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志

冯璋侧室王氏 。璋病革,王氏先自缢死。璋寻卒,其家葬氏于璋侧。御史杨勉学立石表其墓。道光八年请旌
金应凤妻赵氏、夏禹准妻武氏、丁华所妻沈氏。崇祯九年流寇薄城 ,焚掠甚惨。三妇白刃加身,不从威逼,皆遇害。邑人朱黼作《三贞篇》表其烈。道光八年请旌
国朝
周艺林妻李氏,未婚艺林病,归侍汤药。及卒,氏哀毁而亡。邑志不载事实,依《通志》补。道光八年请旌
农民王乙妻吴氏,嫁未逾年,值乾隆乙巳大饥,其家谋鬻乙兄妇 。氏以姒齿长 ,得价不丰,涕泣自请行。姑以其新婚,不忍使离也。氏谓夫曰:“一家不能活,吾其行矣。”夫泣从之,鬻之得数十金。氏遍拜家人毕,慷慨登舆,半途以剪刀自刺死。道光八年请旌
庠生龚廷桂妻陈氏,年十九夫亡,誓与同死。翁姑防之甚严,氏乘间自缢死。道光八年请旌


节孝已嫁夫亡守节者入此类


吴纹妻高氏。纹,都督亮季子也,早卒。氏守志,诏表其门。
张珣妻陈氏,无子守志以寿终。
以下前明节妇七人,均道光八年补请旌。
秦文妻常氏,年二十二守志,卒年九十余。
庠生张立妻曹氏年二十二丧夫,食贫抚孤。时巨族有失偶者欲娶之,氏断发以拒,年七十五临终命二子取所断发纳棺,以示全归焉。
廪生武兼文妻郝氏,无子守志。
廪生张鹏翼妻程氏,年二十四守志,督子廷献向学,年十四游庠 。
廪生朱继科妻张氏,无子守志。
夏锭妻刘氏,卒年八十四。
国朝
廪贡武遴瑂妻李氏雍正三年旌
赵国璋妻徐氏卒年八十雍正四年旌
贺宗彦妻武氏雍正四年旌
武遴炎继妻王氏乾隆二年旌
庠生夏鸣琯妻叶氏乾隆二年旌
庾伟观妻陈氏卒年九十乾隆二年旌
庠生武政妻高氏乾隆三年旌
庠生叶永荫妻夏氏乾隆三年旌
金鉴録妻程氏乾隆三年旌
增生严立继妻李氏乾隆三年旌
增生赵绣妻冯氏乾隆十四年旌
周依妻严氏乾隆十六年旌
高凤翎继妻李氏
以下节妇六十二人,均于道光八年汇案请旌
叶永荃妻李氏
夏禹勋妻洪氏卒年八十一
庠生李翊皇妻凌氏
严复光妻孙氏
张爱轩妻雷氏
贺珍妻李氏
汪可昺妻石氏
侯承耀妻李氏
叶国士妻徐氏
汪炜侯妻潘氏卒年八十三
欧阳国栋妻施氏
叶盛之妻陶氏卒年八十四
廪生张源妻黄氏
朱聚华妻熊氏卒年八十六
王鹤妻程氏
潘朗生妻王氏
庠生章天翼妻景氏
赵端士妻程氏
张应鹏妻魏氏
庠生何国琦妻程氏
王士芳妻周氏
朱祶章妻郝氏
庠生常章明妻陈氏,年十九适常,甫二年夫遭寇被杀。氏冒死寻夫,得残骸葬以礼,立族子为章明嗣。年逾八十,亲戚罕睹其面。
庠生叶永薰妻赵氏卒年八十八
唐尧钦妻周氏,年十七归唐,仅七月而夫亡。服既阙,或劝之改适,恚而缢,几死者再 。乃依母以居,奉大士像 ,日夕诵经。岁节必备脩脯,归奉舅姑 。迨舅姑娶季妇生孙之虞,命为氏后,氏喜携大士像返。及舅姑殁,致哀尽礼,以纯孝称。卒于康熙戊午,年四十一。
廪生赵继晖妻冯氏卒年八十四,子曙妻佘氏俱守志。
廪生孙如兰妻祁氏,年二十二守志,抚遗腹子像鼒入泮 。
