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临安志

西至昌化县以新兴村为界二十五里
南至严州【今建德府】 分水县以印渚村为界五十七里
北至宁国府宁国县以千秋岭为界五十五里
东南至新城县以马岭为界七十五里
西南至昌化县以钱村为界二十八里
东北至临安县以太清宫南溪为界四十八里
西北至宁国府宁国县以桐岭为界七十里
陆路
东南至临安县界四十五里
西至昌化县界二十五里
南至严州【今建德府】 分水县界五十七里
北至宁国府宁国县界五十五里
水路
浮溪发源于天目山至县郭七十里入严州【今建德府】 桐庐县界
    富阳县 紧
在府治西南七十三里东西五十八里南北一百三十八里
东至钱塘县以湖塘山为界二十五里
西至新城县以分派岘为界二十五里
南至绍兴府诸暨县以夹岩山为界一百十里
北至余杭县以顾望岘为界二十八里
东南至绍兴府萧山县以黄岘为界六十九里
西南至婺州浦江以永乐里为界一百八十里
东北至钱塘县以犊岘为界四十二里
西北至临安县以顷山为界三十五里
陆路
东入钱塘县界二十五里
西入新城县界二十五里
南入绍兴府诸暨县界一百一十里
北入余杭县界二十八里
水路
浙江在县之南东入钱塘县界二十五里西入新城县界六十四里
    新城县 上
在府治西南一百三十三里【水路一百七十里】 东西九十五里南北九十里
东至富阳县以众圃双牌为界二十里
西至于潜县以宝福山为界七十五里
南至严州【今建德府】 桐庐县以小白峰山为界二十五里
北至临安县以釜岭为界七十里
东南至富阳县以深浦村为界二十一里
西南至严州【今建德府】 分水县以桐岘为界三十五里
东北至临安府以吴村为界二十五里
西北至于潜县以浮云岭为界七十七里
陆路
自富春门至富阳县四十五里至余杭县九十里
自桐江门至桐庐县四十五里
自新镇门至临安县九十里
水路
自县溪步东南至大江二十里
    盐官县 上
在府治东一百二十九里东西一百三十里二百步南北七十里二百一十步
东至嘉兴府海盐县以金牛山为界八十三里
西至仁和县以上舍泾为界四十七里二百步
南至绍兴府萧山县以浙江中流为界四十里二百步
北至嘉兴府崇德县以白塔为界三十里十步
东南至绍兴府余姚县以石碁山为界六十里一百二十步
西南至绍兴府萧山县自赭山入浙江中流为界五十四里二百步
东北至嘉兴府海盐县以横湖为界七十八里
西北至安吉州德清县以大麻堰为界五十八里一百五十步
陆路
西北至义亭驿二十五里
西至仁和县界二十五里
水路
东至嘉兴府海盐县界八十三里
东北至大麻堰入安吉州德清县界二十三里
    昌化县 中
在府治西二百四十八里三十步东西一百二十里南北一百四十里
东至于潜县以芦岭为界一十里
西至徽州歙县以昱岭为界九十七里
南至严州【今建德府】 淳安县以黄坑为界七十里
北至宁国府宁国县以千顷山为界七十里
东南至于潜县以金鸡岭为界一十五里
西南至严州【今建德府】 淳安县以沈岭为界七十里
东北至宁国府宁国县以千秋岭为界六十里
西北至徽州绩溪县以(石龙)崆为界八十里
陆路
东去于潜县城三十五里
西去徽州歙县城二百七里二百四十三步
南去严州【今建德府】 淳安县城一百八十里
北去宁国府宁国县城一百八十里
咸淳临安志卷之十八
 志〔三〕
  疆域三
   星土日辰
    分埜为星纪
