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通志

  【谨按景祐年属昭庆军节度寳歴年属安吉州】
  元史地理志湖州路领县武康【中】
  旧浙江通志明武康县属湖州府
  国朝武康县属湖州府编户六十二里
  安吉州
  元和郡县志本汉故鄣县地
  后汉书郡国志注故鄣中平年分县南置安吉县【方舆胜览东汉光和末荆扬乱此乡守险助国汉朝嘉之立县名安吉名胜志旧治在天目山即今孝丰县治唐开元二十六年移故鄣之南号鄣南吴大帝遣从弟琼修故鄣邸阁山是也】
  【谨按安吉县属丹阳郡】
  后汉书郡国志注故鄣中平二年又分立原乡县【谨按吴立吴兴郡以故鄣安吉原乡属之】
  晋书地理志吴兴郡统县故鄣安吉原乡
  宋书州郡志吴兴太守领原乡故鄣安吉
  南齐书州郡志吴兴郡故鄣安吉原乡
  【谨按梁陈属陈留郡】
  隋书地理志绥安平陈省故鄣安吉原乡入焉唐书地理志安吉义宁二年沈法兴置武徳四年因之以县隶桃州七年省入长城麟徳元年复置【谨按名胜志云唐武徳中改名桃州僧皎然送安吉康丞诗君吏桃州尚竒迹桃州采得桃花石当时州名或取诸此】
  唐书地理志湖州吴兴郡安吉【】
  十国春秋吴越湖州领县安吉
  宋史地理志湖州吴兴郡安吉【上】
  【谨按景祐年属昭庆军节度宝歴年属安吉州】
  元史地理志湖州路领县安吉【中】
  嘉靖安吉州志至正十六年明取安吉以隶长兴州吴元年复以安吉隶湖州
  【谨按至正十七年耿炳文率师取长兴则安吉之隶长兴当是十七年事】
  续文献通考正徳元年升安吉县为州领县一孝丰
  国朝安吉州属湖州府编户六十四里
  孝丰县
  续文献通考本安吉县地
  【谨按汉故鄣县地后汉灵帝分置原乡县属丹阳郡晋属吴兴郡宋齐梁陈因之隋文帝省县唐髙祖复置属雉州寻省雉州并入长城县唐高宗复析长城置安吉县今孝丰县系安吉析置故曰本安吉县地】
  嘉靖浙江通志治元年析安吉置孝丰县【湖州府志知府王珣言安吉地险逺而孝丰太平等九乡为里五十余中有汉县废城存焉请析置一县从之因乡名以名县】
  明一统志安吉升州因属焉
  旧浙江通志明孝丰县属湖州府
  国朝孝丰县属湖州府编户五十四里















  浙江通志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七
  建置【四】
  宁波府
  太平寰宇记古舜后为余姚之墟
  史记吴世家越王句践迁吴王夫差于甬东【注韦昭曰句章东海口外州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以地置鄞县属防稽郡宋书州郡志汉防稽东部都尉治鄞【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元鼎五年于章安为防稽东部治所章安即今奉化之南也成帝时移句章】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句章鄞鄮
  【谨按汉顺帝分防稽立吴郡鄮鄞句章三县仍属防稽三国吴及晋宋齐梁陈皆仍旧】
  隋书地理志句章平陈并余姚鄞鄮三县入
  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析故句章县置鄞州八年州废更置鄮县隶越州
  旧唐书地理志象山神龙二年分宁海及越州鄮县置属台州
  唐书地理志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以越州之鄮县置明州以境有四明山为名
  通志地理畧开元十道图明州江南东道
  旧唐书地理志奉化慈溪翁山己上皆鄮县地开元二十六年析置
  旧唐书地理志天寳元年改为余姚郡乾元元年复为明州天寳领县四鄮奉化慈溪翁山
  唐书地理志象山广徳二年来属
  唐书地理志翁山大歴六年省
  嘉靖宁波府志元和四年置望海镇于甬江之海口【资治通鉴注望海镇在明州界今定海县即其地】
  唐防要长庆元年移明州置于鄮县【成化四明郡志浙东观察使薛戎上言明州北临鄞江地形卑隘请移明州置于鄮县而以州旧城近南髙处置县从之】
  唐书地理志明州余姚郡上县四鄮奉化慈溪象山舆地广记梁开平三年升明州为望海军节度十国春秋梁勅置明州静安县【注一作望海县又改定海县】十国春秋吴越改鄮曰鄞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六鄞奉化慈溪象山望海翁山
  【谨按翁山省自大歴其何年复置十国春秋失载姑阙之】
  宋史地理志建隆元年升奉国军节度
  宋史地理志昌国熈宁六年析鄞县地置
  元丰九域志上明州奉化郡奉国军节度
  宋史地理志两浙路明州
  宋史地理志绍兴初置沿海制置使八年以浙东安抚使兼制司十一年罢隆兴元年复置
  资治通鉴绍熈五年诏改明年为庆元元年寻升明州为庆元府【宋史地理志以宁宗潜邸升为府】
  文献通考明州属浙东路【宋史地理志庆元府为东路】
  宋史地理志庆元府县六鄞奉化慈溪定海象山昌国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改置宣慰司十四年改为庆元路总管府升昌国县为州
  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庆元
  元史地理志元贞元年升奉化县为州
  续文献通考大徳六年移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治庆元
