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采访册


  杨武镇(同安人,行伍,七年九月,由右营都司委署,十一月卸事)。

  陈景岚(龙溪人,行伍,七年十一月,由沪尾守备委护,八年六目卸事)。

  杨登俊(长汀人,世袭云骑尉,八年六月由水提前营游击调署,十二月卸事)。

  周承恩(同安人,行伍,八年十二月由本营守备升补,九年五月调署艋舺参将,卸事)。

  谢建雍(诏安人,行伍,九年五月由本协任内兼摄,八月卸事)。

  詹功显(福清人,行伍,九年八月由澎湖右营守备委护)。
 
台协水师左营游击

  许元勋(海澄人,武举,嘉庆十一年十二月任,十二年九月以议去职)。

  许律斌(诏安人,行伍,十二年九月由北路中营都司委署,十四年三月卸事)。

  萧得华(福清人,行伍,十四年三月由本营守备委护,十二月卸事)。

  罗卓(永定人,武举,由澎湖左营守备升补,十四年十二年任,十五年十月卸事)。

  陈一凯(见前,十五年十月由右营守备委护,十一月卸事)。

  王赞(惠安人,十五年十一月由中营守备委护,十六年五月卸事)。

  罗卓(见前,十六年五月回任,十八年八月卸事)。

  王赞(见前,十八年八月署,十一月卸事)。

  蔡安国(见前,中营………十一月署,十二月卸事)。

  罗卓(见前,十八年十二月回任,二十一年七月卒于官)。

  翁朝龙(闽县人,行伍,二十一年七月由镇标左营守备委护,二十二年十二月卸事)。

  汤贵升(闽县人,世袭云骑尉,二十二年十二月由水提左营守备委护,二十三年十二月卸事)。

  吴宪章(南靖人,武进士,二十三年十二月由海坛左营游击调补,二十四年十一月以议去职)。

  陈一凯(见前,二十四年十一月署,二十五年七月卸事)。

  祥宗(满洲正黄旗人,行伍,二十五年七月由镇标右营游击调署,道光元年十月卸事)。

  张朝发(福鼎人,行伍,道光元年十月由本营守备委护,二年八月卸事)。

  谢建雍(见前,二年八月由澎左守备委护,四年十二月卸事)。

  杨彪(瓯宁人,行伍,四年十二月由北路中营都司委署,五年四月卸事)。

  沈朝冠(诏安人,行伍,五年四月由水提后营游击调任,十一月卒于官)。

  翁朝龙(见前,五年十一月由下淡水营都司委署,七年四月卸事)。

  温兆凤(见前,七年四月由右营都司升任)。
台协水师右营游击

  卢庆长(霞浦人,行伍,嘉庆十年闰六月任,十四年九月卒于官)。

  陈一凯(见前,嘉庆十四年九月,由本营守备委护,续缘斯缺与北路淡水营都司对调,自十五年正月起,即改为都司,该员署至十五年八月卸事)。
台协水师右营都司

  王赞(见前,嘉庆十五年八月署,十一月卸事)。

  颜国华(同安人,行伍,嘉庆十五年十一月署,十七年七月卒于官)。

  吴国祥(侯官人,行伍,嘉庆十七年七月由中营千总委护,十月卸事)。

  余世辉(同安人,世袭云骑尉,十七年十月由陆路守备委署,十八年……卸事)。

  李国瑞(诏安人,行伍,十八年四月护,十九年正月卸事)。

  萧得华(福清人,行伍,十九年正月,由左营守备升任,二十年九月卸事)。

  陈得扬(福清人,行伍,二十二年十二月护,二十三年十二月卸事)。

  赖启泰(同安人,行伍,二十二年十二月护,二十三年十二月卸事)。

  詹功显(见前,二十四年正月署,九月卸事)。

  庄秉元(见前,二十四年九月署,二十五年八月卸事)。

  陈鹏飞(同安人,行伍,由闽安左营都司调补,二十五年八月任,十二月卸事)。

  崇文(满洲镶黄旗人,行伍,二十五年十二月署,道光元年三月卸事)。

  赖启泰(同安人,行伍,道光元年三月护,十月卸事)。

  孙天祺(闽县人,世袭云骑尉,道光元年十月署,二年八月卸事)。

  张朝发(见前,由左营守备,二年八月任,三年三月卸事)。

  陈景岚(见前,三年三月护,四年闰七月卸事)。

  杨清泰(闽县人,行伍,四年闰七月护,五年三月卸事)。

  温兆凤(见前,由闽安左营都司调补,五年三月任,九月卸事)。

  谢建雍(见前,五年九月,由澎左游击摄理,六年三月卸事)。

  温兆凤(见前,六年三月回任,七年二月卸事)。

  陈殿鳌(闽县人,武生,七年二月由本营守备委署,十一月卸事)。

  杨武镇(同安人,行伍,由闽安左营都司调补,七年十一月任,八年二月卸事)。

  刘光彩(同安人,行伍,八年二月护,六月卸事)。

  陈景岚(见前,八年六月署,八月卸事)。

  杨登俊(见前,八年八月由中营游击兼摄,九日卸事)。

  陈殿鳌(见前,八年九月署,十年四月卸事)。

  杨武镇(同安人,行伍,十年四月回任)。
台协中营守备

