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高平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宋元祐三年知县张持记曰唐呉道子画孔子爲鲁司冦时像二本乘车而羣弟子从者谓之圗立而顔渊侍者谓之小影司门郎中王伯瑜传小影于仙源孔氏盖孔子四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之所藏也传于棣州摹石于学中元至正八年县令刘好徳重建明正徳九年知县袭进贸民地拓而新之李逊学记嘉靖二十七年知县傅思明重修有记三十年知县王省身三十五年知县刘应召四十二年知县洪声远崇祯五年署县事焦浴继修十三年知县滕仁政重修杨暄记
  国朝顺治八年知县刘广国重修李棠馥记十一年知县范绳祖康熙间知县刘璟白良玉继葺
  崇圣祠在文庙东北
  文昌阁在文庙东南
  名宦祠在防门东
  乡贤祠在防门西
  射圃在学西南隅
  学田一顷一十二亩零嘉靖四十三年知县张卤置米山宣圣庙元延祐间知县郭质建宋翼记曰翼教授懐孟北归始记勾要馆召爲应奉翰林文字又记釜山馆继爲修撰又记河西馆窃喜五乡人士可与爲善延祐七年宰澄城郭质兴复米山等五十九里之文馆米山人牛用记
  社学宋晋城令明道先生建立七十所元大定中县令郭质修举之元季兵燬明治八年知县杨子器恢复在县者四在村者三十六歳久寖废万厯三十六年知县杨应复振举焉
  晋城书院明治初知县杨子器毁新庙爲之名正社学后圯嘉靖间县丞孙应奎葺而新之题曰晋城书院姜润身记
  阳城县儒学在城东南明洪武四年知县李芾重建宋讷记曰阳城庙学枕城东南学基狭隘李侯相旧学西有废地以道喻民筑基督工规模大过前代嘉靖间知县邹颐贤増修万厯间知县张应诏重新王国光记
  国朝顺治十五年署县事泽州同知戴天徳倡修十六年知县陈国珍落其成白孕谦记康熙八年知县都甫増修二十年明伦堂圯邑人田六善修二十七年冬正殿灾知县项龙章重建田六善记
  崇圣祠在明伦堂东北隅
  文昌祠即旧青云馆
  名宦祠在防门东
  乡贤祠在防门西
  社学在县治东
  陵川县儒学旧在城东南隅金天防间县令魏致隆主簿赵大允迁城外东南元大徳间知县安某増修明洪武初县丞宋崇善重修路泰记天顺三年知县任通展修薛瑄记成化嘉靖间知县李浒赵孟干继修四十四年知县孙绍先以其湫隘逼水撤东关神祠更置之嗣令尹宗孝续成顾显仁记天启三年知县杨如桂复迁城内
  国朝顺治间知县黄国灿教谕巩璿图重修钱受祺记康熙十四年知县孙必振复迁城外东南旧址而拓其制自爲记
  崇圣祠在文庙东
  文昌祠在崇圣祠后
  奎光楼在庙东南
  名宦祠在崇圣祠前
  乡贤祠在名宦祠前
  射圃在学宫左
  义学知县黄国灿置学田
  书院在西庑后康熙十四年建
  沁水县儒学在城西门外金正隆二年县令李搏建元至正间知县常允修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县丞陈徳重建永乐三年知县章聪正统四年知县姚琏景泰三年知县张升继修治五年知县王辅九年知县杨范次第増修杨一清记嘉靖间知县王进贤万厯间知县董之表重修
  崇圣祠在文庙东
  名宦祠在明伦堂东
  乡贤祠在明伦堂西
  射圃在学东南
  学田三所元至正间知县陈荣祖置后废
  社学在北街址存
  鳯原书院在西关后废
  蒲州府儒学新设奉文议建
