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山东通志
山东通志
皇清孔允钰【六十五代顺治元年任軄】孔毓麟【六十七代顺治七年借任】孔毓瑛【六十七代康熈五年借任加六级】孔毓埏【六十七代衍圣公毓圻弟康熙十八年袭职加六级】孔传鋕【六十八代衍圣公毓圻子康熙四十四年袭职加十级】孔继溥【六十九代衍圣公传铎子雍正十一年袭軄】
翰林院五经博士【南宗】
【圣裔四十八代端友宋衍圣公偕族叔传侄玠扈从宋髙宗南渡寓居衢州府西安县卒无子以侄玠嗣自玠至洙凡五代俱袭封衍圣公详世系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召洙赴阙授国子祭酒提举浙东道学校事无子遂罢封今之衢族多系中兴祖仁玉五代孙传之后裔也明治六年从衢州守沈之请诏设五经博士一员奉衢州祖庙祀事孔彦绳五十九代由选举正徳元年授軄为南宗博士之始彦绳卒数代未袭】
皇清孔兴【六十六代康熙四十一年承袭博士主衢州祀事】孔毓垣【六十七代康熙五十三年袭軄】
国子监学正
【唐封褒圣侯孔徳伦先圣三十三代孙也在河南宁陵县勅建祖庙明正统九年诏迁庙于仪封嘉靖十四年准请祠官特授圣裔为国子监学正専主祀事孔承寅六十代嘉靖十四年授軄孔尚林六十四代崇祯元年授职】
皇清孔允齐【六十五代由衍圣公保举于顺治八年授軄】孔毓璋【六十七代康熙三十年授軄】孔传钧【六十八代康熙五十八年授軄】
太常寺博士
【圣泽书院即孔子宰中都地也明设太常寺博士一员以主祀事例以衍圣公三子承袭崇祯间五经博士孔允钰以违例罢軄】
皇清孔允钰【六十五代顺治九年衍圣公孔兴爕请以允钰暂主圣泽书院祀事】孔毓琮【六十七代康熙二十六年袭軄】孔毓防【六十七代康熙四十七年代袭】孔传煦【六十八代康熙五十五年袭軄】孔继泰【六十九代雍正四年袭軄】
尼山书院学録
【书院在尼山之麓圣母祷尼山而生孔子实毓圣之灵区也元至顺二年衍圣公孔思晦请设尼山书院洙泗书院山长各一员本年以彭璠为山长璠卒以益都路马犹子为山长至元三年以谿达识为山长是后聴衍圣公保举族人之贤者任之孔思本五十四代由保举任山长陞般阳路学教授孔克信五十五代由泗水教谕陞山长孔克纲由丰县教谕陞山长明正徳二年衍圣公闻韶奏改山长为学録軄视国子监孔彦章字朝显五十九代由保举正徳中授軄孔誉六十一代嘉靖三十五年授軄孔允桐六十五代孔兴荣六十六代万厯中相继授职孔谦六十一代由廪生崇祯九年授軄孔允统六十五代由廪生崇祯十一年授軄崇祯十四年以增生孔闻然代职】
皇清孔闻然【六十二代顺治元年授职】孔贞纲【六十三代由生员顺治四年授职】孔毓玺【六十七代康熙二十三年授职】孔传钫【六十八代康熙五十年授职】
洙泗书院学録
【书院在孔林之东二里许周敬王三十六年孔子自卫反鲁乃与弟子讲道于洙泗之上鲁记所载孔子讲堂即此也元时创建请额为洙泗书院至顺二年以衍圣公孔思晦之请设山长聴衍圣公保举族人之贤者任之孔濵五十三代由保举授山长孔思迅五十四代孔克昌五十五代孔希孟五十六代以保举相继授职明正徳二年改为学録孔彦防字朝元五十九代正徳中保任洙泗书院学录孔述字以传六十一代嘉靖三十八年授职孔颙字以昻万厯二十七年除授国子监学録主洙泗书院祀事学录加京衔始此崇祯六年以孔尚澄代职】
