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嘉定赤城志
嘉定赤城志
在县西北四十里后废干道中吴康肃芾俾僧行机重建
善因院
在县南五十里旧名招福唐广明八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正贞院
在县东南五十里唐末僧□静建国朝绍兴二年重建
净乐院
在县南七十里唐咸通二年建旧名兴乐国朝治平三年赐今额
广福院
在县西一百四十里咸平三年建
明圣院
在县西一十五里景佑五年建
清修院
在县西二十五里开宝中建后废开禧元年重新之
宝积院
在县东南三十里治平三年建
慧门院
在县西三十五里景佑五年建仍赐额
梵严院
在县西四十里元佑六年建
普光院
在县西南八十里
漏泽院
在县西北二里崇宁三年建盖奉诏瘗丛骸之地今废
觉海院
在县东三十五里建炎三年建今废
尼院
净胜院
在县西南五十里旧名宝胜俗传唐时陈长者舍基建晋天福中赐额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大仁院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绍兴十七年建
明觉院
在县南三十里绍兴二年建
寿宁院
在县西二十里大观元年建今废
宁海
禅院一十有二
崇教寺
在县西二里旧在县北三十里名清泉梁天监元年建隋大业元年废唐干元元年徙今地会昌中废大中元年复建国朝大中祥符改今额旧有筠轩【左纬诗云只把山为界红尘自此分竹窗吟听雪苔石坐看云意静诗先到心清道自闻深惭王许辈猿鹤旧同群 罗适筠轩诗云花忆清轩上都忘居会稽秋声先在竹月色最宜溪银汉檐前直玉绳天外低何人倚栏槛为听下庄鸡】
寿宁寺
在县南一十里旧名白水庵晋义熙元年僧昙猷建时猷自海乘槎至卓锡泉涌故以为名晋天福五年改名海晏国朝淳化元年改今额门外有猷所携石高数尺许石上有绍圣中高述陈安道以下题字其西三十步有洗肠井其水白色旱涝不损益太宗搜访名山工部侍郎王化基奏闻至道元年遣内侍裴愈手御书三十轴以赐后多散佚云
净土院
在县东四十五里旧名资国唐武德中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周弁诗云一径森森入翠微翠微深处见禅扉倚云殿阁金相照蔽日松杉碧四围竹汲涧泉寒绕屋雨蒸山霭润侵衣十年游宦今重到景物依然旧识稀 杨杰诗云岩谷连天岭杉松彻象山路从云外入人自海边还禅榻红尘断经窗白昼闲玉莲生有处香满翠微间 孙大廉诗云流水元依涧孤云不在山万缘机虑断一点净明还立雪人何在衔花鸟自闲群昏疑网破雄论落人间 又诗云白莲开绿水佛子旧家山净境无南北尘心有去还林深天籁远风定水云闲何日逢征骑重来翠巘间】
宝严院
在县北九十二里旧名茶山宝元中建相传开山初有一白衣道者植茶本于山中故今所产特盛治平中僧宗辩携之入都献蔡端明襄蔡谓其品在日铸上为乞今额
清居院
在县东一十里治平三年建仍赐额山绝顶如菡萏旧传僧昙猷乘槎自海至尝卓庵焉
广润院
在县西南五十里旧名普济晋僧昙猷建国朝大中祥符中改今额
演法院
在县西南六十里唐景福中僧行恭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额
慈源院
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旧名龙泉晋天福七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法安院
在县东一百五十里一名古洞淳熙三年僧惠本重建
广福院
在县东二百五十里旧名资国太平兴国七年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大觉院
在县西南五十里开宝中建
妙胜院
在县东海中二百里开宝中建
教院一十有四
永乐院