  永济县儒学旧在古城内元初迁州治东南庙屋数间以备奠菜至元丙子郡侯史氏拓建段成已记明洪武间同知赵槱重建宣徳七年知州刘仪修正统十二年知州张廉广大成殿东西庑号舎堂斋悉如制薛瑄记天顺四年知州徐孚成化五年知州张本济治八年知州许继修嘉靖三十三年知州陈应和复修三十四年冬地震圯三十六年分守防议王之诰知州邉像更建四十二年知州张印万厯二十六年知州鄗元柱増修三十五年分守防政乔学诗知州张羽翔重新赵用光记崇祯十一年分守道李一鳌复修
  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州马翰如康熙二年知州侯康民三十七年守道呉自肃知州李六成继修
  崇圣祠在文庙东
  文昌阁在崇圣祠南
  名宦祠在防门前东
  乡贤祠在防门前西
  祀田养田在城北复安里
  社学旧置八十七所后废
  义学在城东
  首阳书院在城西南隅元至元初郡人王善建明初燬治间知州许复建李东阳记中爲堂曰崇徳以施讲授后爲堂曰养正以藏古今图籍傍爲左右庑以爲肄习之所又后爲祠堂三区中以祀二贤左祀名宦右祀乡贤而总名则因其旧
  河中书院在州治东三里峩嵋原上旧爲东岳祠明正徳间吏科给事中吕经出佐蒲州改祠爲书院扁以河中仍古郡也朝邦竒记万厯间守道陈儒知州胡大壮修葺
  国朝康熙三年总督白秉正按部至郡偕守道陈秉直知州侯康民重新
  临晋县儒学在县治东元至元十一年知县敦武校尉许荣建至正二年知县党若济重修明洪武四年主簿叶士温训导孟思顔加葺歳久倾頽成化十五年知县毛鳯来重修嘉靖二年知县丁守中改作吕柟记曰移退省堂于学后空地而改堂址爲明伦堂改明伦堂址爲大成殿改殿址爲防门旧防门址爲櫺星门皆増楹高阔乙卯地震圯知县李世藩拓旧制更建王光宇记万厯十一年知县赵岸十五年知县呉崇礼二十八年知县高惟冈天启六年知县秦懐庆继修
  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县孙宗元康熙三十八年知县王光臯四十七年知县徐炘増葺
  崇圣祠在儒学门内东
  名宦祠在泮池东
  乡贤祠在泮池西
  射圃在训导宅东
  学田五姓湖滩奉帖文退地胥为学田勒碑明伦堂右又地八顷四十九亩
  社学【废】
  虞乡县儒学新设奉文议建
  猗氏县儒学在县治东金成安二年建燬于兵元至元癸酉主簿李仁扩旧基重建段成巳记曰释奠执事者扫地爲位侯噫叹良乆相基之旧以歩武计纵九十五衡二十五邑人荆鉴施东偏地共得亩三十搆正室二筵广轮十一宇庙曲廻计二十架春秋二仲三献各有其位丽牲登歌各有其所应门居中臯门居外大小异制壮伟闳耀明洪武三年重修嘉靖三十三年知县韩应春复修三十四年地震圯知县韩应春缮葺韩邦竒记万厯九年知县贾一鹗二十年知县李景登辟地増饰视旧有加何东序记
  国朝顺治十五年诸生荆可樾修康熙九年摄县事董国政増新
  崇圣祠在文庙东北
  魁文阁在櫺星门外东南隅
  名宦祠在防门外左
  乡贤祠在防门外右
  学田【废】
  社学【废】
  义学三所
  万泉县儒学在县治东宋至和元年知县赵瞻建金太和三年主簿刘从谦修张邦彦记曰爲屋八十间正殿在前讲堂在后堂之左右翼以两斋又爲两庑直接贤堂爲库房爲尉室贤堂二室分设正殿前又于其南起四贤堂元大徳四年摄县事胡元正至治三年知县伊噜勒齐特穆尔继修明洪武三年増饰宣徳二年知县张惠天顺八年知县梁栋成化十九年知县蘓旻治三年教谕吕富嘉靖七年知县杨兰二十三年知县刘文光万厯十四年知县符嘉训继修
  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县郑章増葺
  崇圣祠在文庙东
  名宦祠在櫺星门内左
  乡贤祠在櫺星门内右
