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通志

  坑尾岩县北八十里平地突起石纹如笏入岩深丈余即渡水悬炬而进
  六祖岩县西北六十里上爱岭有佛座相传六祖驻锡处旱祷輙应
  游仙岩在道士岩东二里有石蜿蜒如龙从内而出又有石若人状峙立岩左
  双髻岩县北六十五里山岩有九子母像求嗣有应
  禾仓石在钓鱼台右横亘若虬龙明知县林春茂建达观楼今废
  白鹤石在白鹤山上有二石如鹤手微撼之即动乡人祷雨于上輙应
  三藏石在县西南六十里白黎村登之可望百里望夫石县东北三十里石在山巅形如妇人仰望故名下有大池名媳妇塘
  钓鱼台在怀溪南防磐石如砥广三丈许下有深潭多白鱼游泳
  怀溪水县西南一名南溪源发铜钟伏地中行数百步复出东流水经沙田防宿泊诸水绕城南而东与桃花水合下永固经兰峝马寜合斥水经四防县入海
  斥水源发清水山至西庙下合开建莫罗村小水入大溪旧志作西庙水
  下水县西南源发登仙山
  宿泊水县西南源出白鹤山经马田圳合忠谠山水入大溪
  哆啰水县西源出忠谠山鸡头岭自哆啰山出有深潭为乡民祷处经燕岩合开建金荘水入海佛灯水县北源发登云岭
  甘峝水县南源出登仙山
  桃花水县东源出戴帽山至象角入大溪旧于象角设厰税因名象角水
  黄甲水城北发源黄茅岭至栏马渡大溪又名冷坑水
  永固水城南发源白崖山出南乡口入大溪白沙水源出连山县之小白山至本邑下帅合三江水流至将军鳯凰滩合三圳水南流至三江口入大溪
  石龙水在城西源出金鵞山
  温泉有二一在齐岳山下土人谓之汤水一在溪村路旁其温可浴
  石井怀溪之南四时寒泉不竭















  广西通志卷十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广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广西通志卷十五
  山川
  浔州府
  桂平县【附郭】
  思陵山在城西五里一作思灵一名西山上有三清岩三宝观观下左侧有清泉名曰乳泉相传唐时李御史明逺公登岩观景遂隠形为神浔人祈求甚验宋时奏闻朝廷勅封西山郡主傍有一洞曰吏隠洞即明远公所憇处也又因宋姚坦游于斯续呼为姚翁岩
  白石山在城南七十里自大容山发脉顿起双峯髙耸百余丈又一小山名曰鵞颈峯道书白石山作二十一洞天半山中有石岩一穴名曰防仙岩昔勾漏令葛洪在此炼丹有丹灶炼丹泉潄玉泉初流防细击动钟鼓则泉涌而出游者攀藤蹑磴而上约一里许至岩前多竒花瑞草左有元珠池其水自山巅而出四时不絶声如环佩右有石岩曰三清岩内有一洞曰勾漏洞潜通郁林
  阆石山在城北一百一十里矗立巉岩峰峦竞秀如列旌旗五代时状元梁嵩读书岩中
  宝子山在城南三十里即宝岭山水磊落如聚宝玉
  凤巢山在城西南五十里下有龙潭祈雨多应罗丛山即罗丛岩在城西南六十里平地突起大岩上下四围石壁罗列神像东有碧虚洞南有灵源洞最深者曰水月洞内有石狮石钟石磬又有鲤鱼岩通大江中多鳞集祷雨以鹅扑水其水即长每岁九日邑人登髙于此有二程读书旧址存焉
  大容山在城南一百九十里详见梧州容县罗影山在城西北七十里
  石鹿山在城北五十里
  紫荆山在城北七十里
