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赤城志

在县西南四十里旧名开岩梁普通三年建盖因天花尊者擘岩得雪故名周显德六年重建改泗洲禅院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金绳院
在县西五十里实栖禅支院庆历中赐额
     大智院
在县东六十里开宝七年建太平兴国初赐号大明治平三年改今额
    律院二
     西安隐院
在县东北四十里旧名臻福建隆三年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前有双溪五峰甚胜
     慈圣院
在县西八十里旧名迹圣治平三年改今额右二院嘉定十六年齐守硕请以禅为律
    甲乙院四十有三
     阐法寺
在县南五里旧去县治五步名建平晋黎护将军刘元舍宅建【旧传元因遇雨有金钱之异故建此寺】后有鸽子和尚新之号鸽子道场侧有灵峰又有缀石陂陀迤逦草木蒙茂左右溪流萦带民居皆桃花熙春弥望如绮错焉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妙智寺
在县西北二十里宋末僧普(孝庙嫌讳)建旧传(孝庙嫌讳)感江白郎之异遂以名岩【详见山门】隋大业中僧纯陀徙平地五十步唐正观十年赐号白岩寺会昌中废咸通二年重建加咸通国朝大中祥符六年改今额旧有列秀亭及王羲之墨池【陈白诗云八重峰顶望群山百谷东流去不还惟有右军遗迹在月波时落墨池间】
     宁国寺
在县西四十五里梁普通三年僧智逵居焉每诵经则有紫云覆其上故山名紫凝后建寺名栖禅唐会昌中废大中五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大梵寺
在县西北七十里明岩五代时僧全宰栖焉入门两石夹峙号石门前对幽石横敞飞阁岩窦嵌空堂宇半居其下大概如寒石山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福应寺
在县西南七十里旧名普闻汉干佑三年建盖僧德韶第六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普慈院
在县北一里旧在莲华峰顶名大悲开宝七年建治平三年改今额熙宁三年徙今地
     清心院
在县东一十里旧号螺溪以僧智顗放螺溪中故名今上有螺如巨蛎或出没焉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禅林院
在县西南一十五里旧号龙山集云隋僧智顗建唐天宝六年改龙山为始丰国朝干德二年号龙山崇修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东广福院
在县东一十五里旧名灵水庵宝元二年建治平三年改寿圣绍兴三十一年改今额
     大觉院
在县东南一十五里旧名华严道场干德三年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永宁院
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旧名普宁周显德四年吴越王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景福院
在县西二十五里周显德七年建俗呼茶院盖僧德韶施茗处国朝开宝三年赐号崇福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兴教院
在县南三十里吴赤乌二年建旧有孜禅师庐于此以其众峰萦抱号回峦庵及是始为院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
     仁寿院
在县东北三十里旧名九明汉干佑二年建盖僧智顗宴坐九折道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西广福院
在县西三十里旧名水陆太平兴国四年建熙宁三年改寿圣绍兴三十一年避高庙尊号改今额
     秀岩院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旧名西云晋天福八年建盖僧德韶第三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净安院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唐干符二年建先是吴赤乌中有周禅师居此以山如屏峙名翠屏庵及是始为院国朝治平三年赐今额
     资福院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旧名清化吴赤乌二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兴化隆兴初贺参政允中家乞为香灯院遂改今额
     普光院
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名长寿后唐清泰元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鹫峰院
在县西五十里旧名峇岭唐大中三年僧怀玉建国朝咸平三年改今额
     广严院
在县西五十里旧名长陇唐光启三年建凡三徙至今地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宝兴院
