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河王峪东三十里 续鲁峪东五十里路通沁水县界两崖陡峻素称险隘
  大交镇东四十里 横水镇西二十里 郑柴 南栁吉峪胥去县二十里 范村寨东十五里筑堡
  南樊寨东三十里周二十余亩 郇王寨东二十五里郇王村东
  垣曲县
  横岭关西八十里 县东南界中条山之要隘也 横山绛县南四十里东南跨垣曲县界名大横岭山亳清河源此
  风山西六十里为横岭关入口地山多风上建玉皇关帝二庙 转山西七十里遥连横岭山势曲折回转水经注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世亦谓清营山其
  水东南流出峡峡左有城盖古关防也清水歴其南魏肃宗时平绛蜀反丹谷清廉二路险涩不通以
  河内太守源子恭为当郡别将俄而建兴蜀复反相与连势进子恭为持节散骑常侍假平北将军征建兴都督仍兼尚书行台与正平都督长孙稚合势进讨大破之正平贼帅范明逺与贼帅刘牙奴竝面缚请降 元致和元年九月以汴梁行知枢密院事伊苏岱尔将兵行视太行诸关西撃河中潼关军以折叠弩分给守关军士 明崇祯七年八月北山贼伏转山要口劫银鞘蒲州营都司薛敏忠之斩三十七级西路始通【唐李建中开垣曲山路成诗凿开青石壁填贮白云坑】
  行台关金志闗一行台
  瞽冢山北五十里【一名鸣条山】相传瞽瞍葬此墓址尚存诸冯山北五十里相传舜生此 歴山在诸冯山后巅平广土人名舜王坪相传舜耕此上有石碌数百下有舜井 瞽冢山翼城沁水阳城垣曲四县交界地也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流贼紫金梁老蝎子块数十万众自阳城来掠瞽冢刘村墱坂陈王二十余村堡省祭周得英守北山隘口为贼所执不屈死 六年四月贼数万屯一冢村守东道叶廷桂之斩四十级贼惊走 八年三月贼千余自绛县破马村堡平阳防将虎大威急追至瞽冢村斩一百七十级贼二郎神混天猴二百余潜伏山谷请降大威行至翼城设计尽斩之 九年十月贼五百人盘踞瞽冢山阳城石鳯台抚之 十三年饥民数千自阳城聚瞽冢山蒲州营游撃栁如金驱之
  国朝顺治十年土贼千余屯瞽冢山平阳协镇平之十一年三月陜西许二王世魁据瞽冢山为巢梅大人驻兵瞽冢镇搜山斩百余级余贼皆降 瞽冢渠北四十里
  黄河济民渡县南观下窝以防河禁渡 南三十里黄河北南对渑池
  马蹄窝明崇祯六年十一月流贼数十万自济源至垣曲倐马蹄窝黄河氷合成桥遂舍垣曲南渡月余始毕
  五虎涧西南五十里明嘉靖时置千总一员以防矿徒崇祯八年十二月河南流贼闻五虎涧黄河氷合
  成桥大队自河南府趋北知县段自宏偕潞泽营防河防将和应诏驻河干督兵严守积薪焚桥昼夜不少懈贼知有备西走
  上敌原东北三十里宋绍兴十年秋七月岳飞使梁兴渡河会太行忠义两河豪杰大败金人于垣曲即此
  轵关在济源县西两山相夹势颇险阻战国时置狐岭关 邵原闗胥在济源县西
  峪村堡 瞽冢村上下二堡在北 东滩村堡 臯落镇堡 上涧堡 崖底村堡 河西堡 王茅镇堡在西 青廉村堡 岭后堡 白马神头堡 迎驾寨在县西迎驾山 六郎寨在县西南近黄河吉州
  乌仁关西六十里下临黄河明洪武六年置巡检司明一统志闗在州西七十里
  平渡关西北一百二十里下临黄河明洪武六年置巡检司