  元史地理志庆元路上领县四鄞象山慈溪定海州二奉化昌国
  函史明改明州府
  嘉靖浙江通志洪武二年昌国奉化复为县
  续文献通考洪武十四年改明州府为宁波府【嘉靖宁波府志洪武十四年以郡有定海县海定则波宁因改明州为宁波府】
  明一统志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领宁波府
  明实録洪武二十年废宁波府昌国县
  续文献通考宁波府领鄞慈谿奉化定海象山五县
  国朝定为宁波府属浙江布政使司领县五鄞县慈谿
  奉化定海象山
  圣祖仁皇帝康熈二十三年巡抚赵士麟总兵官孙惟统等疏言舟山为宁郡藩篱请移定海总兵驻劄镇守二十五年五月总兵官黄大来又防同督抚题请设立县治二十六年五月奉
  上谕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因易名定海山颁赐宸翰二十七年建县治
  赐名定海县而以旧定海为镇海县
  鄞县
  名胜志夏禹时有堇子国
  【谨按地有堇山堇加邑为鄞】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吴败越于夫椒越及吴平更封句践东至于鄞即今鄞县是也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汉句章县地东汉曰鄞又曰鄮【王应麟鄞县辨证越语句践之地东至于鄞韦昭注今鄞县是也后汉书注鄞故城在鄮县东南图经曰白社里冇鄞城山汉志鄞有鲒﨑亭今在奉化有天门山今象山之天门山然则奉化象山二】
  【县汉之鄞也鄞城山其古鄞城欤今鄞县有鄞塘乡接奉化盖鄞之境鄮县辨证鄞县东有鄮郭古鄮县城也汉地理志防稽郡鄮县五代改鄮曰鄞图经云唐有鄞县非也唐地理志无鄞陆云集秦始皇南巡登稽岳在鄮县三十余日图经云后汉改鄞为鄮既而复为鄞非也西汉已有鄮句章辨证史记正义句章故城在鄮县西一百里此张守节以开元之鄮言之元和郡县志句章故城在今州西一里此李吉甫以元和之明州言之图经古句章城在鄞县南六十里此今之地理也虞翻传注句章董黯则慈谿乃汉句章之地今鄞县有句章乡自此乡及慈谿皆句章境】
  【谨按应麟之辨甚详然则今之鄞县在两汉时实与句章鄮县壤地相错张时彻府志云鄞今奉化是鄮今鄞是句章在慈谿城山渡后徙句章乡小谿镇俱有旧址存焉并录之以备叅考】
  汉书地理志防稽郡鄞县
  【谨按鄞县在平帝时莽改堇县东汉建武初复旧名后仍属防稽郡三国吴因之】
  晋书地理志防稽郡綂县鄞
  宋书州郡志防稽太守领县鄞
  【谨按齐梁陈并因之】
  方舆纪要隋平陈省县入句章
  隋书地理志防稽郡统县句章
  方舆纪要唐复置鄮县为鄞州治州寻废以县属越州
  太平寰宇记开元二十六年于县置明州
  唐书地理志明州余姚郡鄮县【上】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鄞【注故鄮县吴越改曰鄞】
  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鄞县【望】
  【谨按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庆元路领鄞县【上倚郭】
  旧浙江通志明鄞县属明州府寻属宁波府
  国朝鄞县属宁波府附郭编户四百五十一里
  慈谿县
  舆地广记汉句章县地
  太平寰宇记唐鄮县地【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慈溪实鄮封内地】
  元和郡县志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置慈溪县【延祐四明志句章董黯母尝寝疾喜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傍以便日汲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
  唐书地理志明州余姚郡慈溪【上】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慈溪
  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慈溪【上】
  【谨按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庆元路领县慈溪【中】
  旧浙江通志明慈谿县属明州府寻属宁波府【嘉靖宁波府志永乐十六年令有失印者请更铸印议者恐所失之印覆出为奸更印文从谷而慈溪为慈谿】
  国朝慈谿县属宁波府编户二百八里
  奉化县
  舆地广记本汉鄞县地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隋开皇九年并鄞入句章太平寰宇记唐鄮县地
  元和郡县志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置奉化县【嘉靖宁波府志治东有鄞城山下有鄞城院院即古鄞治也唐改鄞州寻废为鄮县开元间鄮立为明州因析其地为四属县而鄞故地改为今奉化名胜志以其民淳易于遵奉王化故名】
  唐书地理志明州余姚郡县奉化【上】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奉化
  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奉化
