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宁国府志
宁国府志
胡先抱字损斋。乾隆癸卯举人,少颖异,强记绝人。十岁时父廷燮授以二十一史全书,盛衰典故,对客辄如成诵,一时称异。与兄先抡分习经史,抡十一岁以全通十三经入邑庠,学使者目为经义无双,独于史无所试,故知不知者半,而独以诗文得名,后专为根柢。学尤肆力于经,总诸家异同,析以己意。乡荐后,即绝意名场,有所作随手散去。子世琦掇述其诗稿之存者,为《万里集》。以上采新县志增按:《文苑》以著作为凭,非有刊本送局者,不录,此《郡志》例也。今《泾志》先成,新增文苑四十人,著作概未缄呈,无从觇其底蕴。谨就标目稍多者胪列如右,倘有挂漏,统归补遗。
宁国县
〔宋〕郑魏挺字景烈。父可与,从父吏部郎中升同师,延平徐诚叟因得闻杨时绪论挺早承家学。登嘉定甲戌进士,调分宜尉,江淮提举司幕,杜谢馈遗,未尝以贫窭为意。引疾归,台章交荐,除国子监书库官兼皇后宅教授,力辞不受。挺雅性旷达,娴于文藻,隐居九龙山西园者十五年,称西园老圃,人率慕之。年八十卒。著有《身粹言》二卷,《读书通说》五卷。子希声,亦举进士。《乾隆志》
〔明〕黄文魁字君仲。成化间太学生,任广西庆远府知事,有声,视河池州。惠爱洽民,性喜吟咏,皆自出新意,不经人道语。著有《槐轩诗集》。《乾隆志》
仙作舟字本初。中丞克谨仲子。八岁能属文,精钟繇小楷,尤工画墨竹。年三十卒。酷嗜李长吉诗。著有《淮南鸿烈解补注》、《大易内外爻象辩说》、《系词说解》、《英》等编。《乾隆志》
朱邦衡详《宦迹》。
〔国朝〕汪作霖字雨公。岁贡生,性嗜古,田庐萧然,著述咀嚼经史。晚年教授生徒,学益进。每周人急,尝于黄渡得遗金不取。没后著述散佚,惟存《尊经阁》、《游白云山》诗二首,《瞿硎记》、《宣石赋》二篇。《乾隆志》
程书字衡石。康熙丁酉举人,任嘉定教谕。初至,见学宫茂草,亟请当事葺之。日进诸生讲论不辍,士风丕变。以疾卒于任。绅士祀之众贤祠,又勒教思碑于明伦堂侧。所著有《周易备要》十六卷,《左传评注》、《昌黎文粹》各若干卷,藏于家。《乾隆志》
旌德县
〔南唐〕舒雅字子正。咨容秀发,以才思自命。保大时,随计金陵,怀所业献于吏部侍郎韩熙载。熙载一见如畴昔,定为忘年交。及熙载知贡举,擢第一,世号舒状元,朝野素服雅才,无闲言。会后主命中书舍人徐铉复试雅等五人,雅不就试。后入宋,为将作监丞,已而充秘阁校理,与吴淑齐名。久之出知舒州。祥符初,进昭文馆。舒州满秩,爱潜岳山水之胜,乞主管灵仙观,诏从之。著有《山海图》若干卷,《十九代史目》十一卷。卒年七十余。《南唐书》《十国春秋》按:舒雅《十国春秋》系宣城人,《江南通志》系徽州歙县。今从嘉定、万历、康熙、乾隆《府志》,属旌邑。