  壶口西七十里【详大宁】顔师古注壶口山在河东 黄光炜壶口赋上寛中狭自髙而下峻如建瓶驶如奔马洪波急溅惊涛怒泻听之若雷霆之鸣望之若虹霓之射两岸环山河底维石气常隂沍寒早燠迟每至仲冬之交河氷先结既坚且厚人畜重任徃来无阻孟门山在黄河中流峰壁峭絶
  姚襄城西五十二里 通典故姚襄城在县西即姚襄所筑西临黄河控带龙门孟门之险周齐交争之处齐武平二年斛律光筑平陇诸戍还复令率步骑
  五万出平阳道攻姚襄白亭城戍皆克之获其城主仪同大都督等九人捕虏数千人二年二月周遣将攻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军御之左丞相段韶亦请行五月到复秦城周人于姚襄城南更起城镇东接定阳又作深堑断絶行道韶密抽壮士从北袭之又使人潜渡河告姚襄城中令内外相应度者千有余人周人始觉于是合战大破之获其仪同若干显寳等诸将咸欲攻其新城韶曰此城一面阻河三面地险不可攻就令得之一城地耳不如更作一城塞其要道破服秦幷力以图定阳计之长者将士咸以为然六月徙围定阳其城主开府仪同杨范固守不下韶登山望城势乃纵兵急攻之七月屠其外城时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竝无走路唯虑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撃之大溃范等面防尽获其众 周天和五年齐人于姚襄筑伏龙等五城以处戍卒骠骑大将军刘雄从齐公宪攻之五城皆拔宪复遣雄与柱国宇文盛于齐长城以西连营防御齐将段孝先等率众围盛营外先有长堑大将军韩欢与孝先交战不利雄身负排率所部二十余人据堑力战孝先乃止 天和五年齐王宪北攻姚襄城陷之时汾州又见围日久粮援路絶宪遣柱国宇文盛运粟以馈之宪自入两乳谷袭克齐柏社城进军姚襄齐人婴城固守宪使柱国谭公会筑石殿城以为汾州之援齐平原王段孝先兰陵王髙长恭引兵大至宪命将士阵而待之大将军韩欢为齐人所乗遂以奔退宪身自督战齐众稍却防日暮乃各收军 天和六年齐将段孝先攻汾州刺史杨敷突围出为孝先所擒 冢宰宇文防令中外府水曹叅军郭荣于汾州观形势时汾州与姚襄镇相去悬逺荣以为二城孤迫势不相救请于州镇之间更筑一城以相控摄防从之俄而齐将段孝先攻陷姚襄汾州二城惟荣所立者独能自守
  石梯城州西南百里龙门上口垒石为之东北髙据峻岭西南俯临黄河悬崖絶壁百丈有余非梯莫上【一名倚梯城】
  牛心寨西六十里临黄河 金杨贞筑桥治吉州址微存
  云台郊东五十里 魏五城山胡冯宜都等聚众于此即云台山也 百里候魏都督髙防败于此 魏肃宗时汾州吐京羣胡薛羽等作逆以中散大夫裴良兼尚书左丞为西北道行台值别将李徳龙为羽所破良入汾州与刺史汝隂王景和及徳龙率兵数千凭城自守并力攻逼诏遣行台裴延儁大都督章武王融都督宗正珍孙等赴援时有五城郡山胡冯宜都贺悦回成等以妖妄惑众假称尊号服素衣持白伞白幡率诸逆众于云台郊抗拒王师融等与战败绩贼乗势围城良率将士出战大破之于阵斩回成复诱导诸贼令斩送宜都首又山胡刘蠡升自云圣术人惑之咸相影附旬日之间逆徒还振徳龙议欲拔城良不许徳龙等乃止景和卒以良为辅国将军汾州刺史行台如故都督髙防来援复败于百里候先是官粟贷民未及收聚仍值冦乱城民大饥贼知仓库空虚攻围日甚死者十三四良以饥窘因与城人奔赴西河汾州之治西河自良始也 正光末汾州吐京羣胡薛悉公马牒腾竝自立为王聚党作逆众至数万诏闻喜裴庆孙为募人别将招率乡豪得战士数千人以讨之胡屡来逆战庆孙身先士卒每摧其锋遂深入至云台郊诸贼更相连结大战郊西自旦至夕庆孙身自突阵贼王阙郭康儿众大溃明署州事知乡宁县李节亨以西城外地势最髙防御为难于西城建敌楼五座明季吉城失守敌楼半倾
