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咸淳临安志
咸淳临安志
范成大
驰三里萧萧共一餐吏方(帛系)礼蕝公自将诗坛隙月窥床近窗风刮坐寒鸦鸣未忍散端为合并难
后省
后省斋宿三首
魏了翁
书生只惯野人庐谁识潭潭省府居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阁上有四厨书久无人拂拭多有蠹烂】
朱荣铅砌拱都堂静合明窗夹主廊【堂后主廊廊之东西分四合为执政位北有一堂二合合为左右丞相位堂为会议之所北过东为思堂诸府会话中书试童子在焉】 外省诸司西侧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朝罢归来政事堂衣冠牣宇鹜成行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闲庭锁夕阳
后省紫薇花
任希夷
清晓开轩俯凤池小山经雨石增辉琉璃叶底珊瑚干立出池边是紫薇
枢属
西府直舍盆池种莲二首
杨万里
飞空天镜堕莓苔玉井移莲旋旋栽坐看一花随手长挨开半叶出头来稍添菱荇相萦带便有龟鱼数往回剩欲绕池三两(上一下巾)数声排马苦相催
西府寒泉汲十寻深浇浅洒碧森森高花已照红妆镜小(□含)新抽紫玉簪钿破尚余新雨恨伞疏纔作半池阴西湖瘦得盆来大【音驮】 更伴诗人恐不禁
御史台
台中听雪
洪咨夔
淅沥松厅夜空山一样声冰霜元自劲水月更添清衾薄难留梦窗虚易得明庭乌催奏墨未晓已先鸣
秘书省
次洪迈馆中红梅韵
周必大
红罗亭深宫漏迟宫花四面谁得知【南唐苑中有红罗亭四而专植红梅见杂志】 蓬山移植自何世国色含酒纷满枝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饰天然姿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尢相宜不然朝云頩薄怒自持似对襄王时须臾燕支着雨落整妆俯照含风漪游蜂戏蝶日采掇嗟尔何异氓之蚩提壶火急就公饮他日堕马空啼眉
次王十朋省中黄梅韵
同前
化工未幻酴(酉縻)菊先放缃梅伴群玉幽姿着意慕铅黄正色何必轻萼绿妆成自浅风味深对此宁辞食无肉可怜涪翁被渠恼中岁悔屏杯杓醁【省中黄梅在酴(酉縻)之侧黄鲁直戏荅王观复酴(酉縻)诗云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酉縻)白玉花】
赋木犀次韵三首
同前
前生定自为黄卷一念无如鱼蠹何今度全身散金粟芸香从此不须多
晓翻汗简困遮罗午对枯枰辄烛柯天遣幽香一唤起醒然顿作出瓶鹅
怪底花开已两回先生儤直未衔杯苦犹不领渠侬意犹向阶前一再开
次韵着庭缃梅
同前
茧黄织就费天机付与园林晚出枝东观奇童承诏后南昌故尉欲仙时芳心向日重重展清馥因风细细知诗老品题犹误在红梅未是独开迟
秘阁曝书二首
周紫芝
芸香时近暴书筵缥帙缃囊得纵观不是
圣朝修故事岂知藏室有清官
香罗翦帕金描凤红字排方玉作签身到蓬山瞻御墨眼惊奎宿射珠帘
题吴说石渠大字
同前
中郎往昔游鸿都眼见帚垩心成书乃知隶法亦天授后世岂复斯人徒周王百度新复古道家山是图书府吴侯妙翰绝古今高榜横空近风雨大字三尺古所难细书不要乌丝栏四(足虒)自扶半边石两翮忽举空中鸾知君似是文中虎便恐声名传 帝所借令头白下凌云寄语韦郎耐辛苦
