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咸淳临安志
咸淳临安志
宫内引水注之迭石为山象飞来峰有堂名冷泉
孝宗皇帝尝赋诗曰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独立名飞来参差翠麓俨如画石骨苍润神所开忽闻彷像来 宫囿指顾已惊成列岫规模绝似灵隐前面势恍疑天竺后孰云人力非自然千岩万壑藏云烟上有峥嵘倚空之翠壁下有潺湲漱玉之飞泉一堂虚敞临清沼密荫交加森羽葆山头草木四时春阅尽岁寒长不老
圣心仁智情优闲壶中天地非人闲蓬莱方丈渺空阔岂若坐对三神山日长雅趣超尘俗散步逍遥快心目山光水色无尽时长将挹向杯中渌
太上御跋曰 吾儿自幼岐嶷进德修业如云升川增一日千里岂特义方之训师保之功盖生知夙成有不由言传而自得者 吾比就宽闲之地迭石为山引湖为泉作小亭于其旁用为娱老之具且俾 吾儿万几之暇时来游豫父 子杯酒相属挹山光而听泉流濯喧埃而发清兴恍若徜徉乎灵隐天竺之闲其乐可胜既哉 吾儿乃肆笔成章形容尽美虽吟咏之作 帝王之余事然造语用意高出百世之上非巨儒积力可窥其粗亦有以见天纵之多能览之欣然老眼为之增明矣有楼名聚远
太上亲题其额仍大书苏轼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付闲人之句于屏闲 禁(上竹下御)四面东则香远【梅堂】 清深【竹堂】 站台梅坡松菊三径【菊芙蓉竹】 清妍【酴(酉縻)】 清新【木犀】 芙蓉冈南则载忻【大堂乃御宴处】 射厅临赋【荷花】 灿锦【金林禽】 至乐【池上】 半绽红【郁李】 清旷【木犀】 泻碧【金鱼池】 西则冷香【古梅】 文杏馆静乐【牡丹】 浣溪【大楼子海棠】 北则绛华【椤木亭】 俯翠【茅香】 春桃又有亭曰盘松尝
御制赞曰天锡瑞木得自嵚岑枝蟠数万干不倍寻怒腾龙势静奏琴音凌寒郁茂当暑阴森封以腴壤洒以碧浔越千万年以慰我心
重华宫
即 德寿宫
孝宗皇帝淳熙十六年正月 诏改名 重华二月壬戌 内降 诏曰朕以菲质循 尧之道兢业万几历岁弥长赖两仪 九庙之德边鄙不耸年谷顺成厎于小康爰自宅忧以来勉亲听断不得日奉
先帝之几筵躬行 圣母之定省固已慊然于怀况乎春秋寖高思释重负 皇太子惇仁孝聪哲久司七鬯军国之务历试参决宜付 大宝抚绥万邦俾 予一人获遂事 亲之心永膺天下之养不其美欤 皇太子可即 皇帝位朕移御 重华宫遂 内禅如 绍兴三十二年之礼 重华宫 重华殿二扁皆
光宗皇帝用 隆兴故事恭书【重华宫有一净室 寿皇终日宴坐其闲几上惟书籍一部及笔砚楮墨而已近珰尝奏 高宗皇帝留下宝器图画 陛下盍时取观 寿皇圣论云 先帝中兴功德盛大故宜享此 朕岂敢自比 先帝皆锁闭不开○元夕后三日 宣嗣秀王伯圭宴集伯圭奏 陛下对此良辰美景亦领略之否 寿皇圣谕云十四日 嗣帝过此排当十五日不饮是夜但鼓琴两曲左右报月色甚佳遂出巡檐赏月已而饮汤一杯至二鼓就寝大凡饮酒不可连日令人神思不清 人主没人道得若不自禁制任意恣纵何所不可非独酒一事也○近珰奏当修 重华宫旧例须关 朝廷出钱下临安府转运司应办 寿皇圣谕云此闲无用钱处所积甚多只用 重华库钱不必关闻南内暨役成更不官差一匠一夫○已上三事据倪思记所闻于伯圭子师禹(经鉏堂杂志)】
慈福宫
即 重华宫以奉
宪圣太皇太后
寿慈宫
即 慈福宫以奉
