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广西通志
广西通志
马鞍山在县东一里一名双狮山两山相连如狮故名有岩深无底人不敢下岩门一石钟悬壁即名钟岩
断藤峡在勒马宏石矶下详见前桂平县
潭江在县西一名浔江一名栁江自象州流入东南下桂平水经注潭水自潭中东南与刚水合又东南经中留县东阿林县西入郁水
都泥江在县西北五十里即古刚水亦名大江自来宾县流入合潭江
新江在县东源出北乡小村南流八十里出口入潭江又东为阴江口源出东乡大流村南流百余里又东为东乡江口源出东乡里猺地西南流经一百二十里并入潭江
古豪江在县西南源出县西二十里古豪里东南流入潭江又有武赖水水狭而黄源出县西南六十里武赖里东流合焉
灵湖在左厢县东灵河村由大河伏流民间采鱼不禁
桂村水在县北二里源出县东北桂村入潭江南宁府
宣化县【附郭】
昆仑山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孤撑巉峻设关以扼蛮峝关上有台宋皇祐间为侬智髙所据安抚使狄青破其垒大败之
武号山在城南十里山势雄峻拱向城郭为邕江之砥障今名五象岭
罗山在城北二十里髙拥南城低瞰北湖上有龙潭遇旱祈祷輙应飞瀑从山岭来寺之前有涧石畔有泉亭有飞来钟石上有罗大仙足迹旭日朝霞闪灼于苍松古树相传晋罗秀修道于此宋陶弼有诗
青秀山一名泰青峯在城东二十里嵯峨秀拔障邕之水口拱揖望仙白塔古有三寺顶曰白云石佛石炉犹存上有仙人插剑石山腹曰万夀临江曰独孤旁有撷青岩镌阳明先生过化之地马退山在城北十五里势如马退故名旧有结茅亭立其上唐栁宗元有碑记今圯废
横山在城东八十里其山髙险横截江河宋置横山寨市马久废陶弼诗句云恩浃黄农族师还左右溪
石燕山在城东九十里传上有石燕天将雨则飞石鱼山在城西南六十里濒左江滩下有石壁俨如鱼形
圣岭山在城西五十里峯峦秀拔云生则雨居人每以为验
道人山在城东北十里形似道冠昔有人修炼于此故名
苦竹山在城北三十里山多产苦竹
都茗山在城东六十里产茶因名又有都石山亦在城东六十里满山皆石下产竹木
铙钹山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山下有龙潭流出大江时有烈风大雨俗传龙归祖
都龙山在城西北六十里蜿蜒起伏若龙状诸山连带随之
公母山在城东永平寨寨今废
思玉山在城东北六十里跨栁宾来宾界险峻难越寰宇记其山有石似玉因名思乃似之讹五花岭自望仙坡分支突起五堆昻伏城内外脉络融结有如五花故名
髙峯岭在城北三十里髙二百余丈远一十五里北界武缘县
回龙岩在城西一百里下有龙潭岩中水甚清冽岁旱取水祈雨輙应
望仙坡在城东北一里与青罗二山相对宋狄青孙沔余靖征侬贼驻师于此陶弼建三公亭后人又益以马援谭必为五公祠后因怀忠祠圯将苏缄并附焉崇祯初年同知刘光宇于祠后建玉皇阁文昌魁星楼髙耸甲于诸山
豹子石在城南十里形似豹
大江在城西南左右两江合流左江出广源州右江出莪利州至合江镇合为一江过邕流入横州号为郁江顺流歴苍梧至五羊城入于海
八尺江在城东南六十里源出交趾歴钦州界北流合于郁江
邕江在城西南六十里源出如禾山北流入大江又名如禾水
星盈江在城西北十里
可摅江在城西九十里源自大明山流歴武缘至隆安曲流村合大江
太冲江在城东六十里流入大江宝盖诸山村水多出于此
北湖在城北十里从铜鼔陂滙而为湖宋安抚使颜敏德于湖作亭曰綉衣防曰机宜今废惟湖存灵犀水在郁江上流名曰灵湾传有犀牛出其中郁水一名骆越水在城西八十里合八尺邕水流入郁江是为夜郎豚水与温水合流入江
伶俐水在城东八十里源自昆仑山流入大江经永淳横州与郁江合金城诸山竹木皆自此出邕溪在城北十里源出四方岭马退山夹古邕州前流入大江
龙溪源出铜鼓陂滙北湖诸水夹府治上游流入大江
五花洲在城北湖内水中宋聂安抚筑亭于上扁曰南州壮观又有繁阴亭梅亭爱莲亭熙春台诸胜
马跑泉在城东十里相传宋狄青驻师以征侬智髙马渇跑地泉涌故名
栁塘在城北八里内有龙窟
白龙塘城北一里在望仙坡下狄青驻师坡上见白羊如龙在塘故名
五花井在府治五花舘下
双井在南宁卫内
甘泉井在府治北水味甘有寺宋陶商翁立亭于其侧扁曰思泉
