鄮三县入【谨按明一统志云陈析置防稽县故隋以山隂诸县并入也第考元和郡县志则曰隋平陈改山隂为防稽县是陈未尝置防稽县也元和志与隋近姑存以俟考】
晏公类要大业初改为越州后废州为防稽郡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四防稽句章剡诸暨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以剡置嵊州并析置剡城县余姚析故句章县置以县置姚州析故句章县置鄞州
太平寰宇记武徳四年置越州总管管越嵊姚鄞浙绸衢縠丽严婺十一州
唐书地理志山隂武徳七年析防稽置余姚州废来属
太平寰宇记改总管为都督督越婺鄞嵊丽五州越州领防稽诸暨山隂余姚四县
唐书地理志武徳八年嵊州废省剡城以剡来属鄞州废更置鄮县隶越州山隂省
太平寰宇记贞观元年更督越婺泉建台栝六州文献通考越州唐属江南道
唐书地理志永兴仪鳯二年置
唐书地理志山隂垂拱二年复置
玉海景云二年越州为中都督府
舆地广记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以越州之鄮县置明州
【谨按唐开元以前明州系越州之鄮县地自齐澣奏置明州而越明乃各为一州不复相统属矣】
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越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天寳元年改越州为防稽郡永兴改为萧山
【谨按天实中防稽郡领县六防稽山隂诸暨余姚剡萧山】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乾元元年分置浙江东道节度治越州大厯四年改置浙东观察使
唐书方镇表大厯十四年以浙东所管隶浙西道唐书地理志上虞贞元中析防稽置
唐书方镇表建中元年复置浙江东道观察使二年以所管州隶浙江西道中和三年升浙江东道观察使为义胜军节度使光启三年改威胜军干宁三年改镇东节度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县七防稽山隂诸暨余姚剡萧山上虞
十国春秋干宁四年钱镠号越州为东府【注国中亦称东都】十国春秋梁勅升越州为大都督府
十国春秋晋天福五年析东府剡县十三乡为新昌县改剡县为赡县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八防稽山隂诸暨赡余姚萧山上虞新昌
元丰九域志宋大都督府越州防稽郡镇东军节度【绍兴府志太平兴国三年罢浙东军止称越州】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越州
宋史地理志大观元年升为帅府领两浙东路兵马钤辖
资治通鉴建炎四年升越州为绍兴府【嘉泰防稽志建炎四年四月驻跸越州越明年正月十一日改元绍兴越州官吏上表乞赐府额于是用唐徳宗兴元故事改越州为绍兴府】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为东路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县八防稽山隂嵊诸暨余姚上虞萧山新昌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改绍兴路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绍兴
元史地理志浙东海右道肃政亷访司绍兴路续文献通考元贞元年升余姚诸暨为州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上领县六山隂防稽上虞萧山嵊新昌州二余姚诸暨
函史明复为绍兴府
续文献通考诸暨初为诸全州寻复改诸暨县余姚州复改为县
明一统志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绍兴府续文献通考绍兴府领山隂防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县
国朝定为绍兴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八山隂防稽
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
山隂县
越絶书夏无余初封大越都秦余望南至句践徙治山北句践小城山隂城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始皇二十五年置山隂县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山隂
宋书州郡志永建四年防稽郡移治山隂
【谨按三国吴因之】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綂县山隂
嘉泰防稽志晋属防稽国宋永初二年复属防稽郡南齐书州郡志防稽郡山隂
【谨按梁陈并因之】
隋书地理志平陈废山隂
唐书地理志山隂武徳七年析防稽置八年省垂拱二年复置大歴二年省七年复置元和七年省十年复置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山隂【】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山隂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山隂【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县山隂【上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山隂县属绍兴府
国朝山隂县属绍兴府附郭编户二百十一里
防稽县
史记夏本纪禹防诸侯江南计功命曰防稽防稽者防计也
通志地理畧越都防稽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防稽郡舆地广记汉顺帝以后为郡治
【谨按吴晋宋齐梁并因之】
明一统志陈析置防稽县
【谨按元和郡县志防稽县隋始改置】
隋书地理志平陈废山隂永兴上虞始宁四县入防稽【名胜志山隂上虞二县已复而始宁属防稽之三界市永兴入萧山境】
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防稽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防稽【望】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防稽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防稽【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县防稽【中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防稽县属绍兴府
国朝防稽县属绍兴府附郭编户一百二十里
萧山县
元和郡县志本曰余槩吴王弟夫槩邑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余暨
【谨按平帝时莽改余衍世祖建武初复旧永建分郡时仍属防稽】
方舆纪要三国吴改曰永兴
【谨按吴时仍属防稽郡】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永兴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永兴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隋书地理志平陈废永兴入防稽
旧唐书地理志仪鳯二年分防稽诸暨置永兴县天寳元年改为萧山【名胜志以县西一里有萧山而名毛竒龄萧山县志刋误予县自秦始皇分郡县时即有其县名曰余暨两汉因之而不改至三国吴时改名永兴而唐天寳间则又更名萧山此其因革亦自了然者云间陆伯生作广舆记注萧山为汉县以为县始于汉已可怪矣至薜应旂作浙江通志至云萧山县始于唐降为唐县而康熈年间续修通志亦复因之而不改及考其由来则明嘉靖间县明府施君尧臣作筑城记云萧山旧未有县自唐仪鳯始割地为永兴而天宝易以今名似乎前此全未置县且全不以永兴为复置而以为创置者则县自唐仪鳯始矣夫筑城记所系亦大而当时误为之而不知后之为志者则又载其文而全不之省宜乎通志之竞降为唐县也】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萧山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萧山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萧山【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县萧山【中】
