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通志

  池【深一丈二尺濶加八尺东南北及小西门俱如之独大西门以长江为濠堑明成化三年知府孔镛守备指挥欧磐复濬之广三丈深一丈六尺 国朝康熙十七年修濬东南城濠深广倍于旧】
  廉州府城【在廉江东创于宋修于绍圣皆土筑明洪武三年百户刘春增筑西城六百九丈五尺是为旧城二十八年指挥孙全复移东城百五十丈增广土城四百一十八丈宣徳间指挥王斌砖甃之是为新城门三东曰朝天西曰金肃南曰定海内列兵马司防成化元年陷于贼二年知府林锦指挥徐宁修新城林锦寻陞兵备海北命指挥张福增拓旧城百四十六丈敌楼串楼八百九十有六南北楼谯楼各五筑西门月城嘉靖二年知府韩鸾增高三尺重修串楼十七年雨西城圯知府张岳筑十九年飓风串楼壊知府陈健修二十一年知府詹文光去串楼筑雉堞为阳城三十四年知府何御增设东南二门月城隆庆二年同知昌应防建敌台九知府徐栢修城楼万厯七年知府周宗武修葺自南而西北四百三十六丈增高者百余丈置窝铺一百零六十年知府沈应科复修自北而东南亦四百余丈增高者二百丈易雉堞修城楼崇祯八年圯于水九年复圯于飓风俱知府郑抱素捐赀修 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府孙昌裔修复西门城大楼康熙四年总兵张伟修复东门城大楼六年淫雨坍塌知府徐化民修十年飓风倾塌西门月城及四面垜墙共十余丈知府徐化民倡捐督率合浦县知县游名柱刻期修竣十一年知府复捐修府后城楼其门楼四座东西南月城小楼三座串楼二十四间窝铺六十三间墪台四间府后楼一间望楼一百个笔架垜一千六百六十九个二十六年知府佟国勷知县杨防捐修西城门较前高三尺并城楼窝铺六十年知府徐成栋修葺城垣建复三城门楼阁雍正四年风雨坏北城八丈南城五丈知府蒋杲捐修七年布政使奉行督修】
  池【周围一千五十一丈濶二丈五尺深七尺明宣徳间指挥王斌浚成化二年知府林锦指挥徐寜浚外濠七百九十五丈深倍于前】
  雷州府城【筑于南汉刘岩时初汉建武中伏波将军马援始筑徐闻城梁改南合州唐又改雷州迁徙未定至南汉始建于此甓城甚隘宋至道二年知州杨维新始筑子城周围一里绍兴四年知州王趯复筑外城作女墙辟四门工未就而去十年黄勲继之改为砖甓亦未就去十三年朝奉郎赵伯柽始毕前工嘉定五年知州王洽复葺内外二城淳祐十年知州储擢复修二城造四楼元至顺中廉访佥事吕珫元统中佥事张添睡郭思诚各加修饰明洪武七年指挥张秉彛朱永周渊通判李希祖协谋修筑仍开四门东曰镇洋西曰中和南曰广运北曰朝天各建重楼警铺治十七年海北道佥事方良永改建四门重楼拱门上铺以板正徳十二年知府王秉良始用砖石拱甃 国朝顺治八年飓风坏城十二年知府陆彪修康熙九年郡城东垣頽数十丈垜窝十坏八九知府吴盛藻倡修四十六年东南城垣坍塌知县南君璋修筑雍正七年按察使奉行督修】
  池【广六丈五尺深一丈外自城东环于西南隅惟城南旧无开濬】
