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府志


  麻荳铺在县北路。西南抵佳里兴铺一十里、北抵茅港尾铺一十里。

  茅港尾铺南抵麻荳铺一十里、北抵大路边铺八里。

  大路边铺南抵茅港铺尾八里、北抵赤山仔铺七里。

  赤山仔铺南抵大路边铺七里、北抵新嘓铺八里。

  新嘓铺南抵赤山仔铺八里、北抵■〈口到〉咯嘓铺七里。

  ■〈口到〉咯嘓铺南抵新嘓铺七里、北抵诸罗山铺五十里。

  诸罗山铺南抵■〈口到〉咯嘓铺五十里、北抵打猫铺一十里。

  打猫铺南抵诸罗山铺一十里、北抵他里雾铺九十里。

  他里雾铺南抵打猫铺九十里、北抵猴闷铺五里。

  猴闷铺南抵他里雾铺五里、北抵柴里铺一十里。

  柴里铺南抵猴闷铺一十里、北抵草埔铺一十里。

  草埔铺南抵柴里铺一十里、北抵西螺铺一十五里。

  西螺铺南抵草埔铺一十五里、北抵埔姜林铺三十里。

  埔姜林铺南抵西螺铺三十里、北抵小冈铺二十里。

  小冈铺南抵埔姜林铺二十里、北抵大武郡铺三十里。

  大武郡铺南抵小冈铺三十里、北抵大肚溪铺四十里。

  大肚溪铺南抵大武郡铺四十里、北抵半线铺二十里。

  半线铺南抵大肚溪铺二十里。

  阨塞

  台湾环海依山,延袤二千余里。择其要而扼之,则莫若澎湖一岛。澎湖者,台郡之门户也。三十六屿争奇塞隘,而当大海之冲。深沟横流,一望无际。至于保障北方,则有鸡笼城孤耸天半;守险南隅,则有沙马矶砥柱海角。是鸡笼、沙马矶,又实壮一郡之屏籓而扼其全势者也。

  然此就其大概言之。详其要津,则鹿耳门者,又台之咽喉也。港口甚窄,外则北有大线头、海翁窟、淡水线及南北昆身线,又南有七昆身线、中港线。其间浮线、暗线,内外难以悉数;而且随流变迁,不可测识。至若海道,周围错出;于南则有打狗、下淡水、凤山、鼻头诸港,北则半线港、竹堑港、上淡水港,支分派流,潆洄湍激,皆为水道之要津而不可忽者也。若夫因山而计之:郎娇之险,跳石而行;蚂蟥之毒,裹皮而进。傀儡山层峦迭嶂,野番七十余种。自南觅社通直脚宣,与北路接壤;其内深林障蔽,数百里不见天日,又非可以长驱骑击之地比也。北路二重埔进而至于抹里、沙晃,深溪间出,阻险莫当。而最要害者,又莫斗六门若也。斗六门之南嵌、竹堑,山深水阔,实窃发之渊薮。况淡水港南北皆山也,据西来之门户;鸡笼山背,直接山朝以上三十六社,又与沙埕烽火门相照。是以开拓之初,当事者有北路添兵之举,以通北方海道之详议也。

  窃计台湾之形势,于海有澎湖、鹿耳门之要险,于山有傀儡、斗六门之堑绝。大抵水陆之交,无非阨塞之区;故详考之,以待主计者之定策耳。

  恤政

  台湾县

  养济院在镇北坊。康熙二十三年,知县沈朝聘建。

  凤山县

  养济院在土墼埕尾。康熙二十三年,知县杨芳声建。

  诸罗县

  养济院在善化里。康熙二十三年,知县季麒光建。

  义冢在台湾县宁南坊之南。俗名鬼仔山。

  总论

  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创作;盖规画详定,而百凡可次第理也。况台新入版章,创建尤所宜亟。莅斯土者,苟能兴其百废、益其未备,则创制日以隆、人心日以固,神得其享、地尽其利;将金汤天堑,自以奠海国于苞桑云耳!
 