皇清孔尚澄【六十四代顺治元年授职】孔尚仟【六十四代康熙六年授职】孔侦爝【六十三代康熙二十年授职】孔兴烒【六十六代康熙三十一年授职】孔毓坪【六十七代康熙三十九年授职】孔传本【六十八代康熙四十三年授职】
圣庙执事官四十员
【雍正八年十一月奉谕防增设执事官三品者二员四品者四员五品者六员七品者八贠八品九品者各十员各按品级给与章服各员由衍圣公于孔氏子孙内选择报部充补彚奏以闻每年给俸二十两俱经衍圣公选补如数】
曲阜县知县
【按史汉以前曲阜为鲁国故有从事督邮之官隋改为曲阜县始有令至宋以京朝官知县事故有以殿中丞知县事者有以光禄丞知县事者宋真宗改仙源县仁宗皇祐三年诏今自仙源县官复于孔氏子弟中选用徽宗崇宁间又诏文宣王后当聴一人注兖州仙源县官有丞有簿有尉大抵皆世官也金元常以衍圣公兼知县事故有世袭县尹明洪武七年改为世职聴衍圣公保举族人之贤者咨部选授万厯元年两院题准挨取孔姓廪生六名学道考选四名送两院两院考选二名送吏部吏部考选一名授前职旧系世职不与黜陟以故不在应朝之例四年抚按题准如流官事例依期应朝聴考察着为令至 国朝雍正三年诏曲阜县知县由衍圣公会同廵抚拣选保举引】
【见钦授三载考绩举劾如制盖于厚圣裔之中寓以饬吏治之意也攷之旧志可记者自唐始孔绪四十代唐曲阜令孔昭俭四十一代累宰曲阜孔仁玉四十三代后汉长兴初任曲阜令后周广顺二年复授县令孔宜四十四代宋干徳中任县令孔延世四十五代咸平中任县令孔朂四十四代大中祥符二年由太常博士授仙源县令时曲阜改仙源孔延鲁四十五代大中祥符四年知县事孔道辅四十五代大中祥符九年知县事孔圣佑四十六代天禧五年以光禄丞知县事孔宗亮即舜亮四十六代庆厯五年以将作监丞知县事孔彦辅四十五代庆厯十五年知县事孔宗翰四十六代嘉祐元年知县事孔淘四十八代嘉祐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县事孔宗夀四十六代绍圣元年知县事孔元用五十一代寳庆元年以通直郎任县事孔思逮五十四代金大定初任曲阜令时仙源复改曲阜孔总五十代大定二十二年以公兼县令孔克昌五十五代承安二年诏袭封衍圣公年及十七兼曲阜县令孔元用元太祖十五年诏复授元用为曲阜令子之全孙治俱袭县令孔思诚五十四代至元二十二年袭县尹孔济五十五代延祐中授孔思凯五十四代至治二年袭孔克钦五十五代元统初袭孔希大字士功五十六代至正十二年授从仕郎袭县令二十三年授希章为曲阜县令明洪武元年仍以希大为曲阜令改承事郎后坐废改世袭为世职孔克伸字刚夫五十五代洪武七年衍圣公希学保任世职始此孔克防字耕夫洪武十五年任孔希文字士周五十六代洪武十七年任孔希范字士则洪武二十八年任孔克中字正夫五十五代永乐九年任孔公镗字声闻五十八代宣徳九年任孔澳字蕴伯五十七代景泰元年任孔公锡】
【字赐文五十八代景泰庚午举人天顺五年任以考绩加兖州府通判衔仍管县事按世职加衔始此孔燮字理伯五十八代成化八年任孔希永字士毅五十六代成化二十三年任孔彦士字朝臣五十九代成化丁酉举人治二年任孔承泗字永道六十代正徳元年任孔承夏字永功正徳五年任孔公统字一文五十八代正徳十一年任孔承震字永器六十代治戊午举人嘉靖元年任孔公珏字栗文五十八代嘉靖十一年任孔公泽字仁文嘉靖二十二年任孔承业字永基六十代嘉靖二十五年任孔廓】
