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志


宪 台 指 教 序

黄怿(县令)

嘉靖丙戍冬,余宰安溪,政出旁午,抱拙弗克,赖臬司宪长周公,悯余愚而指教之者再,始颁罗一峰所著《谕属文》,继颁胡太初所著《画簾绪论》与夫《为政准则》。庄诵浃旬而自奋,顿忘学步邯郸之诮。窃惟大学之法,豫养俊秀,官刑之制,具训蒙士。顾此三书,治体攸具,非特属吏赖以砭愚,抑亦士人之所当用心者也。乃命工锓梓,总为一帙,题曰《宪台指教》,颁诸庠序,暨于乡校,俾聚首之日,互相磨砺。苟有用我,执此以往,庶几公之教不但及于今,凡储用之士亦幸私淑而与有闻。公之泽不但及于闽,凡天下编氓,皆得以沫其余润矣。

公讳爌,字充之,以乙丑名进士尹于莆,历迁今秩,又擢都宪。此皆其已试之验,而尤不可以无传云。

安 溪 县 旧 志 序

林有年(莆田人,副使)

安溪尹黄君德和承宪札以修志事役于予,予屏居囊山,罹疴困,曷称耶!辞历四浃辰矣。德和复走使笃叙师弟情义,予窃喜其脱凡知要,道行矣。遂肩舆戒途,越十一月甲午至安溪,寓东岳宫。山谷盘纡,林木藰莅,古胜迹也,乃事事焉。

德和屡款近抒意,商榷可否,且曰:“怿欲知天地之道,民俗之宜,而为政之缓急先后焉;怿欲知职官之贤否,而为政之取舍劝惩焉;怿欲知学校之兴舍,人物之盛衰,而为政之转移设教焉;祀典,怿欲知之崇之,而解咎涵休焉;惠政,怿欲知之举之,而宣风布德焉;事有关于政务者,怿皆欲知之,而为政之因革,用助聪明之弗逮焉;非志曷知,志容缺乎?”呜呼!俗之吏,惟私焉急限,于缩月肉者曰非业。若德和可谓达治体者矣。

安,小邑也,文献残落,漫无所稽。乃集诸乡都耆民授以簿,簿以类分,令其考注,期以盈旬,仅得十之一二。而复考之典籍,询之学校,欲其详且公也;虽老农樵牧,亦下侦之,欲其见闻无遗也。穷搜博采,夙夜事校阅,编辑成书,厘为十卷,其目五十有四。德和嘱予叙。

夫志,志一邑之事。邑之志,犹国之史。曹、滕小国也,邾、莒则又小矣。史固不以小而废之也。安邑里不满二十,制度具矣,鉴戒昭矣,损益之机,亦概可审矣。续之,尚友君子式是而求其故,则更化图治,亦未必无小补焉。以一邑之小,而例之天下,亦可也。

志始举于棠陵方公,继而督学高公视学至安溪,于风化惓惓焉。叹曰:“兹吾职也。”乃命工寿之梓,为后日文献之征云。

安 溪 县 志 后 序

黄 怿(县令)

成周盛时,内史掌八柄之法,外史掌四方之志。厥后王纲弛纽,周微矣,而犹知所尊者,史官在也。志之裨于治如是夫!今郡邑之志,即外史所掌者。安溪自南唐保大十三年,迄今五百余载,历代政务因革不同,地僻而道存焉,职卑而责重焉,户不百而风远且大焉。怿虽无似,稔知邑志关于化理者大,顾力未逮耳。

嘉靖己丑春三月,承宪副棠陵方公命,延林寒谷先生柄其事。寒谷,吾师也。初以疾辞,强而后可。乃仲冬乙未踵安溪,适邻饥,粟直腾涌,先生恐病民,叹曰:“事不可以已,容可缓乎?”故操觚提椠,夜以继日,关治理者悉之,涉怪诞者略之,疑而无所稽者阙之。移事属类,立纲分目。自仲冬乙未抵季冬丁丑,浃四旬而志告成,速矣。怿阅而读之,其事核,其文雅而婉、而阐、而警励益严。

