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广西通志
广西通志
新宁州旧土城明隆庆六年巡道霍与瑕委知州邓林材建筑辟四门有楼东宾旸南和薰西含辉北拱辰万厯五年知州赵宗凤用砖包砌高一丈五尺濶一丈六尺周围七百六十七丈垜高五尺垜口一千四百一十八设警铺一十七间十三年知州张思中四角建烟楼四座以备瞭望又每城门左右各建兵房二十间以居守御兵丁
国朝雍正四年西半城倒塌二百余丈知州徐德秩捐赀修建环城有濠
隆安县明嘉靖七年都御史王守仁题准始置县筑城未竟十四年分巡道邬阅委府判林凤鸣知县杨君池继筑甃以砖石高一丈四尺濶八尺周围二百九十丈垜口五百四十七建四门有楼东曰隆兴西曰望仙南曰观泉北曰潮江今南门闭塞
国朝康熙九年知县查继甲修葺西门外有池塘二口深六尺濶三丈八尺
永淳县城明正统十四年知县萧棋始筑土城成化八年知县曾鼐包砌以砖开濠环之嘉靖三年知县潘文明修筑周围四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濶八尺门四有楼东朝阳西永宁南迎恩北拱辰三面环江惟西一门向陆旧有濠以当来脉处濬不甚深后东南二门城楼圮
国朝康熙五十七年知县凌森美重修雍正七年知县朱肇基周围补修今北门闭塞惟开东西南三门
【附】忠州土州旧立土垣髙八尺周四百丈今多頽塌无池
果化土州旧筑土垣无池
归德土州旧有土垣无池
迁隆峒旧有土垣无池 案土司例不设城并秪土垣设门以司启闭稽出入
太平府【崇善县附郭】
府城明洪武五年知府赵鉴委千户程良督屯军筑高二丈一尺广一丈二尺周六百二十四丈城门五东曰长春南曰镇安西南曰安远西曰镇边北曰拱辰各建楼于上永乐六年七月江水泛涨淹塌城垣四百余丈千户王宣府通判王俊文督令军民及行各州县助修易之以石正德十四年知府邓炳以门多难于防守塞安远门隆庆五年水泛复圯知府林廷显补葺万厯三年知府蔡迎恩通行修砌其各流土与千户所俱有应修定界扁南楼曰南薰明末冦乱倾圯大半
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府迟焞推官唐敬一及知府马正午相继修复康熈七年四月洪潦泛涨倾圯四十四丈知府高不矜捐俸倡流土各属修复南楼一座知县连起文捐修东楼一座知县张京鍷捐修小西门楼一座日久倾圯五十八年知府王倡率流土各属修复
左州城明正德十五年知州李钦承迁州治于古榄村即今州治筑土城高一丈六尺周六百七十四丈立四门门皆用木架楼于上嘉靖中知州周墨修筑城垣崇祯十一年知州李之清以不便防守捐建瓮门四座设敌楼于上
国朝顺治六年交阯高平莫酋攻城敌楼尽燬后乃弃城南一带改筑土墙于内以便居守康熙四年知州王敬祖仍照旧基修复完固
养利州旧土城明治十四年知州罗爵建万厯十一年知州叶朝荣始作石城十七年知州厐一夔以城内空旷改建北楼减旧十之三周三百七十九丈高一丈三尺垜口六百四十东西南北并小西门水闸门共六门敌楼五座城内有泉即石岩泉遇春夏涌流泛溢通江
国朝顺治五年遭兵燹頽塌大半十八年知州傅天宠修复康熙七年四月江水暴涨与城中泉水交泛城垣庙宇官舍民房崩塌殆尽知州王干德捐修二十四年知州章泰重修时值霖随修随坏迄无成功三十年知州汪溶日修建完固