沙井在朝京门左水味甘凉清湛邕泉之最上者右亦有泉稍不及此
髙井在城东北三十里由石岩出清冽不竭横州
凤凰山即凤凰岩在州东北四十里石壁临江洞门瞰水入必以舟岩半有翠房前有台中有柱如鳌足陈大纶书曰迎仙洞
古鉢山在城北七里山顶突而圆其形如鉢盂上有慈感庙腰有半山亭宋守徐安国有诗
六麽山在城北四十二里有山凤具五彩飞则众鸟随之
九凤山在城北五里古鉢山右九峯飞翥如凤因名
天台山在城北八十里石顶方平罗列如台长寨山在城东二十里形如顿笏一名将军山空笼山在城东十里山半有窍东西通明昔人获异禽欲献之郡至此山禽脱笼飞去故名
天窟山在城东三十里一名月林山山有二岩多怪石钟乳有窟通日光洞口有潭冬月出嘉鱼青旗山在城东五十里树色苍茂形如植旗与乌蛮山隔江相对
龙牙山在城南五十里山有石如龙牙状
宝华山在城南二十里时有宝气现山巅因名泉自山顶石槽中直下名瀑布泉山上有朝烟阁山半有应天禅寺昔建文帝云游寓此山中数十年人不识题寺门匾额曰万山第一
鸣石山在城西五里山海经云长石之山洪水出焉山多鸣石即以为名
飞龙山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昔有白龙自山飞去因名下有飞龙水
九珠山在城西五里古鉢山左九峯联络如珠故名
绿矾山在城西六十里江北多产绿石下有绿矾泉
罗蚕山在城东北二十里平地突起如蚕形震龙山在城东北一百里崷崪入云为横淳宾贵诸山之望顶有潭山水涌出相传蛟龙所居东山在城东南八十里障州下流绵亘百里多樟木武流水出此
秀林山在城西南十里以林木郁秀而名一名盛山并峙者曰笔架山
大路山在城西二十里盘郁万丈多竹木路通永淳
圣山在城西北四十里大路山北一名大瓠山其旁为仙女山盘郁数百丈
米岵山在城北四十里俗名尖谷稍北为六麽山鱼梁山在城东二十里
母珠山在城东四十里有十二灵泉
长旗山在城东二十里
定祥山在城东五十里石峯森列又东为暗罗山又东为云表山又南五里为大岚山重峦磅礴三十余里至古江口
那阳山在城东十里
乌蛮山在城东北六十里下为乌蛮滩其麓有伏波庙
逗口山在城西南一百里与灵山接界两崖逗合中通一路仅容一人经行以山产荳又名荳山其相连者曰茶山皆林木稠宻
北山在城北负郭如扆旧有报恩寺
天马山在城南二十里与宝华并峙
独石山在城西四十里四山皆土此山独石大屏山在城北八十里髙耸插汉形若屏风天堂山在城西南一百里又名大王山与灵山相峙旧有石桥可通为雷震折
登髙岭在州治西北隅州城跨其上有亭曰仙槎州人九日登髙处今于岭上建魁星楼
渔翁岭在城东三里
雷公岭在城南五里
分界岭在城西南一百十里接广东灵山县界其麓有大墟为横灵民贸易处
乌石岭距城东北一里石色纯黑故名
白象岭在城南五里
骆驼岭在城西六里
马岭在城北三十里其右曰濆塘有泛泉焉其左曰羊岭在城东北三十五里
蔴沙岭在城东南三十里
金龟岭在城东北二十里形如伏龟
独镇岭在城南二十里灵山大路跨其上左水出平南江右水出鹿江
洪崖岭在城南五十里一统志云汉谷永招乌蛮七十万即此地山麓有伏波祠其下为乌蛮滩崆峒岩在州东三十里石室玲珑层层有洞知州曹储名为五星岩吴悟斋董防海游此更今名牛皮石在州西七里形如牛皮上刻有横州二字米贵则见相传仙人所书
郁江即左江在城南州学前源出广源山形环如月又名月江上通永淳下达贵县
方水江在城北二十里源出六麽山有石鱼古谚石鱼生羽翼为州出才杰之验
古江在城东五十里源出震龙山九十里至乌蛮驿流入郁江
鳄江即鹿江在城东五里源出灵山入州界四十里入郁江郡志云有鳄鱼穴
武流江在城南二十里源出灵山县界北流经州入郁江
清江在城东十里源出米岵山七十里入郁江横槎江在城西源出山谷入郁江晋董京泛江见一枯槎枝干扶疎坚如铁石其色类漆横于滩上又名槎浦
陈埠江在州西南六十里源出广东钦州界经灵山入州境
平塘江在城西南五十里源出钦州经灵山入州界五十里入郁江
紫水在学西北六里源出骆驼岭一里入香稻溪大比年以水流长短占中式数屡验
西竺水在城西南十里源出宝华山十里入郁江冷水在城西南二十里源出大麓山五里入郁江苦竹水在城东南二十五里源出博合墟洞三十里入郁江
香稻溪在城西五里源出古鉢山旁产香稻有西来海棠二桥水流入郁江
