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山西通志
山西通志
国朝康熙十六年知州柯弼倡修二十七年知州金玉相五十八年署州牧蔡梦竒继修
崇圣祠在明伦堂东北
文昌阁在旧文庙侧
名宦祠在防门左
乡贤祠在防门右
射圃在明伦堂东
学田四十亩零
定襄县儒学在县治东北旧在县治南城外元大徳十年知县赵徳温重建崔允记明洪武八年县丞徐思宁徙今所正徳间知县王増修嘉靖三年知县张荣万厯十二年知县白璧二十二年知县刘士麟继葺四十二年知县王立爱拓旧制重新之
国朝康熙四十六年知县王时炯重修
崇圣祠在文庙东
文昌阁在文庙东
名宦祠在防门左
乡贤祠在防门右
射圃在崇圣祠前
学田三顷一十亩有竒康熙间知县王时炯清丈社学在察院前西康熙间知县赵继普建膳田一顷一十亩有竒
静乐县儒学在县治东岑山半崖间宋大观中始建岑山下陂南儒林街明洪武二年县丞谭章改建岑山半崖之东隅嘉靖二十四年毁于燹御史陈豪知县杨缙复徙儒林街旧儒学之东工未竟万厯十五年御史陈登云檄县议迁督学王守诚卜基今所以寳峰寺改建知县刘沂董其事二十六年知县杨登科三十一年知县罗以旌杨继增饰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知县张彦绅重修
崇圣祠在正殿后
文昌阁在学舎左
名宦祠在崇圣祠左
乡贤祠在崇圣祠右
射圃【废】
社学【废】
代州儒学在州治南明洪武二年建永乐间知州侯彦实正统间知州田立天顺间指挥张懐相继缮成化中都御史秦拓而新之正徳五年督学陈鳯梧十四年知州马希龙续修嘉靖三十二年都御史赵时春更爲建置规模始备万厯十三年兵备张惟诚增修
国朝顺治九年鴈平道余应魁继修
崇圣祠
文昌阁在文庙左
名宦祠
乡贤祠
射圃明兵备张惟诚建赵范记
学田地二顷有竒明兵备张惟诚置
社学【废】
五台县儒学在县治西南金正隆二年建明洪武间知县王公懋修成化六年知县贾纶治十三年知县刘光祖先后拓修
国朝康熙十二年知县陈恭训导贾炜重修二十二年地震圯知县周三进教谕姬译倡修杨鸣鹤记崇圣祠在正殿后
名宦祠在泮池左
乡贤祠在泮池右
学田六十二顷三十一亩
繁峙县儒学在县治东元至正初建明洪武三年县丞刘议修成化间知县李芳张寿嘉靖七年知县于隆先后增葺
国朝康熙四十七年知县齐士琬重修
崇圣祠
名宦祠
崞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元大定间建明洪武三年知县周英重建三十三年县丞刘大渊修景泰成化间知县武桓姜义杨庆呉祥继缮正徳间布政使刘泽行县丞刘存复修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地震圯二十五年县令吕爚重修自爲记五十八年知县秦大冏县丞陈尔遴典史张芳建尊经阁翼经楼冯国琛记
崇圣祠
文昌阁在大成殿东
名宦祠在防门左
乡贤祠在防门右
尊经阁翼经楼在文昌阁前
射圃在文昌阁后
学田一十一顷一十六亩明知县陆寿光请垦东西山间田张鳯池记
社学【废】
义学二所一在城中一在原平
石桥书院在北门外明尚书梁璟建后废
宁文书院在宁文墅明副使张鳯羾建王崇文记后废
保徳州儒学旧在城东南隅宋熙宁初知保徳军高焕建燬于兵金大定十年知州高懐正改建于州治西自爲记明昌五年知州王嘉言搆讲堂泰和元年知州张令臣大新之自爲记元大徳间知州王济至正间知州许仲杰继修明宣徳六年任泰重建天顺间知州陆镛万厯间知州朱黄裳增修万世徳记万厯四十四年知州胡柟经始李胜之张世熙落成杨州鹤记
国朝顺治十年知州杨士烜重修康熙十二年学正张鳯羽二十年高起鳯三十二年刘瀚先后缮葺胥有记
崇圣祠在明伦堂右
文昌阁在东斋北学正张鳯羽建
奎星楼在尊经阁后
名宦祠在东庑下
乡贤祠在西庑下
射圃在明伦堂西
学田明知州胡柟置
社学二所
见龙书院按察司旧址明知州胡柟建后废
白眉精舍明知州胡柟建
河曲县儒学在县治东北明洪武四年知县徐思敬即宋元故址重建成化间知县殷庠以其湫隘迁明伦堂于县治北隅治十三年知县董璇改建殿宇未竣十五年知县李彦陞继成之规制甲诸邑焦芳记崇祯间燬于兵知县钱永守重建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
射圃【废】
社学【废】