永康州旧土城明万厯三十年建崇祯十一年知州李乔春以地连土蛮丑不时窃发易甃以砖城周三百余丈高一丈五尺东西南北四门敌楼四座
国朝康熙四十三年知州徐树庸重修
宁明州新改流官旧筑土垣周一百三十丈开东西南北四门大半倾圯雍正十一年议另建【附】明江城即思明旧土府城明成化间土官黄道建筑土城周八百九十四丈高九尺厚六尺城门六东曰东旭南曰镇南西曰柔远曰拱极西南曰怀安北曰承恩城外濠隍环植以竹
太平土州旧建土垣周四百二十二丈高一丈东西南北四门
安平土州旧立土垣周七十五丈有竒髙一丈无池
万承土州旧建土垣周八十丈三尺高七尺无池茗盈土州旧筑土垣周八十五丈高一丈二尺无池
全茗土州旧筑土垣无池
龙英土州旧建土垣周六十五丈高八尺无池结安土州旧有土垣无池
佶伦土州旧立土垣无池
镇远土州旧建土垣无池
都结土州旧筑土垣无池
思陵土州旧筑土垣周二百一十八丈高五尺东西南北四门
江州土州旧筑土城后更甃以石周八百六十四丈高七尺为门五东南北各一门西二门
下石西土州旧建土垣周二百一十八丈高五尺东西南北四门
上下冻土州旧止官署周以土垣无池
凭祥土州旧有土垣无池
恩城土州旧筑土垣无池
思州土州雍正十一年改治伯江哨土官先以事革城未建
罗白土县旧筑土垣无池
罗阳土县旧建土垣无池
下龙司今为流官通判治旧筑土垣周八百五十丈高一丈二尺西北各一门东南各二门东西南距河北倚山无池
上龙土司与民杂居并无城垣
镇安府
镇安府土城建自宋时高一丈五尺濶三尺马道五尺周围二百二十四丈有东南西三门门有楼北面以山为城无门城外两水夹流即以为池归顺州旧州治在今州治南十里明治年间筑建周围一里开四门无雉堞濠堑天启七年被莫夷攻破日久頽塌移计甲作州治筑土为墙仅围衙署非同城制今改设流官现估兴建
奉议州旧有土垣东面沿江被水冲塌康熙九年州判刁玉于南西北三面依旧址筑垣髙五尺长三百五十丈其东面竪立木栅四面有门楼皆茅盖
【附】向武土州旧有土城宋皇祐间建筑在州甲明万厯四十五年被土田州侵刼残破始迁州治于乃甲复筑土城周围一百五十丈高七尺无雉堞濠堑正北开一门有楼用茅盖之
都康土州旧有土垣在把部村宋干兴间遭龙英向武侵踞州境始迁于隆满村以避刼掳垒砌乱石为城高八尺周围二百一十三丈有东西南三门门旧皆有楼今圯无濠堑有小溪曲流于南北两门
上映土州土城宋皇祐间土知州许公顺筑明崇祯十二年土知州许桂芳修
国朝康熙六十年土知州许文运重修高一丈一尺濶五尺周围二百二十二丈五尺开南门一门垜口无池深五尺濶七尺
小镇安旧治在音峝明治间被莫夷攻占遂移治于麽窰甲以土为垣
下雷土州城宋皇祐中建旧系石砌内外二城内城周一百七丈外城周一百一十三丈髙七尺内外南北各二门东门一东北一西则依山为障池无
湖润寨原无城池
栁州府【马平县附郭】
府城宋元祐间知栁州毕君卿始建筑土城明洪武二年指挥苏铨等拓之易以砖东西三里南北二里高二丈周围七百四十八丈铺三十五间为门五曰东门西门镇南门靖南门北门城外水环如带又有外罗城起西环北至南首尾皆际江长五百九十丈高一丈四尺明末圯
国朝康熙五年守道戴玑知府刘永清知县阎兴邦修内城岁久倒塌雍正三年总督孔毓珣捐俸委官监督修筑
