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府志

  九曲溪 在县东北白沙里。源出新坊口,萦纡九折至语口会大溪。
  南宝溪 源出南宝山下,流数里纳矾水会金山下溪,至中寮场与南桥小涧水合流而东。
  矾溪 出中寮场之东,与南宝溪合流。
  新田溪 在中寮场西,合南宝溪过灵蛇山语口溪,南流至旧州会大溪。
  黄潭溪 在胜运里。源出龙岩门小涧,至小拔汤过上南湖,经三坝漠磜崆会大溪。
  安乡溪 在胜运里。源出东安岩小涧,合流大溪。
  跳鱼溪 在胜运里。源自梌山嶂,至丰稔寺前合黄潭溪。
  回龙滩 崎险,有石似龙。
  白石滩 在回龙下。
  栖禾滩 近蓝屋驿。
  目忌滩 水湍急,舟人畏视之。
  镬风滩 二水衡纵,浪滚如镬。五滩俱县北平安里。
  高车滩 旁置高车转水溉田。
  马尾滩 水散流若马尾。二滩俱在城里。
  逃船滩 势甚险,舟避溪旁,齐力备器而过,俗呼丁滩。
  操蓬滩 乱石森列,舟过此必操蓬以济。
  上徐滩 下徐滩 大笼钩滩 五滩俱县东胜运里。
  大孤滩 在县南来苏里。众石槎牙,船难上下,行者必易载而渡。
  草履潭 在县北长汀界,延袤数里。
  相公潭 在县南三里。
  潭头潭 在县东一里。
  石壁潭 在县西二里壁寨下。
  信丰潭 在胜运里丰稔寺西,其深莫测。
  鬼湖 在县北平安里,广丈余,深不可测。
  铜鼓湖 在铜鼓山下,有二湖。
  咸水湖 一在来苏里三层岭背,一在胜运里大陂下,其水味咸,不涸。
  天井湖 一在县南胜运里。一在北门外,有二湖,亦名天井。
  百丈磜 在平安里金山侧。高百丈,一溜如线,传名黄金坑,险不容足。
  白水磜 在胜运里。去县三十里。
  御天池 在县南塔院,蓄水备旱,溉田甚广。
  放生池 在县西驷马桥下。
  金船塘 在胜运里,延数十丈,形如巨船。
  佛岭泉 在县东十五里,自石孔中出,其清如镜,饮之不竭。
  瀑布泉 在胜运里卢丰滩上。
  小拔汤 在胜运里。
  里田汤 观音井 在县南横琴岗,澄清不竭,旁流一派,溉田数顷。上结庵奉观音。疾者取其水洗之,有验。
  普济井 在县西二百步。
  石固井 在县西石固庙前。
  灵源井 在县西一里,不涸不溢。
  井泉井 在县西进士坊北巷内。
  应星井 在县东北小街巷内。
  岗背井 在县西北小巷。
  所前井 在所东畔。
  射圃井 在射圃前西,天顺间开。
  新开井 在县西南小街。
  东门井 在昭阳门内。
  龙泉井 在胜运里,石隙间流出,四时澄澈,夏冷冬温。
  漳南道井 在道署。
  龙井 在金山顶。渟泓澄澈,清爽如镜,久立,肤肌俱寒。

武 平 县
  灵洞山 在县西十里,为洞天之一。有仙人跨马石、蛟池、汤泉、石龟诸胜,大洞二十六,小洞二十八。下有灵洞院、洞元观,俱废。又有三石井,旧传为葛洪炼丹处。
  双豸山 在县西十里。双峰并立,高插云汉。
  交椅山 在县北十里。山形如交椅。
  鹅头山 在县北十五里。上有石似鹅。
  天马山 在县东二十五里。高耸如马朝天。
  梁野山 即梁野仙山,在县东三十五里。险峻叠出,绝顶有白莲池。昔乡民采茗,误至一岩,见门垂龙须草,蒙披而入,内有佛像、经帙、钟磬、幢盖如新,再往迷路。顶有古母石,大数丈,远见百里。
  石狮岭、石径岭 在县北十五里,高峻多石。
  当峰岭 在县北三十里。凿石为路,长五里,接永平寨。上有双井泉。
  黄公岭 在县北一百五十里,上有圣公泉。
  伏牛岭 在县南六十里,有黑石高广百丈,形如伏牛。
  白鹤岭 在县西十里,形势轩昂。江、广往来要路。
  御屏岭 在县北五十里。
  观音岭 在所城南一里。
  檀岭 在县东六十里。
  南安岩 在县南八十五里。形如狮子,旧为蛟龙窟宅,俗呼龙穿洞。定光大师卓锡于此。中有二岩:南岩窈窕幽广,石室天成;东岩差隘,而石龛尤缜密。
  龙济岩 在所城南三里。林木嘉茂,石径窈深,洞前有龙牙石、珠帘泉。
  十二峰 在南安岩前。秀峰列峙。
  神仙峰 在所城南十里。
  象洞 在县南一百里,接潮州界。环抱纡回,有九十九洞。宋政和间,置寨于此。《海录碎事》:洞未开拓时,群象止其中。其地膏腴,有美稼可酿酝,邑人重之,名象洞酒。