  海康所城【在海康县湾蓬村明洪武二十七年安陆侯吴杰创筑城成化间千户姚麟重建】琼州府城【汉珠崖郡城在东潭都唐琼州城在白石都宋开寳五年徙今治即汉玳瑁县地筑土城仅三里绍兴间筑外城明洪武间指挥孙安张荣拓西北隅至东南隅广六百丈高二丈五尺为门三东曰朝阳南曰靖南北曰顺化各置敌楼北城楼名望海南筑长堤引溪为濠出东城下以逹抱沦七年拓北城由东而南共三百四十四丈高广如前改朝阳门为永泰上各建层楼四隅建角楼十一年复拓西南隅至西北隅广四百余丈通计周城一千二百五十三丈高二丈七尺广一丈八尺雉堞一千八百四十三窝铺五十七十七年指挥桑昭于城西增筑土城三百八丈启西南北三门上建敌楼谓之子城成化九年副使涂棐易三门石扁东曰体仁西曰归义南曰定海十三年佥事陈昭增筑马墙并修子城嘉靖间知府李慎易子城以石随圯叅议曹天祐知县曾士隆邑人叅政郑廷鹄复石甃之周三百十二丈高一丈四尺广一丈二尺上杀三之一雉堞六百四十二门如旧万厯二十五年飓风作大城尽毁知府李多见修复之余南楼未竟崇祯十四年知府蒋一鸿创建东门外月城周围寛八尺高并堞一丈四尺濶八尺雉四十二个启门一南门外月城周围寛四丈高濶如之雉堞三十启门一 国朝顺治十二年提学道林嗣环知府朱之光推官何澄知县孟信协捐修葺周围雉堞高一尺厚五寸复圯康熙六年分巡道马逢臯知府张恩斌知县王好仁修葺复坏八年巡学道王廷伊知府牛天宿同知刘永清于十年修竣十一年秋飓风西门至东门坍毁五十三丈雉堞四百零二东西北三楼俱倾分巡学道王廷伊知府牛天宿同知刘永清知县刘源清协捐修葺康熙二十四年飓风倾倒府城垣六十余丈雉堞一百二十并各门城楼子城副使程宪总兵刘成龙副将李尚翠知府佟相年同知王元臣琼山知县朱玭捐俸分修三十一年知府张万言捐建南楼三十三年建东楼四十年分巡道焦映汉重修各处城垣雉堞】
  池【周回一千二百八十七丈深三丈二尺广四丈二尺】
  海口城【在郡北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挥花茂奏筑防倭二十八年安陆侯吴杰鸠工修筑周五百五十丈高一丈七尺广一丈五尺雉堞六百五十三窝铺十九门四各建敌楼东北临海砌石岸九十丈永乐十六年指挥牛铭增砌成化十三年佥事陈昭增筑栏马墙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飓风倾倒城垣二百三十九丈雉堞一百八十六城楼四副使程宪等捐俸修葺雍正七年雨塌雉堞各县捐修】
  池【东北临海自东南至西北浚濠四百六十五丈广一丈五尺深五尺】
  罗定州城【旧为泷水初无城池明正统十三年猺乱乃立土城景泰四年都御史马昂始筑砖城周六百六十丈有竒高二丈六尺厚一丈三尺雉垜三百有三串楼五百七十敌楼二十五月城三门三东曰顺徳南曰永安北曰武成各建层楼于上隆庆三年知县谭文逹增设敌楼万厯二十八年罗定兵备徐榜知州赵仕际改筑隂城为阳城高一丈六尺厚一丈三尺是年小南门至西门新扩城七十五丈二尺雉堞改作一千一百又开西门曰安庆小南门曰迎曦又创西楼崇祯十七年知州包尔庚奉文修城加西门月城一 国朝顺治十年佥事邬象鼎檄知州慎俶印璔高城垣三尺垜改五百二十六西南城外凿修濠堑又增小南门月城顺治十七年佥事张清议修康熙五年署州事管声骏重修九年霪雨西南一带尽頽知州李丹捐俸修筑雍正七年布政使奉行督修】
  池【东北因水为池西南凿濠濶二丈有竒深一丈五尺】
  连州城【刘宋元徽间刺史邓鲁始创城皇祐四年侬智高宼乱守将窦彤乃恢旧址新之歴元祐绍兴寳庆之世凡三增筑明洪武二十八年调清逺衞千戸刘俊开设守御千戸所始筑包砌正徳间复修葺之周五百四十八丈高二丈三尺上广一丈下广二丈五尺城门楼三敌楼三雉堞二千一百六十警铺二十七为门三南曰熙平东北曰熙仁西北曰熙安又为外城后圯崇祯间知县王立准重加培筑改内城门南曰迎薰东曰阳春西曰澄清外城为门五】
