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子沟纪略


  三座塔东北距城八十五里为大板上大板上者蒙古以一家大房子为大板上云营内有娘娘庙一座乃康熙庚寅年所建庙西有兴隆寺则康熙壬午年所建也新碑尚存

  ○愍圣寺

  大板上南去二里有愍圣寺系狗儿台吉于康熙元年修建立石碑两块北去至大凌河边有修塔及木桥碑一块

  ○弥陀庵

  三座塔东北一百六十里至古鹿固台营子蒙古呼野鸡为古鹿固因其处野鸡颇多遂以名营营内有弥陀庵一座系康熙十六年修建有石碑一块

  ○于喇嘛寺

  三座塔东北二百四十里为于喇嘛寺因其先建寺之喇嘛俗姓于氏出家后名紫复巴有汪补台吉给与地基遂募建此寺于康熙四十四年奏请赐名圣祖仁皇帝钦赐佑安寺匾额给度牒二十张立有石碑一块

  ○宜州厅峪道院

  三座塔东北一百九十里至抬头沟四面荒山山下有古庙基一段围墙方圆里许墙外有无头石佛大小数尊墙内有金熙宗皇统八年复建藏经千人邑碑文一块

  ○塔子沟关帝庙

  关帝庙在塔子沟东街僧人常福于乾隆七年募化兴工陆续修建大殿三间东西禅堂各三间厢房各三间后则禅房三间前钟鼓楼各一间山门三间戏台一座于乾隆十四年工竣立碑以记其事

  ○财神庙

  财神庙在塔子沟南街僧人广修于乾隆十四年募化兴工前建财神殿三间后建佛殿三间东西禅堂各三间山门一间又于财神殿之西建娘娘庙三间东建文昌殿三间前建魁星阁九圣祠各一间于乾隆十九年工竣并立碑记

  ○龙王庙

  龙王庙在塔子沟北街有远方僧来此建草殿一间未尝以姓名闻于人因共呼为草殿和尚云乾隆十四年募建大殿三间禅堂一间住室四间山门一间至今完整

  ○地藏庵

  距塔子沟北五里前巡检孙际澄乾隆癸酉岁于西山坡设立义冢一区并捐建地藏殿三间禅堂三间厨屋三间山门三间前建菩提殿三间茶棚三间甘露亭一座今召僧人辛稀居之其后山坡桃柳成蹊春时登望则良苗怀新红绿交错颇堪游览

  ○窟窿山古庙

  窟窿山在塔子沟东南相去一百八十里上有洞东西相通口阔各三丈高一丈五尺深一丈远望似桥人以洞口前后相通遂名为窟窿山方圆约四十里树木阴翳狼虎成羣居民常有见数大虎率小虎往来于洞中者因而人迹罕到雍正癸丑岁有草都喇嘛见山下西南坡有旧庙基一区古井一围且有旧时砖瓦犹存即募建庙宇三间经房一间东西厢屋各一间住屋三间其西南角尚存古碑一块首列路惠州东锦川乡月华山林泉寺中有岩宝号曰空峒之语系元成宗大德三年三月建立以此知今之窟窿山即古之月华山山顶之洞即空峒也

  ○北宫承禧寺

  塔子沟西去八十五里为北宫又十里为南宫康熙五十年间圣祖仁皇帝行围驻驆于此见有石佛露处于荆榛之中因赐帑银五十两命喀喇沁三巴拉石公建立庙宇于康熙五十四年告竣钦赐名为承禧寺今大喇嘛拉克巴洛卜僧俊巴住持其地彼时蒙民于寺之南北筑室而居曾为圣祖驻驆之所遂名为北宫南宫云

  ○降魔寺

  小城东去三里北山石壁中凿成石洞中供石佛后有喇嘛于山下建大殿三间东西厢房屋各三间前殿三间山门三间人以山有石洞先呼为喇嘛洞嗣因山下行人常有遇邪魔者复改名降魔寺云

  ○天成观

  天成观在大城子之东康熙六年间道士夏一振募建天齐庙三间东西十阎君殿六间关帝殿三间嗣经道徒夏阳春徒孙蒙古傅来正先后募建增修因之楼阁殿堂规模宏厂屋宇焕然迄于今犹足为边地寺院之巨擘焉

  ○清安寺

  天成观之西有清安寺僧人体治于康熙二年募建后殿三间东西禅堂各三间中殿一间东西禅堂各三间前殿三间钟鼓二楼山门三间有体治之徒蒙古本住居之

  ○观音堂

  清安寺之南有观音堂后殿三间西厢房六间大殿三间东西厢屋各三间山门一间今之住持聂马喇嘛称系伊祖刘大夫所建云

  ○木头城子娘娘庙

  大城子东北九十里距塔子沟一百六十里为木头城子昔时山多大木凡蒙民砍伐木植积于此为木厂望之俨若城垣因而众共呼之为木头城子云其西北有孤山一座山脚围圆不及二里山之岭平坦处东西长三十丈南北长四十五丈向有庙基旧址康熙四十一年喇嘛建娘娘庙于山岭大殿三间住屋三间其山门戏楼今已倾圮殿前石碑仅存白云山三字余皆模糊剥落莫可辨识脚之东复有朝阳寺者亦皆喇嘛新建之所