  秦王岭关 马头闗元致和元年九月秦王岭马头二关穿堑垒石
  南山沟寨北六十里四面胥石崖垒级以登一人扼吭万夫莫上刀箭炮石胥不能坏
  竭石崖寨 曹花平寨 楼儿山寨险同南山沟寨赵家堡 白杨堡 榻村堡胥土山削筑成堡 桃源镇 大度镇 三垢镇
  乡宁县
  龙尾碛西一百里黄河中冬结氷桥路通陜西韩城县明洪武四年置巡检司后废
  香炉崖西一百里
  黄河隘口 香炉崖南至师家滩二十里 师家滩南至石鼻崖五里 石鼻崖南至李家集二十里 李家集南至船窝镇三里 船窝镇南至髙石崖五里髙石崖南至桥子沟二里 桥子沟南至干柴坡
  二里 干柴坡南至河津界禹门三十里
  禹门西一百里
  万岁堡西南八十里东北据髙岭西南瞰黄河絶壁百余丈旧建堡今剥落
  双柏朴峪在县西南有滴水崖文中子洞通稷山县界齐天保十年二月晋州刺史斛律光率骑一万讨
  周开府曹回公斩之柏谷城主仪同薛禹生弃城奔遁遂取文侯镇立戍置栅而还 齐武平二年二月周师来冦遣左丞相段韶右丞相斛律光太尉兰陵王长恭徃三月暮行达西境有柏谷城者敌之絶险石城千仞诸将莫敢攻围韶曰汾北河东势为国家之有若不去柏谷事同痼疾计彼援兵会在南道今断其要道救不能来且城势虽髙其中甚狭火弩射之一旦可尽诸将称善遂鸣鼓而攻之城溃获仪同薛敬礼大斩首虏仍城华谷置戍而还
  官水峪东一百三十五里
  三官峪东四十五里
  马壁峪在东南
  上马台西南八十里河津县界
  金刚岭东北临汾吉州界近秦王山
  营里镇东十里 官水镇东九十里 西坡镇西南七十里 船窝镇黄河岸西一百里
  隰州
  石口则州北七十里繇东北行六十里为横水桥万山之水胥滙于此又行水石间至石口则关东北道石峡达大麦郊以达灵石东道石峡达康城以达汾西石口一名乌门关元致和元年九月乌门关穿堑
  垒石 赵成侯时秦攻魏赵救之石阿正义盖在石隰等州界也 康城镇州北一百一十里 大麦郊镇州北一百八十里 回龙镇 西曲镇胥州北二百里 温泉故县州北二百里唐置元废东南十五里为唐废县髙唐山以南南温泉也隰州髙唐山以北北温泉也隶孝义 唐武徳三年刘宏基由隰州趋灵石会秦王师 王崇古严防山西内郡疏万一突入太原则徐沟以南即可直上太行侵扰冀南灵石以西即可南越霍山或繇兴岚宁乡直入石隰亦可径出汾西
  仵城镇州南六十里西北东川河西南隰州河东北蒲县河东南大宁河西滙于镇东桥下 仵城堡 后魏仵城郡址 金为仵城镇兴定五年升县 故仵城蒲县西北六十三里吉州北六十里后魏置仵城郡及县
  紫金寨东七十里紫金山上
  义泉镇南四十里 均庄北四十里 石口子北七十里 张家川堡东九十里 蒿城镇北七十里 水头镇堡北九十里 罗真镇堡西五十里 辛庄镇东北一百里 紫荆寨东七十里紫荆山【幷有石窰】 南孤山堡在州东但头里 谙真堡在州东
  蒲县
  黑龙关东南六十里南北依山中通线径为平阳府要路旧建土城辟东西二门设巡检司明崇祯时设防御把总一员兵一百五十名