在县西南五十里旧名海云梁天监中居人蒋政舍宅建政蜀人琬之后尝隐于此故其地名蒋山隋更名海月唐干符中僧道隆重建更名永安国朝治平初改今额元佑中僧禹昭又新之【罗提刑适记云余成童时好读书而乡中无文籍惟乡先生朱叟绛世传论语毛诗皆无注解余手写读之茫然不知义旨之罅隙唯永叹而已庆历中有僧智贤师禹昭师皆里释之秀者同游钱塘传智者教以余力事明静大师惟贤通儒书能讲五经论语二师性明敏志坚而气刚各以儒释二家自负不少下人余因得与二师游假其书叩其论谊日浸淫开发闻此达彼由是知圣贤之门墙有可入者遂寻师访友以终所业余知经术之为乐权舆于二师也熙宁初余以赴泗水令去乡凡二十有五年元佑六年始按刑二浙明年春抵乡曲智贤已谢世惟禹昭师迓余于王爱岭师虽雪眉松骨老酸成翁其神清气静俨然若昔时叙别话旧伤往而感来遂相与泫然流涕师且告余曰此去东南三里即蒋山其院名永乐老身之故栖也愿公临之因与之踏雪蹑翠入长松之径登堂皇卷帘四顾美乎哉前岩后峰左冈右陇流泉若蛇屈曲而东注东北有峰最高曰石柱师向以多六楞名之也是时春色在物夕阳满山野花开而百鸟啼微风起而白云乱幽芳可撷逸兴俄生于是与师扶栏握手相顾而笑论无生之法尽涤有虑之尘缘言皆投机默而心喻何必须过虎溪然后称陶潜远大师之忘形也与明日归溪南师录其建院之因求我作记且曰蒋山者蜀人蒋琬之后讳政字文通避地居此人以名山梁天监中舍宅为海云寺隋改曰海月唐末两为兵寇所焚钱氏干符中乡人王惠与僧道隆兴之吴越王赐名永安本朝淳化中贞惠大师常觉亦增葺焉治平初赐今额禹昭顾栋宇之已隳劝檀那之植福有麻氏者鸠信士率财力新大殿作三门次建法堂僧堂方丈僧房厨库及宾客之馆凡七十楹皆撤旧成新易卑为高始熙宁五年终元佑八年功告毕余得师所录久弗暇书易路畿右坐颍昌府久要堂窃思之自余登第三纪矣乡曲少年无登第者亦无僧以儒释学自负如二师者然则山川秀气岂绝于吾党也必将有豪杰之士发愤自奋或儒或释扬名天下者矣然则余老矣不知能及其见否也因取其所录暨余与二师相遇之始末及前日归乡之新事载之鄙文使吾党少年他日观吾文知我起白屋之艰苦在故旧之难忘能自激昂以成厥志此余作记之微意其院之畛域则纪于碑阴云尔】
法昌院
在县北二十五里旧名赤山菩提唐大顺三年建后又改灵山国朝大中祥符三年改今额
玉溪院
在县东南八十里旧名湫水唐元和五年以湫水潭应祷而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
丹邱院
在县南九十里宋元嘉二年梅长者即所居庵而建以其诵经感丹凤赐名丹邱灵凤山国朝开宝中改为院大中祥符中赐今额
集福院
在县东一百里五代时军将王德安结庐于此盖税场故址也周广顺元年赐名保福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法海院
在县北一十五里太平兴国八年建治平三年赐额
慈尊院
在县东二十里晋时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额
延寿院
在县东南三十里旧名保安崇寿干德二年建大中祥符三年改今额
兴梵院
在县南五十里旧名兴国开宝中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慈胜院
在县南七十里旧名慈安景德元年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灵峰院
在县东北八十里吴越尚书叶预舍宅建国朝开宝中赐名三峰治平三年改今额
多宝院
在县西九十里旧名龙祥晋僧昙猷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兴教院
在县西南一百里大龙山旧名兴国治平三年改今额
□□院
在县北四十里治平三年建
甲乙院一十有九
崇福院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梁王山俗号梁王寺旧名资福唐武德中建国朝大中祥符中改今额元佑四年僧怀智造藏殿【罗提刑适为之记】有主簿洪皓祠前有古松盘偃诘曲若龙蛇然相传数百年阴盖数亩虽画工不能竟其状绍熙四年令方懋烈亭其侧【王常博澡为之记】
妙相院
在县东五十步旧在县西三十步又名赤山梁天监元年建隋大业中废唐干元元年徙今地吴越宝正三年改海晏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慈云院