余绍贤妻陈氏,年二十六夫亡。姑老,以针黼养姑 。姑病血痢半年,动止饮食氏皆抱持而哺饲之。及姑亡,尽鬻家中器具以完丧葬。呼幼侄使伴晨昏,体无完衣,日不再食。守节十四年而卒。
郝善广妻周氏,年二十五夫亡。氏哀痛半载亦亡。
张某妻萧氏卒年八十四
庠生朱楷妻卓氏
贺益荣妻杨氏
李奕继妻吴氏
李美玉妻孙氏
陈子芳妻景氏
庠生贺国华妻严氏
徐尔瑞妻胡氏
庠生王士彪妻贺氏
任吉生妻陈氏
孙奇公妻郑氏
章硕士妻王氏
李文博妻张氏
庠生王鹏妻邢氏
张连定妻杨氏
吕某妻王氏
潘文仲继妻武氏
周秉文妻蔡氏
陈廷佐妻孙氏
周于简妻冯氏
张文成妻孙氏
庠生严宗舜妻夏氏
孙迈妻程氏,未嫁而迈疾。俗例病中娶妻为冲喜,及娶氏不能成礼,匝月迈亡 。氏守志终身。
庠生叶允霖继妻彭氏
张琛妻严氏
仼晓升妻朱氏
庠生王教杨妻程氏
庠生李之舟妻王氏
庠生李谦妻武氏
庠生赵之琏妻唐氏
闾国彦妻朱氏以上均请旌
雍正旧志载节妇五人附列于后
甄麟妻李氏,年三十一夫故守节以下节妇五人待旌
汪汝光妻周氏,年三十一夫故守节
武翔鹗妻孙氏,年三十五夫故守节
按清例,嫠妇守节在三十岁以内例得旌表 。查甄李氏、汪周氏守节年岁较定例仅逾一年耳。唯武孙氏守节之年已三十有五,然茹蘖终身 ,似不能任其湮没。兹仍旧志存之。
庠生武之桢侧室侯氏
庠生程文煌侧室葛氏
<考正>按雍正旧志漏载二氏守节时年岁,道光志遂疑二氏守节年在三十以外,未免臆断。今削去。
赵昆山妻徐氏<考正>旧志漏载,依《通志》及严钟铭志稿补入。
李岱妻徐氏卒年八十九乾隆十一年旌
贺存仁继妻王氏卒年八十三乾隆十五年旌
王元少妻刘氏,适王三月夫亡守志乾隆十六年旌
潘铎妻武氏乾隆十六年旌
增生王林妻何氏乾隆二十七年旌
庠生严泉妻冯氏,婚十月而夫亡守志,抚遗腹子煜炩游庠。嘉庆三年旌
潘世灏妻金氏卒年八十三嘉庆四年旌
增生章彪妻孙氏嘉庆四年旌
章复宽妻徐氏嘉庆五年旌
庠生程杏芳妻徐氏嘉庆十四年旌
叶宗栋妻周氏嘉庆十八年旌
彭文瑛妻洪氏道光三年旌
夏学昆妻石氏道光四年旌
赵承钢妻龚氏道光四年旌
洪永年妻林氏
以下节妇一百五十四人均于道光八年汇案请旌,又节妇二人待旌。
程烈妻阎氏卒年八十
周克佑妻徐氏卒年八十三
程兆奎妻任氏卒年八十
李宗棣妻周氏卒年八十一
武锡旌妻张氏
金廷弼妻汪卒年八十
汪林妻程氏
周国祥妻林氏
关汝勋妻叶氏
李楷妻严氏
刘标妻陈氏
夏人桂妻黄氏
王人恺妻程氏
张之璞妻陈氏
江倬章妻金氏
庠生曹儒瀚妻武氏
赵世泽妻杨氏
赵百川妻冯氏
庠生任廷镛妻赵氏
张成功妻张氏
江云鹏妻湛氏
石岑妻武氏
余濬妻蒋氏
王文簪妻张氏
陈荣正妻王氏
张朝先妻张氏
陶文焕妻程氏
武孝孚妻王氏
汪元臣妻任氏
宁越凡妻汤氏
陈汝霖妻王氏
严兆凤妻张氏
庠生王际泰妻贺氏
任岁登妻刘氏
庠生赵汝江妻徐氏
武臻颐妻朱氏
周与贤妻俞氏
周继曾妻孙氏
庠生陈国佐妻黄氏。子士绶妻王氏亦早年守志。
孙天濯妻武氏,兴化教谕克中本生母。
严淮继妻夏氏,子钟秀妻亦夏氏,即其兄之女也。姑妇二人俱早年守志。