和高似孙省中雪
洪咨夔
升平见一斑未腊得三雪天开银色界人立水晶阙小团醉后煮清梦梅边说莫道石渠春不似山阴月
省中次韵
同前
东风婉娩燕来双 禁漏无声万绿香宝鸭炷云朝 太紫玉蜍挹露校铅黄圣贤不断千年脉宇宙长存一点光老鹤也知虚静好夜深踏月上修廊
院辖
检院即事
任希夷
禁路风清飞蚤鸦官卑难望 紫宸衙了无公事钩帘坐一本冬青落细花
摄鼓院
同前
分曹正在壁门东兼假犹惭两院通谏鼓无声谁讼枉匦函有疏为平戎柳分 御路晓烟碧花遶宫墙初日红退食心闲了无补西风吹影鬓如蓬
左藏西庑下纸合负暄戏题【并序】
杨万里
左帑火禁清寒非人闲有也而库官孔仲石段季承史伯载心匠天巧创一火合不薪不炭暖亦非人闲有予以小旸谷名之且赋绝句
水衡仙客住冰天雪啮风餐更禁烟不是移来小旸谷老夫冻折两诗肩
贡院
礼闱奏号毕呈天官侍郎
任希夷
奉 诏程文阅四旬纷来万卷日横陈怜渠灯火勤三岁恼我帘帷度一春胜日莺花辜乐事它年桃李识何人遥知吏部寻春遍红紫芳菲得句新
省闱试士
洪咨夔
东风席帽快行催浑为
天家造士来捧 诏九霄云气湿分题五色日华开拣金沙里须精鉴脱颖囊中尽异材容受直言
天子圣好听胪唱响春雷
上已铨闱董试二首
同前
天气年年只么新官忙不似旧闲身油车画舫西湖闹可惜埋头典却春
柳暗鸦娇日正长笔头风雨响修廊一帘芳碧双蝴蝶也解寻人姓字香
宫观
冬祠太一六言四首
范成大
三一旧传神贶十神今济时艰愿挽灵旗北指为君直捣阴山
月色胧明碧瓦蜡烟浮动黄帘冈骑(风炎)轮欲下一天飞霰纤纤
云木栖乌未动风庭警鹤先鸣残夜百灵夙驾人闲鼻息雷惊
行道羽衣缥眇卷班玉佩玲珑回首金铺兽面步虚声在天风
太乙宫迎 驾
任希夷
侵夕犹烦雨洒尘 銮舆纔御霁光分 龙颜喜动 双黄伞花帽装成五采云 清跸一声天下喜箫韶九奏世闲闻侍臣扈从沽天宴亲举 尧觞更一欣
太一宫斋祭
洪咨夔
宝钥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无尘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藜杖流光环佩集锋旗敛影豆笾陈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 天家泰道新
太一宫后武林山
楼钥
易君求赋武林山日困尘劳无暂闲我求挂冠欲归去念此诗债须当还武林山出武林水灵隐后山无乃是此山亦复用此名细考其来真有以天目两乳对钱塘一山环湖万龙翔扶舆磅礡拥王气 皇居壮丽环宫墙湖阴一峰如怒猊势临城北尢瑰奇吴越大作缁黄庐为穿百井以厌之从来有龙必有珠此虽培塿千山余 中兴南渡为行都崇列 厚庙太一庐曾因祠事来登眺阛阓尘中有圆峤熏风时来洗袢暑绿树阴阴隐残照我得暂来犹醒心羡君清福住年深长安信美非吾土倦翼惟思归故林
延祥观后山亭
周紫芝
附山结真祠朱门照湖水湖流入中池秀色归净机风帘邃旌幢神卫森剑履清芬宿华殿瑞雾蒙玉扆髣佛怀 神京想象轮奂美祈年开新宫祝厘奉 天子良辰复难会岁暮得斯喜况乃清樾中飞楼见千里云车傥可乘吾事兹已矣便当赋远游未可回屐齿
四圣观凉堂
高似孙
水明一色抱神州雨压轻尘不敢浮山北山南人唤酒春前春后客凭楼射熊馆暗花扶 扆下鹄池深柳拂舟白首都人能道旧
君王曾奉
上皇游
苑囿
驾幸聚景园
杨万里
帝心忧麦复忧桑一念通天转雨旸五色日华销积霭三春花草殿余芳黄云暖照 天颜喜红药浓熏 禁(上竹下御)香见说都人争出郭欢声舞倦万垂杨
