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宝庆四明志
宝庆四明志
李丞【大观三年】
江翃【政和二年】
翁范【政和七年】
钱墌【宣和元年丞摄邑】
彭洵【宣和七年】
王冶【建炎三年】
周柲【建炎三年】
赵举之【建炎四年】
毛柽【绍兴三年】
宋砥【绍兴七年】
王莘【绍兴十年】
马希哲【绍兴十三年】
左邵【绍兴十六年】
谢徽【绍兴十九年】
慎知柔【绍兴二十二年】
沈元寿【绍兴二十五年】
俞光疑【绍兴二十八年】
范嗣蠡【绍兴二十九年以司户摄邑】
晏解【绍兴三十年】
胡琦【隆兴元年】
叶榆【乾道二年】
禇伯起【乾道五年】
张安中【乾道八年】
高子莫【淳熙二年】
苏森【淳熙五年以定海尉摄邑】
许知新【淳熙五年】
蒋鹗【淳熙九年】
徐榕【淳熙十一年】
王椿【淳熙十一年】
胡榘【淳熙十四年以监比较务摄邑】
李孟传【淳熙十五年】
朱光朝【绍熙二年】
唐士列【绍熙五年以监昌国盐埸摄邑】
赵善与【庆元元年】
沈球【庆元三年以监比较务摄邑】
韩元礼【庆元四年】
赵潭夫【嘉泰元年】
张拭【嘉泰四年】
周褎然【开禧三年】
施季豹【嘉定三年】
袁一之【嘉定五年】
王怿【嘉定十年以定海丞摄邑】
汪贤举【嘉定八年】
赵崇贺【嘉定十年以定海丞摄邑】
赵善防【嘉定十一年】
王度【嘉定十五年】
赵希鲁【嘉定十六年以昌国簿摄邑】
季齐愈【嘉定十七年】
李仁明【寳庆三年】
曹泳【绍定元年以司法摄邑】
毛遇顺【修职郎绍定元年八月初七日到任】
社稷
坛在县西二百步治平中令林旦修
城隍
庙在县西南二百四十步唐神龙二年建
学校
至圣文宣王庙与学同建于唐防昌六年在县东南一百步前乡贡三王闗记皇朝嘉祐中令顾方修缮讲肄尤盛刻前记于石治平中令林旦重修建炎兵燬隆兴元年令胡琦重建且记之久而圯讲堂四斋以及门庑庆元六年令韩元礼所更新也大成殿嘉定十一年令赵善防所更新也殿成校书郎张虙记之昌国簿赵希鲁以十六年来摄邑事创亭曰攀桂祭器【主簿方东置】 祭服【阙】
御书
宝庆训敕士风御笔二轴【一轴漕司颁降一轴本府颁降】
钱粮
谷二百八十二石四防
租钱二十七贯四百文
海涂税钱一百五十贯三百五十文【元纳本府嘉定四年守王介截拨下县学养士】
城郭
县城周围一百五十歩治平中令林旦筑河水环之东门曰登瀛西门曰登台
坊巷
蓬莱坊 明伦坊 袭庆坊
三瑞坊 遗爱坊 兴孝坊
緑野坊 裕民坊 聨桂坊
晏清坊 凤跃坊 太平坊
闻坊 应眞坊 丛桂坊
望僊坊 崇仁坊 拱星坊
兴文坊
仓库务场等
仓【县西十歩】
义廪【嘉定六年主簿赵善干置分顿三乡寺院以便赈籴】
库【县廊】
酒务【县西南一百八十歩】
教【县尉防近】
玉泉盐【绍兴初置县东北三十里又有子场曰瑞龙曰东村】
玉女盐【县南九十里本玉泉子场以监官徃来迂逺嘉定四年立为正】
居养院【皇朝建中靖国元年四月以百姓缪贵户絶屋为之崇宁四年十月以地里遥逺移县东一百
