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杂记


  县设有左典吏一人,右典吏一人,吏、户、粮、库、礼、兵、刑、工、承发、值堂各房,每房首书一人、帮书一人、帮书多少不等(「帮书一人」四字当属衍文),分办公事。按户粮房、库房、工房,随任更换、或合不定(?);有一人为总书者,有每科一人为总书者。嗣后抽出工房专设一首书,不必任任更换。

  吏房,办理本官及属员任卸一切事务及县属文武绅士捐班人员出仕、丁忧、起复事故各案件。凡本衙门各房首书拟充帮书入卯及革故情事,亦由登注卯册牌示;各房保举典史,五年送考选官,亦由办理。又,本衙门幕友、家丁造报执事姓名事宜;又,承办三年举行大计一次,造报属员优劣送府核夺。

  户粮房,办理征收县属三十八里、堡钱粮及田园房屋税契事务,造报奏销支给各款额定银两。凡词讼有关田园租税者,概归经承。本官交代,亦由办理。又,凡赈济事宜,辖内被灾请勘免赋及民人请垦荒地、开筑水圳、报请升科纳赋、严禁私铸银钱、造报二麦收成分数、晴雨、榖价、征收献佃,亦概归经承。

  礼房,承办本属岁、科试考校文童生事宜及本属士子进京会试请给护照咨文、举报理学乡贤、节孝建坊旌表、庆贺大婚、万筹典礼及年例应行庆贺典礼、历代贤良各宦入祠配祀、历代神佛奉旨祭礼、遇举行国丧禁止鼓乐。又本属设局举办修志、采访事件。蓬壶书院甄别,亦由造册送考,院中收支款项由董事报明经手存案。又恤嫠、育婴、善举、祈晴、祷雨、救护日月、请奖匾额、朔望行香、春秋致祭厉坛,凡一切有关仪制事宜,统归经理。

  兵房,承办本属岁考武童事件及本属武举进京会试请给护照咨文,凡本属驿站海防事务、开山抚番以及海口船只来往验牌、海盗抢劫、禁种鹦粟,本衙门额设班役、班馆,概归经承。

  刑房,凡本属谕委总签首、签首、总理、地保,概归经承。又,本属命盗、抢劫、户婚、田土、钱债各大小案件,本属秋审人犯、部行律法罪名、各县寄禁军流徒斩绞凌迟罪犯、严拿土恶讼棍、严禁会盟结党、赌博、宰牛以至本属人民灭伦、奸拐暨相验各案报部事件,民人械斗、土匪竖旗谋反戕官陷城等事,又自理词讼暨监押人犯月报,例设监狱、班馆、自新馆事件,亦归经承。凡官之开参、处分,逐月悉归开报。

  工房,经承本属建设城池、衙署、庙宇、营房、军垒、炮台、仓库、道路、桥梁、开筑港潭、海岸、池塘暨修理各项工程、铸户给牌开铸事件,又本属置有修理城垣、田园租息,亦由本官遣派家丁会同收缴。

  库房,经承征收官庄、鱼塭、当饷、炉饷、廍饷及旧任交盘库款以至各国游历保护、通商已结未结各案,造报本属行用钞票及奏销库款、月给定额各营兵米及配运厦仓兵米事务。

  承发房,经承收发各衙门公文及额设铺司解送人犯大批事件。又经承本属民人控告三、八期收缴呈词、挂发批语,本衙门设代书及发还控告者不准呈词。

  值堂房,本官审讯案件与班役有陋规,向原被告鸠收;名曰「补堂礼」。凡本官及委员坐堂,民人口供由其传达。又设有招房,记录口供。府道衙门均(?),惟规费则厚薄不等。按道府衙门各科房虽设总书,凡遇案件,户、礼、刑另有经承,名曰「日子」。有买一日者,有买三、四日者,有买半日者,合计每月三十日,各就所值之日、所值之民词控案办稿送判,出息之多少,视值日有无案件。府礼房「日子」,则兼有府考、院考各县属文童生请领卷票出息。惟安平县仅刑房有三十「日子」而已。承发房,则府道县均有数人轮办。又,安平县征收钱粮,虽由粮总,另有各里堡经管分手办理。惟新丰、归仁南及安定里东堡、新化里西堡、善化里东堡、西堡归粮总带办。若皂快各差役,则每人轮值五天,名曰「现日」。此五天内,大小案件传唤人证,值日差役以此为出息。或一票列原差数名者亦不定。凡安平县皂快、差役分配催缴县中里堡钱粮兼办所配里堡内事件,名曰「对里」。

  该管额设门子二名、皂隶十六名、马快八名、轿伞扇夫七名、禁卒八名、库子四名、斗级四名,共四十九名。每名工食银六两二钱,共银三百三两八钱。铺司兵十二名,共给银一百八两三钱三分三厘六毫。乾隆三十一年,新设民壮四十名,每名工食银六两二钱,共银二百四十八两,以三十二年为始,就「杂饷」存留项下支给(录台湾县志)。

