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四明志

  东山福昌院县东南四十里旧号东山安国院唐大顺二年建皇朝政和元年赐今额常住田四百三十五亩山一千一百二十亩
  跘跨山【跘音办跨音科】崇果院县东五十五里晋开运二年建皇朝大中祥符三年赐额常住田一百八十六亩山一千一百二十亩
  普净院县西南七十里旧号顶峯庵皇朝建隆二年建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常住田二百九亩山二千四百一十亩
  四明院县南二十五里旧号鄞水院唐天复元年建皇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常住田二百八十九亩山无
  白云延祥院县东南八十里皇朝乾德五年建大中祥符三年赐额常住田六十亩山四千四百四亩
  法忍院县西南六十里旧号定光院唐咸通元年建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常住田二百亩山二千一百亩
  西延庆院县南四十里旧号永福院唐中和六年建常住田一百一十亩山无
  接待彰圣院常住无
  翠岩山移忠资福寺县西南七十里旧号翠岩境明院唐干宁元年建皇朝大中祥符元年赐名宝积禅院嘉泰四年张参政府请院爲功德寺赐今额常住田一千一百二十九亩山二千二百九十六亩
  报忠福善院县西南七十里旧号峒山院唐光启二年建皇朝大中祥符元年赐名彰圣本甲乙徒弟院乾道四年改充十方禅院踞峒山东南支众峯环合状若芙蓉嘉定二年楼参政府请爲功德院赐今额常住田三百四十二亩山九千八百亩
  佛陇山积庆显亲院县东六十里唐咸通十三年建皇朝治平元年赐名保安庆元六年充恭淑皇后宅齐王府功德院常住田二百八十亩山一千二十七亩
  报国院常住田二十亩山无
  教忠报国寺大慈山史丞相府功德寺
  妙智院大慈山史丞相府功德院
  教院二十四
  资教院县西四十里旧号广徳院周显德元年建皇朝治平元年赐今额常住田三百六十五亩山九百一十六亩
  悟真院县东南五十里汉干祐二年建皇朝治平元年赐额常住田二百二十二亩山四百四亩
  栖真寺县南六十里隠学山唐建中二年建号隠学寺皇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寺有放生池见碑记田二百一亩山六百八十一亩
  惠光院县西南四十里唐咸通八年建名小江皇朝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院尝有妖僧塑神像纳老乌于其腹以术呪之使爲祸福于人而邀利民之有灾患者不祷其神则不宁乾道中守张津知之追妖僧至庭下具得奸状遣吏剖其像果有死乌杖其僧而逐之民以安息常住田一百三十亩山无
  治平院县南三十里后唐清泰二年建名保丰皇朝治平元年赐今额常住田二百九十亩山无
  广寿寺县东五里周广顺元年建号崇宁院皇朝庆厯七年赐今额常住田八十七亩山无
  广严院县东四里旧号华严院晋开运元年建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二十亩山无
  布金院县西南三十里皇朝宝元二年建治平二年赐额常住田一百七十三亩山无
  海惠院县南一十里旧号广利以院之祖师广利大师得名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田一百五十六亩山无
  兴教院县南五十里旧号小溪兴福院唐咸通八年建皇朝治平九年赐今额常住田六十六亩山无
  普和院县东南五十五里汉干祐二年建名灵影皇朝庆厯七年赐今额常住田九十九亩山无
  圆通院县南三十五里唐天祐十年建名东林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田一百八十三亩山无
  邓桥广福院县东南二十里皇朝天圣四年赐名寿圣绍兴三十二年改赐今额田一百二亩山无
  普安院县南五十里梁干化二年建名茆山皇朝治平元年赐今额田一百九亩山无
  明心院县南三十五里晋天福五年建名厉山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一十亩山无
  慧灯院县东南二十五里旧号朱村院皇朝建隆二年建治平二年改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一十三亩山无
  福圣院县东南四十里旧号东山塔院皇朝乾徳四年建治平元年改赐今额常住田七十九亩山二百三十四亩
  清修院县西南八十里旧号清凉院皇朝乾德二年建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常住田八十三亩山二千亩
  普照院县南七里旧号明福院皇朝乾德二年建治平二年改赐今额常住田八十七亩山无
  辩利寺皇朝端拱中建今爲史丞相府功德寺常住田八十亩山三百五亩
  慈悲普济寺东钱湖月波山下淳熙五年史越王请额建置常住田一百亩山二十亩
