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名,铺兵二名。十里至广德州

杨滩铺。西南路:总铺西南十里至杨维铺,铺司一名,铺兵二名。

十里至竹峰铺,铺司一

名,铺兵二名。十里至永宁铺,铺司一名,铺兵二名。十里至

蟠龙铺,铺司一名,铺兵二名

。十里至云门铺,铺司一名,铺兵二名。十里至柘林铺,铺司

一名,铺兵二名。十里至周易

铺,铺司一名,铺兵二名。十里至麈岭铺,铺司一名,铺兵二

名。十里至蜀洪铺,铺司一名

,铺兵二名。十里至柏山铺,铺司一名,铺兵二名。十里至金

沙铺,铺司一名,铺兵二名。

十里至白马铺,铺司一名,铺兵二名。十里至绩溪县界铺。西北路:总铺

西北十里至双溪

铺,铺司一名,铺兵二名。十里至延福铺,铺司一名,铺兵二

名。十里至杜迁铺,铺司一名

,铺兵二名。十里至宣城县杨林铺。以上共十九铺,铺司一十九名,铺兵四十名

,岁征正闰银四百三十八两九钱六分。

旌德县

县前总铺,铺司一名,铺兵六名。东路:自总铺东三十五里至桥坑

铺,铺司一名,铺兵一

名。二十五里至宁国县蜀洪铺。西路:总铺西四十里至榔村铺,铺司一名

,铺兵二名。十

五里至太平县黄华铺。南路:总铺南十里至南路铺,铺司一名,铺兵四名。十里至绩溪县

界铺。北路:总铺北十里至柳山铺,铺司一名,铺兵四名。十五里至

藁口铺,铺司一名,

铺兵四名。十里至三溪铺,铺司一名,铺兵五名。十里至泾县

浙南铺。以上共七铺,铺司七名,铺兵二十六名,岁征正闰银二百四十五两五钱二分。



太平县

县前总铺,铺司一名,铺兵四名。东路自总铺东十里至黄亭铺,

铺司一名,铺兵二名。

十里至竹田铺,铺司一名,铺兵二名。十里至黄华铺,铺司一

名,铺兵二名。十五里至旌德

县榔村铺。西路:总铺西十里至十里牌铺,铺司一名,铺兵二名。二

十里至汪王铺,铺司

一名,铺兵二名。二十五里至石埭县界铺。西南路:总铺西南九十里至郭村铺

,铺司一名

,铺兵三名。由西南迤至西北十五里至桃源铺,铺司一名,铺兵三名。二十五里石埭县界铺

。南路:总铺南二十五里至长田铺,铺兵二名。二十五里至箬岭铺,

铺兵二名。二十五里

至歙县界铺。以上共十铺,铺司八名,铺兵二十四名,岁征正闰银二百一十一两八分。因工

食不敷,外拨库子项下工食银一十二两,按铺路远近均匀派给。
卷二十·艺文志金石◇宁国府志艺文志

金石



蝌蚪文半段碑在太平县三峰庵下横眠山腰,今尚可拓,模糊漫漶,仅

识股脚而已。
田半文彝

在泾县贡生吴鸣球家。 彝高三寸四分,径四寸三分,重二斤十二两,容一升有

半。腹有三

文曰:“田文”或即铸彝者之姓名。腹下铭四行,凡二十字,其十六全用子钟铭,而首

四字不可复辨,但知其为重文尔。铭用阳识,固非三代之器,而洁秀莹沏,殆千年以上物。


按:《考古图》有“小子师簋”,其小子二字连而为,其文正与此同。吕大临曰:“小

子师或