震龙潭在震龙山顶山水涌出分为九溪明时传有客龙来鬬崩石倒树云
鲤鱼潭在城西北六十里源出陂垅村流出米埠乌蛮滩在州东六十里极险上有伏波祠因改为起敬滩水道又有龙门
冶春湾即飞龙水在城西八十里源出灵山经州界八十里入郁江
月林洲在城东三十里俗传水底有铁船大风辄浮水面系马援征交阯用铁船开道遗于此龙池在城水门外开于唐贞观时宋徐安国有诗瀑布泉在州南三十里宝华山背雷公岭泉自顶直下形如挂练寒凓彻骨
石泉在城东五十里源出天窟山南岩洞口从石罅而出瀺灂清泠注于郁江多嘉鱼九十月有穴可捕一统志一名天窟潭又谓之神江
廕龙泉在古鉢山顶四时不竭岁旱祷雨輙应古辣泉桂海虞衡志云古辣乃宾横间墟名以墟中泉酿酒既熟不煮但埋之土中日足取出色浅红味甘而致远行暴日中不亟壤南州珍之六嘉井在博合墟泉水喷出沙泥中色味清冽环村数百家取汲随足用以酿酒尤佳土人呼为酒泉
井头井在那阳村后填塞泉水仍自喷出取饮色味亦佳
上思州
十万山环州东南西三面离城八十里峯嶂嶙峋联络延袤直至安南国禄州地方皆曰十万山为交夷界限沿山有八隘附列
栋铜山在州东二十里其山北拱列翠峦晴雨可玩
大吉山在州东八十里其势巍峩峦头圆净视羣山尤特出焉
朝拜山在州南十里其形俯前如拜状
独秀山在州东南二十里山尖如卓笔与诸山异明时迁学宫向之以为文峯云
凤凰山在州西四十里其形回展有若凤翔王侯山在凤凰山之北
栁槐山在王侯山东一里许昔多栁槐故名三台山一名文岭在州北离城二里三峯联络排列形如覆釜
思山在州北二里州以之名山首东侧蹲踞如狮形又名狮山
东香山在州西北四十里山势髙险下有弄怀岩怪石层叠深莫可测游人执火而入湍流清泉芳兰异卉四时有焉
北梯山在州北三十里山背石叠成级若梯东晓山在州东三十里其峯耸特较胜晓日初出羣山映丽
蕾西山在州东二十里土人呼山曰蕾呼螺曰西其山形势尖圆若螺故名
幞帐山在州东七十八里山势髙耸与大吉相表里峦头则上圆下方故名
达追山在州东三十里山下有溪环抱成潭有石穴土民立坛于上祈雨
架梁山在州东四十里山脊势矗如架梁
望州山在城北十五里山形耸拔俯瞰州治弄朴山在州西六十五里
蕾林山在州西六十里明嘉靖初官兵讨黄镠屯营于上
渌王山在州北一十八里下有渌王村故名独秀峯在州东南五里羣山纠纷左右相峙排阳岭在州东三十里山多峭壁
回车岭在州东十二里与恃武岭对峙
四方岭在州西六十里岭势嵬拔四面方正其巅有潭名天池
恃武岭在州前左髙百丈上有土城世传汉马援征交阯所筑
美丽岩在州西二十里岩口向东中有石如莲座明时知州周璞刻美丽岩三字于巅
甘燕岩在州南一十里恃武岭下
东丽峡在州西二十五里两山相峙江水中流东山林木茂丽峡锁明江水口故名
明江在州南半里江水环抱州治发源自十万山至那板溪合渌浪等溪随山势潆回曲折二百余里达州由州西流至迁隆水口滙合下达思明太平为左江东入于海
上思江在州西南八十五里源自十万山合小江水北流入明江
冲榜溪在州南八十里源自十万山北流注于明江
淰圭溪在州西二十五里源自凤凰山北流下明江
波急溪在州西南九十五里源自十万山西流合于明江水口因山势陡狭水流湍激下注故名防龙溪在州北十五里源自北梯岭南注狮山下合渌盎溪南流入于明江
淰弄溪在州西与淰圭溪皆自凤凰山发源北流注明江
渌郁溪在州南八十里源自十万山北流注于明江
防桃溪在州南十五里源自蕾门北流入明江土人呼河曰防傍有桃树故名
剥邓溪在州西六十里自弄朴山南流注那渠寨下合明江溪边有剥邓村故名
那卯溪在州西六十里源自十万山西流合防朴溪滙于明江水口溪边有那卯村故名
阮郎溪在州西南九十五里源自十万山西流合防朴溪滙明江水口溪边有阮山故名
金印潭在州南十里即明江水明成化间土裔争袭弃印于潭因名
狮子潭在州南三十里即明江来水潭中一石昻首如狮子
葫芦潭在州西六十里明江去水形如葫芦世传江侧有村陷成潭
汪盟潭在州南六十里旧志谓潭畔之山有宋时黄平章墓时有变则如鼓乐声鸣于潭之石崖汪水潭在州南四十里一名龙潭去狮子潭一里祈雨輙应
龙跳滩在州西六十里滩石陡防丈许上平下锐岩谷数口春水泛漾鱼集穴内土民以卜丰歉天池在州西六十里四方岭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