【字以任六十一代由嵗贡嘉靖四十三年任孔承厚字永载由廪生隆庆二年举孝行授职孔复字以诚六十一代由廪生万厯元年选用五年考满称职加陞济宁州知州衔仍管县事厯官运使同知孔贞教六十三代由廪生选举万厯三十五年以京卫武学教授县令孔贞丛字茂所由廪生万厯二十七年选用四十三年加陞山东盐运使同知衔仍管县事孔闻简六十二代由廪生崇祯元年选用陞东昌府通判孔毅六十一代由廪生崇祯二年任孔贞堪六十三代由廪生崇祯十三年任】
皇清孔允淳【六十五代顺治元年由廪生衍圣公保举咨部题授世职知县五年加东昌府通判衔管县事】孔兴认【字缄三六十六代由廪生康熙十九年知曲阜县三十一年再任仁俭平易有惠政】孔尚愉【字俞心六十四代由监生康熙二十四年任】孔尚恺【字伯仁六十四代由监生康熙四十五年任】孔衍泽【字沛也六十五代由监生康熙五十一年任】孔毓琚【字季玉六十七代兴认子由嵗贡生雍正三年保举引】
【见条奏称防授曲阜县知县】
四氏学学録
【按建学始于魏文帝黄初二年至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令就庙建学以训孔氏子系犹未设官也至干】
【兴元年孙宣公奭守兖州请以杨光辅为讲书转奉礼郎哲宗元祐元年置教授一员于举到文官内差或委本路监司保举有行义人充令教训本家子弟四年尹复泰以文潞公荐为教授本年又设学録一员此学録官名之始也金元间更置不一至世祖中统初诏立曲阜庙学选师儒充教授正録各一明洪武元年设孔顔孟三氏子孙教授一员用异姓宣徳以后始以圣裔任学録聴衍圣公同旅众公举年徳俱尊学问优长者咨部铨除至万厯十五年增入曾氏子孙乃改为四氏学学録云孔克宴字尧夫五十五代于宣徳元年保任孔伦字经伯五十七代由儒士景泰六年任孔克旻字舜夫五十五代由儒士天顺八年任孔克昫字东夫由儒士成化三年任孔公璜字辅文五十八代由儒士成化十年任孔公字佐文由嵗贡嘉靖十二年任孔公字举文由嵗贡嘉靖十三年任孔彦衢字朝亨五十九代由嵗贡嘉靖十九年任孔彦佩字朝鸣由嵗贡嘉靖三十一年任孔承镐字永周六十代由生员嘉靖三十九年任孔承作字永则由生员万厯八年任至十四年改为四氏学孔承佽由生员万厯十七年任孔闻諌六十二代由生员万厯二十八年任孔闻评由廪生泰昌元年任孔养六十一代由生员崇祯六年任】
皇清孔尚璠【六十四代由生员顺治十四年授职】孔贞灿【六十三代由生员康熙六年任】孔贞綋【由生员康熙十一年任】孔衍侯【六十五代康熙二十年任】孔尚侃【六十四代康熙十二年任】 孔毓玒【六十七代康熙三十三年任】孔尚忻【六十四代康熙四十三年任】孔衍漳【六十五代康熙五十八年任】
贤哲世职
顔氏五经博士【顔氏为曹姓周武王封曹侯于邾六传至邾武公字伯顔子友别封郳为小邾子其子因父字为氏始以顔为姓友生爽为下大夫爽生连连生□□生鸣自连至鸣皆鲁上大夫鸣生音为司寇音生羽羽生训训生简简生箱自羽至箱皆为下大夫箱生防防生景景生整整生恤恤生求自防至求皆司寇求生友为邑宰友生无繇娶齐姜氏生回于周景王二十四年庚辰冬十一月丙申即鲁昭公二十一年也周景王三十年辛亥年三十二卒于秋八月丁巳即鲁哀公五年葬鲁城东防】