在县西一十五里旧名齐云唐咸通三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罗提刑适诗云七十有余岁不曾游此山因寻白云路深入翠微间晓涧烟霞合春岩草木斑谁灰心地火占取一生闲】
瑞相院
在县东三十五里唐正观二年建吴越时叶太傅景泰舍基辟之国朝治平三年赐额
吉祥院
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名雁苍唐武德元年建有旃檀观音僧了性事之甚严每祷辄应又有蓬莱径冰泉皆唐人所名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福兴院
在县南一十里旧名福全庵开宝中剡人王氏舍基建治平三年赐今额
广修院
在县西南一十五里旧名观音唐大顺中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明智院
在县北二十五里旧名鄞水石晋会同中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大智院
在县北三十里旧名观音干德中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永福院
在县西四十里旧名柯山太平兴国中建盖僧昙猷驻锡之地
普福院
在县东五十里旧名保福干德中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明恩院
在县东北六十里唐干元中建国朝治平三年赐额
大宁院
在县北六十里旧名新宁晋天福中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保宁院
在县北六十里旧名保安雍熙中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明因院
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晋会同中建国朝治平三年赐额
安住院
在县东南一百六十里旧名安和唐大顺中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福圣院
在县东六十里开宝中建
护法院
在县东海中二百里太平兴国中建
天真院
在县东海中二百里治平三年建
尼院一
广报院
在县西二里嘉定十一年尼普文建十四年赐额
赤城志卷第三十
寺观门〔四〕
宫观
州
天庆观
在州东北一里一百步面挹双峰背负重冈号城闉胜地旧为白鹤观按尤守袤昊天殿记未详建立岁月夏英公竦三官堂碑云因茅盈驾鹤上仙故名然按杜光庭灵验记云天皇东封鹤集其坛俾诸州为老子筑宫号以白鹤陈师道师话亦曰唐高宗东封有鹤下焉乃诏诸州为老子筑宫以白鹤为名此建观之始夏说误也后废至开元中获天宝度人经建天宝台【扁榜乃徐浩书上有铜钟开元十二年所铸】复建观榜曰开元天宝中铸铜老子像晋天福五年道士黄永干居之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更名护国先是景德五年乙丑左承天门天书降戊辰改元大中祥符以其日为天庆节二年诏东京建昭应官天下建天庆观且加九天司命尊号曰保生天尊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天尊降延恩殿【按应天降落碑上亲奉圣言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赵之始祖有功于世再降乃轩辕皇帝凡世所知少典之子非也吾于后唐时奉玉皇命典赵族已百年矣】诏以其日为降圣节刱圣祖殿赐金宝牌以玉清昭应宫成天尊万寿金宝为文政和六年刱昊天殿淳熙四年钱参政端礼复新之【圣祖殿前有两巨松甚怪世传茯苓产其下又道士壁间有范子玟所绘牛及来禽人传其妙云】
栖霞宫
在州西北二百六十步旧名白云庵唐中和中建道士王干符朱霄外主之霄外以道术为钱忠懿王所知遂葺庵为观与天庆观号东西二宫国朝淳化中颁宸翰大中祥符中赐今额元丰三年建岳殿于其西有五岳真形图在焉【僧长吉诗云龙虎丹砂炼已成方瞳绿发仙骨轻石床半醉海月冷芝轩长啸天风清时泛绿觥陪侠客未骑赤鲤归蓬瀛朝簪相访惜回驭屡奏瑶琴太古声】