卷三

  秩官志

  官制监司郡守郡丞郡属县令县属学官名宦

  圣天子威德远播,薄海内外罔弗臣服。故虽穷发日出之区,亦得设官而分职焉。由是肃纪纲者,有监司;勤抚字者,有守令。而守令之下,或缮储胥、或诘奸宄、或正人伦而司启迪,群僚布列,庶官可无旷矣。若乃盛德在人,祝同畏垒;遗爱未泯,泪堕岘山:此又人心攸好之同,不容滥徼者也。作秩官志。

  官制

  监司

  郡守

  郡丞

  郡属

  县令

  县属

  学官

  名宦

  总论

  分巡台厦道一员。

  台湾府知府一员。

  海防总捕同知一员。

  经历司经历一员。

  台湾府儒学教授一员(额定取进文、武生各二十名)。

  台湾县知县一员。

  台湾县县丞一员。

  台湾县典史一员。

  新港巡检司巡检一员。

  澎湖巡检司巡检一员。

  台湾县儒学教谕一员(额定取进文、武生各十二名)。

  凤山县知县一员。

  凤山县典史一员。

  下淡水巡检司巡检一员。

  凤山县儒学教谕一员(额定取进文、武生各十二名)。

  诸罗县知县一员。

  诸罗县典史一员。

  佳里兴巡检司巡检一员。

  诸罗县儒学教谕一员(额定取进文、武生各十二名)。

  监司












  名宦

  开拓勋臣

  福建水师提督、内大臣、太子少保、左都督伯施琅。今晋靖海将军、靖海侯,世袭罔替(传载「艺文」)。

  兴化镇总兵官左都督吴英。今升四川提督,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

  海坛镇总兵官左都督林贤。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

  金门镇总兵官左都督陈龙。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

  铜山镇总兵官左都督陈昌。今调补狼山镇总兵官,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

  厦门镇总兵官左都督杨嘉瑞。今调补南澳镇总兵官,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

  平阳镇总兵官左都督朱天贵。澎湖阵亡,特予荫恤。

  正黄旗二等侍卫吴启爵。今授广东琼州镇总兵官左都督,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

  闽安镇左都督管副将事蒋懋勋。今升浙江温州镇总兵官,世袭一等阿达哈哈番。

  海澄城守左都督管副将事林葵。今功加世袭三等阿达哈哈番。

  江东桥左都督管副将事詹六奇。今调补澎湖水师副将,嗣升江西南赣吉总兵官;仍给世袭。

  通政使司六品笔帖式常在。今升宗人府主事,功加二十一级。

  兴化城守营左都督管游击事林翰。今功加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

  浯屿营都督佥事管游击事王朝俊。今功加左都督,世袭拖沙喇哈番。

  晋江营副将管游击事许毅。今调补台湾协镇水师中营游击,功加左都督,世袭拖沙喇哈番。

  提标署中营参将事罗士珍。今功加左都督,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

  提标署左营游击事张胜。

  提标署右营游击事蓝理。今功加左都督定海总兵官。

  提标署前营游击事何应元。今升张家口参将,功加左都督,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

  提标署后营游击事曾成。今功加左都督。

  海坛镇标左营游击吴辉。今调补台湾协镇水师左营游击,功加左都督,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

  定谋推毂

  总督福建等处地方文武事务兼理粮饷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正一品仍带世袭姚启圣(传载「艺文」)。

  守土文臣

  台湾府知府蒋毓英(传载「艺文」)。

  台湾县知县沈朝聘(传载「艺文」)。

  总论

  台岩疆也,藉朝廷庙谟、师武臣用命,今张官置吏,蔚为声名文物之区矣。其自监司而下,有守令;守令之下,各有佐属、师儒。秩虽不同,而同有教养斯民之责焉。又皇恩加意远臣,优以三年升转之例;弹指光阴,旷鳏多惧。嗟尔君子!宁兹簿书期会间,遂足矜言报称耶?
 
