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广东通志
广东通志
池【明治五年知县姜森凿东城外濠为溪以通舟楫其池深一丈广二丈十七年知县张廷槐再浚之嘉靖十年署县秦僎重修深广如旧崇祯间濬深一丈广三丈】
海门守御千户所城【在潮阳县东招收都明洪武二十七年建天顺六年知县陈宣修高二丈周围九百七十丈门四 国朝康熙二十五年知府林杭学知县庄宪祖游击张起鳯守备戴勋曾士琦巡检程光宗李炳共捐修】
揭阳县城【宋宣和三年割海阳县永宁延徳崇义三都地置县元至正十二年逹噜噶齐塔布岱始砌内城二百丈筑外城八百余丈明天顺间知县陈侯爵于城之东北西北各增修一百丈濶三百丈周围一千六百丈高一丈五尺广一丈四尺砌以石门四内三窖以通深水每窖立石柱三键外以水栅嵗久而壊成化二十三年按察使陶鲁命增筑之甃石为址上累以甓寻坏治元年同知沈景重甃石为址高五尺上累以甓未防甓脱者半十一年知县敖公辅易甓以石门楼警铺俱饰嘉靖三十四年海宼作岭东道行文筑四门月城万厯十八年城垣倒塌知县李俨重修增高城五尺】
池【周围七百五丈深一丈广二丈天启间知县曾应瑞增进贤门为五门 国朝康熙三年总镇栗养志濬城内濠之半二十六年知县郑濂修濬】
程乡县城【旧有土城宋皇祐间始增筑明洪武十八年拆西城垣广其基筑石为址累以甓周围九百八十五丈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为门而楼其上惟南有子城周十丈有竒为门三窝铺一十有六垜墙九百八十有五治八年秋大水冲决城垣一百七十丈有竒通判郭伟修筑之嘉靖十年水南城坏十余丈知县林墰戴光复相继修筑万厯二十年久雨南北各頺二十丈知县王贤卿捐资命千户范思仁督修完固 国朝康熙九年重修北城楼楼旧名铁汉祀刘元城十年修复南城楼名其门曰正南楼曰文昌是年又修复东楼十二年修复西楼俱知县王仕云捐修十七年雨坏东城六丈西北城各七丈西南七丈又雨坏东南三十余丈知县王仕云王吉人相继修筑】
池【自东抵北转而西共五百七十八丈深一丈有竒濶三丈今多闭塞其南临溪水】
饶平县城【旧无城明成化十四年创城隍以为固内外皆甃以砖城高一丈八尺周围七百二十一丈始皆叅政刘洪实总其事次年知县杨昱至董之筑高一丈八尺嘉靖十四年秋大水冲决城垣四十余丈县丞徐澄补葺十八年知县罗彻重建四楼雉堞三十七年知县林丛槐又于城北建楼曰镇北楼 国朝顺治年间饶镇吴六竒修筑高二丈马路广三尺增置尊君楼铳楼敌楼共十七座康熙八年知县刘鸿业重建二十四年知县刘抃捐修】
池【嘉靖三十七年知县林丛槐濬城濠广二丈深丈余引欧陂水由西门埔入西门外濠池内城】守御千户所城【在饶平县东宣化都明洪武二十七年百户顾实筑围六百四十三丈高一丈六尺八寸门四各创以屋嘉靖戊戌郡县合议重修】
池【加城之数五十三丈】
黄冈镇城【在饶平县东宣化都明嘉靖间知府郭春震建围一千二百余丈门四 国朝顺治十七年饶镇总兵吴六竒重建城垣围六百五十五丈高一丈三尺坚厚倍昔】
南澳城【在饶平县信宁都海岛中明万厯四年副总兵晏继芳建何斌臣修高二丈二尺围五百丈门四 国朝康熙三十年筑城自北门起至东门长九十六丈自北门起至东北敌楼三十一丈自敌楼起至东门二十五丈自东门城楼起至南门城楼长二百四丈马路腰城至垜眼高六尺厚三尺四角敌楼共三座窝铺四个东门月城一十四丈余属福建分筑】
