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舆地汇钞


  华人初至台中,闻生番多金、银矿,垂涎甚,欲夺取之而无由。爰驶舟往,生番麤知礼义,待之殷勤,导游山陬间,觅金矿所在,无所得;惟见番民以朱提为玩物,堕地累累亦不之惜。华人见利忘义,饮番民酒;及醉,尽杀村人而投之海,取其白金以归。事闻,阖境生番群起来攻,杀北界人无算;报前日之仇也。

  康熙三十五年,吴球反;四十年,刘却作乱:皆小丑也,寻灭。五十三年,上命西洋人诣台画地图。康熙六十年,台湾知府王珍税敛苛虐,捕私伐山木之民二百人刑之。凤山奸民黄榖等因民之不忍,群相谋乱;以朱一贵为匪首,煽惑无赖数百人,揭竿起事。总兵欧阳凯迁延出兵,贼乃大炽;游击周应龙遁归,参将苗景龙败死。贼陷府城,又陷诸罗;凡七日而全台陷。一贵僭称「中兴王」,伪号「永和」;大封群贼。厦门水师提督施世骠闻警先赴,总兵蓝廷珍调兵踵之;全军万有二千、舟六百艘次第进发,势如破竹。时淡水、诸罗义民群起相助,大破贼师。一贵走湾里溪,为村民所擒;槛送京师,磔死。其败逃之周应龙及逃回之道、府、厅、县皆伏法,知府王珍剖棺枭示。是年八月,台湾怪风暴雨,流火灼天竟夜,海水皆立;港船互相撞坏。地又大震,郡无完屋,居民压、溺死者以数千计。雍正十年,北路大甲二番残害官民,福建总督郝玉麟遣总兵吕瑞麟抚定之;已而复乱,官军进剿,平之。乾隆三十五年,黄教乱于大穆降,旋即溃遁。五十一年,台湾民林爽文叛。爽文居新化之大理杙,地险族强,聚群炽逞,结天地会以为群集之计。总兵柴大纪使知府孙景燧调兵三百往捕村民,焚杀无辜;爽文遂因民之怨,集众攻营,官军覆,将吏死焉。凤山盗庄大田亦陷其县。柴大纪固守府城,贼来犯,拒杀千人,乃不敢逼。贼以十万众攻诸罗,城中守军开红毛楼得大炮若干,遽用轰贼,城得不陷。贼昼夜围攻,绝饷道。大纪潜遣人赍折奏曰:『诸罗为府城北障,诸罗失,则贼尾而至,府城亦危矣。且半岁以来,守御甚坚;一朝弃去,克复实难!今内外义民不忍委贼,惟有竭力待援,用冀贼围速解』。帝览奏堕泪,曰:『大纪当粮绝势急之时,惟以国事民生自任,虽古名将亦无以加之;其改诸罗为嘉义县,旌其民也』。十月中旬,官军数百艘兼程赴台,合力攻贼,大破之;爽文携家走集浦,为官兵所获。未几,庄大田亦败,且被擒焉。六十年二月,凤山匪民陈光爱谋反,攻石井汛未破,为官兵所获;斩其党羽数十人,众溃。事且定矣,三月,台民陈周全又反。陈,同安人,生长台中;乾隆五十七年回籍,与同安匪民苏业相结谋逆事败,逃至新化与泉州人马江、潮州人陈光辉、漳州人黄朝、黄亲等分漳、泉、粤三股,各招千人,以洪栋为军师,以陈光秀、杨成佳等为伪将军,纠众戕官,连陷数邑。总兵哈当阿、台湾道杨廷理等次第进攻,贼势渐杀,卒灭陈周全党,事始平。嘉庆元年,有许北之乱;寻灭。十五年,海贼蔡牵以大队攻台湾,沉舟鹿甘门。福建总督(?)李长庚率兵大破贼军,杀人无算,尸横数十里;长庚战死,蔡牵自尽。道光二十二年,英国商人遇飓于台,总兵达洪阿命杀之。英将怒,请罚达洪阿;上命解达洪阿职,遣大学士琦善谢之,事乃寝。咸丰十年,英、法与中国立约开埠通商,淡水其一也。同治初,又开基隆、打狗二埠。十三年,台湾生番杀日本商人,日以索赔为名,颇有支吾。近法人攻占基隆,约定退出。