雒容县旧土城在洛清乡明景泰间为贼攻陷成化间佥事何汉宗改砌以石上覆串楼嘉靖二年巡按御史汪渊重修万厯三年迁今地砌以砖
国朝康熙五十三年知县王符震雍正六年知县马朴俱重修现今周围二百九十四丈五尺高一丈二尺垜口五百九十七向有东西南北四门后东北二门塞雍正五年知县马朴以东为生气所来开东门其北门仍塞
罗城县城明成化十七年府同知刘頖知县艾俊始砌石城在凤凰山之阳高一丈二尺濶四尺余周围三百六十丈正德七年知县黄裳建东西南三门并各建楼东览辉西永安南迎薰因地多石未凿池嘉靖三十六年推官周宾兴知县徐铿重修明季兵燹倾頽
国朝康熙三年知县于成龙重修城楼城东一面砌石立砖垜余三面方议修补防陞去任三十三年知县王永清重修
栁城县城在龙江西明洪武二年县丞陈祖政始建成化间都御史韩雍委知府何楚英筑砖城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张冕康熙十年知县翟廉三十年知县彭士槚五十五年知县周祖武雍正七年知县周之瑚俱各重修现今髙一丈五尺濶一丈二尺周围三百五十丈二尺垜口八百二十为门三南曰石城西曰西江北曰北镇
融县城建自唐时至宋安抚使谭夀昌废旧城拓东南北三面创外城周围九里为门三曰通济镇逺威武为楼三曰朝阳清逺雄边元至正间防陷权本州同知刘士学重修之明初于城西拓广二十五丈复加营建周四百八十五丈环之以濠增建城门曰广润
国朝康熙十九年知县熊飞渭捐资重新西南二门城楼铺九间四十八年知县吴从龙重修广润门五十年知县牛天宿募民修筑后因霪雨雉堞谯楼半就倾塌雍正八年知县陆嘉谟详请估修今城高二丈五尺垜口六百七十周四百八十五丈门有四大东小东南门西门池深一丈八尺濶一丈二尺
怀远县明洪武十四年始建城于大容江口老堡地嘉靖隆庆中猺贼陷城者再论者以县城孤悬贼巢非形胜制驭久安之所万厯十九年知县苏朝阳始迁于今丹阳镇地甃石奠基上砌以砖髙一丈七尺周围二百六十丈四门皆有楼东门曰观雷楼曰就日南门曰丹阳楼曰薰风西门曰新良楼曰太白北门曰治定楼曰向宸南北筑月城二座马道上盖瓦铺八座铳台四座皆有楼屋城外筑土城六百丈开四门上盖瞭望楼环城四面皆水不为池濠今城周三百三十九丈垜口五百六十六
象州旧土城明洪武间始筑开东西南北四门又小南门寻塞成化十四年守御都指挥杨观于西北门上各建楼一座嘉靖九年知州林益请于总制林富发公帑撤旧串楼改砌砖石万厯十三年知州李维岳重开小南门改曰进贤建楼一座后圯
国朝康熙六十年知州江莪重建迨后城垣城楼各处崩坏知州陆廷光捐资重修今城高一丈八尺濶一丈周围五千九百五十丈垜口一千六百四十五城门五东曰宾阳南曰镇南西曰朝江北曰象台小南门曰进贤池濶二丈五尺深一丈来宾县城明洪武间始筑永乐间县丞孙仕安改筑砖城西南滨河东北依山为门四东曰东安西曰西宁南曰镇南北曰迎恩各建谯楼并串楼景泰间废于贼天顺四年巡抚叶盛修复之万厯六年又修现今城高一丈八尺濶一丈五尺周围五百一十丈垜口七百四十池深一丈五尺濶如之庆远府【宜山县附郭】
府城汉时筑土城唐天宝元年刺史吴怀忠易以砖石周四百五十三步为门四是谓旧城明洪武二十九年开设庆远卫拓东门外地筑城以广之是谓新城共周围一千二百二十九丈因黄山谷居旧城小南门卒于南楼民不忍行塞之门共有六东曰永安西曰永定旧南曰镇安新曰武定旧北曰拱辰新曰泰和治元年知府汪溥以北城附江其险可恃独东西南三关平旷受敌乃佣工凿濠深二丈濶一丈五尺延袤凡三十丈引官陂水注之正德十四年祲灾民多殍亡楼焚城圮卫指挥王璿中修复丁亥贼覃明珂变乱后多倾圯