  陈一凯(见前,嘉庆十一年十月署,十四年十二月卸事)。

  王赞(见前,十四年十二月任,十五年正月卸事)。

  陈一凯(见前,十五年正月署,六月卸事)。

  王赞(见前,十五年六月任,八月卸事)。

  吴国祥(侯官人,行伍,十五年八月署,十六年八月卸事)。

  王赞(见前,十六年八月任,十月卸事)。

  李如荣(见前,十六年十月署,二十年九月卸事)。

  詹功显(见前,二十年…月署,二十二年八月卸事)。

  阮朝良(同安人,行伍,澎湖千总升,二十二年八月任,九月卸事)。

  毛翼展(侯官人,武举,二十二年九月署,二十三年十月卸事)。

  阮朝良(见前,二十三年十月任,二十四年二月卸事)。

  毛翼展(见前,二十四年二月署,闰四月卸事)。

  蔡福升(台湾招募,应升新添凤山县城千总,二十四年闰四月署,九月卸事)。

  陈殿鳌(见前,二十四年九月署,二十五年正月卸事)。

  林鸣钟(福清人,行伍,二十五年正月护,十一月卸事)。

  方朝辉(福县人,行伍,二十五年十一月署,道光元年六月卸事)。

  毛翼展(见前,道光元年六月署,二年六月卸事)。

  江继皋(福清人,行伍,道光二年六月署,八月卸事)。

  方朝辉(见前,二年八月任,三年五月卸事)。

  杨士高(同安人,行伍,三年五月署,四年六月被议去职)。

  刘联捷(同安人,行伍,四年六月护,九月卸事)。

  方朝辉(见前,四年九月复任,五年二月卸事)。

  江奕喜(惠安人,行伍,五年二月署,六年八月卸事)。

  周承恩(同安人,行伍,六年八月任,十一月卸事)。

  江奕喜(见前,六年十一月署,九年三月卸事)。

  翁香春(同安人,行伍,九年三月署,十年三月卸事)。

  江奕喜(见前,十年…月任)。
台协左营守备

  萧得华(福清人,行伍,嘉庆十一年八月任,十三年十二月卸事)。

  林六滔(同安人,行伍,十三年十二月署,十五年正月卸事)。

  萧得华(见前,十五年正月任,四月卸事)。

  林六滔(见前,十五年四月署,十七年八月卸事)。

  张连升(同安人,行伍,十七年八月署,九月卸事)。

  林六滔(见前,十七年九月署,十八年十二月卸事)。

  颜青霄(广东嘉应州人,行伍,十八年十二月署,十九年十月卸事)。

  张朝发(福鼎人,行伍,十九年十月署,二十三年五月卸事)。

  江继徽(福清人,行伍,二十三年五月署,二十四年闰四月缘事去职)。

  叶有林(长汀人,行伍,二十四年闰四月署,二十五年正月卸事)。

  赖启泰(诏安人,行伍,二十五年正月署,六月卸事)。

  张朝发(见前,二十五年六月署,道光元年十月卸事)。

  周天成(福清人,行伍,道光元年十月署,十二月卸事)。

  许成安(同安人,行伍,元年十二月署,四年六月因戍兵抢米案去职)。

  高得意(同安人,行伍,四年六月护,九月卸事)。

  李尚德(闽县人,行伍,四年九月署,八年二月卸事)。

  顾天恩(广东饶平县人,行伍,八年二月署,十一月因年老原品告休)。

  李尚德(见前,八年十一月署,九年十月卸事)。

  蔡长清(闽县人,行伍,九年十月由水提右营守备调署)。
台协右营守备

  颜国华(同安人,行伍,嘉庆九年九月署,十二年十一月卸事)。

  胡满荣(同安人,行伍,嘉庆十二年十一月署,十四年八月卸事)。

  颜国华(见前,十四年八月署,十五年十一月卸事)。

  李国瑞(诏安人,行伍,十五年十一月署,十六年九月卸事)。

  陈一凯(见前,十六年九月任,十七年四月卸事)。

  颜青霄(见前,十七年四月署,十八年十二月卸事)。

  陈一凯(见前,十八年十二月任,十九年八月卸事)。

  江继芸(福鼎人,行伍,十九年八月护,二十二年十二月俸满卸事)。

  陈殿鳌(见前,二十二年十二月署,二十四年九月卸事)。

  詹功显(见前,二十四年九月任,二十五年正月因戌兵械斗案降补千总,调回内地)。

  翁及(同安人,行伍,二十五年正月署,道光元年十月卸事)。

  陈殿鳌(见前,道光元年十月署,二年十月卸事)。

  陈彪(福鼎人,行伍,二年十月署,三年十二月因人地不宜调回内地)。

  江继皋(见前,三年十二月署,六年四月题升左营守备,卸事)。

  曾国章(同安人,行伍,由澎湖左营千总,六年四月署,八年二月轮值往省领饷,在洋遭风淹毙)。

  林富春(闽县人,行伍,八年二月署,九年八月卸事)。

  蔡长清(闽县人,行伍,九年八月署,十月卸事)。

  林富春(见前,九年十月再署)。

  (以上系道光十年五月杨文显、蔡国香、吴廷篪同采)
 
全台军制总目