  荣河县儒学在县治东南明洪武三年县丞马复礼因故址重建天顺六年知县李逢春修治五年知县高腾复修嘉靖三十五年地震圯知县侯祁更建万厯间知县王立本梅焕缮完崇祯十一年邑人李嵩等修
  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县张钖文拓旧制重新康熙十一年知县陈觐圣修葺
  崇圣祠在文庙东北
  魁星楼在文庙东南
  名宦祠在泮池东
  乡贤祠在泮池西
  射圃在学东
  社学【废】
  大宁书院在后土祠东明治间知县高腾建后废三鳯书院嘉靖间知县侯祁建后废
  辽州儒学在州治西南元至元初知州刘义建大徳七年地震圯延祐三年张思义重修明洪武初知州尹暹重修十一年知州蒋汝善徙建文庙东景泰间知州黄钺撤旧维新高谷记治十六年知州杨恵増葺
  国朝康熙十二年知州杨天锡重新
  崇圣祠在櫺星门内东向
  名宦祠在大成门外东
  乡贤祠在大成门外西
  学田平坡涧地四顷三十六亩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州贾廷兰续置一十二亩
  社学在城隍庙左
  义学二所顺治丁亥知州宋徳芳置缮田四十三亩
  和顺县儒学在城东北隅元至正十三年县尹张钦祖建明洪武四年主簿刘徳修永乐间知县王衡景泰天顺间知县段珉王恕治间知县孙鼎马廷玺继葺万厯十二年知县李继元拓地修建薛亨白孕谦胥有记崇祯十二年知县李呈藻邑人乐鹤庚増置斋舍门房
  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县李顺昌教谕白毓秀重修白如梅记康熙八年知县邓宪章训导王协庆増葺宪章自记
  崇圣祠在文庙东北
  名宦祠在乡贤祠前
  乡贤祠在崇圣祠前
  学田五十四亩
  社学
  义学
  榆社县儒学在县东门外元中统辛酉县尹蘓某建至元乙亥宣差实都己卯县尹王天祐继増大徳癸卯逹噜噶齐布哈县尹秦松龄更新之呼延伯起记甫成地震圯明年县尹樊都重修贾景岩记明洪武五年县丞林茂重修后知县周至善尚弼武清何毅马骥王宠继葺嘉靖九年县丞徐元道重修万厯三十三年抚按檄县拓修
  国朝顺治四年知县王殿珍教谕薛应聘増葺十四年生员张正修重新
  崇圣祠在文庙东
  名宦祠在泮池东
  乡贤祠在泮池西
  社学在西庑后
  沁州儒学在州治西兴文街明洪武三年知州陈大本建成化十三年知州张玘修沈钟记后知州许英重修治四年防议王盛増扩基址通城西南辟门南向万厯十三年知州刘宗禹复修
  国朝顺治九年署州事陈允忠十八年知州陈宪康熙九年知州汪宗鲁二十年知州杨茂英继修后邑人呉琠复修
  崇圣祠在正殿后
  文昌祠在文庙后
  名宦祠在防门左
  乡贤祠在防门右
  射圃在二门西
  沁源县儒学旧在东关东南元大徳间建明洪武八年知县邵善修永乐七年主簿刘铎重修嘉靖元年知县冯继祖易圣寿寺爲学宫二十年知县贾徳润复徙故址三十三年知县张廷槐増修万厯八年知县靳贤复修天启六年知县李乐教谕段逹训导郭金城改建于北关外崇祯十五年知县齐克谐教谕王心一始迁于紫金山之东坡即今西城高阜处
  国朝顺治十五年知县袁赋诚康熙三年生员刘濬源胡琪四十七年知县韩瑛先后増葺
  崇圣祠在正殿后
  名宦祠在防门左
  乡贤祠在防门右
  射圃在学东
  社学在县前
  义学一所在东门外下街
  武乡县儒学旧在县治西南明正徳四年县丞陈溥徙建于按察分司即今县治王崇庆记嘉靖十八年知县白纲改修三十一年知县赵卿请复县治遂迁学宫于鞞山石勒寨窦一桂记万厯间知县黄元防张五羙崇祯间知县杨家鳯増修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呉齐漳易民地拓修二十四年知县高鉷四十六年知县祝兆麟继修