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岛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郑注星纪吴越也
史记越之亡荧惑守斗
越绝书伍子胥对吴王阖庐曰虹蜺牵牛其异女黄气在上青黑于下日月光明历南斗吴越为邻同俗并土
前汉天文志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 又地理志吴地斗分埜也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尽吴分也奥地牵牛婺女之分埜也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后汉律历志注蔡邕月令章句云自斗六度至须女二度谓之星纪之次越之分野
后汉郡国志注帝王世记云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曰星纪之次斗建在子吴越分野
晋天文志魏太史令陈卓言郡国所入宿度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吴越之分野属扬州注云费直起斗十度蔡邕起斗六度又云陈卓范蠡鬼谷张良诸葛亮谯周京房张衡并云斗牵牛须女吴越扬州内会稽入牛一度苻坚欲谋南寇石越曰今岁星镇斗牛福德在焉苻融曰岁镇斗牛吴越之福
隋志自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为吴越分野
唐天文志星纪得云汉下流百川归焉故其分野自南河下流穷南纪之曲东南负海为星纪
又曰南斗牵牛星纪也丑初起南斗九度余千四十二杪十二太中南斗二十四度终女四度逾南河得会稽涉越门讫南海为星纪之分古吴越及东南百越之国南斗在云汉下流当淮海闲为吴分牵牛去南河浸远自豫章迄会稽南踰岭徼为越分【按班固取三统历十二次配十二野其说虽详然未及度数至魏陈卓取费直等说然后分画起某度至某度及唐一行两戒之说分南北河及胡越门以云汉纪之则其术详矣然唐晋二史所指吴越度数亦有少异盖干象推迁前后有差殊耳】
国史两浙路当天文南斗须女之分
    日为丁
史记天官书丙丁江淮海岱【谓此日天文有异其占在吴越】
后汉天文志注丁巳为吴郡会稽【详见后】
    辰为丑〔或曰巳或曰戌〕
后汉郡国志吴越其辰在丑
晋天文志吴越于辰在丑【隋志同】 又日蚀占云太康元年正月己丑朔五色气贯日占曰丑为斗牛主吴越
前汉天文志戌吴越
后汉天文志注引星经云斗玉衡第六星主扬州常以五巳日候之丁巳为吴郡会稽【谓此日占斗星之色】
    五星为火
史记天官书吴楚之疆候在荧惑占于鸟衡【汉志同】
后汉天文志注引星经云荧惑主霍山扬荆交州
唐天文志星纪鹑尾以负南海【本志云负者以其在云汉之阴也】 其神主于衡山荧惑位焉
   城郭
隋杨素刱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九域志】 唐昭宗景福二年钱镠发民夫二十万及十三都军士筑罗城周七十里【资治通鉴】
城东
便门
候潮门
保安门【旧名小堰门】
新门
崇新门【俗呼荐桥门】
东青门【俗呼菜巿门】
艮山门
城西
钱湖门
清波门【俗呼暗门】
丰豫门【旧名涌金门】
钱塘门
城南
嘉会门
城北
余杭门【俗呼北关门】
水门
保安门
南水门
北水门
天宗门
余杭门