【山之阳娶宋戴氏生子歆宗子世系家乗具载具闻达子孙表着厯代者如二代歆字子林三代俭元泰定三年俱从祀复圣庙十一代异汉大夫十四代□防稽都尉十六代凯安成太守二十三代殷字士荣州举茂才官至御史大夫二十四代盛字叔台魏闗内侯徙居琅琊临沂代传孝恭号孝悌里二十五代钦字公若封葛峄县子二十七代含字都东晋时以讨苏峻功封西平县侯二十八代髦光禄勲袭侯三十代靖之字茂宗御史中丞三十一代腾之字道巴陵太守三十三代见逺南齐治书御史兼中丞三十五代之推字子介隋学士撰家训二十篇三十六代思鲁字孔归唐秦王府记室防军生子四杲卿真卿皆第三子勤礼之后也三十七代籕字师古唐秘书监奉诏撰定五礼进爵为子迁文阁学士四十五代文威五代时隠鲁之峄山号虚中先生四十七代仲昌宋淳化二年讲五经赐第仕终南京判官四十九代复字长道赐进士天章阁待制子孙南徙不知其传以弟端之子继为宗继进士居陋巷故宅五十七代池字徳裕明洪武中官三学教授主奉祀事至五十九代希仁字士元正统十一年钦定主祀景泰二年行取希仁之弟希惠特授翰林院五经博士寻以不系嫡派罢六十代议字定伯诏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主祀成化元年赐第京师入觐驰驿着为例子公鋐六十一代公鋐字宗器成化十八年袭軄子五长重徳次重礼六十二代重徳字尚本正徳二年袭軄六十三代从祖字守嗣无后以重礼长子肇先为宗肇先字启元嘉靖四十一年袭职子嗣慎六十四代嗣慎字用脩万厯三年袭职子允宗允祚六十五代允宗字永昌未袭軄卒万厯三十年赠脩軄郎翰林院五经博士子二伯贞伯亷允祚字永锡以兄蚤卒万厯中代袭及兄子伯贞长让职致仕六十六代伯贞字叔节万厯二十七年袭軄子二光鲁光晋伯亷字叔清兄子幼不任祀事万厯三十四年以例代袭六十七代光鲁字师旦天启二年承袭子绍统绍绪六十八代绍统字景宗崇祯十四年三月承袭五月卒无后八月以弟绍绪代袭】
皇清顔绍绪【六十八代字振宗顺治元年袭职子懋衡】顔懋衡【六十九代康熙五年承袭子崇敷】顔崇敷【七十代康熈四十一年承袭子懐正】顔懐正【七十一代康熙五十五年承袭子士基】顔士基【七十二代康熙六十一年承袭旋卒】顔士埙【七十二代雍正二年承袭旋卒无嗣】顔懐襗【七十一代怀正弟雍正二年承袭】
曽氏五经博士【曾氏夏禹之后少康封次子曲烈于鄫鲁襄公六年邾人莒人灭鄫鄫世子巫奔鲁为鲁大夫去邑而为曾氏复圣曾子生于周敬王十五年丙申冬即鲁定公五年也宗子世系家乗畧具二代元三代西俱崇祀复圣父莱芜侯庙庭其闻达子孙世次可考者自四代钦以下如八代伟汉尚书令九代乐都乡侯十三代寳车骑侍郎十五代防避王莽之乱迁居南丰十八代耀谏议大夫二十二代涣景阳侯三十六代荘唐侍御史三十七代庆御史大夫四十代崇范太子洗马四十八代延膺宋太宗时兵马都监至五十九代质粹字好古明嘉靖十二年吏部左侍郎顾鼎臣奏曾子为圣门高弟得吾道之正传虽配圣有灵而象贤无主当追求其后以主祀事十三年诏江西提学副使徐阶亲诣吉安府永丰县访曾子后时曾嵩曾衮皆以生长南方不乐北徙独质粹欣然请行乃送部以衣巾奉祀十八年照顔孟二氏例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主祀六十代昊未袭卒六十一代继祖字绳之少病目嘉靖三十九年祖质粹故时曾衮以应贡到京替袭前职继祖具奏勘明罢衮官而继祖仍主祀事六十二代承业字洪福万厯五年袭职六十三代毅崇祯元年承袭子文达于崇祯十四年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