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通志

  紫水 在城西五里龙山下过分水冈入海相传宋皇祐间水色偶变而为紫者旬日人以为瑞故名
  天河海 在城东四十六里中有草鞋洲与波上下巨浸不没
  锣鼓潭 在城西五十里水石冲激声如锣鼓
  汤湖 在城西南一百十里迤长溪中流一带其热如汤上下之流皆冷
  外海嘴 在虎臀山之左海中
  江门海 其水有二左迳石觜至虎头门入于海右迳县窖入于熊海
  三水县
  山魁冈 在城东一里
  浮沈石 在城东一里江中石上皆纹
  金帽山 在城东北一里俗呼城隍岭连珠峰为县镇山其下有石塘
  白塔冈 在城西南一里以形名
  昆都山 在城东南三里髙三十丈周围四里即古三水镇今镇废遗址尚存【事详古迹】
  云秀山 在城东五里一名象冈又东三里为石顶峰横石岭 在城西五里
  将军岭 与横石并峙髙数十仞
  龙坡山 在城北三十五里一名花山下有地藏寺龙真堂
  大潭山 在城北四十里石壁数仞飞瀑如练下潴二潭左曰龙湫右曰天生塘
  尧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俗呼大尧山髙约百仞【各旧志尧山一曰凌山髙出海上非此山也】
  卢岭 在城西北四十里界连四防六祖卢能驻锡于此故名
  七星冈 在鸣浦水西一里滨于大江
  金洲山 在城东北五十里周二百丈髙五十余丈其下郁水西来防陶洭翁诸水经此南流入海
  水西江 发源广西苍梧由肇庆入县过昆都山与北江合一支由省城入海一支由大路峡至新防入海北江 自南雄府保昌县流入清逺至县与西江合由肇庆来者曰西江为一水由清逺来者曰北江为一水达于省城入海者为一水故名三水
  四防水 发源西江至青岐分支流达于四防至县治合流入江
  西南潭 在城东十八里商船多泊于此
  芦包水 在城北四十里源自正水顺流入胥江内分一小河流为芦包水春溢冬涸
  陶水 出尧山西北自洭水归于三江
  鸭浦水 在城北四十六里
  清逺县
  山笔架山 在城北开列如屏障
  中宿山 在城东十二里
  览冈 在城北二十里可以登髙逺眺
  溱源山 在城西二十五里其下溱水出焉山峦复结下有庙祀溱水神
  黄旗山 在城南三十里山如屏障
  峡山 在城东三十里一名中宿峡崇山峻峙中通江流上有飞来寺即广庆寺梁普通间建名山胜境为道书十九福地右有和光洞一名归猿洞北有金芝岩前有凝碧湾其水绀碧左有犀牛潭一名金锁潭又有钓鲤台对江山南顶上为幖幡岭
  王子岭 在城南四十里两峰并耸为学宫朝山一名云腾岭
  临汉峡 在城西北五十里两崖壁立延袤九十里其阳有大观亭
  帽山 在城北六十里
  回岐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髙数十仞延袤数十里其形回顾县治
  黄巢矶 在城西南九十里唐黄巢兵败覆舟于此威整山 在城西南一百里其形森耸望之俨然故名大罗山 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其脉自阳山而来【各旧志城西二百五十里误】
  观音山 在城东一百五十里髙出诸山石室虚厰有天成大士像
  水正水 在城东南五里其源出于庾岭迳正阳峡南流与湟水合
  溱水 其源出溱源山南流与湟水合肄水又南而过县与正水合注于郁连迳东南注于洭水
  洭水 在溱水之东南合湟肄诸水迳东南四十二里至县东与正水合
  潖江 在正水之下合正湟溱肄诸水迳清平龙塘溪防官岐河而南由胥江而入于海
  汤泉 在城东九十里有石如镬泉热不可浴
  新安县
  山文冈山 在城东北五里一名尖冈髙四十丈周二百丈阳台之支山也
  南山 在城南七里髙七十丈周五里秀拱如屏南曰赤湾【旧志未载今查出】
  董公山 在城东十里亦阳台之支山也髙八十丈周一里上有龙潭
  马乡山 在城西二十里
  大帽山 在城东南二十里山脉来自梧桐髙二百丈延袤百里旁附羣山皆其分支
  杯渡山 在城南二十里【旧志二百里误】髙二百丈周三十里相传宋元嘉中有禅师以杯渡海故名南汉时封为瑞应山有瑞应岩滴水岩虎跑井杯渡庵二石柱髙五丈相距四十步又有灵渡山髙二百丈周围十五里势絶髙峻与杯渡山对峙海滨【各旧志入东莞今析新安】
  阳台山 在城东北三十里髙约二百丈横亘五十里山巅平衍形若几案为邑治后山
  桂角山 在城南三十里【旧志一百七十里误】髙百八十丈周三十里山滨于海两峰尖鋭如角其上多桂故名与大帽山并峙前接观音山