惠来县城【明治末因流贼刦掠嘉靖四年守备指挥程鍳通判陈硕始建周围七百丈高一丈七尺门四上各有楼二十二年通判诸燮拓南城四十四丈合旧城七百七十四丈隆庆三年知县施冔增设敌楼一十四座 国朝顺治十三年署县刘文英防将陈万权于东北界增筑层城并修砌马路敌楼炮台十余所】
池【广一丈五尺东西水闗二】
靖海守御千户所城【在惠来县南大圯都明洪武二十七年建高二丈一尺围五百六十丈门四嘉靖万厯间知县林春秀游之光相继重修 国朝康熙十年知县孙汝谋修筑】
神泉澳城【在惠来县南十里明嘉靖三十三年知县林春秀建围三百丈高一丈三尺立东西二门国朝康熙十年知县孙汝谋修筑】
大埔县城【明嘉靖五年始立县筑城据茶山之麓前临大溪创于知县欧淮城未就而卒知府王袍推官李乔木董其事二载始竣周围五百一十有九丈四尺高一丈七尺广一丈二尺上广九尺内外甃以砖石为门三东朝阳北拱辰西通津后知县曾广翰吴思邱继修重建窝铺增高垜墙万厯间知县谢九鼎继修及新楼垜 国朝顺治间饶镇吴六竒重修康熙十四年知县刘毅志增筑炮台于城东北角雍正七年巡抚奉修】
三河镇城【在大埔县西□洲都明嘉靖间佥事张冕建周一百九十丈高一丈三尺门四】澄海县城【明嘉靖四十二年始置县建城周围九百二十五丈四尺基广一丈八尺垣高一丈一尺腰城三尺雉堞三尺共高一丈七尺嘉靖四十三年知县周行议建四十五年张濬兴砌隆庆五年知县蔡楠竣工万厯三年知县顾奕增高三尺五寸垜垣一千二百一十有三门五东西南北门四小北门一楼四东曰常春南曰承明西曰保义北曰拱辰楼前为过道城北垣设水闗以通三川溪之水窝铺二十有六楼铺知县左承芳建 国朝康熙八年署县阎竒英修葺】
蓬州守御千户所城【明洪武三十一年百户董兴建围六百四十丈高一丈五尺门四原属揭阳嘉靖四十二年改澄海天启五年知县冯明玠修 国朝康熙八年署县阎竒英修复所城】水寨城【在澄海县西苏湾都明洪武三年指挥俞良辅创筑围二百一十三丈八尺立四门凿池置水闗西北隅通海港可泊战船 国朝康熙八年署县阎竒英修复围二百丈高一丈四尺鸥汀寨围六十丈高一丈四尺樟林寨围一百四十丈高一丈四尺】
池【围二百一十丈深一丈】
普宁县城【明嘉靖四十三年始建县未有城万厯三年知县刘钝定议县治于黄坑厚屿筑城基至十四年知县赵献改拆旧址六百余丈而城始成国朝顺治十二年城頺十三年知县张如榜重建】池【明万厯十四年始濬溪为濠】
平逺县城【明嘉靖四十一年建周围五百二十丈高一丈二尺城门四正南曰南门正西曰西门东南曰东门万厯二十五年知县王文雷改正东曰东门北曰北门建镇山楼设警铺一十二间】
池【东西南三面皆阻水为池】
镇平县城【明崇祯六年因宼变析程乡之松源龟桨下半图并平逺之石窟一二图共四里置今县城围八百丈高一丈九尺崇祯间增高三尺为门四国朝康熙十一年大雨坏二十余丈知县程夣简修二十九年城塌二十余丈知县蒋弥高修又捐砌西门水闗二座】
右潮州府
高要县【附郭】
四防县城【旧无城明洪武二十四年设千户所始立木栅为城天顺三年西贼流刦知府黄瑜请于巡抚叶盛奏筑砖城周五百七十六丈八尺高二丈厚一丈四尺六寸串楼五百四十有八四门东阳和西徳泽南清宁北镇安正徳十六年城西南溃知县萧樟修筑万厯十七年知县黄应元奉两院道府议改防室之半为阳城 国朝康熙二十六年大风雨北城頺三十余丈西城頺二十余丈北门濠基被决知县陈欲逹修复】