  此台湾之大略,录之以为识时务者告云。

  ——录自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九帙。
 
台游笔记

  阙名

  省城离海口三十四、五里,其海口曰沪尾。城用石砌,计有四门。城内无沟渠,居民食水取给于井。

  风俗尚朴。惟男子大半食鸦片烟,性极懒惰;短后跣足,不事生业。其习俗也,以贫为耻,贱则不耻。妇女曰「摘毛」。无子买女,亦称媳妇;媳妇再买之女,曰孙媳妇。每见丧家门首标曰「亡故几代大母」,盖以所买之媳妇称呼,并非子孙;甚至六七代、八九代,不为怪也。人有疾病,不用医而用巫;巫为祷告某神、某鬼,谓病可立愈。病愈之后,另请斋公谢神。斋公者,犹内地之道士也;所穿袍服不伦不类,与戏中之小丑相似。四月某日,闲行市上,见一人年约三十余岁,头上犹带皮帽,手携拐杖,身上挂皮鼓、铜钹之类甚多;其叮咚之声、摇摆之像,皆可诧异。疑为疯子,远而避之;及询之土人,天是堪舆生也。嘻!怪矣。出西门里许,有市集曰艋舺,为烟花之渊薮。每年七月间作普通会,犹内地之盂兰会也。居家,用糯米及米粉之类作乌龟形以供佛;供毕,馈送亲友,名曰「乌龟糕」,不知何所取义?土产之出口者,以茶叶为大宗。采茶妇女俱能歌声哑哑,然不甚可辨。台湾竹枝词有云:『采茶人唱采茶歌,三月春风唤奈何!枝上杜鹃啼不了,声声只为别离多』。可谓道尽此中三昧。每年五月十三日,迎观音像游行街市,甚为热闹;若台阁、若旗帜,与内地相仿佛。惟与人治病之巫祝,以利刃刺脑门或用铁针穿入吻内,嬉笑自如,随于神后;以此愚人,计亦苦矣。其婚嫁也,旧时相传男女会合,唱歌而定;今则亦用媒妁,与内地尚无大异。丧事,则人死不即举哀家中,长幼共赴河边礼拜,取水与死人洗擦,然后啼哭;棺殓之后,即埋土中。约百日再行取出,检骨于坛,东放西藏,毫无定所;所谓骨坛所置,可卜风水之佳也。习俗陋恶,于斯为最。子死媳在,媳妇可以招夫,名曰「招硬」、又曰「招夫养子」。其读书种子之入学者,拂红拜客抽丰,可至年余。凡过学塾,必须入谒,谓之「拜文昌」。

  全台孤悬海中,万山丛立。刘省山爵宫保经之营之,规模始备;陆则有火车、水则有轮船,商务始大。现在铁路由基隆海口至台北、由台北至大虎口,计长一百五十余里,车已通行;惜山路崎岖,铁轨、汽车俱易损坏。故车行无一定时刻,公司尚未能十分获利;所收客资,闻每月可得洋银四千余元。将来通至新竹县,生意可卜起色。由基隆至台北,中有一高山名曰狮球岭,中辟一洞以行火车;开筑三年,始行蒇事。工作之巨,于斯可见。