  普光院常住田二十亩山一百五十亩
  教忠报国院常住田五十亩山一百亩
  宝华寺大慈山史丞相府功德寺
  十方律院
  宝严院县西南五十五里旧号孝义院唐元和十二年建皇朝大中祥符六年赐今额常住田二百二十亩山八百亩
  广修院县东六十五里晋天福五年建皇朝大中祥符元年赐额常住田一百三十亩山一千二百亩
  菩提广福院县东南八十五里唐干符六年建皇朝大中祥符三年赐额常住田四十六亩山三千亩
  禅岩院县西南八十里梁贞明元年建常住田五十四亩山无
  慈云院县南三十里汉干祐二年建名李浦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常住田六十六亩山无
  法云院县东七里皇朝乾德六年建号甬东浴院治平二年赐今额常住田一百八十亩山无
  多福院县东五里皇朝乾德三年建治平元年赐今额常住田三十二亩山无
  悟空院大慈山史丞相府功徳院
  甲乙律院三十六
  崇寿寺县东五里旧号东律禅院唐大中十二年分宁令任景求舎宅建请心镜大师居之师姓朱既居于此防剡冦裘甫转掠四明有众数万纵兵入寺师燕坐禅定神色不动贼众愕眙悔过作礼倒戈而退咸通二年冦平郡奏其事请以栖心名寺旌师之德宰相裴休卷帛书扁七年师化谓其弟子曰后三年当焚我窆于天童山忽一日异香发闻弟子相谓曰师有遗言今三载矣异香其啓我乎乃发龛茶毗之俨然如生获舎利数千颗丹翠交辉勅諡心境塔名寿相天童亦有舎利塔焉刺史崔琪状其行于碑皇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寺额政和八年四月七日御笔以有常住庄产寺院改建神霄玉清万寿宫州以寺充焉久之复旧田一百七十亩山无
  延福院县东南二十里唐大中十三年建名天王皇朝治平元年赐今额院有天王像堂之前有灵鳗井遇岁旱祈雨辄应常住田三百八十三亩山无
  资圣院县东北一里半旧号渔浦门外院皇朝太平兴国二年建天禧四年赐今额常住田五十亩山无
  宝林院县南三十五里旧号报国西林院晋开运三年建皇朝治平元年赐今额常住田八十八亩山无
  延寿王广福院县东南六十里旧号延寿王院晋天福二年建皇朝熙宁元年增寿圣二字绍兴三十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百六十二亩山三千一百二十一亩
  禅寂院县东南三十五里皇朝雍熙二年建治平元年赐额常住田一百九十九亩山三百二十亩
  尊教院县东南四十里晋天福三年建名慧日皇朝治平元年赐今额常住田八十八亩山三百八亩
  能仁院县西南十里皇朝乾德中建号东安院咸平六年改承天院政和七年五月御笔改今额俗呼爲南承天常住田二百六十七亩山无
  圣寿寺县西南六十里唐咸通五年建皇朝太平兴国三年赐今额常住田三百六十七亩山无
  法慈院县西南七十里旧号鳯山院唐咸通七年建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常住田八十亩山无
  崇法院县南五里旧号焚化院皇朝乾德五年建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二十九亩山无
  大悲院县东十五里旧爲金莲庵上桥林氏所建存留院也院有千手眼大悲观音像常住田六十七亩山无
  天寿院县西南六十里旧号天井院皇朝建隆元年建治平元年改赐今额按周铢天寿院记云四明山西南诸峯惟灌顶定光爲最高傍有瀑布防于两山万叠之间其下有三井然澄深清澈见底是爲天井岁旱祷于井随求而应有金线蜥蜴之状出而赴感兴云雷霈甘泽爲一方千里之惠而年谷用登初僧有道凝者来自福唐建屋百楹于井上乡人遂以天寿院名之丐于朝而得赐额也常住田二百三十亩山一千亩
  惠安院县东四十里晋天福三年建皇朝大中祥符三年赐额常住田三百九十八亩山一千七百亩
  普宁院县西南五十里旧号天王院唐咸通十三年建皇朝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亩山无
  空相院县西南七十里旧号四明保安院晋开运二年建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常住田七十亩山无
  方广院县西南五十里旧号泗州院唐咸通十一年建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七亩山无
  国宁寺县西十五里皇朝大观二年建赐额常住田四十亩山无
  妙智院县西南七十里旧号观音庵汉干祐二年建皇朝治平元年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亩山无
  慈福院县东三十里旧号盛店保安院周显徳二年建皇朝治平元年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一十亩山无【院旧有全师者年六十余日诵妙法莲华经三十余年如一日以部计之万五千矣世目之爲全法华净照禅师臻老既诗之士大夫从而和者甚众最后黄山谷一诗有云摄意持经尽刼灰人间处处妙莲开他时诵满三万部却覔曹溪一句来其徒梵容以告大理寺镈徐耘将尽刻诸石耘因言朝廷名卿馆阁英俊下至布衣之士有以好学謟天下号爲博极羣书未有精专如全者也今之名进士业经通登科者视经犹祭后刍狗往往堆积架上拨弃案边泯然不复经目矣或曰吾经已明不必读或实不明不能读或酷声利不暇读此三情者岂不愧全哉】