池【濶三丈深九尺嵗久而湮明正徳九年巡按丁楷濬之万厯三十三年知县彭名世疏前濠复侵城议塞后濠未集先筑二基西门濒河嵗遭冲齧复架木叠石以障之】
新兴县城【古名竹城宋建炎四年州守王敦仁始用砖石修筑周一千二百七十八步即古新州旧址绍兴二十年州守王济以城狭隘于城外植刺竹绕之周一千四百八十丈明洪武十三年增土城于刺竹之内高八尺厚五尺周一千一百八十丈四门东曰朝阳西曰徳胜南曰长生北曰拱辰天顺七年贼攻破之知府黄瑜请都御史叶盛奏于土垣内筑砖城六百四十九丈高一丈五尺厚一丈四尺设警铺五十五四门外各环月城凿池改东门曰阳和西曰防胜治十二年佥事徐礼檄城内外各辟马路广一丈修敌楼串楼及月城嘉靖十年佥事王澄檄撤串楼修雉堞三十七年佥事殷从俭经彦寀谓城蔽学宫移南门于学前曰彚征得路四十一年知县周昆重建敌楼 国朝顺治二年建城墙子基四年知县刘可模增建西南两门瓮城康熙三年知县李雄飞李长庆重建四门城楼十二年知县李超重修二十五年知县徐煌捐修三十年改镇南门为文明门】
池【深一丈有竒濶二丈五尺周七百余丈】
阳春县城【唐武徳四年始筑春州城高一丈厚六尺周四百二十丈宋皇祐二年知州薛利和修元季废坏明洪武三十年千户钟良加筑高二尺厚一丈周五百六十七丈上建敌楼三十门四东门曰迎晖西曰靖江南曰镇蛮北曰仰京天顺间守备指挥李盛知县李福海重修立雉堞设吊桥环植刺竹成化五年肇庆卫指挥守备祖瑄重修八年按察使陶鲁去雉堞为串楼正徳十年知县黄寛重修是年都指挥卜玉增高四门月城筑栏马墙后串楼燬坏嘉靖三十四年知县谢复生去串楼仍立雉堞万厯九年知县黄宪清建角楼修四门楼易其名曰东和西靖南镇北拱万厯二十五年飓风楼铺多坏知县张文诰葺复 国朝康熙九年知县张含瑾捐建窝铺六修葺城楼二十六年康善述修葺四楼城垜】
池【宋皇祐二年筑城所凿明洪武三年修筑重濬深一丈周六百九十丈】
阳江县城【宋绍圣五年知州丁琏始筑土城高一丈五尺厚一丈周五里元大徳间种竹城以为障蔽明洪武三年千户张均徳甃以砖石高二丈厚一丈五尺周八百九十二丈上设周庐四十四开四门东曰承宣西曰威肃南日宁海北曰镇安正徳八年分守叅政黄颙设望楼四十八隆庆四年知县王仲增高城五尺万厯十五年大风缺 周庐半毁同知方应时重修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孙廷铎修建四门楼浚池】池【深一丈濶三丈宋绍圣五年筑城所凿周九百七十丈明洪武初重濬濶三丈五尺正徳八年叅政黄颙筑南北二堰蓄水保障民今赖之嘉靖二十五年堰决知县吴焕章重修以石为楗】
双鱼所城【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挥花茂建周四百八十丈厚一丈高一丈八尺门楼四 国朝康熙十年重修雍正七年按察司奉行督修】
海朗所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挥花茂建周五百八十丈高一丈四尺万厯四年增高三尺门楼四三十年海防徐璘建敌楼六座】
