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山西通志
山西通志
石岭关东北一百里忻州南四十里乃并代云朔要冲之路旧有戍兵金置酒官后废置巡检司明万厯二十一年巡抚魏允贞以关歳久倾頽修筑砌石 李光辉石岭关碑去城东北一百二十里而近曰石岭关时太原守赵议曰石岭涸泉而环关皆山因石于山因灰于石其石城便中丞魏公采用之关之址延袤二百丈有奇城堞高二丈有七尺长广崇厚视旧增三之一城门二防楼其上角庐四公署一区徙太原锐卒二百人往戍简将统之 唐武德初并州大总管长史窦静请断石岭以为障塞便于固守 唐武德八年命张瑾兵屯石岭未至屯颉利兵已逾石岭围并州转扰潞沁李靖以兵出潞州道行军总管任环屯太行瑾战太谷败绩 唐长寿三年黙啜攻石岭围并州复入忻代都知兵马使浑瑊自石岭关南督诸军犄角寇引去 唐中和元年十一月李克用将道太原节度使郑从谠塞石岭关 中和二年李克用率蕃汉万人出石岭关过太原 后唐清泰中诏应州修茹越口忻州堙石岭关左右道 宋太祖征太原契丹遣兵来援安守正接战于石岭关大败之斩首万级获其将时宋师之防敌者数百人守正以骑军驰之尽夺以还 寳二年亲征晋阳三月辽师来援关南兵马都监何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辽师谓之曰翌日亭午俟卿来奏捷也至期上御北台以俟见一骑自北来急遣逆问之乃继筠子承睿来献捷生擒刺史二人获生口百余斩首千余级马七百余匹器甲甚众初并人恃辽为声援及奏捷命以所获首级铠甲示城下并人防气继筠以功拜建武军节度使 三年郭进田钦祚戍三交张思均从战于石岭关斩首万五千余级閤门只候齐延深苗日永陷军中思均鼔劲骑突入夺还 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以断燕蓟援师三月进破北汉西龙门砦又大破契丹于关南 太宗征太原以王侁防阳曲塌地石岭关诸屯 金托克索在宗翰军以八穆昆攻石岭关屯兵数万杀戮几尽 元至正二十年八月命博啰特穆尔守石岭关以北察罕特穆尔守石岭关以南 九月博啰调兵自石岭关直抵冀宁围其城三日复退屯交城察罕调参政阎奉先引兵与战已而各于石岭关南北御 二十三年十月博啰遣兵攻冀宁至石岭关库库特穆尔大破走之擒其将乌玛喇殷兴祖博啰军由是不振 金崞县游完平治道涂二百五十里北自太和岭南至石岭关
阳曲湾北三十里 魏土地记太原界置阳曲防军凌井口西北一百一十里西小店静乐县界 西小店堡 凌井村寨 安民堡西北八十里凌井驿周四十四丈高二丈二尺厚一丈六尺 凌井口即晋王岭唐中和二年五月沙陀战于晋王岭陷阳曲榆防而退
扫峪村石寨西北九十里凌井口天门关之险要也红土桥东北八十里盂县寿阳要道土焦卤不宜水民难卜居二十里无村聚 生民堡东北八十里红土桥周二十四丈高二丈二尺厚少减明末巡抚陈纯德建
栢井成晋驿堡东北七十里 唐大厯中囘纥入寇节度使鲍防遣大将焦伯瑜等击之牙将李自良曰寇远来难与争锋请筑二垒搤归路坚壁勿出求战不许师老而惰其势易乘防不听伯瑜战百井大败自良由是知名 寳二年田绍斌从何继筠扼辽师于北百井夺其鼔帜而还
贾庄寨东北一百七十里盂县界 兰伏村在交城县界丛山中 向阳鎭北三十里 黄头寨北六十里蔡家寨
汾河渡在城西南路通太原县