  石梯山在城西八十里峭直如梯路通容县碁石山在城西北七十五里
  屋厦山在城西北一百一十里
  南山在城南八十里又南十里为横岭
  竹踏山在城东北八十里
  水表山在城东五十里
  鸡栖山在城北八十里又十里为吉盘山
  宾山在城东五里
  罗渌山在城北一百八十里即罗渌洞
  独秀峰在城南七十里白石山侧孤翠插天云合岭在城南八十里髙耸而秀云合则雨金珠岭在城东五十五里
  山鼎岭在城东六十五里又城东北三十里有三鼎岭
  棱层岭在城西南七十五里路极险峻又名崚嶒岭
  南顿岭在城南一百二十五里
  狮子冈在城西五十里又西十里有石羊山昆仑冈即昆山在城西北七十里
  大藤峡在城北隅三十里宏石矶之下弩滩之上北通罗渌三洞紫荆罗运等三十六巢中有七层楼下有三妹洞武宣象州平南藤县永安之山环绕其外峡岸有藤大十余围横生过江日沉水底夜浮水面渡贼而南以通龙山八寨成化间韩襄毅公雍统兵勦之砍其藤夜复生用秽物制之方断遂服其党易为断藤峡立武靖州弩碧二堡以镇之后又不靖都御史陈金以鱼盐防之稍稍受约束乃改为永通峡至嘉靖间诸猺又据险为乱王文成公守仁合师征之赖以安戢
  浔江在府东黔水自城北郁水自城南合流而东下苍梧入于南海
  绣江在城西南五十里因绣州为名即罗越水一名灵溪水湛碧如绣流入郁江
  蓬浪江在城西南三十里源出石梯罗丛二山相思江在城东六十五里居桂平平南之界大黄江在城东北五十里经栁州武宣弩滩而东流合浔江又与都耶思陵二水合亦名大隍水南湖在城南长三里俗名结塘湖上有洲洲上旧有平波亭临岸又有南浦亭郡人时乘防舟游赏其间
  罗叶水在城南十里源出南顿岭流入浔江防水在城东南十五里天然怪石甃其旁有巨鱼生焉
  横眉水在城西南七十里源出郁林州北底界流入郁江与贵县分界
  木瀬水在城西北九十里源出贵县界流入郁江绿水在城南十五里流入郁江
  铜鼓滩在城东一里黔郁二水合流处水如鼓声或轰轰如雷游鱼皆惊惧
  弩滩在县西北当大藤峡口水涌而迅势如发弩因名
  碧滩在县西北勒马之下明成化初平藤峡于此置武靖州旧志府境有思傍砍石并弩滩铜鼓为五滩水石险隘行者戒心
  白沙湾相对塔脚三合嘴郁水黔水至此合流乳泉在城西门外思灵山三清岩下泉出石穴寛可三四尺深二尺许一澄清不溢不竭味淡而甘又名刘公泉
  康济泉在城西门外思灵山洗石庵有铭云泠泠圣泉渟滀迤弥温洁如玉芳甘如醴鲋涸可苏疾病可洗
  平南县
  思岩山在县南九十里峯峦峻拔树木蔚森连亘数十里山巅有石室及石台棋局故老相传常见异人游憇乡人祷雨輙应
  燕石山在县东南十二里山有石燕悬崖而立唐置鷰州以此
  阆石山在县北七十里近鹏化里接桂平县界平畴突起石峯如笋卓屏立浮丹耀碧噏雾呼云周围峭壁惟脚下一道可达山巅巅上另辟天地四顾苍然呼吸可通
  大峡山在县东北十五里
  凤凰山在县东四十里冈峦挺秀头翅峥嵘俨然飞凤左右两腋有古井名龙隠广七尺深无底四时澄湛泉甘而冽
  摩云山在县南一百里山顶常有云雾
  畅岩山在县西路三里离城二十里中有石门姚郡守游此名曰姚公岩后二程先生同游复旧名有二程读书处
  罗运山在县北七十余里旧时猺巢
  麒麟山在县西七十里山冈逼肖麟形
  天井山即马鞍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井有双鱼幞头山在县西南四十里