卷四

  武备志

  水陆营制道标营制营障历官炖台教场

  今日升平之象,行万里者不持寸兵。第固圉筹边,何可一日弛备?海患自倭警以来,闽、粤、江、浙沿边诸郡,数被蹂躏。台湾故倭之外庭,继为郑氏逋薮;今稽首输诚,我朝悉取而郡县之。设视师使者,既有备兵之责;复置水陆十营,星罗碁布,镇以元戎。遂使倭患永息,此「王会」之图所未及也。其制:以万人更番、三年毕戍,埒于九边重镇云。作武备志。

  水陆营制

  道标管制

  营障

  历官

  墩台

  教场

  总论

  水陆营制

  台湾镇标中营经制额设

  一、驻札台湾府中路口(系报部永镇):总兵官一员、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步战守兵一千名(内拨归台厦道标兵一百名),官自备骑坐马三十八匹。

  一、分防旧社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把总一员、步战守兵一百名。

  实在官九员,步战守兵九百名,马三十八匹。

  台湾镇标左营经制额设

  一、驻札台湾府北路口(系报部永镇):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内拨一员归入道标)、把总四员(内拨一员归入道标)、步战守兵一千名(内拨兵二百名归入道标),官自备骑坐马一十八匹。

  一、分防大目降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总一员、步战守兵一百四十名。

  实在官六员,步战守兵八百名,马一十八匹。

  台湾镇标右营经制额设

  一、驻札台湾府南路口(系报部永镇):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拨归道标)、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内拨一员归入道标)、步战守兵一千名(内拨兵二百名归入道标),官自备骑坐马一十六匹。

  一、分防桶盘栈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总一员、步战守兵七十名。

  一、分防中港岗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总一员、步战守兵八十名。

  实在官六员,步战守兵八百名,马一十六匹。

  台湾南路营经制额设

  一、驻札凤山县统领营地方(系报部永镇):参将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步战守兵一千名(内拨归镇闽将军标兵六十名),官自备骑坐马二十四匹。

  一、分防下淡水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一百四十名。

  一、分防凤弹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六十名。

  一、分防观音山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一百三十名。

  一、分防康篷林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七十名。

  实在官八员,步战守兵九百四十名,马二十四匹。

  台湾北路营经制额设

  一、驻札诸罗县佳里兴地方(系报部永镇):参将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步战守兵一千名(内拨归镇闽将军标兵六十名),官自备骑坐马二十四匹。

  一、分防半线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一百七十名。

  一、分防斗六门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八十五名。

  一、分防下加冬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八十五名。

  一、分防目加溜湾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一百二十名。

  实在官八员,步战守兵九百四十名,马二十四匹。

  台湾水师中营经制额设

  一、驻札台湾红毛城地方(系报部永镇):副将一员、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步战守兵一千名(内拨归镇闽将军标兵一百名),官自备骑坐马三十四匹、鸟船二只、赶缯船八只、双篷艍船八只。

  一、输防鹿耳门汛(系报部三营官兵按月轮防):千总一员、步战守兵二百名,战船二只。

  一、分防大线头、蚊港二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一百五十名,战船二只。

  一、分防大港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把总一员、步战守兵六十名,战船二只。

  一、分防昆身、蛲港二汛(系报部属大港汛把总管辖):步战守兵六十名。

  实在官九员,步战守兵九百名,马三十四匹,战船一十八只。

  台湾水师左营经制额设

  一、驻札台湾红毛城地方(系报部永镇):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内拨归镇闽将军标一员)、把总四员、步战守兵一千名(内拨归镇闽将军标兵一百名),官自备骑坐马二十匹、鸟船二只、赶缯船八只、双篷艍船八只。

  一、分防猴树港、笨港二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五十五名,战船一只。

  一、分防鹿仔港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五十五名,战船一只。

  实在官六员,步战守兵九百名,马二十匹,战船一十八只。

  台湾水师右营经制额设

  一、驻札台湾红毛城地方(系报部永镇):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内拨归镇闽将军标一员)、步战守兵一千名(内拨归镇闽将军标兵一百名),官自备骑坐马二十匹、鸟船二只、赶缯船八只、双篷艍船八只。

  一、分防打狗、岐后二汛(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七十名,战船二只。

  实在官七员,步战守兵九百名,马二十匹,战船一十八只。

  澎湖水师左营经制额设

  一、驻札妈宫汛兼防虎井等澳屿(系报部永镇):副将一员、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步战守兵一千名,官自备骑坐马三十四匹、鸟船二只、赶缯船八只、双篷船八只。

  一、分防里汛兼防双头挂等澳屿(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六十名,战船一只。

  一、分防文良港汛兼防龟鳖港等澳屿(系报部本营官兵轮防):千把一员、步战守兵五十名,战船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