凡各州县堡寨铺鎭及临河渡口非甚险要而亦足以资防守者俱总列于后备参焉
太原县
风谷山西一十里高七十八丈盘踞二十里有奇北至孔道西交城县入楼烦道乃唐北都西门之驿也后唐申王李存渥与刘皇后奔太原行至风谷为
部下所杀
防山西北一十里高一百四十丈有奇盘踞三十里刘曜及代将賔六须战于汾东曜兵败渡汾逾山遁走 苏禹珪重修防山开化庄严阁记峪通马首地管羊肠
晋祠鎭西十里 晋祠堡高一丈七尺周三百丈 宋太平兴国四年曹翰从征太原军中乏水城西十余里谷中有娘子庙翰往祷之穿渠得水人马以给
国朝顺治六年五月姜建勲围太原城 王师自大同府南援蓐食而行遇贼于赤桥花塔间大战贼败退保晋祠堡围之贼溃堡出还汾州 金鎭二晋宁晋祠 朱彜尊记自智伯决此水以灌晋阳而宋太祖太宗卒用其法定北汉盖汾水势与太原平而晋水高出汾水之上决汾之水不足以拔城惟合二水而后城可灌也
东庄水堡晋水下流环堡胥水墙高二丈三尺砌以甎石周二里濠内外二道胥广一丈五尺宻植栁树四周水田胥三四里沮洳不能驰马号为险固
小店鎭东十五里 小店堡高二丈八尺周四百丈北至大马村十五里大马村至阳曲老军营墩汛十里南至流涧村十五里又南至北格鎭十里又南至徐沟同戈村墩汛十里东北至红寺村七里又东北至阳曲亲贤村墩汛十里东至郑村十五里又东至榆次甎井村墩汛五里乃太原四达道也
北堰寨在西山悬崖絶壁高数十丈 义井堡在西北南堰堡在西北义井南 董茹堡在西北南堰南西寨堡在县北汾河西 王郭村堡在南少西东
庄堡东 姚卲堡在王郭村堡南 孙家寨堡在汾河东 故驿堡在枣园堡南 南格堡在东南 辛村堡在东南 西贾堡在东榆次界 贾家寨堡张花堡 枣园头堡在晋祠堡南 巩家堡在东郑村堡在东 嘉节堡在县东北汾河东 许东堡在东北胥嘉靖十九年筑
汾河渡 南屯渡【往阳曲县】小店鎭【往榆次县】东草塞渡【往徐沟县】榆次县
鹰山东南八十里峰陡似鹰小涂水出焉东南对八缚岭为八缚前劲
盘肠岭东南五十里危峻多巨木其势盘曲如肠为八缚岭鹰山前劲
榆城坂东南三十里壁立数十仞旁径险仄商旅多轮摧蹄蹶又盘肠岭之前劲也上有土寨下有悬窰
卧虎山罕山南积石巉巗状若虎伏 县志卧虎盘肠之岭拱峙而雄鎭嵯峨
三岔口东北四十里东北至寿阳要乐山三十五里西至鸣谦驿二十里南至王胡鎭三十里为四达之道
什贴鎭东北五十五里寿阳界寿阳山道又为井陉驿道
霍城铺【一作斛城】东南九十六里至和顺县八赋岭十三里东阳铺南三十里太谷县界
圣贤寨在甎井后 谷头寨北十五里 麓台寨即沟为堑旁有曲径可通中平衍 杨壁寨中平四面深沟 训谷寨东北二十里形险天成 王胡里东悬窰东有沟深四十丈 鸣谦驿城北二十里围三里怀仁堡西南十五里 马村堡西南二十里 长
寿堡南十八里 东阳堡南三十里 张庆堡西南二十里 使赵堡西北八里 使赵北堡南堡稍北永康堡南三十里 白堡南二十里 陈胡堡
南二十里 胡乔堡西南三十里 杨盘堡西北十五里 源涡堡东八里 东郝堡东南十里 甎井堡西北二十里
太谷县
马陵关东南七十里马岭上榆社县西北九十里路通直顺德府 马岭万山乱出一水旁流径转羊肠坡跻石磴松桧挿天溪涧湍险隆冬雪封众壑春夏有千岁不消之冰 厐涓墓在马陵关半山中旧传厐涓夜见木下白书处
囘马谷东南三十里袤四十里马陵关在谷中通古邢州路有水合咸阳谷水南一十五里西注于汾五代时梁伐太原刺史张归厚军自马陵关入即此 金围太原萨里图败宋军于回马谷