  ○奈玲塔朝阳寺

  木头城子东北八里渡大凌河至奈玲塔在山顶山高百丈数十里之外皆望见之蒙古以修造精细为奈玲于是称为奈玲塔塔下七十丈半山中有平地一块方圆二百丈旧有古庙基址康熙年间喇嘛垂得勒格楞募建朝阳寺大殿三间嗣有垂得勒格楞之侄罗卜僧格楞喇嘛陆续募建后楼三间左右禅堂各三间配殿三间藏经塔一座塔前正殿三间钟鼓楼各一间住房十一间至今庙貌整齐扎木苏各斯尔喇嘛住持其地

  ○庄头营子关帝庙

  奈玲塔东去十七里至庄头营子因先蒙古庄头来此居住遂以为名营中有民人冯士英等新修关帝庙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立碑以志之

  ○平房喇嘛庙

  黑城子东去八里在波罗台沟门平房因沟内曾有水泉蒙古称为波罗先有一民人盖平房数间住居于此遂共呼为波罗台沟平房其喇嘛庙则系孟可台吉之子舍拉巴扎木素格楞喇嘛因无弟兄妻子立志出家将所居住房改为喇嘛庙

  ○兴隆山朝阳洞

  平房东去三十二里至兴隆山之中有向南一洞遂名朝阳洞其洞口东西长一丈五尺进深一丈四尺高六尺中供佛像洞外东侧盖有住房三间喇嘛居住蒙民以供佛有灵因名兴隆山

  ○恩及山卧佛寺

  兴隆山东去十八里至恩及山围圆三十里山上有平坦地基一处东西长三十八丈南北长七十九丈康熙初年蒙古四楞台吉山下打围追鹿上山于荆榛中见有石卧佛身长八尺高二尺露于山上遂令从人将毡遮盖立愿重建庙宇适有僧人思诚原系木匠出家为僧募化修建于是四楞台吉将卧佛所在指示思诚并助以人夫在附近山场砍伐木料于康熙七年建盖大殿三间中供卧佛东西禅堂各三间前殿三间山门三间此山本有旧名僧人思诚不忘四楞台吉之恩因名其山为恩及山庙为卧佛寺内有古碑一座上载应历七年岁次丁巳十月十八日立余皆模糊不全始知为辽穆宗时所制

  ○敖汉弘慈寺

  塔子沟北去四百二十里敖汉王子觉木苏于康熙四十六年建盖大殿七间后殿三间前后东西厢房各五间二门三间山门三间工竣后圣祖仁皇帝赐名弘慈寺现在喇嘛居住人以庙为王子所建亦名王子庙云

  ○双庙

  塔子沟二十里铺西去三十五里为双庙先是附近居民于雍正四年建九圣庙一间嗣于雍正七年建关帝庙一间因此名其地为双庙云

  塔子沟纪畧卷七

  ●塔子沟纪略卷八

  哈达清格素斋者

  废城

  口外自金辽元世俱建有城社迄今数百余年荒芜无存荆棘满目尚有存其旧址者访采而纪之使前代遗迹不致湮没不传庶亦考古之一端耳

  四家板上城基
  蓝旗营子城基
  包古老营子城基
  小城子
  黑城子
  二十里铺土城
  牛膝河屯土城
  塔上城基
  敖汉王五十家子土城

  ○四家板上城基

  三座塔东北六十七里有四家板上营子蒙古称房子为板子以前有四家蒙古置房于此遂呼为四家板上营子西面有城基一处东西长一百五丈南北长一百六十丈围圆不及三里城内有石幢两截字迹不全一载天辅皇帝陁罗尼幢及川州刺史字样一载开泰二年岁次癸丑仲秋月记因知是幢一为辽圣宗时所记一为金太祖时制也而城名则迄无可考

  ○蓝旗营子城基

  自哈拉桃花图东北行五十里蓝旗营子距三座塔九十里有城基一处东西南北各长一百二十五丈围圆计三里有四门基址名则无可考焉

  ○包古老营子城基

  自蓝旗营子东北行五十八里有蒙古包古老者住居于此遂名为包古老营子距三座塔一百四十八里其地有城基一处东西南北各长一百一十八丈围圆不及三里其城之名则无可考焉

  ○小城子

  自包古老营子东北行十五里有城基一处东西南北各长一百七十四丈围圆不及四里亦有四面门基其名亦无可考

  ○黑城子

  自小城子东北行五里距三座塔一百六十八里有土城一座城高六丈东西南北各长三百六十丈方圆计地八里城墙虽多残缺而规模宏敞亦属形胜之区瓦砾成堆墙垣尽废遥望一片黑影因共呼为黑城子至今蒙古民人皆居城外其城内则已开辟耕种矣城北八里于喇嘛达拉甲格楞家见一石碑立于门内首载川州重修东岳庙记其碑阴字多模糊尚有至正岁次乙酉仲夏并川州达鲁帖木耳及建平典史字迹盖是碑为元顺帝时所制而黑城子即契丹兴中府所属之川州城也