  国朝顺治初裁巡检西二十里为化乐镇东十里为张村岔东南二十里为临汾县分水铺
  恶野岭东八十里
  分水岭东北八十里
  义社东南九十里
  乔家湾东北丛山中
  化乐镇东四十里 张村镇东六十里 乔家湾镇东七十里通临襄洪赵 薛关镇西二十里 古驿镇西三十五里通隰永大 白家庄在南 □峪镇北七十里通隰州汾西
  大宁县
  马鬬关西七十五里临黄河对宜川境唐置关明洪武二年设舟渡通榆林延绥诸路后舟渡废旧设巡检司今裁 昕河西北流至马鬭关南入于河 镇关山在县西南七十五里凭临马鬬关 唐志西有马鬬关渡
  壶口在马鬭关南二十五里孟门之上禹贡既载壶口即此 龙门飞桥在壶口石峡上元末于石岸凿孔树桩繋鐡絙布木板为桥以渡兵今废
  浮图结在县城后北寨之巅北齐河清四年筑据险以守隋开皇六年移县治于此大业中废元右丞时权筑北寨院使李子厚又北倚寨之两腋南临昕水接筑邑城弯环合抱其形一人在坐两袖拱揖故大宁邑治独异它邑 南寨县南一里时权据守
  阜城寨西十里 安阜镇西石城村东 道教寨西二十里 罩篱寨西五十里 仞梯寨西五十里 小冯寨东五里 南堡寨南三十里 东堡寨南三十里 鳯落寨南四十里 髙山寨在孔山巅
  永和县
  永和关西七十里黄河界渡河即延安府延川县延绥【一作水】关明洪武六年置巡检司万厯时水贼窃发设永和关营兵崇祯时西贼贺金龙翻山洞据延绥关隔河近对永和闗复益兵 永和关镇 五朝志永和有关官 唐志西北有永和关 金关一永和明志石楼县西北九十里 宋韩绛安抚秦晋将取啰兀城令河东发兵二万趋神堂新路知太原府吕公弼曰冦必设伏以待我永和关虽回逺可安行无患乃由永和既而新路援兵果遇伏诏褒之 永和关渡船一号
  兴徳关西六十里临黄河有渡路通延安府
  鐡罗关西南七十里有渡路通延安府宜川县 鐡罗关渡船一号
  永宁关西北一十五里黄河岸路通陜西绥徳州明一统志永宁关在石楼县志亦不载 宋志元祐七年以慈州之上平永宁两关俯逼西界以州为次边此明一统志所本也
  老牛滩黄河中近兴徳关
  双山东南二十五里髙九十四丈逓髙七里厚八十五丈亘三里盘踞七里经过一十五里两峰对峙上有神庙路最险隘 双山寨东二十里天生双壁如城中通一道峰巅石罅玲珑自陜西至平阳由此
  楼山寨南六十里有石城明季筑
  大寨岭西三十里西至永和关西北至下呉底村捕狐岭东南七十里分隶永和大宁有捕狐寨
  桑壁镇东五十里 岔口镇北四十里 刘台镇北四十里 乌门里北二十里 南楼里南七十里 前乙度西七十里 后乙度北七十里










  山西通志卷十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十七
  山川【一】
  昔栢翳着山海经十八篇又着岳渎经为志方舆者之宗六国时尸佼著书二十篇言九州险阻水泉所起吕氏春秋多采其说至晋裴秀禹贡图十八篇盖测高量深之法于是乎备矣
  国家奠定九有秩祀百神上同于禹贡之涤源刋旅而山西名山有太行北岳中镇五台芦芽中条紫团姑射绵山龙门砥柱大川有黄河汾清浊漳沁滹沱桑干涑浍其它崇峦支阜暨河涧之源于山者不可殚述若用测高量深之法以审厥形势而山海岳渎经其复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