官名”。今以此彝证,则小子文殊不成语,窃疑吕说,未必然也。《金石文钞》


以上二条,

不详何代,列之于首,以存古迹。
孙吴赤乌三年碑残字安吴城,在泾县

大蓝山南,《晋书》太康二

年置。《水经注》太康元年分宛陵置。《宋书》及《旌德志》俱吴置。乾隆三年于其故址掘

得古

碑,字多磨灭而“赤乌三年”字迹犹可辨。《乾隆府志》
晋遗

教经不全石在泾县平园民家。相传

得之水中,尝取而视之,似汇帖中所刻者,不知何本也。《泾川金石记》
唐独孤霖《题叠嶂楼壁》
高璩《敬亭山梓府君庙题名》
李太白、司空图《

题梓府君庙诗》

陈简甫《开元以来良吏记》记《艺文》内

郑薰《祭敬亭山文》碑阴载杜宣猷文

张延嗣《重修敬亭庙记》

崔龟从《梓府君神祠记》

按:记言吴越之俗鬼,民之有病者不谒医而祷神。余惧邑人闻余感梦之事而为巫觋所张大

,遂悉记其事与祝神之文,刊之于石,欲以权道化黎氓云云。然其所记前后两梦极荒怪幻惑

,适足以煽妖巫之焰而益吴俗之迷,较之西门豹之投巫,不可同年语矣!文亦近小说家言,

且已载《县志》,故不录。
刘仲约《新修梓府君庙记》大中二年


国裴休《建新兴寺碑》,卢肇书在县北敬亭山,大中二年
《岩

授禅定寺通公碑》

裴休《新兴寺新条流敕》

裴休《新兴等经阁帖》

白龙寺经幢在水阳镇,开成元年。按:此幢现存水阳东岸南禅寺前。
石中丞庙断碑庙在子城南

。石中丞仲览,宣州人。
鲁府庙碑在宣城县南六十里,庙有断

碑,载

武德六年,知岩以宣城降。
冲妙观断碑在宣城县东二十里,会

昌中立。

徐善《新兴寺罗汉碑》

崔龟从《福田寺经藏记》大历中

崔巨《薛公去思颂》

韩熙载《筑新城碑》记载文内,碑阴林仁肇文。

李后主《送二王诗》

徐知证墓碑在宣城县西四十里

朱《重修宣城县廨宇记》

孟拱辰《开元寺大殿记》

孟拱辰《东禅院法华经记》

僧浩澄《新兴寺藏记》天二年。已上并在宣城县界。

韦《南陵修大农陂记》记《艺文》内

薛文美《泾县厅记》保大十一年,记《艺文》内。

唐宣宗《水西寺碑》

徐铉《孔子庙记》保大五年,记《艺文》内。
《东峰亭记序》泾县西二里,唐永泰中,季广琛将兵讨石埭

寇告捷赋诗,刘太真为之序。今石刻存焉。
权载之《宣州响山新亭新营记》元和二年,记《艺文》内


《贺兰夫人墓志》《集古录》云,唐陆贽撰并书碑,以正元七年立


《宣城志》郡守赵希远序,李兼编


《宣城诗》唐人已前诗篇,失编集人姓氏。
以上三十五条

,见王象之《地舆纪胜》。代远年湮

,碑碣不可复见,然篇帙往往见于载籍。且所载事迹姓名亦有足资考证者,故备录之于篇。


李白《汪伦题名》天宝十五载三月,在泾县大蓝山放歌台畔。今尚存


天宝摩崖碑在泾县石砻洪

头山,可辨者七十余字。巍巍法宇,圣德灵奇。天仙作乐,神人护持。猗与居士,博

大能洽

。迹晦岩泉,情存佛法。挟黄鹤仙,带白龙水。清净妙地,灵宝至理。唐天宝十四载癸巳四

月壬申朔二十八日己亥刻石。《乾隆府志》
云根
按:

《乾隆府志》:郡西一峰之巅,有怪石如枯

橛。李太白题“云根”于上,至今可摹。然《二楼记略》佟太守求之,已不可得已。
荀茂碑

在太平弦歌乡金氏宅东,石已断。唐太和辛亥,茂年五十一,宰抚州南城,

会修琼仙墓。乾

符二年七夕,夜步月娘溪之滨,忽白气如练,萦纡其身,恍惚乘霎度婆

溪,东山之阿,引

饮醴泉。次早见烟子亭颓然翼于井上,甘泉双涌,异香逼人,竟托迹兹山居焉。事出非常,

敬镂志之。时年九十有五,五松老人贞父荀茂识。
袁石石

不存,诗另载。泾之水西东峰亭

,有唐中丞袁招讨江淮与刘太真等赋诗刻石。后裴丹至水西,于荆棘中得断碑,色黧状



,中有“袁”二字,因名袁石。周紫芝诗:“如何一百八十载,只有袁字宛然。”《二楼记略

》。
此即王象之所载《东峰亭记序》也。按蒋颖叔跋云:右泾令陈夫中裕以泾邑

之古石刻见寄,其“袁”二字,盖唐大历元年袁所书,而南唐保大五年徐延祚所获也。

是时知县驾部郎

中吴光辅为之诗,其注略云:永泰中,自御史中丞为招讨副元帅,驻旆于东峰亭。会石埭

报捷,与群公赋诗纪之,又于座上各赋一物,缺峰亭赋诗破贼在大历

元年五月,而裴丹序言

七月,非也。吴光辅诗注云,永泰初为招讨,亦与太真诗序不合。盖裴丹、吴光辅皆不



纪胜诗,但以传闻言之,故皆疏略,而今也余独得之以考正焉。惜其泯灭,因为石以久其

传云。熙宁二年已酉岁秋八月朔晋陵蒋之奇跋。细玩跋意,是颖叔曾得全碑而为之重刻者,

则当时自有全刻流传,而象之亦曾见之,故云刻石存耳。
《施昭墓志铭》

《施昭墓志铭》漫漶不清,缺字甚多,无法断句。嘉庆四年,泾人赵杞治

圃得之。铭石如粉糜,出土时为无知者以手按视,遂多模糊,今就拓本摹出之,惜其终泯

灭也。
唐故处士缺二字施府君墓志铭序。府君讳昭字昭,吴兴人

也。曾祖献大父言厥考一字模糊皆

不徇缺一字禄浪迹自怡善缺一字风规未尝陨德是以

逐胜避地就土乐业乃缺二字泾川君之昆季

有四而君嗣其嫡缺一字因天宝丧乱遂羽缺一字分缺一字花缺五字离散君守道自适而仪范缺十

字积财能散义缺三字礼不越俗信缺一字于人

缺八字君夫人颍川江氏妇德贞掺缺四字礼适施君

有一子一女男字清河孤标缺二字禀性温厚缺六字也

竭力侍省尝无愠容膝下缺十字人先君而故

已五稔缺一字心丧之忧始缺七字君以元和四年夏五

月缺十二字药石不救于膏肓灾祟乃缺一字

于骨缺二字天不佑歼缺一字淑人以其年秋七月十九

日终于泾之缺二字春秋七十有三号天叩地

泣血无诉鸣呼光阴不缺三字倏忽缺二字薤露夜壑缺二字平生风流一旦已矣然缺三字幽明路殊

举厝缺三字兆将备龟筮缺二字窀穸乃缺

一字绛引车哀缺一字即圹以其年冬十二月一日岁在

缺一字丑缺五字窆君于故夫人之坟东礼也原墅缺三字载夫人之志焉虽非缺三字若同穴亦恐缺

四字将来见闻乃树石为文以缺字其墓也铭曰荒坟峨峨缺

二字匪他夫妻并穴瘗此南陂飒飒缺一

字松绵绵女萝日月其逝恐易山河志于贞石缺一字赞哀歌原郡缺二字纂文
宋林淳磨崖石刻在观

音岩左。琴高岩篆文大字乾道癸巳,三山林淳篆,蒋之奇磨崖石

刻。在泾邑琴溪观音岩,原刻

左行,须从末行读起:“未至泾川十里余,崭然崖石翠凌虚。自惭不是神仙骨,空羡

琴高控鲤

鱼。”熙宁二年八月,晋陵蒋之奇过此题绝句云。时与宣城万拟、吴兴刘谊同自水西入岩砻