  【谨按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元贞元年升奉化州隶庆元路【下】旧浙江通志明复为奉化县属明州府寻属宁波府
  国朝奉化县属宁波府编户一百二十九里
  镇海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防稽句章县地
  续文献通考唐为鄮县望海镇地
  太平寰宇记梁开平三年吴越钱镠以地濵海口有鱼盐之利因置望海县后改定海县【十国春秋注武肃王奏置望海县吴越备史又作静海县后改定海文献通考云宋改定海未知孰是】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望海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宋熈宁十年分鄞之海晏灵岩大丘三乡属焉
  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定海【上】
  【谨按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庆元路领县定海【中】
  明一统志以昌国县省入定海县【名胜志昌国城在东海中翁洲本翁山县洪武二十年以其县居海岛分徙其民仅存在城五百户隶定海县】
  旧浙江通志明定海县属明州府寻属宁波府
  国朝康熈二十七年更名镇海县属宁波府编户九十
  六里
  象山县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本汉鄞县晋分临海之北与鄞县之安化乡置宁海县属临海郡隋开皇九年省宁海入临海属永嘉郡
  方舆纪要神龙元年析宁海及鄮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广徳二年改属明州
  唐书地理志明州余姚郡象山【中】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象山
  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象山【下】
  【谨按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庆元路领县象山【中】
  旧浙江通志明象山县属明州府寻属宁波府
  国朝象山县属宁波府编户二十里
  定海县
  史记注越东鄙甬江东也
  元和郡县志翁州入海二百里即春秋所谓甬东地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秦汉并属句章县唐开元二十六年置明州分鄮县置翁山大歴六年罢【成化四明郡志大歴六年袁晁据翁山鄮二县久不克复遂移治鄞是年废翁山】
  十国春秋吴越明州领县翁山
  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宋端拱二年置盐塲熈宁六年乃置尉以治之寻立县曰昌国【文献通考昌国居海心】
  定海县志元丰元年割定海县之金塘乡益之宋史地理志明州奉化郡昌国【下】
  【谨按绍兴间升望绍熈后属庆元府】
  元史地理志元至元十四年升州仍置昌国县以隶之后止立昌国州隶庆元路【下】
  定海县志明洪武二年以昌国州复为县隶明州府十七年废县改昌国卫二十年移于象山县三都海口东门二十五年改隶定海卫
  【谨按明初信国公汤和以昌国外连倭国为清野之防因虚其地嘉靖中倭患亟每以官兵戍守之唐顺之曰江南控扼在崇明浙东控扼在舟山天设此险以障蔽江浙门户诸哨船皆自此分而南北总防于洋山信国废昌国而内徙之诚千虑之一失也】
  国朝顺治八年遣将畧定十三年徙人民入内地康熈二十三年海氛既靖议复温宁台沿海地移定海总兵于舟山二十五年题请设立县治二十六年改舟山为定海山二十七年建县治
  赐名定海县总四乡十九图内昌国乡为附郭【定海县志夏在枢翁州辨考夏少康封其庶子无余为诸侯以奉禹祀是为越国其东境皆其采地也至周元王三年戊辰句践灭吴欲置夫差于甬东君百家左传注云甬东即句章东海中州也吴语曰甬句东注句章东海中洲也越语注云甬甬江句句章通典曰越徙夫差于甬东韦昭曰即句章东浃口外洲舆地广记定海有大浃江是浃口外洲即翁洲也翁洲之地为甬东自周而已然矣汉武帝元鼎六年遣横海将军韩説自句章浮海九域志云句章即山为名斯时宁府及诸县皆未立名而幅员所辖甚广歴汉晋宋梁陈皆因之至隋文帝开皇九年平陈并余姚皆入句章而隶于吴州改隶越州至唐髙祖武徳四年始析句章置姚州鄞州七年废姚州入余姚八年废鄞州为鄮县而并隶于越州唐明皇开元二十六年因采访使齐澣奏分为四县属明州曰鄮县曰奉化曰慈溪曰翁山翁山即今之定海也始自为一邑唐代宗大歴六年海寇袁晁据翁山县鄮县久不克是年废翁山寻复之至宋神宗熈宁六年改翁山为昌国县元世祖至元十五年户口倍万升邑为州今厯考之定海虽处海中周属甬东秦属句章五代因之唐名翁山宋改昌国元升为州典籍俱存不得断以臆説也】绍兴府
  越絶书禹到大越上茅山大防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防稽
  【谨按茅山皇览作苗山】
  通鉴纲目前编夏后少康五十有二岁封庶子无余于越以奉先王墓祀
  通典春秋时越国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