  安平县学教谕

  秩正八品(原台湾县学,光绪十四年改)。

  台湾县学训导

  秩从八品(光绪三年缺裁,被移为淡水县训导;职任与府学同)。

  康熙二十五年,题准岁试取进文武童生各十二名,科试取进文童十二名,设廪生十名、增生十名。嘉庆十二年,奏准酌加一名。于是,县学岁、科两试取进文童各十三名,武童如旧。道光年间,奏准照中(?)学例,岁、科两试取进文童各十五名,武童岁试一十四名。廪、增生亦各一十五名。咸丰六年,又奏准岁、科试文童取进入泮者加增二名,永远为例。此泮额之少于府学也。又十二年拔贡,县学一人而已。又岁贡定例府学一年一贡、县学三年两贡,近又改为两年一贡。县学学田比府学较少,结礼亦少,故教谕、训导均委兼。查义塾每月每人可以多得薪水十元,亦可兼委海东、崇文监院。又,本学生员及本县童生、澎湖童生要考古学者,均由备卷送册。

  衙署在本学明伦堂后南向两进,前为教谕署、后为训导署,东南一带厢房为斋舍。训导缺裁,署归教谕管理。

  俸薪年给银各四十两(查府志云:教谕、训导旧同食一俸,后改给全俸)。学田所收租榖及府学拨归八十石,年共收五百八十四石五斗三升;除完租外,教谕、训导分用。又岁、科两试就现在而论,岁试文童取进入学者一十七名、武童十四名,填结礼仪约三千余元,两堂对分。科试之年,文童取进入学者一十七名,填结礼仪约二千余元,亦两堂对分。大致均与府学同。计现额廪生一十五名,共给廪粮银四十三两三钱九分九厘九毫。斋夫三名、门斗三名,年共工食银三十七两二钱。膳夫二名,年共工食银一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三毫(参府、县志)。又设有书办一名,经承学中一切公务。

  安平县典史

  秩未入流;职任缉捕盗贼,兼管县狱。凡狱犯越狱脱逃,有参革之责。除大武垄巡检所辖地方外,应辖地方遇命、盗重案,亦有开参处分之责。大目降庄牛墟,亦归管理;后裁。本县属糖廍稽查土匪,遇县宪事忙之时,或委令相验命盗,代收呈词、审讯案件及办差事务,每月与经厅、理刑厅轮往海口查缉拐贩婢女西渡。

  俸薪年给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养廉年给二十两。溯查从前每月就县中抽拨六八银五十元,津贴典史办公诸费;光绪十四年清丈后,平余归公,改就盐局盈余项下每月提拨银二十元以津贴。又,本县属各廍结逐年进款,与本府经历大武垄巡检公同均分。额设门子一名、皂隶四名、马夫一名、民壮四名,年共给役食银六十两(录府、县志)。

  又役总书一名,承办应行文件。衙署在县署之右。

  安嘉大武垄巡检(道光年间新设)

  秩从九品;职任缉捕盗贼。辖下民间细故,将案申县讯夺。湾里街义塾及牛墟,亦由管理(又辖下地方命、盗重案,有开参处分之责)。

  俸薪年给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养廉年给银二十两。津贴办公诸费,前由鲫鱼潭贌户逐月支银三十元;清丈以后,鲫鱼潭田园概完正供,无从提拨,改就盐局盈余项下每月酌贴银二十元。牛墟规费每年进款有六百元,除义塾师支给修金八十元外,尚剩有五百余元,以供开用。又,安平县属各廍结逐年进款,与本府经历、安平县典史公同均分。

  额役皂隶二名、民壮四名,每名工食银六两二钱;弓兵十八名,每名工食银一两八钱二分六厘。共工食银七十两六分八厘。又设书(?)一名,承办应行文件。衙署在安平县属之善化里西堡湾里街地方(即目加溜湾)。溯查安平县、即旧台湾县,原设有县丞一员。衙署在府署东。雍正九年,移驻罗汉门。乾隆二十七年,奉文建署未就。五十四年,缺裁。又设有新港司巡检衙门,在府署东,即县丞旧署。乾隆二十六年,巡检裁署,移建斗六门。乾隆五十四年,新设罗汉门巡检,衙署在罗汉门县丞旧署。后因倾圯,不复修葺。在郡城内赁屋居住;有事始往罗汉门一行。光绪十一年,罗汉门巡检缺裁,改为澎湖八■〈冖八卓,上中下〉巡检。鲫鱼潭贌户逐月应缴罗汉门巡检津贴银五十元,归八■〈冖八卓,上中下〉巡检支用。十四年,全台清丈,鲫鱼潭田园概完正供,津贴之款,贌户亦停缴交。

  ●保甲(冬防附)