  化龙溪 一名南安溪,在县治南百步。源出清平乡,合流归顺乡,入潮州界。
  千秋溪 在县东信顺团里。源出梁山,经谷孝里合流入化龙。
  濠坑溪 在县西邱留东里。源出安远界。
  武溪 在县西三十里,水接化龙。
  渔溪 在县北丰顺平里。源出当丰岭,下会禾丰。
  黄沙溪 在县东南十五里。萦纡数里入化龙。
  禾丰溪 在县东北。源出当峰岭,下入渔溪,合径口水入化龙。
  露溪 在县东北。一溪七湾,俗呼露溪七渡。
  大顺岭小溪 在县东信顺团里。自露溪保北入长汀界七里河。
  顺明溪 在县西顺明里大岭下,西流出会昌界,合大溪。
  龙溪潭 在县西六十里,怪石嵌崆。旧传龙穴,旱祷辄应。今里人疫亦祷之。
  黄坭潭 在县西南二百步。
  蛟腾潭 在所北文峰塔前。
  蛟潭 在县南八十里,水深无际。昔有蛟为民患,南安祖师建院岩下,其毒遂弭。
  绿水湖 在南安岩数十里。
  云磜 在县东二十里,瀑流如练。又名白水磜。
  剪刀交滩 在县西归郡里。
  白鹭滩 在县南丰顺平里。
  七里滩 在县北大湘亭里。
  大顶滩 牙滩 钩丁峰滩 小笼钩滩 俱在县北归郡里。
  放生池 在县西门外。
  温泉 在县南五里。
  圣公泉 在黄公岭巅。相传,定光佛卓锡,泉涌,水仅杯勺,千人饮之,不竭。
  龙泉井 在县南禅果院,相传定光佛所凿。宋庆元间,常有龙见。
  官陂泉 在县北七里。源泉汹涌,灌田数顷。
  双井泉 在当峰岭,有泉两股,自石罅涌出。
  铜井 在所城内西偏。泉极寒冽,汲之声如铜响,色黄。
永 定 县
  龙冈山 在县治北,邑主山也。一名卧龙山。连蜷蜿蜒,形如龙卧。
  挂榜山 在县南,邑屏山也。形如挂榜,与学宫对峙。
  龙门山 在县东,邑左镇也。盘旋秀耸,树碧云深。
  印匣山 在县西,邑右镇也。旧为乡民避兵处。
  铜鼓山 在太平里,跨上、永二县界,详见上杭。
  笔架山 在太平里。峰如卓笔,高出群山。
  虎岗山 在太平里。两山萦回数里。旧志云,烟雨晦冥,有巨虎咆哮于岗。又名斧光山。
  杨梅山 在金丰里。高峻盘亘数十里,山多杨梅树。
  茫荡洋山 在胜运里,上、永交界。详见上杭。
  莲花山 在太平里。叠翠若莲花。
  黎袍山 在胜运里。苍翠如画。
  东华山 在县南丰田里。巨石嶙峋,旧为虎穴,有黄华道人者呪而治之,结庵其中,患遂息。
  眠象山 在县南。
  石麟山 在太平里。石洞深窅,燃炬乃可入。中横石案,旁有泉流、乳穴、丹室诸胜。
  白云山 在县东二十里。周围皆竹。又名竹城山。
  梌山嶂 在县北。绵亘百里。跨大平、丰田、胜运、溪南四里。上有石如马,谣云:“石马鸣,则有兵。”明成化十四年寇乱,太监卢胜使人击毁。
  松柏嶂 在县南三十里。形势磅礴,绵亘永定、大埔二县间。昔乡人避寇于此。
  桃坑嶂 在溪南里。山高林茂,有铁可冶。
  满山红 在县西南四十里锦丰窑边,为县水口。山高耸雄丽,半属潮州。
  三峰 在县北三十里。
  贵人峰 与龙门山对峙。
  双髻峰 在县北,二峰高耸,状若双髻。
  水珠峰 在县南,上有飞瀑,两山相向。一名双飞蝴蝶。
  雪竹峰 在县南,峰秀峻。
  凉伞峰 在胜运里丰稔寺南,上圆下锐如伞。
  双岐峰 在县南,二峰竞秀,状如珏玉。
  新村岭 在溪南里梌山嶂下,长袤十余里。
  绿岭 在丰田里。
  三层岭 在金丰里。层岗复岭,屈曲三折,路通大埔。今设巡检司。
  分水岭 在金丰里。山路狭峻。上设巡检司。
  寒水凹 在城西北,巉岩巇崄。明成化间,知县王环凿石开道。
  伯公凹 在溪南里锦丰窑。
  龙显岩 在太平里黄田山麓,石如龙。
  吴坑岩 在丰田里,空洞深邃。
  狮子岩 在太平里。
  阳岩 阴岩 俱在丰田里,潘道人修真处。
  鳌石 在县西田中,杭陂水绕其下。
  五石 在县北后龙山,一狮子石,一犀牛石,一砚池石,一幞头石,一朝拜石。
  横龙石 在太平里。
  莲花石 在溪南里大溪中,群石丛生,状若莲花。
  马迹石 见杭志。二石俱当上、永二县界。
  九蹬石 在溪南里。大石联缀,若登九级。
  巾石 在太平里。
  蓝盘石 在溪南里。
  蜡石 在溪南里,石色如蜡。
  怀响石 在溪南里,过之者辄闻澎湃声。
  大洲溪 在溪南里。发自龙岩大池,经高陂、丰田至县,合成溪。