寿成皇太后
东宫
绍兴三十二年五月
孝宗皇帝为 皇太子始有 诏讨论 东宫典故越句日即受禅 乾道元年 庄文太子受册尝下礼工部太常寺皆无典故可稽惟武臣张孝杰能记 政和制度止系厅堂并诸官属人从屋宇七年
光宗皇帝升储乃 诏于 丽正门内之东盖造
太子宫门 淳熙二年始创射堂为游艺之地囿中有荣观玉渊清赏等堂及凤山楼皆次第建置
宁宗皇帝山 嘉邸
理宗皇帝山 沂邸入继 大统不皇筑宫
今上皇帝位 青宫始于 禁中营建大氐不以为定所
资善堂
起于 绍兴初
孝宗皇帝育 宫中遂造书院于 行宫门内曰资善堂以为就学之地亦无定处
学士院
在 和宁门内盖沿唐北门之制也
玉堂
高宗皇帝用 淳化二年赐承旨苏易简故事御书赐学士周麟之等刻石厅上有记【臣麟之近于经韩奏事因言昨被 旨撰皇子赐字 上宣谕曰此学上院故事不欲废也臣恭聆 玉音窃仰 圣主深略纬文远猷绳武事无巨细允迪前徽一出言不忘典故而禁林自 祖 宗以来优宠词臣赉贶非一昔有巨丽今独阙焉 睿训及之不可默已即具奏 国朝 淳化初 太宗皇帝尝以 飞白书玉堂等四字 赐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谓宰臣曰易简告 朕求此数字卿可召至中书授之它日为翰林中美事字俓二尺余龙鹄之势曲尽神妙曩更变故石本亦罕有存者恭惟 皇帝陛下圣笔天纵超冠百王万几燕闲染翰弗辍 龙文龟画刊在翠琰布列中外焜耀群目学宫儒馆贲饰尢多惟是玉堂直庐密迩 清禁臣愚猥以末技误膺简擢典司 内命丁辰晏清书诏甚稀铃绦不鸣愒日无补曾勿能考援故事裨缉阔典以为万年无穷之休臣则有罪敢昧死以请 制曰可越翼□ 内出玉堂二大字以赐奎壁焕烂自 天而下光气昭倬发蔀烛幽开缄竦瞻爵跃咏叹视前世所谓画起平云点蹲芒玉者不足以进于此顾臣谫陋大惧勿称及入谢复得请于都省 宣示宰执俟中秘暴书俾侍从馆阁官咸得观仰仍以石本分赐士林歆艳皇乎哉 中兴之伟观一代之弥文也臣谨按玉堂本汉别殿在未央宫与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白虎麒麟列峙相望史不详着而略见于李寻翼奉传然则玉堂盖殿名也待诏者有直庐在焉故寻自谓久污玉堂之直易简所乞 太宗所赐实取诸此后以避 英庙讳至 绍圣初始掇取二字榜于院而识者非之谓不当以前代殿名 皇朝宝札揭之于臣下止息之地今臣建请则所不敢惟是仰承 德意勒石旌事以永亿载之传广四方之藏侈儒生千一之遇使天下后世咸知 皇帝陛下典学稽古迪文右贤艺兼于道能润色洪业不废故事如此是则渥恩出于非常旧典振于已坠皆不失 太宗皇帝本意丰功盛烈醲化懿纲巍巍乎与淳化比隆矣辄举大概书于下方用对扬 明天子丕显休命】 庆元五年更造玉堂殿 诏止以玉堂为名【据翰林遗事玉堂本以待 乘舆行幸非得常居惟礼上之时略坐其东受院吏参谒】 景定五年 诏复寓直旧制 御制诗一首并序赐直院牟子才马廷鸾曰学士寓直玉堂此盛典也今复见之爰以诗赐 右掖摛文步武高绫衾寓直焰兰膏当年宫锦飞双鹄今夕僊图看巨鳌诗赐玉堂苏易简光摇莲炬令狐绹明时盛事今重见爰制篇章示衮褒臣子才等刻石恭跋【玉堂地切 禁省诸学士职其闲者皆有儤宿之直以备天子顾问唐人每以北厅阶前花砖道为入直之候故旧规交宿例有早入晚入伴入之名 国朝因唐制然学士皆早入又单直无复伴入故 太宗以来双日夜直只日下直后遂定双日锁院只日宣麻而只日至晚乃下直 