  慈恩院县西南九十里旧号小溪松岩院晋天福九年建皇朝治平二年十月赐今额常住田一十四亩山七十亩
  翠岩山宝积院县西南七十里乾道三年赐额常住田九十九亩山无
  明觉院县东六十里旧号明堂院唐宝正二年建皇朝治平元年赐今额寺有在在堂直龙图阁舒亶记常住田九十四亩山九百八十亩
  普光院县东四十五里旧号光化院晋开运二年建皇朝治平元年赐今额常住田二百二十亩山二百九十六亩
  净众院县东二十里旧号斋堂院皇朝开宝二年建治平二年改赐今额常住田六十二亩山无
  珠山净土院县东六十五里晋天福元年建号珠山院皇朝治平元年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二十亩山二千八百亩
  阮山广福院县东九十里汉干祐二年建号阮庵皇朝熙宁二年正月赐寿圣院额绍兴三十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七十亩山二千亩
  多宝院县东南八十里旧号管江院皇朝开宝元年建治平二年改赐今额僧则交慈溪方氏子也始生遇相者曰此儿出家则成道长入多宝院师若旻大智照公照公讲于钱塘祥符东院师与其徒六人服勤左右学益通号六罗汉凡有咨承大智可之遂传其要归住多宝训讲如大智告学者戒以不犯爲本律以持守爲功念念常存净土立至忠肃陈公瓘与相好超然心契晚辟谷不食趺坐而逝天大暑数日不掩龛色不变也建塔院之西山敷文阁待制龙舒朱翌爲铭常住田八十五亩山六十八亩
  法庆院县东南八十里旧号宝庆院唐干宁元年建皇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常住田三百五十亩山三千八亩
  云龙院常住田一十亩山无
  保安院常住无
  教慈资福寺县西南六十里唐光化四年建名广学皇朝大中祥符元年改名资寿后爲宣参政府功德寺赐今额常住田三百一十亩山无
  雷峯院宣参政府功德院常住田一百五十亩山一千亩
  胜像院史越府功德院
  大中祥符寺县东五十里晋天福三年建名西溪皇朝治平三年赐名法宝嘉定中史尚书请爲功德寺十七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七十亩山三百亩
  天福院县西南八十里皇朝治平中建
  叙遗
  存古
  古鄮县在县东三十里鄮山之东太平寰宇记云汉光武爲贼所败有奴耕于田而藏之获免后议赏光武问奴欲何官奴云欲得鄮县令故俗号鄮县爲官奴县又十道四蕃志云宋武微时避吏于此与人奴善奴名桂藏匿既乆爲吏所逼逐适值桂在田以土覆之得免后立官奴城以报之掘土筑城之地名官奴池太平寰宇记以爲光武于史无所据今按宋书孙恩破上虞时刘裕尝戍句章疑其爲宋武也
  崜亭自剡至此溪滩碛高险行客往来皆此装束齐仆射张稷曾生子于此乃名崜【出太平寰宇记】
  东海海上有野人名庚定子旧説云昔从徐福入海亡匿姓名自号庚定子土人谓之白水郎脂泽悉用鱼膏衣服兼资绢布字讹亦谓之卢定子也【见太平寰宇记】
  管公明先生墓在县西四十里圣女山盖父老相传云然无碑碣可考
  唐刺史黄晟墓与其母高阳郡太君齐氏其妻颍川县君钟氏墓俱在隠学山
  梁山伯祝英台墓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爲女也以同学而同葬见十道四蕃志所载旧志称曰义妇冢然祝英台女而非妇也
  陈国冢郡国志鄮山有陈国冢一名鴈栖墓昔国爲日南太守死有双鴈随柩而归栖墓上三年然后去【出太平寰宇记】
  鄞女墓城南崇法院之西北王荆公安石宰鄞时生女周晬而殁葬于此将行别以诗云年登三十已衰翁满眼离伤秖自攻今泛扁舟来诀汝此生踪迹各西东

  宝庆四明志巻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宝庆四明志巻十四
  宋 罗濬 撰
  奉化县志巻一
  叙县
  沿革论
  奉化县本秦会稽郡鄞县地汉志谓鄞有镇亭鲒埼亭皆在焉今县东五十里有鄞城山下有广福院旧曰鄞城院即古鄞县治所也隋废鄞鄮二县入句章唐初析句章置鄞州寻废为鄮县越州古鄞地乃并属于鄮开元二十六年析鄮县置奉化明州是时州曰明郡曰奉化【详见郡表】又以郡名名县贞元间为上县凡十九乡皇朝景徳三年始并为八乡九域志为望县
  境土
  东西一百七十里南北一百五里
  东至鄞县界七十里以藤岭并道陈岭为界自界首鄞县五十里
  西至绍兴府嵊县界一百里以陆照岭为界自界首至嵊县一百四十里
  南至台州宁海县界六十里以栅虚岭为界自界首至宁海县六十五里
  北至鄞县界四十五里以北渡大江为界自界首至鄞县三十五里
  东南到象山县界以鄞港中流白石山南港为界陆路并折海计五百七十里自界首至象山县二百四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