  保甲之法,所以诘奸而禁暴也。就台南郡城而论,城内设有保(甲)局(原在东安坊之王公祠),大西门外亦设有保甲分局。凡民间口角斗争小事,均得审讯。分局委员系杂职为之,月给薪水三十元、二十元不等。每局派兵二十名,以供役使巡缉匪类。值冬令时候,宵小最易生心。每年府、县详请镇、道添派保甲委员,酌给薪水油烛及兵丁点心钱(每兵每夜给巡查点心钱四十文;油烛及委员点心,每夜给四百文;统计一保甲局每夜应领点心、油烛约八百文)。城内分为五段,按东、西、南、北、中,择闲旷庙宇驻札,名曰「冬防」。每委员各带营兵十名,夜间巡视段内。八门城楼,则由城守参将及道标都司派兵防守;每城楼夜间驻兵十名。如段内有抢劫等案,该委员例应参处。大西门城外已有一保甲委员,不用另派。每年九月初一日起,为防冬起手办理之期,计办四个月,经费由盐余项下开支,岁以为常。又建省而后,安平知县俞鸿,曾回明道宪,就公款中拨银六千元,发交典铺生息,以为防冬经费。若各境支更丁夫,则由各境鸠出。又,冬防时候,各境例出壮丁,帮同巡查,按作七段分派。就本段中街境若干,每街每境轮值一夜;壮丁或十名,或二十名,油烛点心境内自备。统之以本境签首,梭巡本段街境,三更时候到团练总局报明会哨(七段皆然)。后仍回本段,巡至五更时候始散,而回家安睡。上流下接,周而复始。有时府、县于夜间到总局点名,须在局前等候(例赏点心钱每人一百文)。凡七段办理防冬,于未到九月初一日,县中先送防冬宴费一十二元,交本段总签首,以便届期备办筵席,款各境签首及境内绅士,府、县即于是日亲到七段公所谕话。自此夜为始,认真梭巡,至次年正月三十夜止。年年如是。七段均设有签首,统辖各境签首。又设有各段督办、查夜绅士以稽查总签首。凡冬防时候,道、府、县及镇台、城守协、中协、道标、中军、都司均轮流于夜间巡视城内及大小西门外,约七夜轮值一夜。如道宪亲出,府、县及道标中营须同往伺候。镇宪亲出,城守协、中协亦须同往伺候。若委巡捕官代出巡查则免。城守营参将有管理城厢之责,例派为总查,以稽察城内外各局委员之勤惰。凡编造保甲之法,就建设行省后而论,督办者为台湾按察使司(保甲案卷,按司道衙门归刑房经承)。

  安平一县,城内及大小西门外,分为七段。由县中保甲、书办会同各境签首按户编查;每十家为一牌,牌有长,十牌为一甲,甲有长。城外各村庄、里堡,则由该里乡堡总理编造送县。各庄例应缴纳规费。所编造册籍内标明甲长若而人、牌长若而人、男若干丁、女若干口,由县汇齐,送按司道核查,详抚宪汇题。各县亦然(有县丞地方,则由县丞造报)。虽近来视为具文,未尝认真办理,然除暴安良,莫善于此。苟实力奉行,奸宄无容足之地,何患「■〈艹佳〉蒲」屡警哉?

  冬防生息(修理城垣租榖附)

  一、安平县俞鸿,于光绪十九年间,详请道、府拨抄封公款项下六钱八分平银六千元,发交各当商生息(每千元月收利息银一十元),年共收利息银七百二十元。

  一、外新丰里弼鱼潭年贌租金二百元(除延平王祠油香银三十元、本里关帝庙油香银三十元),实剩一百四十元(此款亦由俞鸿回明道、府宪拨充防冬经费)。

  一、盐课盈余项下开支银两。此款多少不定,因防冬经费年约需银一千余元,虽提拨当商生息及弼鱼潭税仅八百六十元,尚不敷数百元,即由盐课盈余项下凑给。合并登明。

  一、乾隆四十年,台湾府蒋元枢率同厅、县公捐银一万二千元,将银分交四邑,(每)邑三千元,使各买田园,收其租之入,备修城工经费。于是,台湾县(即现安平县),置买凤属港西里民田一百零六甲六分三厘有奇,现收榖九百六十三石七斗零五合二勺。按照时价变粜,将榖价解存府库。如有城垣倒坏,提为修理城垣经费之需。合附防冬生息项下,一并声明。

  巡洋生息

  一、台南府库款项下提出银数万元,交在地绅商生息(每千元月收利息银一十元),年约收利息银数千元(即以此款息银给发全台水师营兵出洋巡哨加盐菜口粮经费;每兵一名,定章每月加给盐菜口粮银三钱)。光绪元年,沈葆桢巡台,旧设哨船,一切奏明停废。巡哨洋面,概用轮船,此款巡洋生息,仍由府宪经理,以备公用,由历任移交造报。合并登明。

  ●团练

  团练,即古者寓兵于农之意也。地方有事,城厢内外及村庄、里堡,均团练壮丁,以资捍卫。盖所以补营兵、营勇之不足,无事则负耒穷耕,有事则荷戈赴敌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