〔宋〕汪字仲容。元丰八年进士。幼颖悟,嗜书,尝从胡瑗学《易》,王安石著《三经义传》,与议,传其说。举诗赋入太学,分录学正。神宗闻其名,记于屏风。登元丰八年进士,调鼎州司理,入为太学正,累迁国子祭酒。为议学制不合,以显谟阁待制知婺州,历徙,应天府不赴,奉祠。卒赠宣奉大夫。自录太学至为止,为司业祭酒,官以儒名者三十年。著有《诗书孟子解义》二十卷,《文集》二十卷,《诏诰》三卷,《乐章》一卷。后以子伯虎职赠少师。祀乡贤。《宋史》、《乾隆志》按:《宋史》称旌德人,《明一统志》亦系旌德。《康熙府志》与《通志》并系泾人。《泾志》云旌德人,因随父襄寓泾,其裔人有析居泾者,今泾乡贤祠中祀之。《泾志》亦载入。此依《乾隆府志》之旧,仍系旌德。《神道碑》:,宣城新建里人,详《金石》。
钟世美字公实。元丰初游上庠,献书万言,大略论教化未宣,法制未备,守令不择,旧疆未复。书入,上亟嘉奖,出示大臣,授将仕郎,充太学正。命词云:“夫以布衣谈王道,讲当世之务,而为朕之所知,可谓一时豪杰之士。前览所奏书,朕既奇尔言矣,然犹以为未也。诏有司考尔素学,而祭酒博士咸以行义闻,夫复何疑。”累迁至谏议大夫卒。著有《陵阳集》数十卷。子邦直,通判舒州。《乾隆志》
汪注字东之。咸淳四年进士,耽学刻苦,焚膏继晷,寝帐为黔。调池州青阳簿,六年弃官归,益肆于学,经史百家,无不该洽。著有《中庸演说》、《大易衍义》,藏于家。子胄文,温州路儒学教授。同上
汪昌寿字伯叙。咸淳元年进士,学问博洽,为文若不经意,然踔厉不可攀跻。先以能赋闻,既读《易》,心会其微。初调金陵户曹,改秩浙西帅司,主管机宜文字。未几杭州失,昌寿归,至元中以学行足师,请典乡校。与其叔注协志训诱。著有《心易详说》、《铁崖自娱集》、《东林叩角集》、《讲议杂文》数十卷。子惟贤,徽州路儒学学正。同上
〔元〕吕枋字汝芳。通词赋,兼七书,入右庠。至元乙亥,谒告省亲,因避地新安。郡守辟紫阳书院山长,又辟摄录事,并辞不受。及归里,以文行举采石书院山长。设教详明,士皆悦服。秩满,卒于家。所著有《桂芳家集》、《采江吟稿》。同上
〔明〕姚裕字克宽。宣德乙卯举人,授严州训导,累迁国子监助教,升翰林院检讨。乞休归卒,祀乡贤。裕工书善文词,著有《名山雅编》传于世。同上
王字俊温。宣德乙卯举人,博物洽闻,尝属文,尤精毛诗。正统元年授严州训导,迁辽东前屯卫教谕,成化元年致仕归,辛卯与修《县志》,文集未梓行。同上
梅鹗字百一。正德丁丑进士。童子时见日中三足乌,弱冠向学,即能默识。家贫居僻,艰于得书,闻有蓄古奇书者,辄踵门求观借录。日诵数万言,为文援笔立就。著作甚富,未经雠校而卒,年四十五。稿多散佚,惟《凫山集》四卷传世。弟,字致斋,正德癸酉举人,博闻强记,著有《尚书谱》、《尚书考异》、《春秋指要》、《仪礼翼经》、《太元圜注》等书。又弟鹏,字万九,岁贡,亦淹洽工诗。子元丰,以贡判台州,曾删订《十七史》。同上
舒宏谔字士一。邑增生,英敏好学,屡试不售。隐居松竹山房,造就后学,一时名俊咸出其门。著有《古今全史便览》、《易经去疑》诸书。同上
姚懋忠字衷赤,邑诸生。博览群书,留心古今人物事迹,见人美行,辄手录之,著有《旌川乘书》十八卷。旧邑志载其割股奉亲,盖自幼并以孝闻。同上