玉津园饯魏王
胡铨
饯行朱邸 帝城春随例颠忙宴玉津报国独劳千一虑钧天同听十三人金卮宣劝
君恩重花露湔愁醉梦真却忆故山猿鹤在便思投劾乞其身
聚景园宴集
任希夷
晚排 阊阖披云雾身蹑仙踪游 禁宇始知 天上自清凉不信人闲有炎暑庭前青松笙竽声望处红蕖锦绣云月卿领客意缱绻冰盘照坐光缤纷熏堂尽却蒲葵扇瑶阶细展桃枝簟加笾新采波上菱如珠更剥盘中芡老罢惭无翰墨功臭味喜入芝兰丛二妙不偕阿凤至四老但许商山同明当入直须随仗夕阳未下催归桨重城街鼓已冬冬举头桂魄层霄上
宴玉津园江楼七首
同前
风静潮痕减江空夕照多星星波上艇隐隐岸边莎
风光连 北阙景物傍西湖禁(上竹下御)涛江上兹楼天下无
虚斋留 御榻小径近层崖再拜观 奎画浑疑侍 玉阶
参天宫柏翠布地禁花红台沼如文囿规摹有汴风
浙江天阙下波恶祖龙知在汉如西渭于周比右伊
翼翼瞻 斋殿深严步苑廊三人俱汉杰一老玷周行
柳花驰道雪樱子上林红留得青春住从教白发翁
舟过御园二首
陆游
圣主忧民罢露台春风别苑昼常开尽除曼衍鱼龙戏不禁刍荛雉兔来水鸟避人横翠霭宫花经雨委苍苔残年自喜身强健又作清都梦一回
水殿西头起砌台绿杨闹处杏花开箫韶本与人同乐 羽卫纔闻岁一来鹢首波生涵藻荇金铺雨后上莓苔远臣侍 宴应无日目断 尧云到晚回
聚景园
高似孙
翠华不向苑中来可是年年惜露台水际春风寒漠漠官梅却作野梅开
咸淳临安志卷之十六
志〔一〕
图
府治图
(见图)
九县总图
(见图)
余杭县图
(见图)
临安县图
(见图)
于潜县图
(见图)
富阳县图
(见图)
新城县图
(见图)
盐官县图
(见图)
昌化县图
(见图)
疆域一
叙
天地气运视帝王作兴杭昔属扬扬之山薮川浸职方氏特举其凡耳杭虽以禹得名弗录也当春秋时是为越竟犹未与檇李并书于经郡于嬴国于汉历吴晋宋齐梁俱以县隶版图陈隋至唐以钱塘余杭名郡若州闲又为使所治浸显矣端倪呈露有龙飞凤舞之象焉旷岁滋久尚虚厥符迨于五季钱氏崛兴其闲乘屡战之兵力尽有十四州之地卒能世守臣节归于我
宋夫天之所胙必假手于世之豪桀使崎岖自立于危乱之中保竟民以待
有德然后
大圣徐起而收之休养生息遹开
中兴越至
今兹天运日以新地气日以厚所以翼我丕丕基者方来而未艾呜呼此岂人力也哉叙疆域
吴越考
杭地本属吴属越诸家为说不同以为属吴者晏元献公类要 皇朝郡县志及 乾道旧志皆然而不着其说惟 淳佑志引吴越春秋所载越王句践入臣于吴群臣送至浙江临水祖道又载吴王夫差为越所败而走止秦余杭山又史记楚威王伐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遂谓吴越必以浙江为分界以为属越者杜佑通典欧阳忞舆地广记皆云春秋时属越越败属吴东阳王象之本其说谓钱塘旧为越自夫差败越地始入吴虽皆知为越地而未知分界所在惟太平寰宇记引吴地记云越国西北界至御儿【即檇李今嘉兴府崇德县有御儿乡有水名语水语与御通】 则是吴越以御儿为分界二说各有所据今精考之当以后说为是春秋鲁定公十四年五月于越败吴于檇李杜预注云嘉兴县南檇李城又史记世家阖闾十九年伐越句践迎击之檇李贾逵注云檇李越地据此则檇李以南皆为越境杭在其中矣此杭为越地一也吴越春秋句践既臣于吴夫差赐之书增其封东至句甬西至檇李南至姑末北至平原【越绝书作武原云今海盐】 纵横八百余里且谓越本兴国千里吾虽封之未尽其国则是所封之地皆越故疆又越绝书越地记云语儿乡故越界本名就李【即檇李】 吴疆越地以为战地至柴辟亭