高明县城【旧为高明巡司无城明成化十一年知府黄瑜奏设县治十六年知府李璲始筑砖城周六百六十丈高二丈四尺厚一丈五尺建窝铺十八开三门东曰寅賔南曰阜财北曰迎恩外植刺竹正徳初知府黄颙增串楼五百余间嘉靖元年改作雉堞先是正徳之末城东潦决圯者七十余丈水涨入城居民苦之嘉靖七年知县陈坡筑复二十五年知县石铭复修崇城三尺三十年知县徐纯修城濬池隆庆六年知县罗学植重修万厯十年知县张佐治开西门崇祯二年知县邹应期建东门防城崇祯五年知县萧时勉筑西濠南基 国朝康熙二年南楼倾卸知县卢开象修复十六年东楼倾卸一角复捐赀修建二十五年知县于学修复四门城楼雍正七年总督奉行督修】
池【明成化十年凿治十一年知县涂缙复凿深一丈广三丈外植刺竹惟南门临河七十余丈无池皆商民防居东南隅五十余丈嘉靖初豪民以输税为名堙塞三十七年知县徐纯查请追复加濬以固城守 国朝康熙十四年知县班羽捐工濬濠】
恩平县城【明成化二年佥事陶鲁立恩平堡巡司驿俱在此乃筑砖城周三百二十五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二尺四门东曰阳和西曰镇彛南曰永通北曰承恩城上环置敌楼窝铺十六年开设县治复筑高四尺正徳七年知县邹级重修加高三尺嘉靖间城垣马道頺毁督府檄县修筑二十九年知县阮琳重修四楼及更铺四十二年知县李河图修四楼加筑马路高三尺隆庆五年兵备李材檄县增修崇祯十二年知县王扉以旧城山水不利数经残破请建新城于黄河蓢筑砖城周四百丈高一丈八尺四城楼各高二丈三尺广三丈五尺开三门东曰拱日南曰阳明西曰成庆北为文昌楼值明末未迁 国朝顺治十一年旧城为土寇王兴等焚毁官吏寄居凹头始议葺新城以居焉康熙十五年知县程学灏始回城中渐加修葺二十四年知县佟世男增筑城垣马路垜堞易敌楼以瓦二十七年开西北二门重修敌楼】
池【明成化二年浚濠树栅正徳七年重濬周围各广二丈深一丈】
广宁县城【明嘉靖三十六年提督都御史谈恺王钫既平扶洛大罗山贼三十八年诏立广宁县初奏县治设于谭圃佥事经彦寀知县韦弁改于大圃建城周三百三十九丈高一丈六尺东方又高三尺雉堞四百八十四为门三东曰长防西曰艮成南曰来防其上有楼北无门建敌楼一东加望楼一窝铺十有一万厯七年巡按御史龚懋贤命推官罗应台议增南门月城拓东城四十丈四十二年圯知县赵廷忠筑复天启七年知县黄夣瑞增筑城西垣墙高三尺长三十余丈】
开平县城【旧开平屯堡周三百五十丈高八尺厚二尺止东南二门 国朝顺治七年城守张瑞汉各建城楼于二门敌楼五康熙四年知县高子翼修高三尺建雉堞顔二门东曰紫来南曰开平十一年知县薛璧重修敌楼】
徳庆州城【宋皇祐六年侬智高乱始筑子城高一丈厚八尺周二百三十丈三面浚濠嵗久倾圯元至正间总管孙振武仍旧址修濬之明洪武元年守御千户邵成视旧城狭隘奏改立城址甃以砖石高三丈厚一丈五尺周一千一百丈上置串楼七百二十敌楼三十有九门五俱有楼后撤去串楼景泰七年都御史马昂命周城增高三尺成化七年都御史韩雍命通判李敏知州周俭重修十五年水城圯三十余丈按察使檄知州修复嘉靖三年知州周文熯再修五年因警始筑香山门月城后城楼等俱坏十三年知州陆舜臣重修隆庆五年知州杨士中修复益增雉堞六年春创建东胜门月城万厯元年夏创南门月城 国朝康熙五年东北城陷数十丈知州秦世科修复又修北门城楼一座城守方宏纲修小南门楼一座十二年大雨陷城四十余丈署知州谭桓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