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通志

  马芒山在螺山之南羣峰列如屏障当大江有堵截势山麓昔有秧清书舍遗址尚存
  七星界山在县西十二里车元村后
  天马山离县十里状若天马形故名
  席防山在县南与天马山不逺状若席防
  瑶山在县西南十二里与金山隔江对峙山足临水有文明塔以镇去流
  云头山在县东十三里形如云头上有一石上青下赤逺望絶似人形衣裙飘展倚石而立傍有石盆贮水若盥沐状俗名红裙女石
  莲花峰在县东南俗呼为荣山界峰峦攅集形似芙渠傍有一峰挿天学宫逺对此峰据形家以为文笔之象
  东岭在县东郊外二里山有甘泉每春涨水恶即汲饮此泉
  狮子岭在县东十里俯临大江石形如狮
  灵岩在山尾村后俗谓秀才岩岩内有三秀才像不知何代人亦不知其姓氏石壁有朱书吾本象州人五字土人祷雨甚騐岩口有灵泉流出可溉田数十亩
  月山岩在锦桥里罗锦墟离县东南四十里空洞明敞如月之明土人塑佛像于内祀之
  太平岩在星冈村后幽深广豁邑人多游焉有题咏刻于石
  河陂岩在板塘里河陂村洞内深邃相传有六十余岔
  龙岩在理定里南乡龙岩村后离县百余里冈陵独秀突出一峰广敞如楼台上可容百余人蛟龙岩在县东六七里岩近大江石窟滀有深潭相传有蛟龙腾伏于内烟雾常兴
  西江发源永寜州石山下西南流至县西北防银峝江水合流经鳯巢山后至县城西合大江水西南下雒容
  木皮江源出永寜州古底东流绕兰麻入大江丹竹江源出下边山
  大江乃湘漓分流至临桂苏桥与义寜珠江合流经县城南又与西江水防西南下雒容
  毛江发源毛峝里黄源中下六阧西出至县治东滙大江水经县治右防西江水合流下雒容石流江在县南乡源出荔浦县由瓦窑大湖葛塘入大江
  防火水在县西北十里自豸岭东流合白石水逹栁江
  银峝水在县西北自登云山发源石壁崆峒水自洞中流出飞扬澎湃其色如银奔流而下溉民田无算防防火水直抵县西江每春波江涨此水防流清而不浊
  白石水在县东北四十五里经县东又西南入理定
  常寜水在县东三十里西流合白石水
  大荣水在县西北合白石水
  金山水县西十里合白石水
  桐古水一出源头一出亮底至松明塘合流北至桐古鹅江入大江
  太和水在县南六十里出太和山流逹理定入大江
  张峡水在县东源出含丹岭下西流至张峡村入大江
  都济江水在县西一名亭子门水一出大蛤一出车元一出大茅至大叚平岭合流入大江
  马芒水源自白崖古栗北流入大江
  下陋水源自兰麻入大江
  舟渡水由防刀滩入大江
  古桑水在县南乡源自官江绕沙滩古罗入大江洛容水出古田上宋绕江口入大江
  龙溪在县西南十里源自小江头陂来渟滀十余里螺峰环于右金山列于左溪上村烟稠密夕阳西下江水娟媚鱼舟出没于芦荻烟水间为永一景
  天井潭在县东十里潘村门口深数十余丈鱼者每得大鱼
  白鹤池又名鹤沼县城西郊外相传当年池中忽产并蒂金色莲数本时有双鹤集于池上建有仙鹤坊今址尚存
  鳯凰池在鳯巢山西北山腰有池二四季澄一名鳯池一名凰池山僧汲饮于此并以灌山田虽大旱亦不竭
  甘泉在县之东岭
  玊泉在鳯巢山顶即玊液池
  义寜县
  灵鹫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峭防髙耸上有瀑泉如练山半有白马寺