吴地记云柴辟亭到语儿就李吴侵以为战地则吴越疆界尢极明白此杭为越地二也若 淳佑志所引三说皆有可辩论者其一谓越群臣祖句践于浙江则是吴越以浙江为界殊不知是时句践方保栖会稽之山浙江以西皆为吴有宜其祖道止于江滨况又未尝曰送之境上耶其一谓夫差走余杭山则余杭在吴之境内殊不知吴自有秦余杭山姑苏志云阳山又名秦余杭山在长洲西北三十里夫差栖于此死因葬焉至今号夫差墓又越绝书吴地传云秦余杭山去毗陵县五十里有湖水近太湖今余杭去长洲太湖远甚岂可以名之偶同强合为一且越在东南吴在西北吴王不西北走苏常而反东南走余杭必无此理其一谓楚伐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则浙江之西乃吴地殊不知此句自是两义所谓故吴地者言越故取于吴者也所谓至浙江者言并越元有之地而尽取之也岂可概以为故吴地乎皇极经世以其辞不别白故于楚灭越尽取其地之下书曰东开地至浙江则是浙江以西本非吴境乃楚因越地而开者也合是三说则前志之误可以涣【然无疑矣】
古今郡县表
世纪 郡
唐虞 扬州【 淮海惟扬州今杭地属焉】
夏禹 余杭【 会诸侯于江南至此舍杭登陆因以为名】
少康 越【 封庶子无余于越以主禹祠杭地属焉】
敬王 吴【 吴王夫差击越败之句践保栖于会稽杭地属吴】
越【 越王句践自吴归国夫差封以地西至于檇李吴越春秋杭地属越】
显王 楚【 楚威王伐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杭地属楚】
秦始皇 会稽郡【 二十五年王翦定越以其地为会稽郡史记杭地属焉】 汉高祖 荆王国【 六年立刘贾为荆王兼有吴地杭属焉】 吴王国【 十二年即故荆地立濞为吴王杭属焉】 景帝 复为会稽郡【 三年削吴会稽郡濞反诛置郡如故】
顺帝 吴郡【 永建四年分会稽为吴郡杭属焉】
三国吴 分置东安郡【 治富春】【黄武五年】 罢东安郡【 七年三月】分置吴兴郡【 宝鼎元年】 吴国【 太康十年以皇子晏为吴王】 东晋成帝 吴国【咸和元年以皇弟岳为吴王】
梁简文帝 置吴州【 太清三年七月以吴郡置吴州】 省吴州【 大宝元年二月省吴州如先为郡】
后主 置钱唐郡【 正明元年割扬州吴郡置吴州割钱唐为郡属焉】
隋文帝 废钱唐郡置杭州
炀帝 改杭州为余杭郡【 大业三年】
唐高祖 改余杭郡复为杭州【 武德四年平李子通后】 以于潜县置潜州【 武德七年】 废潜州【 八年】
太宗 江南道【 杭属焉】【正观元年】
元宗 分江南东道【 杭属焉】【开元二十一年】 改为余杭郡【 天宝元年】
肃宗 复为杭州【 至德二载十二月复诸州名】
德宗 赐号镇海军【 建中二年】
五代梁 吴越王国
皇朝太宗皇帝 吴越王纳土【 太平兴国三年】 置顺化军【 治临安县】【同年】废顺化军【 五年】 改镇海军为宁海军【 淳化五年】分天下为十八路杭隶两浙
神宗皇帝 分浙东西两路杭属西路十月复合【 熙宁七年】 复分浙东西为两路【 九年】
高宗皇帝 车驾驻跸杭州【 详见行在所录】升杭州为临安府【 建炎三年七月】
世纪 县
秦始皇 钱唐【 隶会稽郡三十七年出游至钱唐临浙江】余杭【 隶会稽郡三十七年出游将上会稽经此立为县】富春【 隶会稽郡】 海盐【 隶会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