王文炜字仲,吏名溯初,字宇寅,崇祯八年岁贡。家贫,耽学,博涉群书,辄彻旦不寐。四十余年不归家,受业者岁百余人。晋江张瑞图未遇时,县令苏宇庶延修县志,见文炜《天文论》,叹为奇才,遂与订交。所著《于寅寸书》五十卷,内有《梓山鼠余》、《左国详评》、《五经肯》、《周易吃》、《四书句》诸集行世。同上
〔国朝〕杜名齐字朋李。少颖悟,为名诸生。年十九从宣城沈寿民授经,称俊才。崇祯末弃巾服,不事科举业。周镳赞曰:“是乃所谓性正气严,乔然岁寒中者。”著有《东固草堂文集》,寿民序之以行。同上
谭文昭字士远。好学深思,刻意励行,与兄学昭并著名。康熙丙寅选拔。著有《掘得集》、《议论奇创》。《江南省志》取入子集中。同上
王之绩字懋公,邑诸生。沉静简默,勤学好问,欲尽读古今书。闻友人家多购藏,遂从索观,辄昼夜不辍。所著《五经人物志》百三十卷,脱稿将梓,惜不戒于火。又刻有《评注才子古文》、《铁立文起》,张相国玉书序其简端云。同上
刘琼字令树。少孤家贫力学,授徒多所成就。湖北督学凌如焕、江南督学郑任钥延致文幕,重其文品,咸加敬礼。其所著《忠孝节义录》、《乡约歌》皆有裨风教,诸当事为序梓行之。以岁贡终。同上
方学成字武工。早有志于诗古文之学,尝刻梅凫山、王铁立、郭研庐三家诗文集,合以己作,名《响泉斋四稿》。雍正二年,由廪生保举孝廉方正,任山东夏津县知县。著有《松华堂集》十卷。
太平县
〔宋〕孙字仲益。崇宁间以进士授中书舍人,侍钦宗如青城。金人以二帝北去,而归与冯懈、曹辅等。高宗中兴,安置归州。寻赦还,绍兴元年又构谗谪象郡。未几擢知临安,调平江,进左朝奉郎,充龙图阁待制,户部尚书。晚与朱子交,常手札与辨析义理。又来访与游狮山,书“秀阴”二字镌诸石。因尝提举鸿庆宫,故所著曰《鸿庆集》。明礼部侍郎李本序其集以行。《宋史》、《乾隆志》〔元〕汪文龙字济卿。弱冠举茂才,任旌德、铜陵文学掾,历常、湖、沿山等州教谕。皆循循饬厉,造就后学,与人言若不出口,而践履多弗能及。后以临安簿致仕。同时欧阳虞揭辈皆以诗文推重之,汪泽民比之汉伏生云。著有《韵书撮要》等书。卒祀乡贤。《乾隆志》
汪珍字聘之。博学工诗,润雅瞻,卓有古风,庐挚雅重之。汪泽民至不敢与雁行,每称南山先生云。著有诗集。同上
〔明〕陈天德父埏埴,为业所得工值尽以训子。天德弱年,入邑庠,苦读,成父志。尤研精《易》理,尝著《易论》五十首。居恒讲业聚徒,文行并优。以岁贡授高安知县。弟天爵,幼秉兄教,领万历戊子乡荐,著有《四书皈正篇》行世。同上
项陛字履斋。颖悟博览,尤究心理要,一时德器文章为远近所矜式。以明经令乐陵,归装肃然,有留床载石之风。其题咏甚富。同上
崔廷宏字铭诚。淹贯经史,尝从罗汝芳、王畿游,精研性命之学。与焦结社金陵。著有《水火解》、《分上下》、《内外天人》三篇,探幽抉奥,直入南华之室。遍示同人,罔不心折。陈继儒、施凤来序以行世。同上
焦文臣字宾王。遍览强记,补邑廪生,工古文词,尤有诗癖,兴酣千言立就。寻入北雍,名噪长安,如焦及同郡梅鼎祚、汤宾尹,皆折节与游,赠答甚富。性孝友,伯兄早丧,母事其嫂,父遗田舍尽与其犹子,研耕自给。著有《燕台笔记》同上