临海
栖真观
在县南三十里旧名盖竹盖许迈故居晋时建旧在山外有石室登霞台葛元礼斗坛卧龙墠隋大业中废国朝政和八年重建宣和元年改今额淳熙八年唐守仲友徙今地
丹邱观
在县西北三十里旧名成德梁时建隋大业中废国朝政和八年重建改今额
灯坛观
在县西南六十里按旧经云晋陶宏景结庐于此后以为观隋大业中废
龙兴观
在县东北三里唐神龙元年建【沈佺期为之记】后废
景星观
在县南一里唐干元中建后废
黄岩
定光观
在县西北一里旧名龙光吴黄武中建【一传朱霄外建】初观北江流浑翳中一潭独澄泚有龙居之时亢旱忽水自潭涌赤光烛天故名其潭曰龙光因以名观赤乌中改今额前有二池葛元尝以其一炼丹水特清旱不枯涸每有灵怪荡激而起其波高丈余
集真观
在县南四十五里白峰山下绍兴中斸地得石镌集真二字故以为名
天台
桐柏崇道观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旧名桐柏唐景云二年为司马承仁庙御讳建回环有九峰【玉女卧龙紫霄翠微玉泉莲华华琳香琳玉霄】自福圣观北盘折而上至洞门长松夹道孙绰赋所谓荫落落之长松是也吴赤乌二年葛元即此炼丹今有朝斗坛洎承仁庙御讳建堂有云五色因禁封内四十里毋得樵采又传承仁庙御讳所居黄云常覆其上故有黄云堂元晨坛【自颂云堂号黄云俯荫真气坛名元晨仰窥清景】炼形堂凤轸台朝真龙章阁又有众妙台【盖以篆隶八分三体写道德经于巨幢置台上故云】台下有醴泉后皆芜废大和咸通中道士徐灵府叶藏质新之梁开平中改观为宫有钱忠懿王所赐金银字经二百函及铜三清像【忠懿自为记夏英公竦亦有经藏记】周广顺二年朱霄外建藏殿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政和六年建元命殿又有御书阁閟三朝宸翰及高宗所临晋唐帖阁今不存绍兴二十二年杨和王存中重建三清殿曹开府勋建三门曹又于观北结庵赐号冲啬云【唐崔尚碑云天台也桐柏也代谓之天台真谓之桐柏此两者同体而异名同契乎元道无不在夫如是亦奚必是桐柏耶非桐柏耶因斯而谈则无是是无非非矣而稽古者言之桐柏山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中有洞天号金庭宫即右弼王乔子晋之所处也是之谓不死之福乡养真之灵境故立观有初强名桐柏焉耳古观荒废则已久矣故老相传云昔葛仙公始居此地而后有道之士往往因之坛址五六厥迹犹在洎乎我唐有司马炼师居焉景云中天子布命于下新作桐柏观盖以光昭我元元之丕烈保绥我国家之永祉者也夫其高居八重之一俯临千仞之余背阴向阳审曲面势东西数百步南北亦如之连山峨峨四野皆碧茂木郁郁四时并青大岩之前横岭之上双峰如阙中天豁开长涧南泻诸泉合漱一道瀑布百丈垂流望之雪飞听之风起石梁翠屏可倚也琪木珠条可攀也仙花灵草春秋竞发幽鸟清猿晨暮合响信足赏也始丰南走云嶂间起剡川北通烟岑相接东则亚入沧海不远蓬莱西则浩然长山无复人境总括奥秘郁为秀绝苞元气以混成镇垕地而安静非夫神与仙宅仙得神营其孰能致斯哉故初营天尊之堂昼日有云五色浮霭其上三井投龙之所时有异云气入堂复出者三书之者记祥也然后为虚室以凿户起层台而累土经之殖殖成之翼翼缀日月以为光笼云霞以为色花散金地香通元极真侣好道是游斯息微我炼师孰能兴之炼师名承仁庙御讳一名子微号曰天台白云河内温人晋宣帝弟太常馗之后祖晟仕隋为亲侍大都督父仁最唐兴为朝散大夫襄州长史名贤之家奕代清德庆灵之地生此仙才以为服冕乘轩者宠患吾身也击钟陈鼎者味爽人口也遂乃捐公侯之业学神仙之事科箓教戒博综无所遗窈冥希夷微妙讵可识无思无为不饮不食仰之弥峻巍乎其若山挹之弥深湛乎其若海夫其通才练识赡学多闻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炼师蕴广成之德睿宗继黄轩之明斋虚而求将倚国政侃侃然不可得而动也我皇孝思维则以道理国(口十)帝尧之用心宠许由之高志故得放旷而处逍遥而游闻炼师之名者足以激厉风俗睹炼师之容者足以脱落氛埃以慈为宝以善救物神以知来智以藏往允所谓名登仙格迹在人寰奥不可测已夫