  瓮山在城西六十里
  大水山在县东南六十里与藤县平罗村交界其山绵亘百余里接连三县宻林深箐重岩防谷为邑要害
  古崘山在县北四十里近接天井山
  邦相山在县南劳四里离城一百二十里
  伏虎山在县南九十里又南为五马山
  蛇黄岭在县北二里岭势盘纡旧出蛇黄每岁九月邑人掘深七八尺始得之大者如鸡子小者类弹丸其色紫以清水磨之可消肿毒今莫觏抚羊岭在县东三十里
  髙妙岭在县西北八十里
  天堂岭在县东北二里
  飞凤崖在县东二十五里又东为状元山
  髙阳岩在县南三十里髙爽明豁前瞰平野与思鹅岩对峙其阴又有胡叟岩
  思鹅岩旧经谓之思鹅石或谓之鹅山状若八角楼明天启末贼胡抉纪据此官军讨平之
  仙台峒在县北一百余里相近有花相白竹古陶罗凤等峒回环相属皆故明断藤峡贼连结煽乱处
  乌江即县西半里驿侧小江用小舟溯流可三四十里至古城土人以车载货交易于此船不能进其源直透至乌路里八峒猺山地面
  白马江在县东六十里其源出状元等山散流鸡头全村等峒遇旱筑塞灌溉田亩不则放下滙龚江顺流入梧江
  相思江在县西四十里江有小洲即名相思洲源出麒麟山自官塘堡分港而入直通朋化内猺春夏水涨小船可到冲塘等村
  龚江在县南门前有洲在江中曰游鱼洲上接桂平贵县之上流邕宜二江下经藤梧防漓江入东粤唐龚州以之名
  白沙江在县治东南大乌里离城四十里由武林江口小港溯流而入小船直通乌饭墟六陈墟接容县界冬月水干不能行
  大同江在县东北八十里江源发自内猺滩髙水涌石齿崚嶒深处有潭万丈浅者濡足可涉舟楫所不能施土人每以木为舟或编竹筏网鱼顺流出至藤县蒙江口滙合浔梧大江
  武林江在县东三十里源出大乌里滙合浔梧秦川河在县东三十五里源出大桂山自川一等里流入川四里归龚江
  渌水潭在城东南三十里源出龙潭方圆十余丈其底全石北流入江遇旱祷雨輙应
  鹧鸪滩在县西二十一里
  古雍滩在县西十五里
  干洲在县西十里
  龙隠井在县东四十里凤凰山麓遇旱不涸居民往汲以资日用
  贵县
  东山在县东十五里峯峦秀峙唐时何履何光隠此山顶有石状如二人并立传为何氏兄弟仙化其西北一峯望之如妇人俗呼为新妇岩左酒瓶右凤凰
  南山在县南十里错综二十四峯间苍翠郁映上有岩洞三门仰视垂乳万象奇瑰旁多石窦洞中有石佛石狮石象石鲤丹灶出米洞飞来钟诸胜由东门宛转扪萝上絶顶有石室方丈即宜仙洞传为葛洪炼丹处洞后又有白云居振衣岩指顾四际青山绿水碁布双舄之下
  西山在县西二十里峯峦奇特石笋插天上有七星岩仙女寨产方竹多踯躅花旁两石岩如人相对而坐值风月夜每闻答歌声后土人琢石去嘴遂息
  北山在县北二十里一名宜贵山又名北览山瀑布千仞上盘武宣下连浔郡延袤数百里又呼龙山有茶树土人赖之地道记曰龙山合水所出即此冯三界尝往此山采香遇仙成道其絶顶名平天中有巨潭昔一老采香山中偶于潭所见石壁峭立花果新鲜须防一白龙戏水蟠绕古树波浪腾沸遂囘复寻莫得
  文笔山在县南与南山并峙
  龙岩山一名龙安岩在县东五十里上有巨洞东西二门虚明爽垲竒花怪状不可胜记唐宋俱有石刻字久难辨明县尹林朝钥刻古怪第一山于石门又邑人曾光国题东方巨观于石
  上龙岩山在县北八十里洞口开敞中多竒石亦南山之亚
  银山在县东北二里有石函望之如银俗呼为仙人函
  龙影山在县南石壁五色如龙影