在县西南五十七里旧名宝寿汉干佑三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永福院
在县西六十里旧名灵瑞唐咸通四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西定慧院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汉干佑元年建盖僧德韶第四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额
     善兴院
在县东北六十里旧名华顶圆觉道场晋天福元年僧德韶建盖僧智顗尝宴坐于此故有定光招手石古语云定光金地遥招手智者江陵暗点头是也又有降魔塔伏虎坛鬼迭石白云先生室甘泉先生居今耆旧又传葛元茶圃王羲之墨池然无所据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宝华院
在县东六十里旧名太平唐干符二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宝相院
在县西南七十里旧名弥陀塔院周显德中建盖僧德韶第七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
     东安隐院
在县东七十里旧名隐屿汉干佑三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净居院
在县西北七十三里旧名华严庵盖僧居月诵此经处治平三年赐今额
     证教院
在县北一百里旧名无量寿佛塔院建隆元年建盖僧德韶第十道场后于此示灭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澄心院
在县北一百三十里旧名澄明治平元年改今额
     金文藏院
在县西北六十里盖万年支院汉干佑三年建国朝咸平二年赐额有金书大藏经五千二百卷实太宗所赐护饰甚伟建中靖国中毁于火
     瀑布寺
在瀑布西一里宋元嘉二年僧法顺建今废
     隐岳寺
在县东一十里凤凰山西梁大同元年西域梵僧建隋大业元年废唐正观元年重建俗或传为凤凰寺今废
     白马寺
在县西四十里陈时建唐会昌中废
     佛窟寺
在三井西峰上僧遗则卓庵居之唐会昌中废
     飞霞寺
按神邕山图在赤城山腹梁岳阳王妃建其后僧定光居之梁亡寺废
     慧明院
在县东北六十里华顶峰上旧名慧日俗又呼东峰梁干化元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近废
     金地庵
在县北二十五里晋开运二年建以梁大同初僧定光卓庵于此号金地定光后废
     石桥庵
在县北五十里建中靖国元年建后毁于火绍熙四年复新之【详见石桥】中有妙音昙华二亭应真阁旧有先照亭今废【叶清臣诗云一径凉飙响万松青霞紫雾秘庐峰寒生别洞前溪雨声到诸天午夜钟仙镜月高犹驾鹤阴潭云起旧降龙出尘境界无多地已上金庭第七重】
     头陀庵
在县西九十里隋开皇十八年建初国清有圣者头陀诣雷马山伐木建殿相距绝远圣者作法致雨一夕暴涨木蔽流而下后人为卓庵焉【杨杰为施结界文】
     断桥道场
在县北七十里国朝开宝元年建太平兴国五年废
赤城志卷第二十九
 寺观门〔三〕
  寺院〔三〕
   僊居
    禅院一十有六
     显庆寺
在县西五十步旧在紫萚山下名显元梁天监二年建隋大业元年废唐正观十年重建天宝六年有神光现今址遂徙之改光明山会昌五年废大中二年重建国朝祥符元年改今额【旧传大观初僧象宁谋刱应真阁梦二神僧丹衣告曰铁山潭有铁柱宜往取之及寤往视柱果出波上人以为异遂乐成之】
     兴道院
在县南三里南峰旧名兴善庆历中建治平三年改今额上有浮图曰南塔及涵清亭蓝光趋稼二轩下瞰大溪为放生池焉【陈襄诗云今日登南塔怀愁不自胜年华催鬓发身计忆岩棱道业惭诸子根源畏老僧何当论去就细得问朋 刘光诗云百尺擎空窣堵波群峰奈此独高何鼓钟鸣处是非外天地望中苍翠多闲看野云披玉柱醉眠秋浪卷银河问师乞取轩前月一榻清风许我么 郭明甫题涵清亭有云山光竹影交寒辉下有碧波吹涟漪沙痕隐隐白鸟去石声凿凿扁舟归蕙兰发馨禅味远云雾吐秀人家稀须知春事不可挽杜鹃已绕林中飞 令杨□题云水缚山腰点万松云扶翠岫插寒空此溪定入桃源去时见波间有落红民既无争景自长淡然相对一垆香欲收鼻涕还无暇寄语南山古道场 叶翥题蓝光轩云出郭纔咫尺便觉山意幽招提立绝顶宝塔凌空浮小轩足娱客下有清溪流翠岫供远眺直欲明双眸平芜草肥软饱饲眠吴牛沙头水色静飞上驯白鸥人稀日亭午野渡横孤舟坐久意逾爽吹袂风飕飕想当三伏天凛然如素秋簿书丛里来恍若脱羁囚乘兴偶登览不谓成胜游平生志所愿一壑与一邱脚力到佳处须作信宿留南峰只在眼不必劳冥搜当时辋川图景物有此不学贵守所见出处各异谋渊明亦高哉未肯屈督邮 协寅案刘光诗已见卷二十二南峰下】
     广度院
在县北三十里紫萚山上旧在西隅百步名瑞峰唐天宝元年建会昌中废晋天福中重建国朝宣和中改今额绍兴二十年僧蕴璋徙今地地枕溪带壑林麓衍美居者多艺术焉【郭三益题云羲和均四时曜灵有急节沉迷簿领书坐叹春事歇及兹新雨收西郊轫初发苍顽山气嘉奔悍溪流活风惊麦翻浪水净秧抽发渐穷萧寺幽顿使烦襟豁蜂喧酿蜜翅乌落啼林血高僧日无事种朮畦亩阔绿苗已纾纾紫花行复结吾欲访长生终岁期采撷】
     奉圣院
在县西南一十里隆兴中建旧传僧宗秀诵莲经有莲花自地涌出故俗称莲堂云
     东宝相院
