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山西通志
山西通志
晋太原国
北魏置受阳县太原郡有大陵城
隋开皇十年始改受阳县为文水取县以西文谷水为名
唐【畿】武徳三年汾州六年来属七年又汾州贞观元年复旧天授二年更名武兴以武后郷里与太原晋阳竝为京县神龙初复旧
五代
宋【次畿】
金太原府
元【中】冀寜路
明太原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七十九里今七十里
岢岚州【府城西北二百八十里】
秦太原郡地汉因之旧志汉为汾阳县
北魏文献通考魏置岢岚镇又置军明一统志后魏于此置岚州地形志不载
北齐旧志为苏孤戍
隋旧志旧岢岚军在宜芳县北界明一统志隋改岢岚镇隋志静乐旧置岢岚
唐长安三年析宜芳于岢岚旧军置岚谷县岚州神龙二年废县置军开元十二年复置县永淳二年以岢岚镇为棚长安三年为军景龙中张仁亶徙其军于朔方留者号岢岚守捉大同
五代旧志后唐为安元城汉为岢岚军
宋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岚谷县建岢岚军仍置岚谷县熈寜三年县废元丰六年复咸平五年并楼烦县入岚州县志真宗以楼烦郡岚州又与岢岚合为一靖康二年属金改为居顺郡
金【下刺史】大定二十三年改军为州河东北路仍置岚谷县贞祐三年九月升防御四年正月升节镇复为防御
元冀寜路省入岚州至元二年复省入管州五年复置
明初建镇西卫洪武七年设岢岚县九年改为州太原府而以兴县岚县焉
国朝因之雍正三年岚县直太原府八年兴县繇保徳州改太原府编户旧十一里今仍旧
岚县【府城西北二百六十里】
汉通考宜芳有古秀容城汉为汾阳县属太原郡即积粟所在谓之羊肠仓
北魏为北秀容地尔朱羽健居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即此后尔朱兆北保秀容齐献武自晋阳袭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里
隋旧志隋楼烦郡岚城县
唐武徳四年置东防州改岚城为宜芳县东防州又以北和州之太和县来属又析岚城置合防丰润二县自故楼烦郡城徙岚州治于废东防州置岚州为下州五年省丰润入宜芳六年改宜芳县属岚州九年又省合防入宜芳天寳元年复为楼烦郡乾元二年复为岚州宜芳岚谷竝为中县
五代后周时岚州入东汉
宋岚州下楼烦郡军事领宜芳合河流烦三县太平兴国五年析岚谷县建岢岚军宜芳为中县
金仍名岚州为下州河东北路天防六年置镇西节度使领宜芳合河楼烦三县
元太原路至元五年省入管州五年复立
明改为县太原府岢岚州
国朝直太原府编户旧三十二里今一十一里
兴县【府城西北四百一十里】
晋新兴郡
北齐置蔚汾县楼烦郡明一统志后魏置神武郡隋大业四年改临泉仍楼烦郡
唐【中】岚州武徳三年改曰临晋四年东防州九年省太和县入焉贞观元年更名合河三年复置太和县八年又省入合河
宋【中下】仍名合河县中岚州县志元丰间以濒河地狭东徙五十里即今治更名蔚汾岢岚州
金仍为合河县岚州元志金升兴州太原路元仍为兴州太原路县志中统二年改为合河县三年复旧
明名为兴县太原府岢岚州
国朝府雍正三年析保徳州为直州以兴县焉八年仍改金县太原府编户旧一十四里今四里
平阳府地表
总部 郡国 州县
唐 都 冀
虞 并
夏 冀
商
周 并 晋【翼都绛都】 平阳杨氏曲沃
霍
秦 河东郡
汉 司校尉 河东郡 临汾平阳襄陵彘
绛
后汉 司校尉 河东郡 平阳侯国临汾绛
永安 襄陵
魏 司州 平阳郡
晋 司州 平阳郡 平阳永安襄陵
绛邑临汾
北魏 晋州 平阳郡 禽昌平阳襄陵临汾
泰平
北绛郡 北绛
永安郡 永安
冀氏郡 冀氏 合阳
南绛郡 南绛 小郷
义寜郡 城义寜安泽
东雍州 正平郡 曲沃
晋州【以下五郡胥孝昌天平兴和间寄治】 北五城郡
【平阳郡界】 定阳郡
敷城郡
五城郡
西河郡
北齐
后周 绛州
晋州
隋 冀州 绛郡 翼城曲沃太平
临汾郡 临汾襄陵冀氏霍邑
汾西 岳阳
西河郡 永安 灵石
唐 河东道 晋州平阳郡临汾洪洞神山岳阳
霍邑赵城汾西冀氏
绛州绛郡 太平曲沃翼城
河中府河东郡襄陵
汾州西河郡灵石
后梁 晋州【初曰定昌郡后曰建寜军】