许应春妻严氏,无子守志,依母家以终。
严洵妻冯氏,举人严钟铭母,卒年八十二。详见钟铭传。
庠生武千城妻贺氏卒年八十九。
金承祖妻王氏,子泗源妻程氏,俱早年守志。
赵学宾妻张氏,夫故子幼,舅姑久殁犹浅厝 ,氏营葬三丧焉。
庠生冯宾王妻赵氏,无子守志,依母家以终。
任士元妻金氏,婚后逾月,夫故守节。
任国彦妻陈氏。嘉庆辛未、甲戌洊饥 ,戊寅嘉山集火灾,叠次捐赈。
叶永年妻王氏
卓全妻朱氏
景润苍妻陈氏
王尚基妻陈氏
汪兆骐妻陈氏
朱棫森妻余氏
欧阳让妻程氏
严亦新妻陈氏
贺金声妻李氏
孙芝妻程氏
刘宗妻孙氏
周溱妻严氏
庠生周楷妻贺氏
王纪民妻郝氏
金学全妻周氏
刘维桢妻余氏
马青云妻黄氏
贺腾蛟妻陈氏
庠生陈国仁继妻张氏
王云麟妻陈氏
章霦妻刘氏
李生妻曹氏
冯履春妻陈氏
朱肇蕃妻贺氏
陈应銮妻冯氏
王文炳妻张氏
李建衷妻王氏
赵琦妻孙氏
武孝凤妻周氏
韩念祖妻刘氏
余渊妻武氏,举人余庆年祖母
蒋必富妻张氏
朱呜豫妻陈氏
盖益连妻朱氏
张之钰妻陶氏
廪生章彬妻王氏
贺阶妻程氏
王曰俞妻朱氏
冯渠继妻郝氏
庠生余有筠妻金氏
陈实芬妻程氏
庠生周樽一妻任氏
朱鸣珂妻张氏
附监生章彤妻贺氏
庠生章宗淮妻林氏待旌
魏德卿妻钟氏
魏尧年妻刘氏待旌
王珞妻裴氏,早年守志,茹苦教子,以寿终。
陈文章妻林氏,早年守志,甘贫抚孤,以寿终。
余攀桂妻朱氏
吕本本妻林氏卒年八十一
孙时茂妻王氏
蔡瑞霑妻周氏
蔡曙南妻周氏
周昆继妻陈氏
余汾妻王氏
周基净继妻欧阳氏
周基墉妻何氏
庠生贺廷保妻朱氏
赵师贤妻程氏
章槐妻聂氏
余家幹妻刘氏
刘桐继妻尹氏
薛文昭妻何氏
贺勋妻朱氏
宥致和妻孙氏
章全妻池氏
余淞妻赵氏
严胜全妻洪氏
蔡瑞霞妻詹氏
汪彩昭妻杨氏
周勋妻武氏
庠生章林妻郝氏
蔡渤清继妻成氏
张金谷妻张氏
王世臣妻周氏
周庆余妻朱氏
朱鸣玿妻王氏
王蔚东妻徐氏
彭暄妻金氏
贺希尚妻周氏
郝璜妻赵氏
徐式熹妻张氏
庠生李清廉妻陶氏
朱本妻宁氏
朱善堂妻孙氏
罗树勋妻魏氏
熊全妻徐氏
周士嵘妻冯氏
林映楫继妻姚氏
张世宽妻张氏
张梦桂妻武氏
严堃妻魏氏
陈宏禄妻马氏
郝杏妻孙氏
武钟英妻孙氏
章棫妻余氏
闾道昌妻林氏
郑铭妻程氏
何兆鸿妻王氏
严绅妻郑氏
程兆模妻王氏
干永发妻李氏以上均请旌
<考正>查邑志所载节妇,除已旌不计外,未旌者共二百五十人。考道光八年戴宗矩所撰《汇旌节孝公呈》云:“待旌二百四十三人,公吁备文请旌”等语,可证志内未旌节妇已于道光八年汇案请旌。因咸丰年原案毁于兵焚,遂不可考。幸戴君所撰公呈载入邑志,尚资考证。唯请旌二百四十三人证以邑志,尚有七人未经请旌。考七人姓氏盖甄麟妻李氏、汪汝光妻周氏、武翔鹗妻孙氏、武之桢侧室侯氏、程文煌侧室葛氏。旧志谓其年例不符故也。又查旧志续入节妇七人,注云:“故节妇五人赶入请旌册。盖章宗淮妻林氏、魏尧年妻刘氏均尚生存,故未请旌。”然则志内未旌节妇除此七人外,其余皆在道光八年请旌矣。旧志不甚明晰,今考订如右。


