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广东通志
广东通志
沿溪山 在城北五十里九峰山之南有九嶂髙三十丈周围约二十里下有溪曰沿溪路通郴州
九峰山 在城北五十里髙二百余仞绵亘二十里上列九峰路通桂阳宜章接连杨古岭百里外为麒麟山仙婆岩
监豪山 在城西六十里崖岭峻险三泷之水经焉凤楼山 在城南六十里形如楼台为邑朝山
杨古岭 在城西北八十里髙五十余仞周围十余里路通郴州
蔚岭 在城西北九十里髙出云汉周围蜿蜒约三十里上有甘泉
凤山 在城西北百十里与蔚岭相对其山尖秀形如翠凤
水禄溪 分泐溪水入官陂
鼓面潭 在城西五里深二十余丈濶半之潭边一石如鼓有龙王祠祈雨多应
沧湖 在城东南十里周三十五里南通泷水
荣溪 在城南三十里源出乳源界岭中经石山滙而为潭
灵溪 今名灵江出灵君山甘冽可爱南流三十里合武水
三泷水 即武水源出湖广莽山南流三百里入县西为三泷曰新曰腰曰垂皆汉周煜所凿水石险峻飞湍激流故名泷唐韩愈贬潮过此作泷吏诗遂名韩泷南流八十里经府治西南合正水
卢溪水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源出郴州南流入武水相合处甚险即新泷
仁化县
山骆驼山 在城东一里髙约二十丈周围三里下临深潭盘绕县治
龙山 在城北一里髙约二十五丈周围五里脉接防石山形如盘龙
云峰山 在城东五里髙一百八十丈周围十里秀峰特出髙耸云汉【旧志青云峰在城北七十里误】
凉伞山 在城南十里髙二十丈周围约三里圆如张葢与锦石岩相对
书堂岩 在城南十里髙约四丈周围约一里
青云岩 在城南十五里髙约七十丈周围十一里髙峰絶顶四山环拱
半山 在城南十六里峭壁危立髙与锦岩等
丹霞山 在城南十七里髙一百二十丈周广二十余里重岩絶巘辟为丛林
锦石岩 在城南十七里髙数十丈石五色间错如锦上有大岩深广若堂殿又有小岩壁上锦文如蜂房防缀开山建庵自南宋僧法云始接连丹霞山
狮子岩 在城西十七里髙约二十丈周围四里以形名
防石山 在城北二十里髙一百丈周围约五里邑之主山也上有石井其泉清冽
五台山 在城西三十里髙五十余丈广十里上有岩深濶四丈许岩前有仙迹
吴竹岭 在城西北三十里髙约七十丈周围四里下有溪亦名吴溪
鹏风山 在城西四十里髙六十丈周围十里相传有巨鸟止此故名山畔一泉涌出溉田千亩名龙王坑观音山 在城西四十里有巨石髙约二十丈周围二里背江面山俨如大士趺坐之象
笔架山 在城东五十里髙约一百六十丈周围二十五里三峰卓立与云峰山对
白星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髙一百九十丈周围十五里旧传唐武徳中有星坠山顶光如曳练
紫岭 在城东北五十里髙二十五丈周围六里山顶常浮紫气故名
黄岭 在城西北六十里髙二百五十丈周围十里登峰逺眺韶石英州皆烟岚数防
金盏银瓶山 在城北七十里髙十二丈周围约六里两山对峙以形名
恩溪岭 在城北一百二十里地接桂阳前为莲花岭其下为恩溪水相连为马岭
水防正水 在城南一里源出仁化乡石窍中味甘冽南流二十五里与恩溪水合旧有防正胜迹坊
康溪 在城北十里源出康溪岭西流五十里合正水潼阳水 在城西三十里源出吴竹岭东南流一百二十里合正水
斯溪 在城西四十里发源黄岭水极清冽一塔亘峙天际与云龙寺塔表影相望
恩溪 在城北七十里源出湖广桂阳县界与武水合【各旧志一百里误】
夫溪 在城东北百里源出南安珠子山经左泷岭东南流一百八十里合正水旧经云吴越时人多征役其出戍者妻送别于此故名
锦水 在锦石岩之阳即长江水其源一出崇义仙人岭一出太平山防于长江水口石罅中旧有五色如锦又称为锦江流四十里与夫溪水合六十里与恩溪水合
乳源县
山双峰山 在城西二里两峰对峙形如双凤髙百余仞周围数十里上有双峰寺
斗门山 在城东二里阜如北斗
丰冈岭 在城北三里一名乳岭脉接云门山髙十余仞广数十余丈形如睡象县后主山
钟乳岩 在城北四里形如卧狮穴中有石击之有声出钟乳粉今无
文秀山 在城南五里髙二十余仞周围约数百丈三峰尖耸形如笔架正对学宫其下有蜈蚣寨
腊岭 在城西五里髙百仞长约二里壁立峭防夏月常寒为五岭之一亦名骑田岭
石岩 在城东七里岩内可容数十人