项应选字宾吾。少颖悟,刻苦勤学,补邑增生,长于古文诗赋。晚乃讲明义理,尤精于《易》,著有《易测篇》。孙士明亦增生,富才思性,乐与人为善,汲引后进,致为勤恳。同上
〔国朝〕项淦字素澄。笃志力学,博极群书。年逾四十,补邑庠生。性耿介,不妄交。致人先德行而后文艺,每讲授,必先焚香操琴,以涤躁妄。从游多善士。居迩县庭,足迹不至,惟键户著述。有《六息斋文集》及手编《字韵》、《批注周易》、《家训》等书。同上
杜应成字曰人。邑庠生,博学多识,与其族兄应理,互相切。其于陵阳、五松、九龙、天柱诸会所,尤谆谆以讲明为事。著有《四书周易窃揆》数种。同上
杜芳字己玉。岁贡生,侨寓鸠江,积学工文,尤长于诗,善作隶。好汗漫游,所至名公卿折节礼之。性高旷,不事生产,每倦游惟杜门课子,家徒壁立,讲诵不辍。同上
汪惠中字掌六。邑廪生,性豪迈,有夙慧,文摹蒙庄,得其精髓。设教于西嵝精舍,学者争趋之。寄情闲旷,尝携朋侣坐饮清潭石畔,唱和竟日,观者叹为神仙中人。同上
〔国朝〕胡琛字吉人。邑庠生,幼颖异,每试冠军。虽室如悬罄,歌声时出金石。平居究心经史,手批书经,彷佛王伯厚、孙月峰之意,而研精洞微,实能发前人之覆。子纯生,孝友著闻,课弟元彪,有声庠序,皆推本于琛之庭训云。
胡士杰字汉三。邑廪生,植品笃行,潜心学问,不妄交游,居常恂恂。惟兴酣落笔,则旁若无人。督学孙、姚、郑诸公皆以国士目之。所纂《四书》、《毛诗》及唐、宋诸大家古文,皆有心得。年六十终不遇。士林惜之。子碧峤,邑庠生,克承庭训,亦务实学。按:此二人见县旧志,今据邑绅请入《府志》,核其本传盖绩学而坎终老者,因补录之。
卷三十·人物志懿行◇宁国府志卷三十人物志
懿行
宣城县
〔晋〕
纪世和咸和中,苏
峻
党陷泾县,执内史桓彝,不屈遇害。诸子流迸,遗骼委涂,世和率义故葬之。
鲁宗之晋、宋间人。父显遭世乱,率乡人部曲戍守。郡城南七十里,其地有清水
里,
人因名为鲁显水。宗之积谷,务济匮乏,礼宾客。后仕至雍州刺史。
〔
明〕
杨敬字志顺。性慷慨豪侠,孤抚于叔。叔有五子一女,及析产,
敬
愿受七分之一。永乐初,与礼部尚书陈迪有瓜葛。逻者捕得里中一同姓名人,将执之官,敬
闻出白其误,自携家属就狱。凡七阅月,事释,阖郡义之。
戴儒贵州
新添卫学,应举魁乡试。仕荆州府同知。致政,归宣城,居黄池别业。家徒壁立,操履严介
。
岁歉乏食,邻家有桃实,垂逾垣舍,家人或欲取之,戒曰:“宁可饿死,不可妄取失节。”
殁,葬
其乡楚王城。贤而无后,人益惜之。
胡世冕字大周。以厚德
闻乡里。
尝构材为室,或窃其巨者,匿土中,树麻覆之。仆侦出以告,世冕乃罪仆而偿其麻。岁饥,
有
亡赖者焚其廪积,乘间为剽邻里,救止之。时明知其人,置不问。给救者谷各数石,随半
价以粜,全活甚众。年八十六卒,以子国鉴赠礼部主事,祀乡贤。
詹
浙字东之。都御史沂之兄,廪邑校,以行业闻,万历庚寅,当岁荐,浙谢不应。以诗酒
自
娱,年八十一,生平多长者行。尝有贷其金者,以所居偿。浙曰:“吾忍子露处耶!”遂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