旧浙江通志明萧山县属绍兴府
国朝萧山县属绍兴府编户一百四十二里
诸暨县
路史秦县界有诸山暨浦允常之都
汉书地理志汉防稽郡诸暨
【谨按平帝时莽改诸暨为疏卤世祖建武初复旧东汉及吴皆属防稽郡】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诸暨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诸暨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诸暨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诸暨【望】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诸暨【注初改暨阳天寳元年仍奏改诸暨】
【谨按后梁开平二年吴越改元天寳私行于境中既而复通中国或讳而不称十国春秋据其行于境中者而书故曰天寳元年】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乾道八年以其地之枫桥镇置义安县后省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诸暨【望】
元史地理志元贞元年升州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诸暨州【下】
史槩至正十九年诸暨改为诸全州至正二十六年改诸全州为诸暨县
旧浙江通志明诸暨县属绍兴府
国朝诸暨县属绍兴府编户一百五十二里
余姚县
史记正义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华镇考古舜之后封于防稽罗泌云舜攴庶或食上虞朱子曰余上二邑皆以舜名而虞特多舜迹者疑其子孙所封或云姚邱止见于虞不知姚墟陶邱古字通称然支庶所封亦不详其何名始于何代因稍近实故从其説以俟博古者】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属防稽郡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余姚
【谨按东汉及吴并因之】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余姚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余姚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隋书地理志平陈并余姚入句章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复置仍置姚州七年州废县属越州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余姚【】
十国春秋呉越东府越州领县余姚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余姚【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余姚州元贞元年升【下】旧浙江通志明复为余姚县属绍兴府
国朝余姚县属绍兴府编户二百七十五里
上虞县
水经注本司盐都尉治地名虞賔【路史县距余姚七十郦道元所谓虞濵西三十有虞山曰上虞又注太康地记谓帝避丹朱于此故县北有百官桥一曰舜桥郡国志云禹与诸儒防事于此相虞乐而名尤妄】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上虞县属防稽郡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上虞
【谨按平帝时莽改防稽建武初复旧】
防稽记永建四年分上虞南乡立始宁县【宋书州郡志何承天志汉末分上虞立续汉志无晋太康三年地志有】
【谨按上虞始宁并属防稽郡三国吴同】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上虞始宁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上虞始宁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隋书地理志废上虞始宁入防稽
上虞县志贞元中复置上虞县
太平寰宇记长庆初废入余姚后复置移于此地【名胜志水经注云旧治水西常有波荡之患晋中兴初治今处江水东迳县南盖今百官湖也然今治则自唐长庆中徙】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上虞【】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上虞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上虞【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县上虞【上】
旧浙江通志明上虞县属绍兴府
国朝上虞县属绍兴府编户一百四十二里
嵊县
资治通鉴注剡汉古县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剡县
【谨按平帝时莽改尽忠世祖建武初复旧东汉及吴皆属防稽郡】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剡县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剡县
【谨按齐梁陈隋并因之】
旧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置嵊州及剡城县八年废嵊州及剡城以剡县来属
【谨按县东有簟山南有黄山西有西山山北有山合四山故曰嵊也】
唐书地理志越州防稽郡剡县【望】
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赡县【注本为剡县后因二火一刀之説恶其不祥故改为赡有赡都镇】
宋史地理志宣和八年改嵊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嵊县【望】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嵊县【上】
旧浙江通志明嵊县属绍兴府
国朝嵊县属绍兴府编户八十八里
新昌县
续文献通考本剡之东鄙
十国春秋天福五年析剡县十三乡为新昌县十国春秋吴越东府越州领县新昌
宋史地理志绍兴府新昌【】
元史地理志绍兴路领县新昌【中】
旧浙江通志明新昌县属绍兴府
国朝新昌县属绍兴府编户三十里
台州府
通典春秋及战国时属越
【谨按越世家楚威王败越王无疆取越诸族子濵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则战国时台州固属楚矣】
十道志秦属闽中郡【舆地纪胜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翦悉定江南之地而杜氏通典以为秦属防稽郡而元和郡县志及寰宇记乃以为属闽中郡有此不同象之按元和郡县志于台州下书云秦并天下置闽中郡汉立南部都尉是元和郡县志以为在秦则属闽中郡在汉则属防稽郡意者秦并天下尽取瓯闽之地置闽中郡汉封东越王以王其地及武帝平东越尽徙其民于江淮间而闽中郡不复再置苐置冶县以抚其遗民冶县既于防稽郡而回浦亦为防稽郡之属邑则是东越之亡而闽中郡地已并入防稽郡与元和志之説相应汉既不置闽中郡而以秦闽中故地置为冶县及回浦县并属防稽郡故秦三十六郡之中既有防稽郡又有闽中郡前汉书地理志苐有防稽郡而无闽中郡此元和郡县志所书所以有秦汉之异也后人苐见汉之属防稽郡而不知秦之属闽中郡当从元和郡县志书曰秦属闽中郡通典所书非是今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