  ○二十里铺土城

  塔子沟西北二十里有土城旧址东西宽一百六十丈南北长一百五十丈计三里有余城垣坍塌不整东西尚有城门遗迹城西半里有塔一座其年月皆无可考

  ○牛膝河屯土城

  塔子沟东北一百八十里至敖汉牛膝河屯有城基一处南北长一百八十丈东西宽一百六十丈周围土墙参差不齐尚有四门基址其名则不可考

  ○塔上城基

  塔子沟东北三百八十里至塔上蒙古名为波罗素不拉嘎塔为素不拉嘎泉为波罗因山坡有古塔一座下有水泉遂取名波罗素不拉嘎康熙年间敖汉王子建造庙宇一座圣祖仁皇帝赐名永寿寺西有城基一处四面各长一百九十丈并无人烟

  ○敖汉王五十家子土城

  塔子沟北去三百八十里至黄花图五十家子有土城一座南北长八十丈东西宽七十五丈城中有八角塔一座高十余丈上系铜顶悬有铜镜七面墙垣铃角俱各完固塔下有枯井一围自塔北门而入井中黑暗约深四五丈城内并无房屋人烟建塔年月亦无可考

  塔子沟纪略卷八

  ●塔子沟纪略卷九

  哈达清格素斋着

  土产 【 气候附】

  天地产物无土不生无地不有虽口外地尽山陬而所产则同如山之禽兽谷之花果河之水族畦之蔬菜风景无殊内地唯节气寒多暖少生迟萎早耳汇而载之亦以广耳目充识见云尔

  野禽
  野兽
  山树
  山花
  山果
  山菜
  河鱼
  家花
  家果
  五谷
  家蔬
  气候

  ○野禽

  野禽
  鵰    鹞    沙鸡
  野鸡   班鸠   寒雀
  鹌鹑   喜鹊   窝鹇
  拖尾莲  黄鹂   乌鸦
  虎不拉  啄木   水咋子

  ○野兽

  野兽
  虎    狼    鹿
  狍    麋    獐
  獾    狐    兔

  ○山树

  山树
  柏树   松树   杨树
  柳树   榆树   菜树
  栬树   画树   桑树
  段树   苦梨树  杏树
  桃树   山梨树  老瓜眼

  ○山花

  山花
  山芍药 【 俱单瓣】  石竹 金针花
  刺梅   丁香   闪丹花
  翠雀花  土蜀葵

  ○山果

  山果
  山梨   山杏   山葡萄
  郁李   桑椹   山樱桃

  ○山菜

  山菜
  榛蘑   木耳   苦梨芽
  蕨菜   荠菜

  ○河鱼

  河鱼
  鲫鱼   鲤鱼   虫鱼
  鲇鱼   滑子鱼  脚鱼

  ○家花

  家花
  鸡冠花  凤仙花  江西腊
  串枝莲  六月菊  万寿菊
  菊花   玉簪花  蜀季花 【 有黑色者】
  婴粟花  老少年

  ○家果

  家果
  刚子桃  杏

  ○五谷

  五谷
  谷子   高粱   黑豆
  黄豆   绿豆   糜子
  黍子   苏子   玉粟
  荞麦   小豆   云豆
  苘麻   线麻   烟

  ○家蔬

  家蔬
  白菜   菠菜   葱
  蒜    韭菜   罗卜
  藤蒿   南瓜   西瓜  
  香瓜   茄子   葫芦
  王瓜   瓠子   东瓜
  箥箩树
  塔属各旗境内高山之中多产箥箩其叶大如掌可饲山蚕余无他用先是山东种地人自伊本省携带蚕种出口试养以后人争效之至今放蚕者众茧成之后捻线织紬名曰山紬与内地茧紬无异丰年茧多丝贱每疋市价不过二两四五钱可为袍服二歉岁茧少丝贵每疋市价二两七八钱有差东民常欲占蒙古山场自专其放蚕之利以致构讼无已后经地方官定以收茧之时令民人将所得十分之一给与山主为租价近始相安无讼焉

  ○气候

  气候
  边地风高寒多暑少立夏以后犹有冻冰之日白露以前即系霜降之时月当仲夏而遇烈日便可脱裘易葛节届初秋而值阴雨必须去葛易裘谚云皮袄直接单纱信非妄语此当年之事近来较之京师冷热不甚悬殊雨雪亦无偏胜夏葛冬裘春单秋絮四时不爽唯九月内草木较内地先萎耳

  塔子沟纪略卷九

  ●塔子沟纪略卷十

  哈达清格素斋着

  蚕事 【 器用附】

  蚕之产丝之广唯浙杭为最饲以桑叶比户皆然小民之完粮纳课身衣口食咸赖焉他处所产山紬山东有之今口外气寒又无桑可饲蚕从何生丝从何得而塔属地方生箥箩叶民人藉以饲蚕织山紬而贸易之其饲育之法则有诀焉故细录之以见天工养人之意抑以知人巧可夺天工物力之艰难不仅稼穑已也

  收种
  温种
  拾蛾
  配蛾
  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