后唐 晋州【建雄军】
宋 河东路 平阳府【建雄军节度】临汾洪洞襄陵神山
赵城汾西霍邑冀氏
岳阳和川
绛州 曲沃太平翼城
汾州 灵石
金 河东南路 平阳府 临汾襄陵洪洞赵城
霍邑汾西岳阳浮山
和川冀氏
绛州 曲沃翼城太平
河东北路 汾州 灵石
元 河东山西道【肃政亷访司】晋寜路 临汾襄陵洪洞浮山
汾西 岳阳
綘州 太平曲沃翼城
霍州 霍邑赵城灵石
明 山西布政司平阳府 临汾襄陵洪洞浮山
赵城太平岳阳曲沃
翼城汾西霍州灵石
国朝 山西布政司 平阳府 临汾襄陵洪洞浮山
赵城太平岳阳曲沃
翼城汾西灵石霍州
平阳府
禹贡冀州之域本唐尧所都以其地在平水之阳故名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为河东郡地汉因之魏析河东置平阳郡晋因之刘渊称汉建都于此后魏真君四年置东雍州太和十八年罢改置平阳郡孝昌中兼置唐州建义元年改晋州【通考置总管府治白马城】东魏北齐胥为重镇后周置总管隋开皇间府废改平阳为平河郡大业初置临汾郡【明一统志隋改郡为平河寻废为州】义寜二年复改平阳郡唐武徳元年改为晋州三年置总管府管晋绛沁吕四州贞观六年废都督十二年徙治平阳古城天寳元年改州曰平阳郡为望郡乾元元年复为晋州平阳郡治临汾属河东道后梁开平中置定昌军以节度使领之寻改建寜军后唐同光初改建雄军宋初仍名晋州为望州置建雄军节度政和六月八月陞为平阳府属河东路靖康后入于金金初为次府仍置建雄军节度使属河东南路天防六年陞总管府置转运司为上府兴定二年十二月防为散府元初置平阳路总管府为上府大徳九年改晋寜路领録事司洪武二年复改平阳府山西布政使司领州六县二十九万厯二十三年陞汾州为府割灵石县焉四十二年又以石楼县汾州易灵石府领州六县二十八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析蒲州解州绛州吉州隰州为直州又析临晋猗氏万泉荣河蒲州安邑夏县平陆芮城垣曲解州太平襄陵河津稷山绛州乡寜蒲县吉州汾西大寜永和隰州七年以闻喜绛县绛州昜太平襄陵府九年析隰州之汾西仍焉于是平阳府统州一县十一
临汾县【附郭】
唐应劭曰尧都也在平河之阳地道记平阳有尧城周韩武子元孙贞子居此旧志韩康子食邑
秦河东郡
汉始置平阳县河东郡
后汉为侯国
魏
晋为平阳县平阳郡
北魏真君六年并平阳县入禽昌太和十一年复平阳郡隋改平阳县曰临汾为临汾郡治旧通志隋置平河郡县亦曰平河后郡罢以县属晋州寻改县曰临汾大业中州废置临汾县仍属
唐【望】武徳元年析洪洞临汾置西河县贞观十七年省入临汾
宋【望】平阳府
金天防六年定为次赤
元【中 倚郭】晋寜路
明平阳府附郭
国朝因之编户旧一百五十一里今六十七里
襄陵县【府西南三十里】
周晋大夫却犨食邑汉志应劭曰襄陵在西北师古曰晋襄公之陵
汉始置襄陵县河东郡莽曰干昌
魏
晋公相国
北魏治襄陵城神防元年太武擒赫连昌析置禽昌县北齐并襄陵入禽昌
隋大业初又改为襄陵临汾郡
唐【紧】晋州元和十四年绛州太和元年改河中府明一统志唐徙治汾水西
后晋属绛州后改属河中府
宋【紧】平阳府熈寜五年废慈州乡寜县分焉金【倚次畿】
元【中】晋寜路
明平阳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绛州七年仍平阳府编戸旧七十二里今二十九里
洪洞县【府北六十里】
周左传晋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僚安为杨氏大夫杜预注平阳杨氏县地道记有梁城去县五十里叔向邑也汉志应劭曰故杨侯国
秦汉置杨县河东郡莽曰有年亭
魏晋平阳郡后废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复后永安郡治杨城旧志东魏晋州总管府
隋临汾郡义寜元年更名洪洞取县北岭名明一统志以镇为名
唐【望】晋州平阳郡武徳元年析置西河县
宋【】平阳府熈寜五年以赵城县省入元丰三年复金【次畿】
元【中】晋寜路
明平阳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八十九里今四十六里
浮山县【府东九十里】
汉河东襄陵县地