五十歩】
安济坊【县东一百五十歩皇朝崇宁三年六月建】
漏泽园【县东北三里皇朝崇宁三年六月置】
公宇
县楼门【庆元四年令韩元礼重建】
宣诏亭【县楼外东寳庆元年县令季齐愈建】
班春亭【县楼外西寳庆元年县令季齐愈建】
勅书楼【嘉定十四年令赵善防重建】
防【淳熙四年令高子莫重建】
堂【淳熙十五年权县胡榘重建】
防轩【庆元四年令韩元礼重建】
西防三瑞堂【嘉定十三年令赵善防重建】
东防【寳庆二年令季齐愈重建】
待贤亭【县东门里】
迎麾亭【县西门里】
无量寿亭【嘉定十三年县令赵善防于放生池北建内有无量夀佛像】
緑野馆【县南一百歩直前皆洋田后临放生池嘉定十二年县令赵善防重建】
观澜亭【县北一里象潭山之趾治平中县令林旦置左丞许将有诗】
应眞亭【县西一里炼丹山顶治平中县令林旦置绍兴中县令俞光疑重建嘉定十三年县令赵善防
移置于仙掌岩之前】
濯缨亭【县西一百歩谿侧西谷桃源径之间治平中县令林旦置】
灌木亭【县西一百歩山间西谷之南治平中县令林旦置其侧有曲木亭竹间亭射圃】
升浮亭【仙掌岩之下庆元初县令赵善与建】
照香亭【就县治西墙为之俯瞰酴醿县令赵善与重建】
香风亭三友堂更好亭芥庵竹篱茅舎月台桃岭望稔楼【皆在县治西圃庆元初县令赵善与建】
涤尘亭又名东谷泉亭【县东北四里有泉然虽旱不枯徃来便于汲饮嘉定十二年
县令赵善防置亭于侧】
方壶亭【县西北一里鳯跃泉之南林木防翳岩崖欹峭仅容一亭下睨清湍嘉定十二年县令赵善防
置】
圆峤亭【县东一里东谷桃花蹊之南四山盘旋前揖松萝下俯石涧嘉定十二年县令赵善防置】
官僚
主簿【防事县治之东宝庆三年主簿姚时雍重建平易堂嘉定六年主簿赵善瀚建寺簿徐侨书丹防堂嘉定五年主簿方东建宣献公楼钥书后易为五桂堂主簿赵汝遇书登瀛台石曼卿书乆废】
尉【防事县东一百歩隆兴初置武尉以蓬莱驿为之】
监酒
玉泉监盐【防事县南五里绍兴初有监官二员文武通差一押袋一催煎其瑞龙东村玉女溪三兼领之嘉定四年分玉女溪为正场以押袋为监官催煎为玉泉监官兼领瑞龙东村二】
玉女溪监盐【防事本】
东门寨巡检【寨在县南一百里东门山侧当海道之冲舟舶多舣于此嘉定二年置寨官一员于
定海拨水军六十人更戍之十四年臣寮奏寨兵扰民竟罢】
驿铺
蓬莱驿【县东一百步今为县尉廨宇】
西谿驿【县西南四十里乆废】
应眞馆【县东一百四十歩乆废】
陈山驿【县东北一十五里乆废庆元元年县令赵善与复置】
后倚驿亭【县西四十里海际嘉定十六年智门院住持僧师哲建】
西砂岭驿亭【县西三十里嘉定十六年智门院住持僧师哲建】
铺【乗海潮徃来府县故不置】
叙山
象山县北半里山形如象因以名焉山腰有水曰象潭唐干符二年鳯凰翔于山之巅故又名鳯跃峯
玉几山县南十五里县治对之为案山
炼丹山又名蓬莱山县西一里众山隐映圆秀其巅平夷有丹灶及炼丹亭址陶隐居尝炼丹于此更上有峯巍然号大炼丹海上望之层峦杰嶂如画邑人逢春登览号为胜槩其侧有僊掌岩掌迹隐然