  基隆产煤甚旺,所出金砂亦佳。现在设局抽厘,招人淘洗。应招者粤东人甚多,每人每日纳厘金洋一角、地主洋一角。据个中人云:章程尚有未善,以致骤难奏效;加以基隆天雨之日多,溪水冲刷,不易为力。基隆至台北计隔六十里,基隆连日大雨、台北天晴如常者往往有之;故台人有一基隆雨、沪尾风、台北日、安平涌」之谚。基隆进口右边山上,天生一洞深二十余丈,中供观音像,土人呼曰仙人洞;曾偕友人游焉。洞外俱白色活沙,颇费足力。沙中有石螺,土人呼为「催生子」;投于醋中,蠕蠕作动。云以之治难产,甚有效。洞口有一僧人栖止;洞内甚黑,僧人以火导游,并以茶饷客。出素纸,索余书画;余画梅花一枝报之。洞外有村四、五,皆渔户也。海之左曰小基隆,有洋关征收轮船税饷。前者法人构衅时,法兵驻此数月,为我军击毙者甚众,丛埋于基隆右山,每年有法兵船前来致祭。由小基隆至大基隆市,尚热闹,土妓甚多。其武备有陆兵三营,文员有一厅理事。东去为宜兰县。东南行,入台北,火车资每客二百二十文。经过市集有四,曰八堵(即淘金之所也)、曰水返衔、曰南港、曰锡口。居民大都种茶为业,种杂粮者少。米则一年成熟两次,早米五月、晚米十月。蔬菜、杂物、房租等费甚昂;一椽之屋,月需四、五金。土潮湿,人易受病。人病,忌米食,以番薯佐餐。男子出门,随身肩一枕箱;内藏者,鸦片烟枪等物也。女子服式,亦用绸绫;惟次序不知,竟有十二月中以纱衫罩绵服者。面涂脂粉,红色为佳;眉则剃成一线,谓此妇女之时式妆也。土音啁啾,初莫能辨:呼内地人曰「外江郎」、吃烟曰「脚荤」、茶曰「颠」、饭曰「奔」、走路曰「强」、土娼曰「摘毛官」、玩耍曰「铁拖」。略举数语,其余已可概想。市上所用钱法甚坏,通用者俱光中薄片钱;近经官禁而令其改用制钱,尚未能一律遵守。民间造饭,俱以瓦罐代锅;桌椅杂器,均以竹置。林木满山,不知翦伐。烹物俱用煤,故居家大都黑尘满屋,寻一明亮之室不可多得。屋瓦俱用灰土粘合;否则,遇大风时片片作蝴蝶飞也。

  省城街道甚阔,有工程局管理;惜修筑未善,故坐车者时有倾跌之虞。前刘爵帅抚台时,曾购滚路机器;废而不用,甚为可惜!爵帅所设之西学堂,亦经裁撤;惟番童学堂照常开办。堂设城中天后宫内,招内山小番入堂读书;教以礼貌,为将来入山抚化之用。爵帅之用心,亦云至矣。城中除衙门、庙宇之外,惟北门街、府前街稍成市面。北门外有制造局,所制以鎗子为主,修理铁路等类次之。工匠约有三百余名,章程悉仿上海;制出鎗子,能与外洋来者无二也。天气和暖,冬令草木不凋,虫声四时不绝。六畜中少驴马,树木中鲜杨柳。民俗酬神宴客,亦有演剧者。伶人袍笏登场,仍赤双足;观之殊堪喷饭。洋商所集之处曰大稻埕,为茶庄大市。每年三月初起、至十月底止,妇女赴庄拣茶者,日有三、四千名。

  余所居客店曰寅宾馆,屋尚清洁;值连雨,恒与曲生为友。一日,邀四弟饮于秀英妆阁,兴致颇好;饮绍兴酒四觔,尚无醉意。秀英强余唱京曲数出,合坐为之击节。席终,口占三截句以志之。秀英能操官话,品尚不恶。因忆有三十六鸳鸯主人品评台湾花榜,列阿波为第一。余以此意询之青芙道人;道人云:『阿波歌绝佳,明湖外史唱「采桑」,尚为阿波所笑』云云。噫!明湖外史其以阿波一笑为荣乎?三十六鸳鸯主人必别有所取也。台人能书画者甚少,所见者笛道人之隶篆、彭春林之行楷尚佳。铁笔更鲜,余刻二石章呈唐薇卿方伯,极荷许可。一时以石索镌者众,因拟每字换酒五觔;以此消遣,颇不寂寞。