据乾道志钱氏旧门南曰龙山东曰竹车南土北土保德北曰北关【今人家门首尚有青石枢相对】 西曰涵水西关【在雷峰塔下】 城中又有门曰朝天门曰炭桥新门曰盐桥门今并废土人犹以门称惟朝天两土台尚存
    余杭县
祥符志云旧县城在溪南周回六里二百步东汉熹平二年县令陈浑徙于溪北后复治于溪南后唐时号为清平军城 雍熙初再徙溪北周五百四十三丈高一丈三尺下广一丈五尺濠阔二丈五尺钱武肃王又修广之旧城今闲有存者城门四曰荣春湖光迎波永丰
周赧王城在县北三十六里高一丈五尺周回五里二十六步内有赧王庙周回三百步高一丈五尺旧传赧王南游所立史无是事今不可考
旧仓城在县东南二瑞安乐山上高二丈上广八尺下广二丈周回四里一百五十步唐永正五年刺史张纲奏置仓宇四十二闲天宝八载采访使奏置常平仓同在城内钱氏废仓建寺今名善法院仓址仍存
    临安县
周回五百二十步池在东北
    于潜县
祥符志云古城在县北二百四十步耆老相传隋开皇十三年越国公杨素筑今城周四百五十二步高一丈五尺厚五尺基厚一丈八尺濠阔一丈八尺深四尺
县东七里九十步有古城传云武德中置潜州所城高一丈五尺厚九尺基厚一丈八尺今地名城岭
紫溪废城在县南三十里潜川乡城后村
越王城在县东一十五里按阿顶山峰上有越王城夏后少康之后封于越其支庶或居于此城址犹在又名平越城下有平越村与皇甫岩相近
    富阳县
周六百步高一丈濠阔一丈五尺旧传咸通十年县令赵讷修筑东安郡城在县北十八里黄武五年置周七百六十步今废旧志云郡守全琮筑
古城在荣国寺西北隅【即今永宁寺城】 周十二里高二丈一尺阔二丈有屋七百一十九闲楼十二闲五代时城在县东南钱氏以地偪江乃垒砖砾为之略存封邑
    新城县
县因山为城周二千五百七十一步高二丈二尺大顺二年杜太师棱筑罗隐撰记有门四东曰熙春南曰太平西曰顺城北曰宁海又有富春新镇桐江祠堂西门
古城在县东南三步周回三百丈唐徐敬业起兵所筑【祥符旧志】
    盐官县
城周四百六十步高二丈唐永徽六年筑濠阔五丈深四尺【祥符旧志】
古城在县西北四十一里周六百步高八尺隋大业十三年筑今废【祥符旧志】
    昌化县
周三百六十步濠阔一丈五尺【久废惟古木环城基】
   社稷
坛旧在嘉会门内今徙于城西一里小昭庆寺侧基濒湖闲圯于水 咸淳四年安抚潜说友筑坛壝而新之创斋宇庖屋等凡九楹周以石垣且甓路

记文【知仁和县郭应酉撰重建坛记 上莅祚之五年 制诏今户部侍郎潜公为京兆尹始谒群望又会中春有事于社稷礼成顾谓寮吏曰吾闻 元佑闲交忠苏公守兹土敬共明神工祝致告有北墉荅阴之义当时规置准古概可想见兹其处乎吏白坛旧在嘉会门内邦志逸所徙岁月意 绍兴驻跸初也公喟然曰今视昔宜愈益隆重顾藩拔埒荒宜木秃(垂夬)环视梵宫卓荦若有矜色先王示本之意隐矣其何以圭表四方于是戒有司庀其役仍旧贯为坛五坛皆三成各有壝风雨雷参焉不书尊社稷也北为斋庐五楹更衣牲庖门序垣甃百用俱修越秋(社去土改异)执事者更貌易观陟降齐愉谓是不可无纪则以属其从事郭应酉会以省觐去亡何辱用赤令拜堂下公命之不寘乃弗敢辞按古者天子有太社王社诸侯有国社侯社太社为天下报功王社为京师报功京师天子所自治之国也侯国则各以其分土蕃我王室嬴氏墟侯社为郡三十六京师为内史先王之典尽废汉兴都关中立汉社稷而又为公社犹有王社之遗意焉光武建太社稷于雒阳始命州县皆置太守令长侍祠自是先王为京师报功之礼始寄之典京师者而实古王社也且古所谓报功非曰相我穑事而已灾而类征而宜帅师而受脤罔不徼福于神我 