  三江寨城【周围二百八十丈石脚深二尺五寸濶三尺高一丈一尺底濶二尺顶濶一尺二寸南门城楼一座三间深一丈八尺濶八尺厚三尺高一丈 国朝康熙四十二年以猺人归化奉行建立】各县
  南海县【附郭】
  番禺县【附郭】
  顺徳县城【明景泰三年知县周亶竪栅为城五年知县徐玠至始垣之天顺八年县丞徐勤筑土城成化元年知县钱溥易以砖石周六百五十五丈高一丈五尺广一丈四尺下广三丈五尺雉堞二千四百五十城门楼四敌楼四警铺三十为门四曰镇东曰定西曰阜南曰拱北后定西门以近山而废隆庆五年知县胡友信作石城视旧高七尺 国朝康熙五十三年知县刘鹏捐修东南北城楼及窝铺雍正三年知县陈鸿熙捐修雉堞窝铺】
  池【一千七百二十丈广三丈深一丈为渠三以泄城中之水】
  东莞县城【旧城砖砌东南沿涌抵放生桥明洪武三年南海衞指挥常懿始筑新城包鉢盂道家二山于内砌以石周回二千二百九十九丈高二丈五尺上广二丈下广三丈五尺雉堞二千三十一城门楼四敌楼四警铺四十为门四嘉靖四十二年知县舒应龙重加增辟崇祯三年水决冲毁城垣一百余丈知县李模修复十一年知县汪运光增饰城楼坏者修之北闗仍以石易木 国朝雍正三年知县于梓修城工未竣至六年知县周天成相继修之城以完固】
  池【一千三百五十丈广三丈深三丈五尺】
  东莞所城【在旧东莞郡基地名石子冈去县二百五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始置调广州左衞千戸洪浩开等筑砌周回五百五十二丈高一丈八尺上广一丈二尺下广二丈五尺城门楼四敌楼四铺二十五雉堞一千二百为门四】
  池【五百九十二丈广二丈深一丈五尺】
  从化县城【明治七年自横潭改徙今宁乐都马场田周回五百八十丈五尺十一年徳庆州州判刘潮黎泰重修加城砖厚二尺城门楼四久废后始兴复雉堞九百二十四嘉靖五年知县傅举重修万厯二年知县何东周改雉堞为平头十九年知县袁士鋭复旧堞崇祯四年城东北两路废坠知县王志章大修国朝康熙二十八年知县郭遇熙捐赀补葺】
  池【周围二百余丈广一丈六尺深八尺】
  龙门县城【明治九年始筑寻圯十六年知县张翔缮治周四百九十余丈高一丈二尺警铺十城门楼四为门四隆庆二年增高城四尺 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县刘栋同教谕李应龙捐资重修康熙五年知县杨熚复捐资修西城楼一座东门城楼一座北门城楼各一座七星楼一座炮台七警铺四雉堞七十余马道五十余丈城守王著名典史闫钟英各捐费有差】
  池【南北西三面俱枕大溪舟楫通行】
  新宁县城【明治十二年知县任钺始以木为栅正徳间摄县通判朱源改筑周五百三十丈高一丈一尺雉堞一千一百一十二以砖包砌外植竹为子城穴东西南三门门各有楼嘉靖间将广海衞官军摘发一所移本城守御复于城下周围起盖营房】
  池【广一丈深五尺周五百五十丈】
  增城县城【设于汉建安六年古无城元季左丞何真遣弟何迪保障兹邑始筑土城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挥同知花茂奏设守御千户所调南海衞千户赵正立所修筑永乐元年委广州左衞指挥张真筑砌成化五年佥事陶鲁请于巡抚陈濂防议修葺坍塌通判余志董其事石砖包砌周八百余丈高广逾旧广一丈三尺上广二步下广四步城门楼四敌楼四警铺四十八为门四各以其方名之女墙一千六百里城亦甃以石成化二十二年千户周铭以北门称要害建议筑月城防之嘉靖四十二年兵备邵时敏按县增甃加高隆庆二年知县张孔修筑马道以附城墙便登望六年知县王良心修頺城九十四丈四尺马路八十一丈五尺设垜一千二百一十又于东西南三门创筑月城东曰迎川西曰通市南曰镇海北曰环山 国朝康熙二年知县徐凤来修城垣十年署县李道光知县许代岳相继重修二十四年知县蔡淑捐修西北两楼并四城窝铺】