附女寿

女寿尤难核实。其称举之词不曰“某人妻”必曰“某人母”、“某人祖母”。以一无据之年岁,而子孙之不应入志者反籍以传 ,恐无以服公论也。今所载必年逾八十、贤声素著者书之。至于不滥及子孙,则人物志固有通例矣。
国朝
程武氏年九十四
徐某氏年九十
岁贡程文德妻刘氏年八十九
庠生严治安妻聂氏年八十九
岁贡朱文望妻武氏年八十二
廪生武蕙妻冯氏年八十一
庠生景元春妻张氏年八十五
庠生郝朗妻孙氏年八十四
监生程洛妻贺氏年八十八
庠生严韬妻冯氏年八十二
程胡氏年八十四
詹章氏年八十七
王汪氏年九十
庾武氏年九十二
林张氏年九十三
曹陈氏年九十一
林余氏年八十五
程侯氏年八十二
洪夏氏年九十六
张岳氏年八十七
监生贺维翰妻张氏年八十八
程某妻武氏,副榜之箴祖母,年八十二
恩贡武家驹继妻江氏年八十四
庠生张玲妻朱氏年八十一
赠文林郎朱点成妻徐氏年八十二,江苏督粮同知树基祖母。
庠生贺步蟾妻蔡氏年八十四
庠生欧阳正宗妻姚氏年八十,进士欧阳泉祖母。
赠朝议大夫武某妻欧阳氏年九十四,知府武凌云祖母。
监生杜思聪妻王氏年八十八
庠生林绍妻武氏年八十七
庠生汪大用妻黄氏年八十六
凌李氏年八十一
施吕氏年八十八
汪周氏年九十三