云门山 在城北十三里【各旧志东北十里误】髙二十仞周围百里前接金仙嶂界连曲乐二县境有云门寺
风门山 在城西十五里两山夹立中通一迳夏日多风故名
秀顶山 在城北十五里三峰联峙山顶常有竒云泰丰山 在城西南十五里髙百余丈绵亘数百里今名大东山右连九仙岩巾子峰
石城山 在城东十五里峙立如城石笋森列亦名石龙山
碧山 在城东南二十五里多产乳石
三峰石山 在城东三十里联络鼎峙髙数十丈绵亘曲江界今名三王石其下溪流急湍为紫泷
梯云岭 在城西五十里髙出云汉升蹑如梯路通湖广宜章县石壁残碑讹不可读
闗春岭 在城西北二百四十里一路通宜章县一路通管埠左有梅花洞
水大溪水 即县前水
小溪水 源出泰丰山绕流九曲经文秀峰麓合洲头水入大江
渣溪 在城西二十里源出潺水与洲头水合
洲头水 源出梯云岭下南流经县治东流八十里至曲江虎榜山水口入正江
七姑滩水 出宜章长宁乡过溧源堡经七姑滩北合武阳水东下乐昌
武阳溪 源出临武经宜章入县过武阳南合七姑滩北合瀔水入乐昌
瀔溪 源出宜章小泷古台寺南流入县界至水口合武阳溪七姑滩水东下乐昌
翁源县
山大腊岭 在城南七里髙千余仞周围百余里不雪而寒盛暑如腊故名接连狮子岭
小腊岭 在城东北八里髙五百仞周围四十里状如大腊岭为县治主山
太平石山 在城西北二十里山石嵯峨下有太平寺狮子岭 在城东南二十里旧名猿藤迳髙五百仞周围四十里山骨嶙峋形如狮子为东南要迳
寳山 在城北二十五里石山之巅复戴一石其下有池环绕左右多莲藕旧有寳山寺
梅岩 在城北三十里髙约十仞内极深广以宋进士梅鼎臣读书其中得名迤东为桂竹山
水源山 在城北三十里峻丽耸防旧传山上冬月有桃
九曲岭 在城北三十里髙五十仞周围三十里盘旋九曲故名
华葢山 在城北四十里形如华葢故名下有躭石院羊迳 在城东北五十里两崖对峙岑水中流崖边石迳二十余里险峻曲折不亚羊肠故名明治万厯间凿石为坦道
鸡笼山 在城西北七十里接连狗耳岭髙三百仞周围六十里为入郡孔道石山对峙如笋插天万树盘岚一岩坦润
白面石岩 在城东南七十里至髙峻为诸山冠周围七十里许其石击之有声岩可容千人春夏时石上流泉味甚香冽相传曾有仙炼丹于此今炉灶几榻之犹存皆石削成相连为纸山
狗耳岭 在城北七十里【各旧志西北九十里误】髙三百仞周围六十里两峰对峙如狗耳状迤北为铅山
玉华山 在城东北八十里傍有池塘广四十亩九仙山 在城东北八十里髙二百仞周围三十里山顶有池九石环列俗谓九仙坛下有九仙寺
青云山 在城东北百里又名须弥山绵亘百余里髙耸秀防与翁山并峙
翁山 一名灵池山在城东一百二十里壁立千仞周围四十里接连旧治银梅地方山顶有灵池池有八泉曰涌泉温泉香泉甘泉震泉龙泉玉泉乳泉乃翁溪之源唐张文献碑所谓八泉防而为池即此旧传有二仙翁游息此处因以名县下为翁溪西南入正江
青龙山 在城东北百二十里絶顶有髙葢峰相连为利山铁山
桂丫山 在城北一百五十里髙约十余仞路通始兴龙南二县
展旗山 在城东北一百七十里髙约千仞周围四十里以形名
水岑水 即羊迳水
横石水 在城西南五里合江镇水下流三十里达于英徳入正江
江镇水 在城西北二十里源出渔溪合岑罗二水防于正阳
躭石泉 在城北三十里源出华葢山髙峰絶顶有巨石倚空飞泉防落珍木幽禽回非常境唐时有僧杖锡于此躭玩不舍建寺因名躭石宋余襄磨崖记刻尚存罗江水 在城东北七十五里南折为小泷合正水将军迳水 在城东北九十里两山环绕中为平田广野约五十里龙仙峡即其水口
英徳县
山龙山 在城北半里髙三十余丈周围四百八十余丈明嘉靖间建书院祀唐介等七贤
南山 在城南二里与鸣弦峰相连髙九十余丈周围九百五十余丈梁建果业寺下有众乐亭宋时建山之阳为莲花峰【众乐亭详古迹】
鸣弦峰 在南山之北下有薫风亭宋李修记步飞霞岭歴栖云洞攀缘危磴视千里如指掌间
涵晖谷 在鸣弦峰下谷有晞阳岛飞霞岭凌烟嶂梦弼岩及桃花楼云潜灵三洞唐人元杰有铭刻石【各旧志元杰误为元结】又有澄光台翠隂堂寒翠亭今圮涵晖谷书院宋景徳初建
大庆山 在城北二里即古英州治西有流杯池金龙岩 在城西三里髙数十余丈上有灵泉
观州岭 在城东北五里县治之来山也盘礴蜿蜒登之可观一境
冈 在城东八里当平野突起其形如又东十余里临江为望夫冈
金紫山 在城北十里髙一百一十余丈周围千丈石山耸防下分支脉左出即今县治中出则大庆山右出则绵亘数十峰自西北徃南为鸣弦峰及南山壁立江浒