呜呼!经载道,史纪事,然事亦道也。天道式是而昭,地道式是而立,人道式是而备。可以劝,可以惩,可以风天下后世,是叙志意也。庸书于末简。



重建县厅上梁文

陈 宓

蓝溪古县,桐郡名乡。市环千室之弦歌,水绕万山之耒耜。民居错落,既日盛而岁繁;公宇卑陋,顾风旁而雨上。庸改高明之观,以通幽隐之情。役不及民,财惟节用。耽耽栋梁,夏凉冬暖以俱宜;衎衎宾僚,辰入酉归而共治。必省内以无慊,斯面南而不惭。未能鸣单父之琴,远希子贱;姑少葺襄城之廨,近效忠宣。肇举修梁,敢申善颂。

抛梁东,衮衮清波涌日红。试问百川朝巨海,何如万国仰重瞳?抛梁西,百丈新虹跨凤池。多谢邑人齐着力,春风隐隐上云梯。抛梁南,玉立巍峰觌面三。下瞰碧潭秋夜月,此心此景两渟涵。抛梁北,君王不战烽烟息。北胡从此定无人,四海由来归有德。抛梁上,日月风云妙相荡。须知天命岂难忱?勿谓愚民庸可诳?抛梁下,万顷黄云喜多稼。从今风雨了无忧,只待冬深观腊蜡。

伏愿上梁之后,时和岁丰,民淳俗厚。春风百里,总鸡栖犬卧之乡;午日一庭,无雀角鼠牙之讼。共宣忠力,少报君恩。



辩经总制补解钱

陈 宓

窃见经总制之名,出于宣和末陈亨伯之手,当时未至已甚。绍兴中催行经界之法,首税契约者纷然,故其额最高。一时憸人辄为比较之说。比一岁后,税契有限,经总制之额,无缘登之议,未尝不叹息亨伯之失于前,诚有望诸君子救之于末也。

本县地瘠民贫,而又经界不行,民之逃产者比比皆是。切恐更数年后,不可复为。经总制之额,本县所纳,递年自有常数,已是极费支吾,以疏谬之人为之,得不至乏供,诚为大幸。今承使庸行下青册,俾逐月发指定补三百千,只补今年八月以前欠,而九月所解,并要十分登足,不理指定之数。此是近来酷政,诸邑苦之,方将诉于府判、监簿以求伸也。府判、监簿当从前后一定规模,不宜循此近者酷政,是必胥吏有以上惑清明。伏惟大贤孜孜为国,念兵食之不可缺,而不知兵所以卫民,若使小邑摧肤剥髓以供军实,则是以牙爪而病腹心,岂府判、监簿之本心哉?区区不敢不辩者,正以县有常法,不宜于今日顿使增也。

倘蒙台慈矜下邑之民贫,特照递年之数与物,亦不敢恃宽宏而不加意于催科,庶几少行其抚字之志耳。



重 修 文 庙 颂

张读(宋直讲)

医巫卜祝,术陋技庳,不忘所自,拳拳于师,事三若一,殆无愧词。夫子之道,两曜二仪。羲皇以来,管摄在兹。从为正路,背则他歧。得为中夏,失则蛮夷。奈何为邑,弗处厥祠?

猗欤郑侯!仕举优优。念治扶教,每思其忧。祠宫圯陋,慨然兴修。官僚协志,邑子赞谋。百皆具举,鼓鼛弗休。煌煌大厦,幻化道周。展我夙心,奉祠春秋。俎陈豕羊,笾荐枣修。降登拜伏,宛在鲁邹。

维此安溪,邑泉之西。水锵玉佩,山峻云梯。逢衣蔼蔼,趋向不迷。桂籍鵷班,序次高跻。新宫告成,欢连耄倪。凤髻崒嵂,三峰环崎。前列后拥,气吐虹霓。异人颖客,鹏冲骥嘶。大夫之功,高与山齐。

县令杨干生祠颂

陈 揵 卿

噫嘻杨公,薰陶善教,古人之心,古人之貌。心正而清,月莹冰壶,民之慕公,一日无渝。貌俨而温,璠玙炳焕,民之仰公,一日无慢。炜烨丹青,肖公仪形,非敢为报,于以寓仰慕之情。