解州儒学在州治东金大定二十八年知州李愈修刘制记元元统初知州耿允嚣重修拔思化记明洪武四年知州洪范十六年州判余尹瞻继葺正统六年知州呉恵重新薛良记成化间知州张宁改建明伦堂号舎治十年知州李溥改建学门于文庙西正徳六年知州李文敏增葺韩文记十四年知州朱璟再修吕柟记嘉靖三年知州解清迁学于庙西隙地马理记三十四年地震圯三十六年知州王惟宁重建万厯间知州魏养防张汝雨陈尧言崇祯初知州徐文炜次第营缮
国朝顺治十三年知州邹蕴贤拓修乔廷桂记康熙三十九年学正马元恺复修
崇圣祠在文庙东
名宦祠在防门外左
乡贤祠在州治北
尊经阁在先师殿后康熙三十九年郡人马淑援重新介孝璿记
射圃在儒学东南
学田剏自栢乡张氏计地三百亩歳久佃者多干没署学正辛思齐白州守熊万腾按亩厘定始复之额外益田一顷五亩零
社学二所
裕斋书院在州西北四十里三张村元隠士岐裕斋建后废
见山精舎正徳中运判杨士魁建名五经馆后废解梁书院即广慈寺明嘉靖初知州林元叙州判吕柟撤寺改建
安邑县儒学在县治东宋蔡攸建有碑记元至正间重建明洪武间知县晋之用修天顺间知县杨罄重修薛瑄记曰乃作周庑乃作大成以及门宇无不崇举成化间知县刘谨正徳间知县魏瓒继修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圯知县李瑜经始傅希挚朱擢继成之王得春记万厯间知县羊可立路一麟呉愈继葺
国朝康熙二十六年知县柯世荣训导李王栋复修崇圣祠在明伦堂东北
名宦祠在櫺星门内东
乡贤祠在櫺星门内西
射圃在西庑后
学田二顷三亩零崇祯十二年知县王嘉谋置社学在东察院南
夏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元至元十四年知县申逹建刘黙记大徳十一年知县张式至顺二年逹噜噶齐田叶至正八年知县何义继修明洪武初知县阎育重修成化十四年知县杨通十九年知县陈閠治四年知县姜洪增修嘉靖三十二年廵盐御史尚维持拓而新之王崇庆记万厯元年知县陈世寳增建制度始备张四维记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郑四端重修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宋国贤复修
崇圣祠在文庙东
文昌祠即尊经阁
魁星楼在儒学东南隅
名宦祠在崇圣祠左
乡贤祠在崇圣祠右
射圃【废】
学田六十三亩一分零
社学【废】
义学在县署内康熙间知县史晟建
温公书院旧在县治东北元至正间改建于儒学东明成化九年副使胡谧复徙东四十歩治三年知县姜洪复徙学左即今址嘉靖间地震圯万厯九年知县杨溢重修
涑水书院元至治癸亥邑令特穆尔布哈建在县治西偏堂七楹中设司马文正公像顔曰粹徳堂左延賔右延师辟斋五聚邑士之俊造与幼学者分教焉游息之所讲肄之室庖廪井廏靡不具备复置田亩若干歳入以赡且以供祀事王纬记
平陆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宋祥符二年知县麻吉肇建元至元十三年知县葛荣重修歳久圯明洪武十六年知县孔守道训导王翰复建成化间主簿赵清治间知县侯尚文增修嘉靖四年御史祁果檄知县王绅重新吕柟记三十三年知县田充国辟学路四十年知县呉守礼缮两斋四十二年知县王发防建魁光楼万厯间知县李濢马民牧强自修刘盈科继修明季燬
国朝顺治十三年知县崔伟重修功未竣康熙七年知县陈国泰落成周训成记十七年知县柴应辰十八年教谕邓鼎甲训导孙永大继修
崇圣祠在文庙东
名宦祠在防门左
乡贤祠在防门右
射圃在大成殿西
学田一百二十亩生员赵永祐永吉永祺置
芮城县儒学在县治东北旧在治东南金天防六年兵燬八年知县朱洗马徙建今所后知县完顔徳玉修元知县苖踞重修明洪武间县丞杨得永乐间知县俞士眞先后增建成化万厯间知县孟济李英任亨主簿李济知县赵庭琰继修
国朝顺治初知县王自修增修隂润记康熙三十四年知县高寿名四十七年知县邵璿继修
崇圣祠在明伦堂东北
名宦祠在防门外左
乡贤祠在防门外右
射圃【废】
义学在县东
文学书院在县东北五里万厯四十年知县赵庭琰建中祀子夏左右以田子方段干木配享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毕盛赞重修
运司儒学在运治东南元大徳三年运使鄂通茂建学士虞挚记明洪武初运籍生员附解安二学而运学废正统己未鹾司韩伟请复旧制堂庙祠庑师生员额埒郡庠壬戌重修庙学孙昌记天顺间运使史潜治间御史张应奎继修正徳初御史周廷徴置乐舞礼器万厯间运使林国相运判王建中崇祯间御史杨绳武增修