长城东南八十里马岭上 唐地理志岭上有城其城自平城至鲁口沿山屈曲延袤三百里故名长城唐武德二年筑贞观元年废今属榆社县 宋初李继勲下辽州战带甲祠斩首万余级追奔至长城擒其将莫鲍叔掠人骑二百余
四卦谷东南二十五里袤二十里谷中有泉分流四派奄谷东南一十五里袤四十里东崖石壁名千佛崖谷中有水流合象谷水
咸阳谷南一十五里袤一十里山上有源泉流出谷名咸阳水西合回马水 城壕记秦伐赵筑城近谷口以咸阳兵戍之故名
白璧岭南七十里地形志阳邑有白璧岭樊阳水八表山徐水
象谷东北五十二里广三百歩袤四十六里谷中有水即象谷河
蒋谷在象谷旁 土地记晋阳东南一百一十里至山有蒋谷大道度轩车岭通于武乡谷有水曰蒋谿西北流西迳箕城北又西合涂水乱流西北入洞涡泽
小常铺东北二十里榆次界
上善堡 太白堡 阳邑堡 白城堡 敦坊堡 惠安堡 洸村堡 桃园堡 辛村堡 西薄堡 张村堡 韩村堡 囘马一堡 任村堡 侯城一堡登丰堡 董村堡 小常一堡 围塲堡 东里
堡 梁平堡 奄谷寨 牛许寨 阎村寨 东贾二寨 朝阳寨 杏林寨 四棱寨 范村南寨范村北寨 盘道寨 黑山寨 彭温庄寨 王弓村寨 东咸阳寨 白村堡 小常堡 胡村堡四卦堡 郭村堡 石象堡
祁县
龙舟峪关东南九十里南通沁州北通徐沟两壁皆山道傍有胡甲水置巡检司 龙舟峪巡检司旧在北关鎭今裁
北阙鎭东南九十里相传宋太祖取河东克金鎻关即此
来远鎭在盘陀东南去县七十里 来远寨来远鎭东山巓围三百二十歩高六丈四面临沟上石墙五尺
盘陀鎭子洪鎭东南去县五十里 宋太祖由盘陀取太原
子洪鎭东南三十里南倚双泉山山有双泉 安寨双泉山岭围二百六歩西面墙高二丈壕深阔各一丈东南北三面墙高一丈九尺临沟门一座
团栢鎭东南六十里白圭鎭东南接太谷南接武乡金鎭一团栢 白圭 团栢 鲁村 三家村 盘陀 团栢【团栢谷当在此】来远 北关 以上八铺在祁县东路北抵太谷县界南抵武乡县界 后唐赵德钧由土门口入欲并潞州兵乃趋潞州子延寿以兵属焉德钧屯团栢谷口不进废帝使自飞狐出击契丹后德钧南出吴儿【即吾儿峪】会延寿于西唐废帝幸怀州遣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康思立将从驾骑兵出团栢救张敬达未至而敬达死
隆舟城东南三十里团栢鎭东【北汉广运二年七月筑隆舟城于祁县东三十里备宋师祁县东三十里有隆舟故城刘继元筑以拒周戍河东记大平兴国四年春王师筑岚州次于隆舟其说差异】宋太平兴国初徐兴从潘美屯团栢谷奋与贼鬬生擒伪兵马都监李美四年乙丑克隆州获其招讨使李询等六人五月丁酉废隆州隳其城 靖康元年二月甲寅尼玛哈攻太原不克分兵过南北关权威胜军李直以城降乙卯陷隆德府【隆舟谷古称险要地合武乡山川观之乃得其全】
胡甲水源出武乡县胡甲山之北流经龙舟谷【龙舟一作隆舟】名龙舟水会合诸泉折而西流经县北又西经平遥界入汾名昌源河下流多沙土俗呼沙河 宋制置使姚古率兵至隆州谷托克索与巴尔斯以歩骑万余御之 隆舟谷一名隆州谷金沃楞和宁既败种师中进攻宋制置使姚古军于隆州谷大败之 金兴定四年岚州观察使尔佳实伦言北兵攻平阳将及潞州还当由龙州谷以入太原请兵扼其归路金元光初义胜军节度使禹显扼龙猪谷【即龙州谷】破
元军擒元帅韩光国追至祁县而还
贾令鎭堡北十五里以周贾辛为大夫名围八百歩门三座壕一道深一丈阔二丈