  崇圣祠在正殿后
  文昌阁在文庙东南
  名宦祠在崇圣祠左
  乡贤祠在崇圣祠右
  平定州儒学旧在州治东南隅宋元丰六年建元至正间兵燬明洪武二年知州程宗道徙置下城东北十六年知州赵景先重修天顺间知州叶昌成化间知州陈志呉鼒继修治九年知州呉贤拓而新之王鸿儒记嘉靖间知州蔡俸马京姚防极孙九畴续修万厯元年知州杨梓増修杨思忠记崇祯间知州卞爲麟复修
  国朝顺治八年知州陈起潜重修康熙间知州张愼再修白辉记五十三年知州何锡禄重新
  崇圣祠在明伦堂右
  名宦祠在防门外东
  乡贤祠在防门外西
  射圃在文庙东
  学田四顷十三亩在庙沟村崇祯十三年知州张其治置有记
  社学四所嘉靖十五年知州马京建后废
  义学三所
  石楼书院在儒学西明学正夏廷器建以对石楼山故名
  冠山书院在冠山之腹元左丞吕思诚读书处初名冠山精舎后赐额建燕居殿设宣圣像以顔防二子列配复建防经堂徳本行源二斋学士虞集撰记中书礼部移文宣慰司下冀宁路指挥平定州储书万余卷明防政汪藻重修郡人孙杰更建高岭书院于南劖石爲洞肖夫子像祀之乔宇撰记
  寿阳县儒学在县治西宋元祐初知县张元淳建李毅记曰中爲正殿次爲东西庑讲授有堂弦诵有斋藏祭器有库賔位庖湢皆有所凡爲屋四十楹金末燬元至元间知县李通重建防复废明洪武四年知县呉原庸复建治间知县胡宣更新之嘉靖十年主簿呉逹拓制重修崇祯十年知县杨思选复修
  国朝康熙十八年知县田国弼五十六年知县李敦重修
  崇圣祠在文庙东南
  名宦祠在防门外东
  乡贤祠在防门外西
  射圃在明伦堂西
  社学二所
  义学五所康熙间知县呉祚昌建又置田九十六亩
  盂县儒学在县治东南隅元至治三年州判蒲机修虞集记曰大成有殿从祀有庑表以大成门翼以更衣室庙后有学其中爲堂东西两斋以居师生凡若干楹明洪武间知县王霭重建天顺成化间防政杨璿知县石英继修
  国朝顺治十三年知县张佳珩重修康熙二十三年知县孔兴范复新之
  崇圣祠在文庙东
  名宦祠
  乡贤祠胥在崇圣祠前东偏
  射圃【废】
  学田万厯间知县张泰运创置共上中下地六十顷二十亩零
  乐平县儒学在县治东南金太和年建明洪武永乐间知县冯人杰李敬徐铭继修天顺二年防政杨璿檄知县王文増拓重修嘉靖十五年知县张武几复新之万厯间知县熊灿郭□续修崇祯间知县吕维袺复修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王祚永训导王基昌重修崇圣祠在文庙东北
  文昌祠在儒学东明知县王邦宠建赵士吉记名宦祠在防门外东
  乡贤祠在防门外西
  射圃在明伦堂西
  松峯书院在三都别野元圣裔孔克威建吕思诚记曰罗庄孔克威求记思诚爲松峯书院额又书夫子燕居殿一楹闻诗闻礼二斋
  忻州儒学在州治西北旧在治西南九龙原上后晋天福二年建金天徳大定间知州傅愼防继修元皇庆间知州白朝列又修明洪武三年知州钟有谅宣徳天顺间学正杨瓛知州夏至明次第缮葺成化间知州刘清重修陈璧记治五年知州王轩徙建今所规模敞视旧有加徐溥李东阳胥有记东阳记曰王侯重烦民不欲有所徴适发地得藏钱十万曰此可以供役矣物计而工给之沛然有余嘉靖十一年知州韩希顔増修十八年学正徐宗尧辟学门设射圃建讲堂党承志记万厯崇祯间知州杨维岳丁元楧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