真宗时昉轮讲筵官备宣引咨访故每夕两员略如旧或遇学士独员 元丰则三直免一宿 元佑则两直免一宿始犹有 特旨免直以示优异者后遂令请告者以次递宿则益严矣 南渡日不暇给及 高宗肆笔玉堂寓直有所 隆兴初乃诏讲官轮直加 真宗时而 孝宗优待词臣若周必大诸臣所记尢近代罕见台谏以暂摄寓直旧弼以内宴留宿又皆夸为盛事焉此宿直之大概也因循浸弛数十年来内宿有历视为文具未闻有一人踏花砖道候日影者 景定甲子五月辛未有 诏复旧制偶臣子才再入叨首直忽貂使自 天而下 赐臣子才臣廷鸾以 御书 御制五十六言诗一首叙引纪复直为玉堂盛事者又十八字金石锵蔚 奎壁昭回拜伏跪观心目焜耀臣子才臣廷鬻皆恭和以进搢绅学士传诵称说以为甚盛举尝观自昔帝王善为歌诗者莫如虞舜然皆有所为而为之南风之歌为阜财解愠也赓歌之诗为敕天之命也卿云之歌为配天之灵也缊之于心发而为诗达其心之所之于君臣天人之闲岂后世歌大风而见霸心咏微凉而起爱心者比今 圣制盛矣岂特以私臣子才臣廷鸾而已要有为而为之所以示右文重复古也 圣人之文词立道备无此言则天下之理有阙讵不然哉且自昔人主在位久则土木甲兵狗马毕弋祷祠方技之事或不免于是 上临御四十一年矣 圣心与道一恬淡寡欲每中禁清坐往往夜分不寐益思亲近儒生学士访求治要而心之所发又率有关世道其所以诒燕谋于万世诏无穷而垂罔极者可谓远矣臣子才臣廷鸾既猥被 盛赐窃窥 圣作不过借绹易简以示宠褒然绹在大中其事至浅鲜自谓最承恩遇而入对延英未尝不汗洽浃背则其平日决无犯颜敢谏之事易简之贤遭逢盛时盖非绹所敢望第大言等作其词微侈恐有宋玉景差末流之失臣等所愿砥砺名义激昂志气求无负 天子所以宠褒之者文章小技盖不足云乃相与谋勒诸乐石用摅景光而臣子才臣廷鸾所和文义至陋固不敢附见下方而具着其所然者使观者有考焉是年十月丙午】
摛文堂
在玉堂之后东西两合以处词臣
宁宗皇帝用 政和五年赐承旨强渊明故事御书扁赐学士高文虎有记【臣仰惟 皇帝陛下聪文英浚卓冠百王孝俭恭勤超越千古玑玉瑁翠之奉弗玩弗亲声色燕曼之娱是屏是远惟思延尚儒雅博考艺文汲汲皇皇如恐弗及听朝日昃两临讲帷 宫庭清闲常 御翰墨是以 帝学时敏造乎高明 圣笔天成核乎精妙诚皇王之极挚书契之罕闻也臣猥以谫才待罪翰苑略无美报可称 渥恩惟是直庐密接 清禁若初肇址爰在 中兴岁月寖迁区宇滋圮非所以奉 宸画辑儒绅也臣进读 迩英冒尘 渊听愿加新辟式侈眷私 圣度优容臣言随格于是外而京守内而典司袛承 诏音遄力营刱咸释 上意遹图厥功中矗崇基载登 奎榜旁连翚舍迭处词臣扃庑区分图籍彪列靖深敞奥视昔逾闳悉惟元勋力赞 英断肆(月分) 隆旨仍名玉堂 亲洒 宸毫增宠禁直乃十一月以摛文堂三字下 赐小臣昭回之光照映天地婉结之妙经丽辰星皇乎韪哉臣切以 列圣继承惠遇多士 明谟述作振迪斯文粤自 太宗首赐飞白至于 高庙复被奎钩今又 天辉下临宝翰洊锡 皇文 帝藻迭矩而重规河图洛书交烛而并耀允谓千载之旷逢一时之丕铄矣初玉堂为西汉殿名与清凉宣温金华麒麟列于未央宫旁分严扃以居待诏所谓玉堂之直翼奉尝历是选 淳化宸翰盖取诸此 绍兴初以避 英宗庙讳只榜以二字然臣下止息之地不当以前代殿名 圣朝宝札扬之周麟之盖尝叙此兹乃浚发 睿思垂洒 翰题上以昭尊 祖之休下以彰待士之宠其视无忌师道被鸾虬之赐至德处俊蒙(楫戈)翼之褒参诸显荣万万莫拟臣尝闻尧以文思而运帝德舜以文明而协帝华夏之历年祗于文命周之过历郁乎有文然则帝王相传以文建治也尚矣 皇帝陛下若稽古训左右贤规订制而辨仪披图而诹律文之经也黼黻大猷金玉百度德修而远格仁洽而政醇文之效也 皇化之盛炳炳麟麟增光 祖宗润色鸿业诒谋燕翼其繇是而推焉臣弗佞虔奉 宝墨被之翠(王民)对扬 天子显休于千万世云 庆元六年正月一日】