戮  双  虎  赋

邹 鲁

正德上章执徐春仲甲申,吉水龚公令安溪之四月,悯兹邑民,久罹虎患,乃焚文于城隍之祠,矢神必获。 越翼日乙酉,果戮其一,越三日戊子,又戮其一,民胥神之。予目击其事,乃为赋其实焉。辞曰:

翳皇穹之赋物兮,厥洪纤之夥繁;溥元气而磅礴兮,均虫臂与鼠肝。禀造化之无心兮,纷并育乎两间。胡惑沴以妨化兮,乃黠悍而冥顽。蛟鳄产于溪潭兮,镻蝁(音恶)聚于荆菅;鬼车凌空以呈怪兮,鼪(音生)鼯(音吾)螟蟘(音特)之恣夫贪残。惟虎狼之虣(音暴)狞兮,伍众丑其尤烈;虽甝(音含)虪(音叔)之殊形兮,具养威于岩穴。朵逐逐之馋颐兮, (音银)虓(音嚣)(音颌)而齚(音责)啮;悁(音冤)生民之罹毒兮,恒栖止之 (音误)臲(音臬)。駥(音戎)欣犌(音加)触而禠(音斯)魄兮,牂(音脏)羭(音于)吭之弗盈;嗥狣(音兆)狵(音芒)以惊猋(音标)兮,豨(音希)豯(音奚)曾曷以宁橧。弥町疃于郊坰兮,时跋扈而凭陵;嗟复斋之遐逝兮,孰 化覃于生生?(宋陈宓号复斋,莆田人,邑有虎患,复斋为文祷于神,明日杀二虎。)

乃惟西方之美人兮,龚渤海之华裔;咀椒兰而佩芷(音齿)蕙兮,葺药衡以为户。皇既重之以修能兮,锡龙章与侯土;木兔清溪而湔宿弊兮,脱瘝(音关)恫以煦妪。彼猛兽之为患兮,固前政之攸痝(音忙);侯引咎以责躬兮, 谓天儆余以纷攘;爰作册兮禋(音因)祷,适阏逢兮辰良;与灵修兮订约,冀速迸兮遐方。

越厥明兮旃蒙,有奔告兮侯之宫。曰:“虎夜涉波兮,兹困于丛;洵侯之丹悃兮,幽明以通。”侯心奰(音币)其奋迅兮,选狞矍以从事;羲和屏翳为之先驱兮,羌发纵而指示。鸣钲鼓而赑(音币)屃(音戏)兮,剨(音或)谽(音酣)谺(音虾)之匉(音怦)訇(音轰)。操戣釨(音逵结)与弓矢兮,直勇往而前撄。尤物咆哮以跳踉兮,挠万夫而辟易;获山灵之默相兮,我威用以欻(音倏)赫。爰洞厥膘兮贯喁,血若泉兮流红。乃陈功兮车下,载戢戟兮櫜(音高)弓。

越三日兮著雍,于溪浒兮复殄其雄。余以类而遐奔兮,徧黔黎以席庆;念伊谁之攸芘兮,荃有翼之人龙。予追夫昔之伊耆兮,歼猰(音亚)貐(音雨)与封狶(音希);迸犀象于穷荒兮,畴克缵夫苍姬?彼驱鳄而戮蛟兮,固圣谟之莫企也;亦流芳于千载兮,侯骖之而曷愧也。

重曰:“维彼虎乌(音乌)虎兔(音徒),肆厥凶兮; 民罔攸措,心忡忡兮。有赫者侯,愤于衷兮;爰命册祝,达神聪兮。精波感召,置邮同兮;寻殪其虤(音颜), 余潜踪兮。民以宁止,颂声丛兮。粤昔九江,洎弘农兮;哲人风响,迨今雄兮。侯之硕肤,谅同功兮。我摛厥辞,孰镌砻兮?千秋万祀,以永誉于无穷兮!”