朝南渡百年根本安固属者凶人产衅谋夫靡臧几使载芟良耜之颁不奏于豳今邦国都鄙下至二十五家之聚尚有尔土厥有干有年于兹邑壤耋衢(禾犀)饱嬉以歌关门积用大穰虽水旱亡所患位育固存乎人夫亦惟神之丕况而美报之道蔑以超于郡国反不逮焉丘之(亡)犹知殚出毕作一封人之事长吏莫之克祇则我 先皇帝与其 社稷臣再胙九土何其廑且勚也盖昔者公辨奸最早卒至燎原重感夫社稷之灵荫民罔极故汲汲焉急人所缓如此始公既释奠于先圣先师顾视黉舍旁风上雨则亟命葺之与是役也实相先后凡皆政之大本由是冉期之闲百尔施置靡不千祀其利疏三河六井以苏湫底治矼梁二百余所拓湖岸千余丈垫隘用亨代民赋为缗钱九十万有奇特未歇也官无敧署吏禄以时军食化殚为饶廪困槥亡务使人人获其所厥施无算校其赢犹能为公家储酟本凡五百万缗偿少府钱又什二焉夫以国常弛征巿不笼货禹甸周原汉上腴之殖非有加也亦惟 朝廷治平溉其根不抑耗其实而公之治又壹本于诚学盖与造化之功用二气之良能流行两闲钧一真实无妄之理故能使人顺赖其德若非土不立非谷不生是则公之有功京师固与社稷同其大噫社稷之为大也岂若彼幻教诡祠飞奇钩货者之诳而今小大庶邦皆有社稷往往此之不为顾彼之久行抑惑矣应酉丕式见德亦既敬止乃谂于公以书之牲石云】
    钱塘县
在县西
    仁和县
在旧治之西北
    余杭县
旧在县西南二里 景德三年立后徙于县西门外五十步溪塘之北
    临安县
在县西南一里 宝佑四年令王橚重修
    于潜县
在县西百步瑞应坊内 政和二年令韩瓘修
    富阳县
在县西一里二百步
记文【陈震撰百里地(目氐)子男得与彻侯通祀社稷有土有民必相原隰立坛壝示民以本春秋以祈以报齐齐其敬神依人而行故物无疵疠岁月平康上矣富春距县廨一里二百步旧有社稷坛四面平埜县令吕公昭亮始作亭绕以墙先是里正掌之漫无訾省旁穴土而版筑之覆以茨弗克御霖潦辄圮牧蓄得以为囿祭之日往遇雨则执事于亭下亭湫隘荐祼兴俯不度类亡具甚县大且剧吏拨烦不给岁时熟视漫为故常民忘其本始不可以训祀滋不虔神罔时歆岁仍不登乃丙子夏六月淫潦至垣复于土坛则尽夷水既退今令曾公至祠下顾瞻惕息属僚佐曰古者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有旱干水溢则咎社稷今反是凶年将谁尢亟其新之则吾民未可以劳于以剔冗蠹会赢余经工度土相方辨位列为坛陛如礼若风雷雨附其坛于旁甃以砖主以石不屋所以受气也周(上一下巾)以垣悉瓦之齐明之日省牲之夕风雨不可无盖障会邑人更里祠给公帑易其财规为屋广狭中度宏敞轩豁巍然中峙向之亭化而为门旁达大逵表以外门揭以扁榜回环周密极其崇严洞洞属属如神在焉凡役于公者给庸巿于私者如其贾民不知有役也越十月甲子告成邑之耆耋杂然来观相与曰吾侪畴昔所见不称岂知善人之本于是乎在哉其自今兹是祷是祠岁无灾沴家有积仓舍是焉依始公之至适岁五月输赋亟甚请于州缓之既行施及旁县方民病于溺具舟(楫戈)载糗粻损米之价官偿其直籍水潦之田上其簿得蠲税为石者五千有奇大兴学校之废阙简民之秀者而自教之户乏藏镪官质其物不入息修明义役之法俾勿坏又为之道沟术缮津梁邑之西有桥最大(罕去干改木)年几颓公劝富室易之佐其费不以属吏人用不扰东走京事滨江多险且泥淖荦确负载惴栗尽护以石栏砌之得无恐曾未及期利民之事悉举其大社稷之祠系民事又大公方志于民其修废也固宜噫其知本矣推是以往庇民事业当又益大岂直一邑而已哉公名治凤字君辉晋江人大丞相鲁宣靖公之孙今宫宾枢相之弟其源流有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