  钟馗山在县西五十里有洞石门清流环绕其下鸡笑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东接石梯西接北览一作鸦笑山
  石贵山在县西北四十里
  马岭山在县西北七十里一名龙马山又名马度山唐以前有马岭县
  厚禄山在县东北九十里
  铜鼓岭县南五十里平地突兀上有层冈人依避冦
  仙女岭在县北七十里旁有石崖曰登仙
  显庙冈在县北二十里吴陆绩为守时尝登此冈制浑天图
  金鸡峡在县西六十里相连石山直至宾州相近有狮子峡
  悬象峡在县西一百四十里
  郁江在县南城下亦曰南江上有牛皮下有白鹤又名紫泉如遇人才出县尹贤则中有紫水两派溢流映耀如金县人尝候以为祥云
  宝江在县西一里一名浮江自来宾入于郁泛江在县南三里又名道冲江近州城旧址下流入郁江
  沙江在县东七里源出龙山谢井流入于郁武思江在县西六十里自合浦来流入于郁思徼江在县南三十里源出兴业县即西江下流北入郁江
  横眉江在县东六十里自郁林大容山来与桂平分界入郁江
  东津江在县东三十里即沙江分流南入郁江干河在县北四十里源出北山夏月则大水泛滥秋冬即涸
  鹧鸪溪在浔江中
  将军滩在浔江中汉马援帅兵渡此因名
  铜鼓滩在浔江中昔人于此得铜鼓因以名滩谢公池在县北城下唐守谢雕所凿今名井塘上有嵯石横峤旁有山洲石坦如龟形
  潮水泉在县西六十里或日三四潮盈涸不时唐潮水县以此名南汉封其神为澄澜公
  藤梨塘在县东山后广数里水极深往来船渡中有小山突兀可居
  廖家井在县城北一里池中有石洲平坦其上有紫江亭今墟
  谷公井在县治东北汉刺史谷永所凿
  陆公井在县南三里近古郁林城怪石清流吴郡守陆绩所凿南汉干和中刘传古种橘井旁因名橘井明正德间提学刘节建亭其上
  瑞松井在县东一里宋孝子梁诏居其旁庐父母墓侧树之以松时有甘露降瑞草生故名后建甘露亭
  连理石井在县南一里两穴相连不竭不溢嘉鱼井在县西门外泉通江出嘉鱼因名今塞司命井在县西北半甘半淡潜通大江四时不竭合境汲饮人多耆年若竭则旱
  南涧井在县西门外东有一卷石苏东坡大书南涧二字刻石又陶商翁诗云伏泉地脉能通海叠玉山峯喜近城产鱼最甘美
  东井在县东一里怪石涌出水流石底井口刻东坡书东潮二字
  龙腹井又名龙床井在县北数里井旁有石洲状如龙如床夏月邑人常于此避暑水可深数尺岁旱祷雨輙应南汉封其神为清源公
  武宣县
  髙立山又名独秀山在县北郊平阡一峯独秀为县治主山上有土主庙
  三台山在县南隔河尖峯连属叠翠凌空耸若三台为学宫前案
  魁山在儒学前隔河与三台并峙
  石羊山在西乡箦村上大河边西岸壁上有草字六行并有石影似羊形故名
  僊岩山在武赖上里岩内生有石僊人八景中所名僊岩留迹即此
  双髻山在东乡上里金龙山左山下有岩岩内有二谢石书案常有云雾绕其巅二谢乃宋谢洪谢泽详乡贤
  金龙山与双髻山并列上有飞来古庙苍松蓊郁下有石峝常有雾遮其巅
  文笔山在县南峯锐上耸秀于诸山
  仙人山在县西十里唐贾山人居此上有石形如仙人
  挂榜山在县西隔河
  璞玉山在县东
  恩照山在县南旧名相思山明万厯中知县衷时敕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