  时「斯美」官轮船有台南之行,管带官卢君鸿昌,旧友也,招与偕游,束装以从。由沪尾展轮出海,行十二点钟至安平。中途为大鱼所阻,停轮约半点钟;当停轮时,第见鱼翅浮出海面如帆船之篷,高约三丈,鱼身未之见也。安平海涌甚大,载客俱以竹排,中置木桶一只,人坐桶中,甚为危险;未曾登岸。复南行约六点钟,至打狗(又名旗后);此处海涌稍平。口门两山环抱,船身吃水十尺,可以进口。有洋关征税;出口土货,以蔗糖、靛青为大宗。

  ——录自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九帙。
 
台湾地略

  马冠群辑

  台北府,本艋舺地。南界北大溪,东北界摆接十三庄。同治中,建置府治;光绪二十年,奏改省会。

  红毛小城,在台北西;今圮。城西至海口极平衍,名虎尾;今置淡水营。

  新庄,在台北西南北大溪南;旧置巡司(旧图误在武朥湾,今据「台北道里记」更正)。

  淡水,在台北北。南连南嵌,北接鸡笼。外为淡水港;港南八里分山,港北圭柔山。两山对峙,中有南、北二河。南河源出武朥湾,北河源出枫仔屿;至大浪泵合流,出干豆门,入淡港。淡水出大屯山北外北投磺山下,西南流经淡水城出港入海。

  八里分、麻少翁、内北投、外北投、鸡洲山、大洞山、小鸡笼、大鸡笼、金包里、南港、瓦烈、摆折、里末、武溜湾、雷里、荖厘、绣朗、巴浪泵、奇武卒、答答攸、里族、房仔屿、麻里折口、凡二十三社,旧统归淡水总社管辖。

  竹堑埔,今新竹治;自台北至彰化要地。有九十九溪,竹堑溪即其一。

  香山,在新竹东;有香山塘。通缺仔口溪,旧设营汛。

  鸡笼社,今基隆厅;在台北东北。旧名小鸡笼社。

  红毛石城,在鸡笼港口;高二丈,围五十余丈。

  鸡笼山,在基隆西北;去岸十里。

  三貂岭,在基隆北;极高峻。海在岭南;观音屿、烛台屿、八尺门、清水澳、跌死猴坑、卯里鼻诸险,自岭上视之,皆在咫尺。岭东三十余里为三貂大溪。西淡水界,东宜兰界。

  噶玛兰,一名蛤仔难,在台湾后山;今宜兰县治。嘉庆十一年海寇蔡牵至乌山港谋取蛤仔难、十二年朱濆泊苏澳谋夺蛤仔难溪南地,即此。自大里简以南,旧有十九隘地:梗枋、乌石港、金面山、白石、汤围、柴围、三围、四围一结、四围二结、四围三结、旱溪、大湖、叭哩沙喃、鹿埔、清水沟、崩山、员山、马赛、施八坑。

  西势,在乌石至浊水溪北。旧分二十社:哆啰美远社、打马烟社、奇立板社、麻里目罕社、摆离社、珍仔满力社、抵美福社、流流社、麻仔镇社、仔罕社、抵美抵美社、踏踏社、高东社、打那岸社、奇武暖社、奇兰武兰社、辛仔罗罕社、碁立丹社、抵巴叶社、抵美简社;皆嘉庆十五年开垦。道光元年,加留沙埔;自乌石港至浊水溪止,存沙地四百九十五甲。

  东势,在浊水溪至苏澳。凡十六社:加礼宛社、流流社、扫笏社、芭荖郁社、歪仔歪社、猫里武烟社、南搭吝社(一作马鲁烟社)、武罕社、打那美社、打那岸社(一作打郎巷社)、猴猴社、其泽简社、奇武巷社、里脑社、婆罗新仔宛社、珍珠美简社;皆嘉庆十六年开垦。

  崇爻山、在后山宜兰县东。东跨大洋,自北至南绵亘数百里。旧有上下八社:筠■〈艹榔〉■〈艹榔〉、斗难、竹脚宣、薄薄、芝武兰、机密、牡丹、丹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