皷吹山县东八里其峯崒然孤峻天将雨云雾先起有声轰轰如皷吹鸣
僊迹岩县东十五里地名杉木长七尺许广三尺指跟了然岩洞濶于屋数间洞内有石佛像颇多洞前之石平夷濶三丈许成五彩文有石狮子如羊犬蹲踞圆岩上
圣娘山县南十里世传昔有一女在山上隐见若神南岩又曰千头岩县南五十里三岩参天如列笋而中者尤峻防
道士岩县南五十里叠石高数十丈特立路旁冠貎俨然宛类道士
东门山汉书地理志所谓天门山也【奉化县亦载天门山象山奉化皆古鄞县地也姑两存之】高二百丈周围二十五里两峯对峙其状如门濶一百五十余歩下有横石如阃潮退湍泻惟风平浪息乗舟可渡蕃舶商船必经从之潮未平或有风涛则蚁聚泊舟山下此海道之冲要也
瓦山状如瓦因以为名岩上有僊迹长尺余版场坑山岩上有僊迹长尺三寸深半寸
师娘奥山旧有农人垦地获一古钟
三蕚山有三峯四时秀润及春杂树奇花交相辉映尤为绮丽可观
于绾山世传古有渔人于绾常渔于山之下后卒于此因以为名
东西涛山四面大水环绕风涛喧吼未尝暂息人迹罕至焉
担子山状如曲担
阳大屿山
秋卢门山
大门山
石坛山【以上皆县南海中】
佛头岩县东南二十五里岩甚峻髙可十余丈上如佛首中断如蜂腰岌然欲摇动又谓之摇岩环岩逺近皆薝卜花遇夏花开弥望如雪香闻十余里
锯门山县东南二十五里其山两崖对峙中断如门因以为名
面现山与县相望山尤髙耸无他山间隔望之峯峦毕现因以为名
大睦山
秋闬山
韮山
大薤山【以上皆县东南海中】
鸡笼山县西南五里圆秀望之如鸡笼山麓有白鹤庙南史雷次宗云次宗笃志好学尤明三礼毛诗隐退不受徴辟宋元嘉十五年徴至都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即此山也
伍师山县西南四十里上有白龙潭旧有五僧修道于上
台明屿县西南海中两山相对一台山一明山此台明分界之所
马鞍山始皇时望气者云南海有五色气遂卒千人凿以断山之冈阜今其山两头起峯形如马鞍因以为名
双泉山其上有二穴出泉味皆甘美可饮过舟常汲之
东殊山【以上皆县东海中】
天印岩县西七里大岙其岩如六花印
化气岩县西三十里又号防顶山每于夏月炎旱之时居民辄于此山验之见有少云气自岩窦出不久必雨
西殊山县西海中
金鸡岭县东北二十五里岭上小大之石皆有鸡爪距迹
珠岩山县东北三十里世蕃舶自海中望见此山常有寳气因航海至山中防之不获而去半岩又有古桧一株盘郁纠结状甚竒怪人莫能取或常出白垩
郑行山县西北十里山尤髙耸竒峰危岫不可具状其中产灵草佳茗世旧有郑行结庵于上因以为名
新罗岙山县北七里耆旧相新罗国人尝泊舟于此
叙水【渠堰碶闸桥梁津渡附】
水
海环三陲东南皆大洋北则巨港东曰钱塘南曰大睦西南曰东门皆蕃舶闽船之所经从自钱塘而北则定海自东门而南则台温此大洋也其北港则陈山渡舟之往来东达于洋西距鲒埼由陈山渡一潮至方门再潮至乌埼三城可至府城下
放生池县南百步
白马湖县东南十里初县之东塘山有王气凿之有白马飞入湖中因以为名
旧河在县之南合三十六涧灌上洋田六万畆十里流于朝宗碶又五里西至灵长碶