在县东一十二里旧名普胜塔院唐昭宗时建国朝天圣四年改今额淳熙二年重建
     三学院
在县东二十里旧名西仁吴越时改遇明国朝景德二年改今额
     多福院
在县东二十五里庆历三年建【一云治平二年】有分翠轩
     宣妙院
在县西北三十里刘汉干佑元年建绍兴五年重建
     法明院
在县西南四十里旧名景星唐干符三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殊胜院
在县西北五十里旧名奉国绍兴九年重建治平中改今额
     西宝相院
在县西五十里旧名梁兴梁天监二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绍兴二十二年重建
     治平院
在县西七十里旧名广业唐建中三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慈安院
在县东北三十里建炎三年建
     兴化院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开宝八年建
     护圣院
在县东南五十里唐干宁元年建
     广严院
在县东一十里庆历三年建
    教院三
     集福院
在县北一十里天圣二年建
     崇教院
在县南二十里大中祥符二年建靖康元年重建
     普信院
在县南四十里旧名兴国开宝八年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甲乙院二十有三
     金像寺
在县西三十五里旧名圣像五代时韦氏子舍宅建以其初斸地得石佛故名岁久无碑识惟石幢岿然唐垂拱三年立也【旧传自海上浮至色如乳人取其屑以愈疾焉】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净梵院
在县西南一十五里梁天监中建国朝宣和中僧梵臻重建【吕本中记云佛之为说与孔子异乎不异也何以知其不异也以其为教知之孔子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孔子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矣而佛之教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盖与大学之说无异者孟子以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而佛之说以天地万物皆吾心之所见山河大地皆吾身之所有正与孟子之说同吾是以知佛之说与孔子不异也然而区区施设则有若不同者世人惑焉而生异论竭智毕精以相攻诋而卒不测其要则不知其所以异者迹然也虽然迹安所自出哉此非默识心通实至此者不能知其实然也彼方且从事于文字语言不揣其本而欲判其果同与异则亦易惑矣虽然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自佛与孔子使学者知所后先皆然未有不思而得无为而成由思至于无思有为至于无为然后为学之正有意于善者不可忽也妙湛禅师思慧以道德誉望震耀一时其所以教其徒者有终始本末如吾前所陈自顷岁以来所至兵火佛与殿废不支者多矣台州仙居县净梵院去邑十五里许首建梁天监中宣和盗起清溪延蔓遍浙东院为贼所焚僧梵臻力行士也慨然悯之广求信士铢积寸累因院旧基规模宏大而一新之诲僧惠宗为之劝首数年而工毕不知其兵火之余也天台之人咸嘉臻之勤而重其志始佛殿未成众患无大木可就一夕溪水涨得大木沙碛中殿遂成识者知其有神相也吾以是知有为之功为不可废由思至于无思有为至于无为天下通论不可易也而世之学佛者率抱虚自大自诵佛号作观持禁戒悉弃不为曰是有为者非吾所致力也彼盖不知二者之相须阙一不可本末次第不可诬也观臻之所以全复旧宇崇饰备具亦可少媿矣梵臻旧从妙湛师游渐滋余润固久院成妙湛属本中为记大概不可以已故以佛孔子不异者并告之庶居其屋而游其中知有为无为之相须而佛孔子之所以不异者或有得于斯言也】
     万安院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旧名万寿唐干符中建国朝天圣六年改今额其地深窈与尘境绝山环水抱有茂竹修林之胜土号方竹源左升崇冈重峦复岭如屏列可眺可咏旧有斗起亭建炎中薛左丞昂避地居之
     福延院
在县西四十五里天禧三年建旧传僧清澈卓庵于此有猛虎驯伏焉【许操题云一山屈曲如回肘前有虎眠当水口森阴万木绿参天秀色峥嵘欲飞走神仙渺□不可问箫鼓尚能喧耳否朝风暮雨无岁时应是苍苔暗科斗】
     大兴院
在县西北四十里开宝八年建四峰环绕前瞰大溪有巨石屹横流中状若牛然故俗号石牛云
     正觉院
在县东南七里旧名珠头岩开宝八年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崇相院
在县西二十五里旧在溪西平坡名灵峰开宝中建天禧元年以圯于水徙今地仍改今额
     精严院
在县西三十里旧名灵泉唐干符五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普胜院
在县东北三十里后唐长兴二年建国朝治平四年赐额
     鹫峰院
在县东南三十里旧名幽禅宣和中有贞教师主白莲后学宗之至今忏法礼鹫峰尊者云靖康元年重建
     净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