国朝甲寅两遭滇黔逆变益复頽塌新城閴无人居康熙二十三年知府白启明捐资修筑二十五年同协镇江杨淮倡率文武各属捐建西北两门城楼西门月城塞二门仍四门铺一十二间池深二丈濶四丈五尺
宜山县旧有土城在江北岸宜山下后以渡江不便改附郭
【附】德胜镇城在河池所内明永乐间建垒石为城高一丈二尺濶九尺周围三百二十八丈开东西南北四门
河池州旧惟土垣明嘉靖五年知州周钺迁州于四一山增筑土垣高一丈五尺濶七尺周围三百八十丈为门四曰迎恩定远镇远归仁后塞北门建楼三座明季冦毁
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州李若璘劝里民修筑高一丈后遭逆乱倾塌康熙二十四年知州刘安国捐修增高二尺并同在城叅将石钟华中军钱来凤建造城楼铺瓮城后多頽塌雍正四年知州陈舜明捐资修筑六年七年又加修葺四面皆山无城濠
天河县城东南依山为固西北筑土垣唐天宝元年刺史吴怀忠建有濠为门三明正德十二年知县尚汝弼补筑土垣增高三尺掘濠增深一丈又增筑外垣以防之万厯十九年知县杨继显迁县治于西乡原筑土城周围竪木栅防城明季荒頽
国朝顺治十五年仍照旧基暂竪木栅康熙二十四年知县黄湂捐资取石砌基筑墙周三百六十丈高六尺开四门后歴任修增
思恩县治原立于环江洲未建城后因水涨为害移欧家山筑土墙屡被防害
国朝顺治中土贼攻刼遂迁治于谭村衙署民居悉遭燬败十五年复因欧家山旧址筑土垣周二百丈高一丈二尺康熙五年知县翁世庸辟东西南北四门其上有楼二十四年知县鲍复相捐俸修筑七丈五尺建城楼一座铺四间
东兰州原系土州旧无城池
国朝雍正八年改土设流治东院地逼山麓城基难建十年知州沈志荣详议免筑列造营房二百间环文武署
荔波县今改黔省土城明嘉靖中知县尹东表建于穹来里喇轸村万厯丁未知县刘邦徴续修为西南北三门后圯
国朝顺治十五年知县王家正详请迁于方村莪岭去旧城五十里筑土垣一百八十二丈高五尺厚一尺五寸开西南北三门南北门建有草楼后经孙逆变乱頽废康熙二十年知县刘棻捐赀重建南北城楼后又倾圯雍正七年知县沈志荣重修【附】那地土州旧筑土垣环署周九十六丈无池南丹土州旧止土垣环署无池
忻城土县旧止土墙环署周四十五丈
国朝康熙二十一年土知县莫宗诏修建石砌围墙高五尺濶一尺五寸周围一百六十五丈开东西北三门无池
永定土司旧止垒石环署为垣周二十丈髙五尺无池
永顺正土司旧止官署环以土垣无池
永顺副土司旧止官署无城池
思恩府
府城明以前在寨城山内距今城西南八十里四面倚山刻削如城缺处垒石砌补开四门门外濠堑今为旧城土司城明正统间知府岑瑛迁于乔利垒石为城距今城北四十里嘉靖六年新建伯王守仁迁建今所荒田驿四郊广衍江山环拱髙二丈二尺濶一丈一尺周围三百一十二丈垜口六百八十六为门三东鸣凤西恱化南思正城楼四座四隅角楼四座东西两河至南门交合俨然濠堑北倚山麓无濠池九土司立丈尺起止界石遇有頽坏各依界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