魏晋北魏晋晋州平阳郡县志后魏置葛城县魏志不载北齐自襄陵县入禽昌县志后周以葛城故地为郭城县
隋大业初仍改襄陵县志隋复以郭城入襄陵
唐【中】武徳二年析襄陵置浮山县四年以老子祠更名神山晋州平阳郡
五代
宋【上】平阳府明一统志宋自郭城徙今治旧通志云后唐徙
金【次畿】大定七年更名浮山兴定四年更名忠孝元【下】仍名浮山晋寜路
明平阳府
国朝因之编戸旧十八里今八里
赵城县【府北九十里】
周穆王封造父地春秋时赵简子居之
汉河东彘县地
东汉永安县地
北魏永安郡永安县地形志永安县有赵城
隋霍邑县地临汾郡义寜元年始析霍邑置赵城县隶临汾郡
唐【上】吕州后晋州麟徳元年徙治西南三十里即今治五代仍旧
宋【上】熈寜五年省为镇洪洞元丰三年复为县政和四年七月以造父始封地陞为庆祚军
金【次畿】
元【下】霍州
明洪武三年改平阳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三十七里今三十五里
太平县【府西南九十里】
周博物记临汾有贾乡贾伯邑
汉河东郡临汾县地
魏
晋公相国平阳郡
北魏真君七年置泰平县并入太和十一年复
北齐省临汾县入焉
后周避太祖讳改曰太平
隋绛郡明一统志初属晋州后移于关东北
唐【紧】贞观七年置太平门明一统志唐关原治又徙敬徳堡旧通志云即今治
宋【望】熈寜五年废慈州以乡寜县分焉
金元【中】
明洪武二年改平阳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绛州七年仍平阳府编户旧五十四里今二十七里
岳阳县【府东北一百一十里】
汉谷逺县地上党郡莽曰谷近又为猗氏县地东汉仍为谷逺县地
魏
晋
北魏建义元年置安泽县义寜郡建义元年割平阳置冀氏郡领冀氏合阳二县
北齐废冀氏郡又废合阳入冀氏
隋大业初改安泽为岳阳县临汾郡县志开皇十六年改属沁州大业二年改岳阳以在霍岳之南故名
唐【中】与冀氏竝晋州移池东池堡徙今治
宋【中下】平阳
金【次畿】
元【下】至元三年省冀氏县入岳阳四年复置并岳阳和川二县入焉后复改为岳阳省冀氏县入焉晋寜路
明平阳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一十八里今七里
曲沃县【府南一百二十里】
周属晋
汉河东郡绛县地
东汉绛邑县地
晋平阳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始置曲沃县属正平郡
北周建徳六年废明一统志移治乐昌堡
隋绛郡明一统志移治绛邑故城即今治
唐【望】绛州
宋【望】
金【剧】
元【下】
明改平阳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六十六里今三十六里
翼城县【府东南一百二十里】
周左传杜注翼晋旧都在平阳绛邑县东
按晋献公始都绛杜注今平阳绛邑县
汉河东郡绛县地
晋绛邑县地
后魏置北绛郡暨北绛县
后齐废新安县并南绛郡入焉
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翼城县绛郡义寜元年置翼城郡领翼城绛小郷三县
唐【望】武徳元年改浍州二年改北浍州四年州废三县并入绛州翼城天祐二年复名浍
五代旧通志后唐徙治玉逢寨即今治
宋【上】复名翼城县绛州
金兴定四年七月陞为翼州以垣曲绛县焉元光二年陞为节镇军曰翼安
元【下】复名翼城县绛州
明洪武初改平阳府
国朝因之编戸旧八十四里今二十里
汾西县【府西北一百八十里】
汉彘县地属河东郡
后汉永安郡地
魏晋属平阳郡
北魏曰临汾并置汾西郡
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汾西大业初临汾郡又有后周新城县开皇十年省入义寜元年霍山郡
唐【中】武徳元年吕州贞观十七年州废晋州明一统志开元后县徙治厚义村
五代
宋【中】归旧治平阳府
金【次畿】
元【下】晋寜路
明平阳府
国朝因之雍正二年改隰州九年仍平阳府编户旧一十五里今六里
灵石县【府北二百四十里】
汉太原郡介休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