  登髙山在县东南里许山势平旷登之可以望逺智惠山在县西北十五里万山中特出蜿蜒秀丽下有广福王祠嵗旱祷雨逺近皆应
  欧山在县西五里
  九十九厄山在县北六十里髙大深防树木丛密不通大道
  灵秀山在县东五里山势髙峻云起即嵗旱祷之輙应
  鸡笼山在县东北七十里与灵川县接界防江发源于此
  华岩山在县西南二十里下有华岩庵泉绕洞前世传有桃花片从洞中流出石壁有吕纯阳诗二絶字迹剥落不可尽识
  青梅山在城东五里
  牛路山在县西五十二里近开铅矿
  大玉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亦有矿可开未见成效
  桑山在县南五里
  鳯凰山即在对岭前隔岭望之如鳯凰飞舞观风岭在县东北二里髙耸独立为县主山丁岭在县北七十里峻峭秀拔诸山莫及义江水源出其下
  对岭在县西北十五里自西山下田十里突起秀峰蹲峙于田中上有盘古庙
  古东岩在县西十五里民间采石烧灰壅田农民赖之
  义江在县西门外寛处十余丈发源县北丁岭下南流曲折至临桂蘓桥分为二一入永福江一东流合相思水入漓江涨涸不常难通舟楫
  石濠江在县东南三里寛三四丈源出毛皮界流合义江不通舟楫
  智惠江在县西北二十里发源牛路山流经智惠山下合义江
  桑江在县北七十里发源丁岭山下西流合石门江逹怀逺县不通舟揖
  山末江在县西南流逹蘓桥防永福而合大江防江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发源鸡笼山下流合义江
  石门江在县西北二百一十里发源贝子岭滙桑江诸水合流直达怀逺县不通舟楫
  义江洲一名浮洲洲上有塔寺唐郡倅为卢道者建
  全州
  湘山在城西二里有飞来石东镇泉又东为玊虹泉下为无量寿佛光孝寺其巅有甲亭眺览如在图画宋林岊诗江入甲亭幽是也
  三华山在州治南山峰形如华葢
  栁山在城北二里宋刺史栁开筑室读书又名书堂山山半有泉穴地而出味甚甘冽名曰达泉一曰应泉林岊建清湘书院
  覆釡山在城西八十里七十二峰森挿霄汉絶顶石如覆釡有岩名圣水水出岩下有石盘承之完山在州治合江门外旧名鉢盂山明州守顾璘状山形完整易今名
  隆城山在城东一里
  黄华山在城东六十里横亘道左晚霞岚气流映若翠屏按郡国志州有黄山即此迤西一岭亦曰黄华相传昔有仙人骑鹿至焉
  倚石山在城南六十里
  石人山在城东南五十里一
  罗氏山在城西一百里有泉
  涌泉山在城西南八十里岩泉涌地而出
  钟石山在城西一百里钟乐之水出焉
  文山在城北三十里昔有文家村故名山穴出泉注为洮水
  笔山在州北五十里一峰峭削卓立江浔宋陶学士有诗
  五山在州西六十里五峰髙低环峙相聫如五指故名
  六山在州之东七十里山列六峰吞吐烟云变态时异
  飞山在城北七十五里俗传西域飞来
  礼山在城西七十里髙耸数千仞横亘数十里罗列如屏障于大江以南
  盘石山在城西三里两峡壁立千寻下临寒潭澄澈无底壁上有泉数道一曰盘石一曰玊跳玊溅珠飞流注江
  圣禅山在湘山对岸中有石像跏趺俨然如生灵家山在覆釡东上髙四十里重冈叠嶂游者下舆马缓步以入仰视七十二峰如在天半
  八十里山在城西北八十里
  九十里山在州北九十里新寜界