  池【万厯二年知县王良心重濬之长二百八十四丈深一丈五尺广三丈】
  香山县城【宋初开设缭以土垣号曰铁城陈天觉所筑明洪武二十八年置守御千户所千户陈豫广之更为砖城周六百三十六丈高一丈七尺上广一丈下广一丈八尺城门楼四敌楼四警铺十二雉堞三千六百四十皆甃以砖四门以其方名之治中知县刘信环筑子城高七尺嘉靖二十三年城坏于飓风知县邓迁修复崇祯间知县顾其言增高城四尺又筑台二一曰郁金一曰来青原窝铺一十四座今增造一十一其县原有香山门崇祯十一年知县刘大垣始改辟南门】
  池【五百四十七丈旱堑一百四十六丈濠堑周六百九十三丈广四丈五尺深一丈三尺】
  新防县城【古无城元邑主簿徐闻可始筑垣备宼明洪武十七年邑人岑得才请置千户所及城池是年开设都指挥王榛立栅镇守二十四年始筑土城外环以池三十年千户宋斌始砌以砖及四门楼橹天顺六年知县陶鲁始筑子城内设马路外浚重濠外又筑竹基重堑周一千六百二十八丈高二丈二尺上广一丈下广二丈城门楼四敌楼四警铺三十一雉堞二千四百为门四万厯元年知县伍睿增筑外城为门三小门四水闗四 国朝顺治四年内外城各增高三尺十一年增建炮台敌楼五座】
  池【一千六百八十丈广三丈深二丈子城濠堑外濠二千一百二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广二丈二尺竹基二千五百八十七丈外堑三千一百六十八丈深八尺】
  广海衞城【在新防褥州巡检司于望头镇以其地建置衞所创筑城池明洪武三十年指挥夏必振包砌周围九百三十二丈九尺高二丈二尺上广二丈下广二丈城门楼四雉堞二千四百警铺四十三为门四】
  池【九百六十四丈一尺广二丈深一丈】
  三水县城【明嘉靖五年始创筑周回六百七十五丈广二百四丈五尺高一丈五尺砖甃石基之为门四曰南曰北曰东曰西城门楼四敌楼十二东西各有水闗其城后因兵燹四门城楼倾圯 国朝顺治间城守吴子良修复康熙六年知县王于宣开复熙阜门与文明门十年知县苏嵋捐俸建复熙阜文明各楼今县城共五门窝铺一十二所城脚泄窦二一在文庙右一在西闗塘右】
  池【北倚冈三面皆临陂田南向里许则肄江建画时不及濠堑】
  清逺县城【旧无城元至正主簿白太平始筑土城明洪武间调千户刘俊立守御千户所二十二年指挥花茂奏置清逺衞指挥李英筑砌砖城周一千四百五十丈高一丈九尺雉堞四千四百城楼五敌楼五门五天顺间宼陷成化初指挥姚英请将城中自通津门水闗起至正西门止东北一带包土城四百三十七丈限之以便巡守六年知县沈宪指挥尹铎仍措砖包砌之复建串楼七百一十有五城下旁筑栏马墙嘉靖间知县洪子诚指挥陈治复修万厯间知县刘防学葺国朝康熙十年知县冯臯强捐修周围建戍楼一十四垜眼七百八十四折南门瓮城小楼改建两边炮台各一座并修大楼四座于四方又西门瓮城小楼一座东南角钟楼一西北角皷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