国朝顺治十三年运使陈喆重修康熙六年御史施维翰二十七年运使蘓昌臣五十六年御史张国栋继修今改
中学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
河东尊经阁光禄卿马理记侍御邱某建楼南面条山楼崇二仞贮书其上
射圃在正殿东
学田明万厯间运使林国相置署司运判王建中续置夏县地六十余亩又清厘解州临晋安邑禁垣滩地五百一十亩岁久湮废今存禁地二百七十九亩零社学五所
河东书院在城北五里正徳九年廵盐御史张士隆建吕柟记内有书楼马理记万厯八年张居正奏毁天下书院御史李廷观改祀尧舜禹爲三圣庙迄今胜概犹存
养精舎在运学东中有游息亭亭后有堂六楹曰养正择师居之左右四斋各六楹马理记
运书院在运学东天启三年御史李日宣建延邑人曹于汴主讲席买夏县地以给之御史姜思睿楚朗扬复置地安邑共九百四亩三分零歳久湮没
国朝康熙二十八年御史郝惟谦檄两县清厘运使蘓昌臣核实租额该县每年彚收解交三十六年运使顔光猷重修
正学书院在东门内明嘉靖中御史余光建今改爲东察院
绛州儒学在城东北隅宋咸平二年州牧夏侯涛修李记元至元十三年知州郭天祐修王恽记至正二年知州李祖荣重修贾鲁记明洪武十年知州顾登复修正统十年知州王汝续除旧易新殿庑堂斋以次修举薛瑄记成化间知州许珙继葺沈钟记正徳十六年知州李文洁嘉靖间知州刘朝麒万厯间知州张继东方立诚继修
国朝顺治间知州薛世望重修康熙六年知州刘显第十九年知州刘涵继修
崇圣祠在明伦堂东
名宦祠在櫺星门内东
乡贤祠在櫺星门内西
尊经阁明知州程腾汉建吕柟记
学田在北山寺峪万厯二十六年知州王大栋置后地主偿价贮飬亷柜又城濠下色地四十五亩零社学凡七所
义学二十五所
崇理书院在州东治间勅建后废
启光书院在塔东旧名启光楼嘉靖九年建
国朝闻喜翟鳯翥购之改启光书院令绛士肄业其中闻喜县儒学在城东北隅宋咸平四年知县慈释回新庙貎植古栢县尉李记曰桐乡我夫子之庙环垣歩二百四十有五中树大栢二十有一至和二年知县马中庸修司马光记曰其前爲祠殿其后爲讲堂左爲斋宿之室右爲俎豆之府其两傍皆爲学舎金大定二十六年署县事王宗儒重修自爲记泰和四年署县事王靓重修张邦彦记元至元十一年知县张仲祥重修王恽记大徳五年知县刘文俊重修曹舜龙记七年地震殿庑圯达噜噶齐哈喇完缮延祐七年知县王杰补葺吕希才记明洪武十二年知县张同文重建规制胥备正统十一年知县侯琳治十五年知县呉璇正徳十三年知县王琳增修嘉靖三十四年地震頺壊知县杜华重新万厯间知县王象干徐明李养正李就果继修
国朝康熙元年知县李如兰重修翟鳯翥记二十年知县许自俊复修
崇圣祠在正殿后
名宦祠在防门前东
乡贤祠在防门前西
射圃【废】
学田一顷五十九亩七分
义学在儒学西
董泽书院在县东四十里宋相赵鼎世居其地六世孙筼仕元爲国子监博士谒告归建虞集记明万厯间改爲祠堂
涑水书院邑人翟鳯翥建于红鹤楼侧
河津县儒学在县治东元皇庆初建明洪武六年知县张天麟修天顺二年知县赵恺增修薛瑄记正徳五年知县王谔拓旧制增新嘉靖三十二年知县高文学买地凿泮池树坊表宏敞有加明末兵燹毁
国朝康熙九年知县崔鸣鷟重修
崇圣祠在文庙西南隅
文昌阁在学宫东
名宦祠在櫺星门内左
乡贤祠在櫺星门内右
学田【废】
社学 太和坊一 永绥坊一 午芹村三胥因寺观爲之里人张锦鳯复设水田四十七亩爲讲学费立碑记
文清书院在县治西明治戊申防政王盛乃文清弟子也行部至县捐金修之题其门曰文清书院隆庆间知县张汝干拓基重建
龙门书院在城小东门北堂斋廊庑计十有八楹康熙二十八年知县杨玉建
稷山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唐贞元中建金贞祐间兵燬元初重建元贞间知县郑扆重修段思义记至元间知县郭思孝重修韩祚记明洪武间知县茹伯贤李均保宣徳间知县杨春正徳间知县张延康增修嘉靖间地震圯隆庆二年知县孙倌重新梁纲记万厯四十年知县张思恭崇祯十五年知县白足长重修
国朝康熙十九年知县朱天爵三十八年知县傅宗继修
崇圣祠在正殿东北
名宦祠在大成门外西
乡贤祠在大成门外东
学田【废】
至圣庙在城东二十里小杜村唐杜子羙读书处后建庙元大定间改爲寺
国朝雍正六年里人闫鹏起闫茵重改爲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