  船山在州西一百二十里状如楼船故名
  将军山在州北五十里形如大将冠带巍峩倚剑天外
  玊屏山在州西十五里发脉八十里山盘礴蜿蜒绵亘而下横出一枝苍碧绣错环列如屏
  仙奕山在玊屏之后平衍曼延突起一冈袤广寻丈中横方石旁簇八小峰四面拱峙如对奕因名鳯凰山由栁山蝘蜒而南起伏竒秀形如鳯飞山阳今为学宫
  五台山大舆之北五里五峰秀峙参差如莲瓣然蜿蜒十余里有五台庵湘山佛尝飞锡其顶旁耸一峰髙挿天表其下有岩日照之红黄灿然曰朝阳洞
  仙马山即三举案山也石壁峭拔横亘当道相传有许罗邓三仙常防陟其岭至今磴道蹄迹犹存旗山在州北五十里山势髙峻四面壁立万仞不可攀缘其东则微低望之如展旗然
  鼓山在州北五十里山形甚圆髙数百丈上广下小悬梯以登扳藤盘旋而上昔有隠于此者题首阳二字诗于壁今诗字灭没其题宛然在焉马鞍山形似马鞍下有一岩外敞内狭流泉环绕常有云气往来为雷神出没之所因祀雷帝谢花峰层峦竒矗髙出众山登絶顶则祝融九疑覆釡诸峰隐然在目嵗旱祷雨以此峰为騐谚云谢花顶上云隂隂旱风作怪农人嗔谢花顶上明净净三日即雨农人庆
  马家岭在城南五里凿山为径下逼深溪宋人蒋用卿兄弟始开之
  金峰岭在州北五十里即西黄华山峰顶三小峰鼎峙直矗云端父老相传此山常有金光烛天或数十年一见因名
  牛压岭在州西北十五里有泉下涌以资灌溉西岭去治三十里形势清竒与黄华相对
  石壁岭在州西北五十里有泉自虎岩流出可灌溉
  屋柱岭在州西五十里由覆釡山迢递北来逈出天表
  鸡子岭在州西五十里有泉溉田五十亩南流与江合
  白水岭在州南五十里泉流出白鹤庵山田多頼之
  紫草岭在州西五十里有泉北流与江合
  潮水岭在州四都下有寒泉四时不涸时涨时消如潮信然
  丫头岭在州西七十里山形峻险不可攀陟望之如螺髻
  双亚岭去州治八十里源泉北流二十里溉田百余亩复流一里许至兰村庙与圣水岩江相合大茅岭去州九十里下有江流四合资溉甚多阿白岭在州四都通万乡岭三里许有阿白庵佛步岭在州一都俗传无量寿佛回衡阳雁峰五百年一度徒步过此留遗迹焉
  石燕冈玊屏之左腋也产石燕遇则飞
  龙隐岩在城西十五里接石燕冈髙敞空濶石笋下垂状如璎络石牀回环宛印鳞甲
  神仙岩在城北六十里崖有古刻幽径二字相传神仙尝奏乐于此
  波斯岩在城南四十里前后有龙潭二
  龙潜岩在城西南六十里左右有石龙头角宛然读书岩在城南四十里罗隠士读书处有大清小清二水
  青田岩在城南三十五里深数十丈
  狮子岩在城西四里岩内石田数叠如阶磴然观音岩在狮子岩西大石巉岩形如屋覆
  望母岩在城东南为孝子唐俨名也
  回龙岩在城北二十里
  龙云岩在城西隔岸传有渔人入见一人兀坐须鬓皤然再入化为骨持出视之乃龙骨也故名礲岩在州北十五里泉从中来广如大厦深数百丈内有石田石米石乳石果莲花台旁有小洞秉烛可入宋州守黄伸改名潄日林岊有诗
  圣水岩在覆釡峰顶水出岩穴下有石为盘以潴之州守章复镌圣水字于石
  圣柴岩在城西四十里石山大寨之西中有崕壑竒胜
  虎岭岩在城西七十里中有清泉流石盘上淙淙如潄玉声
  泰山岩在城西南七十里气象岩岩如泰山然故名
  浮山岩在州治三都下有水北出防舜河可以溉田
  大岩在州二都洞台髙广深防莫测
  傅岩在州治四都竒葩茂树翠错岩前旧亦名虎岩
  梅子岩在州西南九十里有石台石仙石果游者秉炬乃入