此,观杜伟缺二字之刻与武平一、邢巨之诗而去,刊石杨应之。
隐雨岩摩崖石刻在琴溪丹洞

右。予自宣城来游泾邑,遂同权令晁端本本之、尉刘谊公曼、进士梅及中、晁端

佐、管道、

王纬至此,各赋诗而去。大宋熙宁三年九月三日,当涂郭祥正题。
隐雨岩刻诗在丹洞左。“世

路纷纷陷阱侵,拂衣来此遨云林。丹砂已熟黄金鼎,溪水犹传白玉琴。鲤驾即时超物表,药

滓随手变崖阴。后来客子多迁谪,想对高风愧恨深”。郭祥正功父诗,杨应之刊。
琴高岩摩崖

碑在观音岩左,原刻左行,从末行读起。赵经臣、郭廷俊、李晏

辛卯乙巳日游岩砻,从琴溪

寻胜至此。因以小酌,晚宿白塔,翌早还邑。胡觌继下缺,凌天均同下缺。杨应之刊。
晁端

本摩崖石刻在观音岩右。芜湖簿权泾邑事晁端本,泾尉刘谊,进

士王缺一字、晁端佐,熙宁

庚戌九月初七日同游赋诗而去。
三天洞磨崖题名按:田来、苏遂

游三洞爱其缺一字奇,良

久而去。桐卢包廓叔度、维扬王仲说岩翁,熙宁庚戌九月晦日,何子温石刻。刻

蒋之奇诗后

,何子温游此,下小字二行云熙宁八年二月十七日自水西至此,刊

字杨应之。
苏东坡观自在

菩萨如意陀罗尼石刻在郡北门外十里广教寺塔颠,塔经火毁,石亦腐,

不可拓。仅向收藏家借

得一阅,今录书刻月日,摹勒姓名于右。元丰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责授黄州团练

副使眉缺一

字苏轼,书以赠宣城广教模上人。绍圣四年五月朔,宛陵郡人汪遵昱施财上石,乾

明寺楞岩

讲院行者徐义谨劝摹刊。
琴高岩磨崖石刻在观音岩左,可识

者一百三十六字,残缺四十余。古宣缺

四字郎赐绯鱼袋刘谊缺二字运使陈侯敦夫朝奉郎缺六字

六年矣时蒋公直钧缺一字阁制缺三字

淮缺三字咸宁住琴高轩僧日照谓前日之缺三字吴师

礼缺一字檄郡城缺一字住持岩砻缺一字僧

大师可名时泾令丁维考试缺三字进士梅及中怀远汪钟缺二字

汪净缺二字新池州建德尉王彦

至前祈缺一字尉缺三字题实八月十九日同游旌德令

马泾尉缺二字于三茅山明年复官游黄山

缺一字过琴高岩石时元丰四年余以江西常平上书待罪六年下缺


《奉议郎施缜墓志铭》在施祠,剥裂不全,今摹得五六,而借

抄本校雠,以成全璧。然
李推官琮头衔及摹刻人姓名已不可得矣。君讳缜,字德玉。其先郓州须城人,远

祖徙宣城,

今已六世矣。曾祖讳从德,不仕。祖讳涣,累赠尚书、邢部侍郎。父元长,历任至兵部郎中

,累赠正议大夫。前母夫人何氏,以封为庐江郡太君。母夫人刁氏,以封为谯国郡太君。治

平二年,南郊君以父奏补太庙斋郎,调衢州龙游县主簿。未及考,丁兵部忧。服除,调宿州

蕲县主簿。至未久,州与使者共爱君材,荐以为本州司法参军。任满用荐者复移蕲县,政事

修举,无盗贼犯境。以荐者改宣德郎知徐州彭城县,未赴,丁谯国夫人忧。服除,知枢密院

。林公以重法缺二字荐君,因授知郓州寿张县,改通直郎。君以梁山

缺一字受数州积水,每

岁夏秋霖潦泛滥,民田被害,在郓为甚。故为民经画,申借官粮,募食力户,筑长堤四十余

里,分置斗门,有蓄有泄,以备旱涝。田蒙利者八百余顷,税增复者一万五千余数。后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