  黄木山 在城东三十里髙百丈周二里亦名笔架山像其形也山来自梧桐第八支三峰秀矗如海外三山可望不可即【旧志未载今查出】
  大钟山 在城西北三十五里髙七十丈周十里与凤凰岩连亘一带【旧志未载今查出】
  柑坑山 在城东北四十里髙百丈延亘四十里与大平障夹水并行项背相望【旧志未载今查出】
  凤凰岩 在城西四十里丽于大钟山下旧传有凤栖其内
  参里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坐南拱北方广五里孝子黄舒居此故名【各旧志属东莞今析新安】
  茅山 在城西北五十里髙七十丈延袤三里有大茅小茅两峰峭秀
  梧桐山 在城东六十里【旧志四十里误】为一郡乔岳有大梧桐小梧桐两山珠联璧合如出一山绵亘六十里多梧桐异卉顶有天池下有赤水洞山北有白面石岩东南二十里为黄龙山五十里为龙跃岭六十里为双鱼岭一百二十里为九顿岭
  梅沙尖山 山在梧桐第三支髙一百丈周二里为新安秀山之最一峰插天峭丽如笔
  太平障山 在城东北六十里髙百二十丈山形逺望如障为东莞交界【旧志未载今查出】
  石龙山 在城西北六十里髙七十丈周围二里巨石磷磷状如狮踞虬蟠
  马鞍山 在城东八十里与官富山俱出于大帽屏蔽东洋有障百川之势【旧志未载今查出】
  梅蔚山 在城西南一百里前防县治后障东洋丛生林木孤悬海中
  官富山 在城南百余里【旧志二百里误】佛堂门内急水门之东镇西向东周围五十里
  大奚山 在城南百余里【旧志二百里误】一名大渔山为急水佛堂二门之障山有三十六屿周围二百里【各旧志属东莞今析隷新安】
  老万山 在大奚山西南周围过于大奚
  大小磨刀山 壁立海中周围一百丈近大奚山大鹏岭 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一名七娘山髙八十丈周二十里脉接罗浮状如鹏举通归善界【各旧志属东莞今析新安】
  老大鹏山 在城东南大海中大鹏岭之前【旧志未载今查出】零丁山 在赤湾前海中距城二百里髙一百丈周围五里四面环海下为零丁洋
  水窖水 在城东四十里发源于梧桐山西流曰钳口河北出曰大沙河二支分流至滘山合流而西曰滘水经横冈山逶迤四十余里入于海
  三门海 在城西北五十里东南海连惠州西南海连香山皆接大洋浩淼无际
  龙穴洲 在三门海中洲髙一丈方二十里相传有龙出没蜃气蒸为楼台
  合兰洲 在三门海中与龙穴相对上多兰草有二石并峙潮至此则合
  沙河 发源于阳台山厯大涌白石三十余里入于海合连海 在城南百余里中有大奚山
  独鳌洋 在城南二百里左为佛堂门右为急水门
  花县
  山花山 邑北诸山之统名重峦叠嶂绵亘数百里北通清逺英徳东接从化增城县以此名
  百丈岭 在城北四里许髙千仞
  唐帽岭 在城东南里许旧名纱帽岭为邑治左辅石岩塘 在城西南里许与唐帽岭并为邑治右辅狮子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以形名
  盘古峒 在城北二十五里万山之中林木蓊翳向为盗薮旧有盘古庙今圮
  百步梯 在城北十六里万山之中险仄不可扳跻丫髻岭 在城西五十里髙千仞相传有仙女徃来于此
  瑞云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下有隆兴古寺旁有潭曰钟潭【事详古迹】
  象岭 在城西十五里其形如象大小不一
  蝙蝠岩 在城西南五十里
  独秀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卓峙平畴崭然耸翠中洞山 在城西南六十五里髙百余仞
  乌石岩 在城西南六十五里望之如墨外实中虚巅有仙人圹【事详古迹】
  水苏峝水 在城东十里流至龙口与正迳水合正迳水 在城西五里西与牛牯屯东与苏峝水合牛牯屯水 在城西五里发源屋檐水南流与横潭水合
  横潭水 在城西南三十五里发源正迳诸溪至把水与巴由水合
  巴由水 在城西五十里合三水芦包水出石门沈香浦达郡城入海
  马迳水 在城西六十五里上接芦包水下经官窖金山出咸鱼嘴与巴由水合
  韶州府
  曲江县
  山笔峰山 在城北一里郡主山也髙四十余丈周围七里一名帽子峰上有整冠亭凤来亭今圮【整冠亭详古迹】皇冈山 在城北三里髙约一百二十丈周围三十里端整如屏山顶旧有翠华亭
  玉山 在城东北五里髙十七丈周围十余里相传昔人得玉璞于此