道生乎无名行乎有精分而作三才播而作万物故为天下毋修之者昌背之者亡故为天下贵况绝学无忧长生久视也哉道之行也必有阶也行道之阶非山莫可故有为焉有象焉瞻于斯仰于斯若舍是居教将奚依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元门既崇不名厥功朝请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台州刺史上柱国贾公名长源有道化人有德养物尝谓别驾蔡钦宗等日且道以含德德以致美美而不颂后代何观乃相与立石纪颂以奋至德之光其辞曰□彼天台嵯峨崔嵬下临沧海遥望蓬莱漫若天合呀如地开烟云路通真仙时来顾我炼师于彼琼台炼师炼师道入元微(口翕)日安坐凌霄欲飞兴废灵观炼师攸赞道无不为美哉轮奂窈窈茫茫通天降祥保我皇唐如山是常按此碑乃韩择木书至今珍尚之 元稹记云岁大和己酉修桐柏观讫事道上徐灵府以其状乞文于余曰有葛氏子昔仙于吴乃观桐柏以神其居葛氏既去复荒于墟墟有犯者神犹祸诸实唐睿祖悼民之愚乃诏郡县厉其封隅环四十里毋得樵苏复观桐柏用承厥初俾司马氏宅时灵都马亦勤止率合其徒共执锯铝独持斧鈇手缔上清实劳我躯棱棱巨幢粲粲流珠万五千言体三其书置之妙台以永厥图不及百年忽焉而芜芜久将坏坏其支乎神启密命命支于徐徐实何力敢告俸余侯用俞止俾来不虚曾未讫岁奂乎于于乃殿乃阁以廪以厨始自础栋周于墁圬事有终始侯其识欤余观旧志极其邱区我识全圯孰颂锱铢勉合徐志冯陈协夫 唐元宗送司马诗云紫府求贤士青溪祖逸人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闻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林泉先适性芝桂欲调神地道踰稽岭天台接海濒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宋之问寄诗云卧来生白发览镜已成丝远媿飧霞子童颜长自持旧游惜弥旷微尚日磷缁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 李峤送诗云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一朝琴里悲黄鹤何日山头望白云 孟浩然宿观诗云海泛信风帆夕宿逗云岛缅寻沧海趣近爱赤城好扪萝亦践苔辍棹恣穷讨息荫憩桐柏采秀弄芝草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高步凌四明元踪得二老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郑熏宿诗云深山桐柏观残雪路犹分数里踏红叶全家穿碧云月寒岩嶂晓风远蕙兰芬明月出林去吹笙不可闻 任翻宿诗云飘飘云外客暂起宿仙堂半夜人无语中霄月送凉鹤归高树静萤过小池光不待多时住门开是事忙 李白题云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鸟山月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飞波动巨鳌没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攀条摘珠实服药炼金骨安得生羽翰千春卧蓬阙 周朴题云东南一境清心目有此千峰插翠微人在下方冲月上鹤从高处破烟飞岩深水落寒侵骨门静花开色照衣欲识蓬莱今便是更于何处学忘机 章得象诗云万仞攀萝上翠岑豁然平地九峰心参差珠树和云出咫尺丹霄有路寻洞口碧畦长种玉坛边古篆欲生金桑田未变桃先熟唯见蓬莱水浅深 元积中诗云九峰巍绝乱云屯石室琼台旧址存山险密盘之字径洞深高辟丙方门碧桃花烂春溪暖紫玉箫沉月榭昏未觉台中光景晚人间归去见来孙 罗适诗云欲访琳宫入翠微满山烟雨正梅时神仙事秘人难问造化功深世莫知海近应通三岛信年多空见八分碑身中龙虎吞天地谁肯留心继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