  丰稔溪 在胜运里。源自龙岩,经上杭黄潭,至汉磜崆,合大溪。
  跳鱼溪 见上杭。
  汤湖溪 发源黎袍山,经长窖,至牛鼻崆,合跳鱼溪,出丰朗。
  武溪 在太平里。发源寒袍绿岭下,经龙潭、深渡,合大溪。
  文溪 源自孔夫,经流合武溪,通大洲溪。
  金沙溪 在县北金沙村,发源猪槽凹南,分流经金谷寺,与古溪桥合。
  箭滩 在溪南里,水急如箭。
  罗滩 在溪南里,急流奔湍。
  磨石滩 在太平里江公隔,水石澎湃。
  憔滩 在县西,湍急沸浪。
  龙潭 在溪南里杉子塘。旧传龙潜于内。
  信丰潭 在胜运里丰稔寺西,其深莫测。
  齐头潭 在胜运里,澄深不测。
  鸬鹚潭 在县西。深碧清澈,尝有鸬鹚群聚捕鱼。
  龙潭 一在箭滩上,祷雨辄应;一在溪南杉子塘;一在丰田王守仁题诗处。
  鱼跳峡 在溪南里。
  晏湖 在儒学前。周围约百丈,陂水流潴为湖,春夏洩以种稻,秋冬壅以蓄鱼。
  涵水湖 在县西,今名龙安寨。湖水澄湛,中起一阜,旁有温泉。
  铜鼓湖 见上杭志。
  双井 在溪南里吴坑。澄澈不涸。
  大洲汤泉 在县东。
  下洋汤 在金丰里,石壁流出,四时不竭。
  里田汤 在胜运里。
  箭滩汤 在溪南里,源出小涧,不涸。
  仪门井 在县治。
  南街井 在锦衣坊左。
  北街井 在横直左角。
  万寿井 在寺前街下左边小巷。
  新井 一在城东门右,一在西城旧窝铺。

卷之四 疆 域

  地有分土,犹天有分星。星之晷度不齐,主守各异。土亦有广轮远近之别,职司大小之分,载之职方,掌之司徒。采甸要荒其地也,掌疆司险其人也。汀州唇齿剑漳,襟带江广。而道路嵚崄,无舟车鳞辏之形,则易于诘奸;山川阻深,无戎马直驱之患,则易于守险。守土者,正其畿疆,察其沟封,平其政而修其教,如农之有畔焉。固不徒申画郊圻之区区已也。志疆域。
  汀州府在福建布政司西南一千六十里,距京师五千五百九十里。东抵延平府七百里,西抵江西赣州府四百一十里,南抵广东潮州府六百六十五里,北抵江西建昌府五百四十里,东南至漳州府六百三十五里,东北至邵武府六百三十里,东南至龙岩州三百三十里,西南至广东嘉应州四百九十里。东西广七百余里,南北袤三百余里。附郭为长汀县,东北一百七十里为宁化县,东北二百里为清流县,东北三百里为归化县,东南一百四十里为连城县,南二百四十里为上杭县,西南二百一十里为武平县,南三百四十里为永定县。
  长汀县(附郭) 东至宁化县一百七十里,以杉木堠八十里为界;西至江西瑞金县八十里,以新路岭六十里为界;南至上杭县二百四十里,以张屋铺一百四十里石牌为界。北至瑞金县八十里,以皇祝岭五十里为界;东南至连城县一百四十里,以野狐岭一百三十里为界;西南至武平县二百五十五里,以黄公岭一百五里为界;东北至宁化县一百五十里,以黄土岭八十里为界;西北至瑞金县八十里,以石脑岭六十里为界;东西广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
  宁化县 东至清流县四十五里,以百步岭二十五里为界;西至江西石城县一百五十五里,以张坑七十五里为界;南至长汀县一百七十里,以杉木堠九十里为界;北至邵武府建宁县一百八十里,以孟家坪一百一十里为界;东南至清流县一百二十里,以大船岭六十里为界;西南至长汀县一百五十里,以黄土岭七十里为界;东北至邵武府泰宁县二百九十里,以龙坑一百二十里为界;西北至江西广昌县三百五十里,以车桥岭一百二十里为界。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二百里。
  清流县 东至延平府永安县二百里,以龙安一百一十里为界;西至宁化县四十五里,以百步岭二十五里为界;南至连城县一百六十里,以柯坊魏张坑一百一十五里为界;北至宁化县六十里,以草鞋岭三十里为界;东南至连城县一百三十五里,以上琴坪一百里为界;西南至宁化县四十里,以枪旗隔二十里为界;东北至归化县一百里,以五通凹七十五里为界;西北至宁化县界三十里。东西广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四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