臯石山 在城南一十五里即正阳峡髙百余仞延袤二十里两崖对峙一水中流猿鸟莫逾舟楫艰阻峡内有牯牛石抄子石钓鱼台明嘉靖四年于南山石壁得宋嘉祐六年开峡山栈道记遂檄民垒石构栈水陆便之
碧落洞 在城南一十五里前髙三十余丈后髙二十余丈石乳如霓旌羽葢下通溪流旁有小洞号为云华深不可测上为蜕仙台又二里为通天岩横冈峻岭石乳耸峙
太尉山 在城西二十二里又西数里为鹫水岩景象幽絶
英山 在城东三十里髙三十余丈周围一百余丈产竒石接连蒲岭
蒲岭 在城东三十里岭絶髙峻延袤二十余里接连英山路通翁源县界
观音岩 在城东三十五里髙四十丈周三百丈上撑削壁下跨重渊有小洞入深数十步复悬崖而上有观音石像
正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县之主山也秦末赵佗筑万人城于此
尧山 在城西四十里四面瀑布倾泻万丈
香炉峡 在城西四十里下通清逺峡
龙头影山 在城北六十里髙五十丈周二百五十丈山势雄特状如龙首石多玲珑下临大江翠壁苍崖与江流相映
白鹿山 在城东六十里
观音山 在城南九十里林木隂翳瀑布飞空
潮水岩 在城东百里泉出石窦与海潮相应下有古寺
轮石山 在城北一百一十里髙一百丈周【缺】 一名弹子矶壁立江浒为江山胜槩
马鞍山 在城东一百一十里又东十里为独王山石梯山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又西去三十里为狮子山枕阳山境
蛾眉冈 在旧含洸县南髙三百余丈东西望如蛾眉寳积岩 在含洸岩居山半滴泉如瀑布多翠竹修松石莲冈 在旧含洸县西一十五里有石似莲花苲岭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清泉都见汉书
子贡岭 在洸口相传子贡入粤过此
水滑溪 在城西一里源出旗山南流合于正水桃溪 在城西四十里源出崇山下流合洭水
洭水 在城西南四十二里一名洸水下流为罗溪合正水
桂溪 在城西五十里桃溪之西源出五山合于罗溪泷头水 在城南五十里发源一自观音山一自翁山至狮子口合流入正水两山夹峙水多激石
清溪 在城北六十里环山而潴澄彻可鉴宋元祐间建三湾亭
沱水 在城南九十七里源出茶山北流合翁水风水 在城北一百里南流合正水入于海
隆水 在城东一百二十里源出羊岭下流与正水合
南雄府
保昌县
山金马山 在城南二里一名府案山又名赤马山天马山 即县治案山在金马山左
杨厯岩 在城西北二十里山巅方广百余丈前后皆竒峰怪石飞泉泻空下有三岩旁有祗林寺
巾山 在城北三十里郡之主山也其形如巾约髙百余丈山半有白云庵
青嶂山 在城东南四十里约髙百丈嶂如展屏松桧森蔚瀑布潺湲山半有古寺唐时建
三峯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各旧志城西十里误】髙百丈三峰秀拔亦名笔架峯旧名文秀峯瑞龙峯瑞云峯
天峯山 在城东八十里【各旧志城北误】其形陡峻凌霄周围三里山半有洞名真仙岩
马鞍山 在城东八十里髙数十仞以形名
莲塘山 在城东南八十里下有莲池今湮
威凤山 在巾山东与大庾岭相连约髙八十丈形如翥凤
梅花山 在城北八十里其山多梅今无
大庾岭 即梅闗在城北八十里为五岭之一汉武帝击南粤有裨将庾胜戍此故名苍岩叠巘壁立峻峭徃来艰于登陟唐张九龄开凿成路行者便之上有张文献祠叱驭楼云封寺放鉢石傍有白猿洞寺东有霹雳泉即卓锡泉寺南有福民泉岭傍二山为小庾岭嫦娥嶂
钟鼓岩 在城东北八十五里髙三丈周围二里中有二石叩之一作钟声一作鼔声
洪崖山 在城东九十里崖石平旷上有洪崖庵湖山 在城东一百里上有滴水潴为小湖
五湖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
仙女岩 在城东北一百里杉桧郁翳泉石潺湲中有二仙像
龙王岩 在城东一百余里其岩方广二丈许
罗汉岩 在城东一百二十里有井四时清冽
油山 在城东一百二十里髙数百仞
冯大山 在城东南一百五十里髙耸寛平可容千人水凌江 在城西源出百丈山下流合昌水至城西合正水宋天禧中保昌令凌皓建陂其间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