  总兵官一员、副将三员(陆路一员、水师二员)、参将三员(陆路二员、水师一员)、游击七员(陆路三员、水师四员)、都司五员(陆路四员、水师一员)、守备十六员(陆路十员、水师六员)、千总三十三员(陆路二十二员、水师一十一员)、把总五十八员(陆路三十七员、水师二十一员)、外委一百零四员(陆路七十员、水师三十四员)、额外五十员(陆路三十四员、水师一十六员)、陆路兵共九千七百九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水师兵共四千八百五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又舵水炊粮九十三名、乌龙江五名)。

  (道光十年二月曾敦仁采)
 
全台军制条目

  镇守台澎总兵官一员(驻札府治,统辖全台水陆一十六营官兵。雍正十一年,准照山陕沿边之例,挂方印)

  镇标中营

  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五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一员)、额外三员、马四十匹、马兵四十名、步战守兵七百八十六名,共八百二十六名,俱驻府治中路口。

  镇标左营

  游击一员、守备二员(旧制一员,道光六年裁右营守备改添一员)、千总三员(旧制二员,道光六年再添一员)、把总五员(旧制四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道光六年裁归北路右营一员,并将府治右营额裁归三员共五员)、外委十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水师一员,道光六年裁归北路右营一员,并将右营原额六员裁归)、额外五员(旧制三员,道光六年裁归二员)、马八十匹,配马兵八十名(旧制马兵四十名,道光六年将右营四十名裁归)、战守兵一千三百十二名(旧制八百零六名,道光六年裁一百名归北路右营,将府治右营六百零六名裁归),共一千三百九十二名,驻府治南北路口。

  镇标右营(道光六年裁)

  旧制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把总四员、外委六员、额外三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马四十匹、马兵四十名、战守兵八百零六名(以上旧制),道光六年裁游击一员、把总一员、外委一员、战守兵二百名,归北路右营添防。其千总一员、把总三员、外委五员、额外二员、马兵四十名、战守兵六百零六名,归府治左营兼管。

  城守营

  参将一员(驻札府治,统辖左右两军官兵)、左军守备一员(驻防岗山)、千总一员(与把总递年轮防罗汉门、冈山等汛)、把总二员(一员随防府治、一员与千总轮防冈山)、外委四员(递年轮防盐水埔、猴洞口、茂公、罗汉门等汛)、额外一员(协防府治)、马二十匹、配马兵二十名、步战兵二百二十一名、守兵二百九十四名,共兵五百三十五名,内战守兵二十八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添防战守兵四十名)。现制马步战守兵四百九十五名(以八十五名随防府治,以一百四十五名分防冈山汛,兼辖山头、山腰、山尾等塘,以七十七名分防罗汉门,以八十一名分防猴洞口,以二十八名分防茂公汛,以一十九名分防盐水埔,以六十名分防涂堑埕、南炮台、港冈、埤仔头、角带围、大湖、半路竹各塘)、右军守备一员(驻防下茄苳汛)、千总二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一员随防府治,一员分防下茄苳)、把总二员(递年轮防目加溜湾、大武垄等汛)、外委六员(内三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旧社、大穆降、大排竹、麻荳、目加溜湾等汛)、额外一员(协防旧社)、马二十匹、配马兵二十名、步战兵二百六十名、守兵三百五十二名,共兵六百三十二名(内战守兵二百一十五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战守兵三十名)、现制马步战守兵六百零二名(以一百七十三名随防府治,以七十名分防大武垄,以九十一名分防下茄苳,以四十一名分防目加溜湾,以四十六名分防大穆降,以四十四名分防旧社,以三十名分防麻荳,以四十五名分防大排竹,以六十二名分防北炮台、柴头港、茑松、木栅、湾里港、茅港尾、铁线桥、水堀头、急水溪、八奖溪、北势埔各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