来安县志卷十三
安徽滁州来安县知县汜水刘廷槐重修

艺文志
集文 集诗


集文上

孝子苟与龄传 宋修撰白颜晖
滁有邑曰来安,苟氏以姓雄一邑。士而名与龄者志向高洁,学虽优而不愿仕。性禀纯孝,以事其亲,生养死葬力竭而礼尽,乡党推称之。至孝钟发,休然和气,薰为草木之祥 。有芝生于母张氏之墓域惨柏亭,轮囷擢秀者一十九茎,色理紫润坚致,是为植物之上瑞,灵贶感通,以昭示孝德,裕人子之庆也 。于是阖邑之人,贵贱稚老相与欢,趋而请于州,一唯苟氏之懿德,得乎天经地义者如此,而瑞物之应又如此,愿飞章显闻于朝,以丕显我天子教民亲爱之圣德 。郡守唐恪上其事,诏赐旌表门闾。德音褒谕,人指其荣而歆艳之 。尝考周王命父师保厘东郊 ,其训辞之首必曰“旌”。别淑慝,表厥宅里,人主所以明示好恶,风动天下,而助宣世之名教者莫此为尚 。盖至治之世,德化薰渐 。忠孝义烈之士,克自崇励,旌褒表式之典所必加也。今所谓士者,指禄与位为足以荣亲。通都大邑之子弟自命儒者,或耗其千金之产,学为文章,将显其身以及其亲。裒然为材进士,一诎于有司,则乡邑之间訾笑而耻之 。苟公之贤则异于是。服膺诗书,不以钓爵位,独得古人所以善事父母为人道之始者 。率而行之,善积名著,取赏于朝。环淮左千里之地,列士籍而齿缙绅者不知其几何人,而独被旌表门闾之茂典 。呜呼!其所以荣亲而显家者过利禄远矣。昔武洪度丧亲,负土筑茔,有灵芝产庐前,诏旌其门;许法慎母殁,庐墓行服,茔有灵芝,诏表其门闾 。垂誉史册,章焯暴著 。前人之美,今复见焉。苟公字寿隆,家世虽饶,而子侄多以儒学贡名礼部,中科选,岂非唐王圭所谓“忠孝之道当年可以享天佑,余芳可以垂后叶者”哉 !

宋桂州永福县丞赵君墓志铭 宋吴幵全椒人
同郡赵晦叔长予十岁。予方总角 ,晦叔已游郡学,有声。后十年,予中进士第,晦叔数试礼部辄不偶 。绍圣初,天子修学政,四方士辐辏,雋异蜂出 。晦叔慨然来上庠,众未有知者。一日群试二千人,晦叔为第一,祭酒、博士交口誉叹,名声籍甚。知晦叔者皆曰困而亨 ,晦叔且光显于世矣。已而复连蹇 ,又十缺年,乃以特奏名释褐。又四年,调桂州永福县丞。予时为宗正,过予曰:“吾老矣,安能复远宦?吾儿为六合簿,去里閈接境,吾将遨游二邑间。 ”予既叹晦叔之终穷,又窃贤晦叔之虽穷而泰然自得也。明年,予出守山阳,以书约晦叔过六合。会有旨促之官,不果往。明年春,晦叔以疾不起,时政和五年正月二十五日也。于是其子汝翼将以六年正月十七日葬于县之万善乡梅岗之阳,以状来乞铭 。呜乎!非予其谁铭之?晦叔讳察,世为滁之来安人。曾祖文庆、祖政、父寅。晦叔为儿时,先府君教之力,晦叔亦颖拔,崭然能自见,持亲丧毁瘠如礼。家饶财,群从出分,晦叔一不较,抚孤侄如已子。居乡以行义为众所推,争讼得晦叔一言即引去。治经邃于《易》,为文简严无长语 。性沉深,动有法度。与人交,久而不渝。享年五十八。娶同县苟氏。子汝翼上舍中第通仕郎,缺州州学教授。次汝为,次汝明,皆从学。三女归士人。长苟彭年,次于浚,次苟章。铭曰:颖出初岁将蚤成,偾而中振宜晚亨。两不一遂理莫明,志意内修薄世荣。行高于乡众所矜,以克有子亢閈闳。君乎不亡亶来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