  莲花峰 在城南五里髙八十丈延袤二十里状如莲花郡治旧城建于正水东即此山下【事详古迹】
  貂蝉岭 在城北五里山顶石突起如貂蝉因名芙蓉山 在城西五里髙九十余丈延袤三十余里旧多芙蓉故名山半有石室汉末康容炼丹于此上有拱极亭
  越王山 在城北六里髙二十丈周围五里俗呼为白虎山五代时刘鋹之墓在焉今不可考
  寳石山 在城南十里一名伏虎
  紫微洞 在城西南十里【旧志西北二十里误】髙五十丈周十里岩洞轩敞可容数百人宋中书舍人朱翼谪居韶州尝游此
  石头山 在城北十三里山石髙峻约三十丈周围八里下建石头寺今无考
  书堂岩 在城东南十五里髙十余丈广三十丈岩洞豁然泉清石洁唐张九龄读书处
  灵鹫山 在城北二十里【各旧志城西南三十里及城东北四里俱误】髙五十丈周围二十里旧多虎一名虎市
  浮岳山 在城北二十里后没于五溪水今无迹可寻桂山 在城西四十里为郡之望山方广百里髙千余仞碧障丹崖山多桂故名桂水源于此【即旧志桂源山】
  韶石山 在城北四十里【各旧志八十里误】其石有三十六名而韶石双峙如阙最为竒秀
  招隠岩 在城西四十里髙三十余丈周七里
  马鞍山 在城南四十里上有三石状如马鞍
  虎榜山 在城南四十五里临江有石髙十余丈濶五十丈形如张榜又名回龙山
  大峝山 在城北五十里髙七十丈周二十里有石洞广十余丈
  凤凰山 在城西五十里髙八十丈周围四十里脉接桂山
  仪凤山 在城南六十里髙三十丈周围十六里形如凤舞与桂山相望
  南华山 在城南六十里髙五十丈周围三十里溪水回环峰峦竒秀上为象岭形如象
  林源山 在城北七十里山有银山石室林水出其下东流五十里入武水
  钱石山 在城东八十里髙四十余丈周围八里三面壁立上有碎石如钱
  髻山 在城南九十里髙一百十仞延袤一百余里水曲江 一名湘江以正水武水抱城回曲而流故名正水 即城东河源出大庾岭经保昌县南流至郡城与武水合又南流入英徳县界回亘三百里经清逺三水二县入海汉征南粤楼船将军入正水即此武水合流处明嘉靖中建通天塔
  武水 即城西河【各旧志在城东误】源出郴州临武县经宜章南流入乐昌经府治西南与正水合古名虎溪
  修仁水 在城东二十里源出江西龙南界从保昌下流与武水合南齐时有三枫亭临其上【事详古迹】
  □溪 在城南四十里源出寳石山南流二十里与曹溪水合
  桂水 在城西北四十里源出桂岭下流与武水合曹溪 在城东南五十里源出狗耳岭西流三十里合正水昔西僧智药经溪口掬饮香美异之曰此水与西天之水无异溪源必有胜地开山立石曰后百七十年当有无上法师在此演法今六祖南华寺是也
  卢水 在城北六十里迅流合武水甚险又名新潼零溪 在城东七十里源出青化岭西流合正水宣溪 在城南八十里源出罗坑东流六十里与正水合
  梨溪 在城东九十里源出始兴县东坑岭西流合正水
  目岭水 在城东北一百里有石穴出水黒白分明如目今无
  乐昌县
  山山 在城南半里环抱县治学宫横截武水为一邑闗键下有古竹院
  象山 在城南里许下有邓忠襄祠
  凤凰冈 在城西北二里
  昌山 在城东三里两山大小相形形如昌字山下有乐石其石踈理有声县因之以名
  桂山 在城北三里髙二十余丈周围五里为县治主山旧多桂树故名山下有塘俗呼桂塘寨
  神岭 在城东三里上有仙人迹迹中有泉为学宫主山又一里为狮子岭十字岩
  泐溪岭 在城西北三里【各旧志城西五里误】髙三十余丈周围约五里下有石室即西石岩又名仙人石室左右各有小岩相通左岩有六祖偃息牀右岩有陆羽题枢室二字中岩有飞来碑岩外有涧名泐溪水仙经七十二福地之一也【仙人石室详古迹】
  塔冈 在城南四里冈顶旧有浮图故名元末塔毁明嘉靖十八年复建
  五指山 在城北五里桂山之后耸秀特出其状若指沧湖岩 在城东七里蓄水深澄若湖故名
  七星山 在城东九里圆浄联络状如七星髙百余丈将军山 在城东十里五峰耸立如甲胄士
  览山 在灵江东与将军山相峙四面壁立登之可眺逺
  青云山 在城西十里
  周山岭 在城北十五里下有温泉
  紫箫洞 在城北十五里深濶二丈余旧产紫竹可为箫管故名
  白云洞 在城北二十里秀丽峭防上插云霄
  龙山 在城南三十里山中有宋进士李岩李渤读书草堂
  铜锣岭 在城北三十里髙百余丈周围十余里接连九峰山
  白鹤岭 在城南三十里曾有仙鹤止此今鹤迹尚存灵君山 在城东北三十里【各旧志四十五里误】髙数百仞周十里山顶有池下有汤泉东流五里入灵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