白圭鎭堡东北三十里围四百一十歩高二丈五尺门二座壕一道深二丈阔二丈
新韩鎭在县北冲天墩五
界牌头南二十里平遥界
南谷丰堡西北二里髙村堡东北七里西六支堡东北一十里 武乡堡东二十里 温曲堡东南十里谷恋堡东北十八里 王村堡东北七里 小韩村堡 胡帐都堡 小义村堡 炮守堡 东六支堡各高三丈围十五丈
徐沟县
同戈驿城外北关西偏 日知录太原府徐沟县有同戈驿其名本取洞涡水此水出乐平县西四十里陡泉岭经平定寿阳榆次至徐沟县入汾今徐沟县北五里洞涡河其阳有洞涡村是也水经洞涡水出沾县北山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西入于汾郦道元注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渊合兵邀击之合战于洞涡即是水也旧唐书昭宗纪天复元年四月氏叔琮营于洞涡泽【五代史唐本纪同】新唐书地理志太原郡有府十八其一名曰洞涡宋史曹彬传为前军都监战洞涡河北汉世家李继勲败继恩兵于洞涡河【惟魏书地形志晋阳下云同过水出木瓜岭一出沾岭一出大廉山一出原过祠下水皆合道故曰同过西南入汾后人减笔借书同戈今铸印遂作同戈】按徐沟无险隘而嶑峪金水洞涡三河时涨洞涡尤源远势猛故唐宋行师多营于洞涡
徐川鎭即今扎关土堡 战壕东北有第一阵第二阵第三阵之名 集义村唐李光弼守太原村民举义兵应之因号集义 同戈村唐髙父子同日荷戈之说甚支当繇洞涡讹字耳
清源县
仁山西北十里高七百五十歩盘踞三百二十歩北至太原县洞儿沟山界三里
方山西南二十五里高七百九十歩盘踞四百歩西至交城县壶屏石山界四里
白石山西五里高七百六十歩白石沟袤二十里有水繇峪中出
故驿鎭北十里 尧城鎭东南三十里 高白鎭西南二十里
汾河渡 米阳渡东五里汾水南流阔八十歩路通徐沟县 孔村 青堆 阎杜
交城县
故交村东北九十里 故交巡检司在故交村康熙四十年添设 古交城在县东北九十里河北都故交村 赵吉士议东北与静乐阳曲界其山若神师羊肠交山皆絶险而河北古交村当其奥左汾右孔二河夹之
东葫芦 西葫芦西北一百四十里榆城北 赵吉士议西北与临岚永宁界其山若孝文吕梁刘王皆絶险而东西两葫芦承其冲右西峪左浑峪二水夹之 西峪浑峪二水至榆城而合
靖安堡西北一百四十里中西都寨子村明崇祯三年建营于堡设守备一员兵五百名以鎭西北两山十一年筑堡周围一百二十丈门前后二 赵吉士议交城营移汛靖安古堡乘高列哨则东西两葫芦可控制也
岔口村北一百一十里北至静乐天成川四十里明天启间建营房于孔河都岔口诸村防兵二百守备统之
卢峪口东北七十里唐尝立卢川县
中圏村西北八十里永宁州刘王村界
逯家岭西北二山适中之地
河北都故交村水泉寨 孔河都头村龙头寨 水东都西冶村卢头寨 中西都梁家岔拔水寨 西南都横岭村三山寨 洪安都北二十里石壁寨西南都西社近村三层寨胥高百余丈四周石崖止有独行小径小门 羊肠寨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羊肠山 龙须寨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龙须山巓文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