瑞龙河千有余丈在县之东
千文河在县之西二河皆淳熙五年令许知新创开以灌下洋之田
龙洞县东南二十五里锯门山之趾也世传五龙聚防之所洞瞰巨海中如石屋濶数丈每岁上巳邑人俟潮汛退檥舟入洞观之岩花石乳缤纷悬坠下有白黒碁子石布于沙碛更入四五丈岩回洞深汹涌澎湃寒隂凛然不可进矣天将大雨水如雷鸣声闻十余里岁旱投以硃书铁简则雨立应
东摄潭县西七十里层峯峭壁扪罗而登有小瀑布流下于潭为岁旱祷得鹤龟则雨随车至鹤龟其甲尺许觜如鹦鹉尾长八九寸鳞甲炯然
白龙潭县南三十里伍师山巅为旱祷雨多应
清潭县西南十里山木隂翳上有石霤注水于潭石壁多菖蒲主簿陈震尝为旱祷甫下山而雨作
涌泉潭县西南十五里潭清浅人谓龙穴亢旱则斩鹅祭之铙鼓方鸣泉即涌出或有得云母石于潭侧者
瀑布泉县西南四十里泉泻于灵岩之上飞流溅沫迨百余丈有猿藏岩中时出没于瀑布之间邓仁宪亷布吴説诸公尝有题咏相传岩端生竒花枯桧仍有舟船矴石之迹
双窦又名巨穴潭县东南二十里有二穴深不可测其水随潮升降下通龙洞
玊泉县东北三十里广福院前泉深三尺味甘色白烹茶为胜立夏后则泉溢立秋后则泉涸有怪松偃蹇覆于上
海眼县西南五里白鹤庙前虽旱不枯
金蛤潭县东三十五里珠岩之巅其潭晴雨皆涸特沙碛耳上有石壁遇旱祷之则有水如珠从石壁中迸出须防盈潭游鳞蜿蜒中有金蛤呼之有声应则雨山东靣之潭为大金蛤
平石潭县西南二十五里
白蟹潭县西南三十五里
金松潭县南二十五里
大门潭县南八十里
青峯潭县西南二十五里绍兴间主簿袁逵祷雨随应
碶闸
朝宗碶县南十里绍兴七年县令宋砥修处州録事叅军亷布记隆兴元年主簿赵彦逾重修置寨屋于其侧每岁官差僧行居之眎水旱以为启闭轮人户兼管且修其碶板
灵长碶县西南十五里其地势稍高常筑而不泄非暴涨则不启
理川碶县南十五里
防源碶县东南十七里乆废邑人以水暴涨朝宗灵长二碶泄之不及且于隂阳家风水有妨诉县乞用此碶嘉定十二年县令赵善防为造石碶以代朝宗启闭朝宗既筑水大至则听其从碶闸上泄之
桥梁
县东桥【东半里皇朝景徳三年置】
县西桥【西一百七十歩】
县市桥【县南七十歩】
中路桥【县西南一百三十歩】
保徳桥【县东北一十里】
惠政桥【县南一里绍兴间编木为之乆废嘉定十三年令赵善防重建易之以石】
支桥【县西南四十里】
大桥【县南四里绍兴间置】
汤家后门桥【县东南五里】
东谿桥【县西南六十里】
下林谿桥【县东北八里】
陈雅洋桥【县西三十里】
大谿桥【县西八里】
津渡
陈山渡【县东北一十五里自陈山发船折二百里经两潮至奉化县东宿登岸旧皆民船私载时遭风涛海宼之患隆兴元年主簿赵彦逾剏造船二只背靣濶一丈六尺朝夕互徃两船篙手共二十人每名月支常平钱一贯二百五十文自此民旅无虞损则官修或重造】
袁村渡【同在陈山海歩发船两潮至奉化县袁村登岸旧皆私船时遭刼溺后县自造官船抱纳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