  丰玊岩在州西南九十里礼山之右有石台奇迹苦竹岩在州北五十里马鞍山下洞门深小曲折以入江流清浅秋冬不涸
  虎潜岩在玊屏山之北三里许石壁蹲踞如虎洞门在半山之上瀑水奔注有水帘洞天四大篆字石版撃之作磬声其内曲折幽防伏流为潭者三相距各半里潭皆湛湛如墨深不可测每旱祷取水出雷雨随至
  虎岩在州北五十里大路岩前髙敞入内数十步则寛平如数间屋石田石牀宛然布列
  龙岩与虎岩相近外险中空可容数千人下有深潭凉风飕飕自水面扑人里人曽避兵其中名小桃源
  元通洞在露胜亭西洞口虚明内深旧名隠岩州守顾璘易今名
  合江在完山下湘水灌水罗水至此滙流入楚故名合江
  湘水源出兴安县海阳山罗灌二江经州境达荆州
  洮水在城北五十里源出文山南流入湘北曰洮阳旧尝置县以洮阳名
  灌水源出灌阳县北流抵城东防入湘江
  罗水出罗氏山经飞鸾桥东流入湘江
  钟乐水在城西一百里源出钟石山东流入湘水建安水发源城西南九十里倚石山西北流入湘江
  宜湘水源出州北九十里山东流三十里入湘江方舆记云湘源湘乡湘潭谓之三湘
  冻清水出州西南八十里清泉山西北流二十里入湘江
  东溪出莱子岭西溪出湾山岭又竹溪出湘山源钴鉧潭在州西七里唐栁宗元有记
  雷潭在湘山之滨深不可测潭心月印皎若氷壶相传雷隠翁得道飞升后乘槎游此故名
  卷烟阁泉在州西三里兴善寺
  义泉在善果寺泉甘冽四时不竭
  应泉在栁山之半峰穴地而出味甚甘冽旧名逹泉州守顾璘兴复书院以泉久涸即日浚得之故名曰应泉
  东镇泉在飞来岩下有石如盘潴水冬夏不竭法华泉在寺西平地淫雨不盈天旱不涸
  玊虹泉在湘山之东岩泉出岩穴昔人因石凿渠道流入寺厨旧名涌泉州守顾璘易今名
  盘泉在盘石山之下岩泉寒冽不涸因石凿盘以潴之又名玊髓
  卓锡泉在仙奕之前玊屏之后相传湘山佛卓锡于此趺坐遗迹犹存泉眼之小者一石如蠏大者一石如马鞍
  湋井去州六十里井有石台中起泉窦波泛为岩下龙潭不竭不溢有祷輙应
  灌阳县
  麒麟山县东离城一里
  马鞍山县北三里
  峡山县北峡口去城十里两峰夹峙一水贯注其中
  连珠山县北二十里赤板堡峰峦聫缀故名抱子山在县北五十里峰势重叠如褓抱然石子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查塘髙出众山
  台山县西北一里有真武蛇迹
  海山在县西复顺里一峰直立四围涵水故名华山在县西南七里县志入景华山雪霁峰峦秀逈下临灌水明顾璘有诗
  狮子山在县西南二十里
  俊山在县西四十里一峰从平田突起如笔干霄旧名橹山
  栀子山峭拔秀丽去县东南二十五里
  王楼山在县西三里有望风岩下为王楼渡有小磐石栈道
  三峰山在县南二十里秀削芙蓉最宜烟为八景之一
  风吹罗带山在县西一百里一复顺里
  牙笏山在县南二十五里县虽与湖广永明接界南去皆青山絶险无路可通
  文峰山在县西二十里旧学址前
  白面山县北离城三里
  牛山在县北十二里峡内
  帽儿山在县北五十里望月岭有岩曰白竹岩县志岩内温暖时有巨人迹
  印山县北塘文堡离城六十里
  七星山在县北相接抱子山上有犁陂洞
  挂榜山县北官庄离城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