讲读官宿直位次
在院内 隆兴元年 诏经筵官直宿稍复
祖 宗故事八月直院刘珙以直宿位次屋宇窄狭乞行展盖从之【周必大玉堂杂记云 隆兴初用 真宗故事轮讲筵学士院官直宿禁林每夕两员以备 宣引咨访其后以两人难独召若同召则议论难尽止命一员递宿闲遇除授宣锁讲筵官已入直率闻 命苍黄而出或偶值本院官直宿就留锁院则不系当日与否往往特宣云每直两日谓之头直未直】
今上皇帝即位 诏仍宿直以便访问
咸淳临安志卷之三
行在所录〔三〕
郊庙
郊丘
在嘉会门外南四里龙华寺西 绍兴十三年正月礼部太常寺请依 国朝礼制建坛于国之东南坛侧建 青城斋宫乃命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臣杨存中知临安府臣王(日奂)等相视修筑为坛四成上成从广七丈再成十二丈三成十七丈四成二十二丈分十三陛陛七十二级坛及内壝凡九十步中外壝通二十五步燎坛方一丈高一丈二尺在坛南二十步内地余四十步以列 仗卫惟 青城斋宫及 望祭殿 诏勿营临事则为幕屋略仿 京师制度大殿曰 端诚便殿曰 熙成其外为 泰禋门是年六月降 诏曰朕嗣膺历服越在东南念初载于维扬尝肇禋于泰畤深惟 累圣之成宪必遵三岁之亲祠四涓路寝之筵久旷圆坛之礼今日上穹垂佑边境休兵寇盗弭宁民俗康阜日致 慈宁之孝岁收高廪之丰格此多祥敢忘大报见 祖 祢于诸室合丘泽之一祠嘉与臣工共图熙事 朕以今年冬至日有事于南郊咨尔攸司各扬乃职相予肆祀罔或不恭十一月庚申始用 元佑郊礼合祭天地设大神大示及
太祖皇帝
太宗皇帝配位并从祀诸神几七百七十有一【昊天上帝皇地祇位于坛上北方南向西上 太祖皇帝 太宗皇帝位于坛上东方西向北上席以蒲越天皇大帝五方帝大明夜明北极神州地祇十位于第一龛北斗天一太一帝座五星十二辰河汉等内官五行五岳神位六十有九于第二龛二十八宿等中官五镇四海四渎神位百七十有二于第三龛外官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神位百五十有六于内壝之内众星神位三百有六十于内壝之外第一龛席以稿秸余以莞而席皆内向嘉泰三年增太子星庶子星宋星感生帝四神位】 设祭器九千二百有五卤簿万二千二百有二十人【二十五年郊增三千人】 祭器应用铜玉者权以陶木卤簿应用文绣者皆以缬代之 隆兴二年
孝宗皇帝始 郊改用献岁上辛 诏曰朕比以军兴未皇郊见欲涓建巳之月已戒先庚之期幸消弭于外虞惧稽迟于大报敬惟元日正得上辛合鲁经启蛰之文法周室用骍之礼神厘可逆犹汉帝拜于甘泉祖武是绳盖 太宗行于 至道式从改卜虔举彝章今以来年正月一日有事于南郊【先是臣僚言 国朝多用冬至 干德元年艺祖皇帝初行郊礼是年冬至适在二十九日以其近晦遂改用十六日甲子取古人避天忌之说今初郊皆依 干德故事然冬至亦在二十九日请详议改用吉日故有是诏】 三年以 寝殿在净明寺易安斋去 青城稍远乃徙寺之旧 熙成殿于 端诚殿后以充 寝殿 咸淳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