择  善  堂  铭

陈 宓

人心之善,知之必明。厥见不惑,择焉始精。道既在我,云胡不行!颜氏得一,拳拳服膺。执而弗失,庶几有成。惟知、仁、勇,一之以诚。不勉曷至,用念友生。

念  斋  铭

陈 宓

道不远人,欲之则至。心苟不存,则为自弃。人亦有言,圣狂质异。质以念移,本无定位。于戏敬哉!益励乃志。



民   间   歌

陈 宓

我有衍土,凤山之阳。昔焉芜秽,今则民歌农桑。既温且饱,复习乎典章。鸣呼!帝力于我其忘!



辞 王 昶 袍 笏 命

詹敦仁

争霸图王事总非,中原失统可伤悲。

去来宾主如邮传,胜负干戈似局棋。

周粟纵荣宁忍食,葛庐频顾漫劳思!

江山有待早归去,好向巢林择一枝。

迁泉城留侯招游郡圃作

前  人

当年巧匠制茅亭,台馆翚飞匝郡城。

万灶貔貅戈甲动,千家罗绮管弦鸣。

柳腰舞罢香风度,花脸妆匀酒晕生。

试问庭前花与柳,几番衰谢几番荣?

癸卯闽乱,从弟监察御史敬凝迎仕作别

前  人

一别几经春,栖迟晋水滨。

鶺鸰长在念,鸿雁忽来宾。

五斗嫌腰折,朋山剌眼新。

善辞如复我,四海五湖身。

寄 刘 乙 处 士

前   人

音问相忘二十秋,天教我辈到南州。

无穷风月随宜乐,有分溪山取次收。

好语传来如昨梦,离情欲剖带春愁。

何时载酒从东下?细与刘君叙昔游。

承清隐命访刘处士已殁,因吊以诗

詹  琲

凤髻山前凤阁郎,耕云钓石久荒凉。

我来弔旧多悲感,一纸哀辞酹一觞。

题  九  仙  山

詹敦仁

太白歌中昔未闻,佛天高处却逢君。

姓名不落人间世,何事今朝不望云?

题 二 石 将 军

前  人

屹然相对两将军,化石经年久卧云。

待把山河还圣主,肯随方国策元勋?

讽南汉刘君俨更名龑诗

前  人

伏羲初画卦,苍氏乃制字。

点画有偏旁,阴阳贵协比。

古者不嫌名,周人始称讳。

始讳犹未酷,后习转多忌。

或援他代易,或变文回避。

滥觞久滋蔓,伤心日益炽。

孙休命子名,吴国尊王意。

莔霬  僻,壾昷  异。

梁复踵其非,时亦迹旧事。

需兔杰自其一, 闯是其二。

鄙哉仉晵名,陋矣  义。

大唐有天下,武后拥神器。

私制迄无取,古音实相类。

年载日月星,君臣佳天地。

正国及照除,作史难详备。

唐祚值倾危,刘俨怀僭伪。

吁嗟毒蛟辈,睥睨飞龙位。

龑俨虽同音,形体殊乖致。

废学愧未弘,来问辱不弃。

奇字难雄博,摛文伏韩智。

因诵鄙所闻,敢布诸下吏。

过安溪道中,泉石奇甚,绝类建剑间山水佳处,因吟

朱文公

驱车陟连冈,振辔出林莽。

雾霞晓方除,日照川如掌。

行行遵曲岸,水石穷游赏。

地偏寒筱多,涧激淙流响。

祗役未忘倦,精神渐萧爽。

感兹怀故山,何日脱征鞅?

留安溪三日按事未竟

前  人

县郭四依山,清流下如驶。

居民烟火少,市列无行次。

岚阴常在午,阳景犹氛翳。

向夕悲风多,游子不遑寐。

我来亦何事,吏桀古所记。

捧檄正淹留,何当语归计!

题  凤  山  庵

前  人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

赋 梅 堂 十 首

陈  宓

天公久不试铅华,尽把清蕾赋此花。

白玉堂中春未动,等闲攀折野人家。

祗知风骨清于玉,敢把精神看作花!

一阵异香明月下,定知来自玉皇家。

世间何物最鲜华?摇落林中第一花。

作计莫输蜂蝶后,深红浅萼便为家。

谩自尘劳须鬓华,故园空锁未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