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厦门志
厦门志
黄梨娘者,怀德保张白妻、黄氏媵婢也。年十三,张殁;越两载,大妇继之。嫡男女三人俱幼,付梨抚养。尺丝粒粟,独力支撑;男女且婚嫁矣,犹谦谦执婢子礼,卒不敢曰吾于若恩多也。有事必以身役。卒年四十有四(职员苏步青述)。
陈花娘,靖山头李范芳婢。范芳殁,陈年方十二。嫡先逝,遗二幼孤;姑衰迈,力不能抚养。陈自誓不嫁,鞠二子有成,授室生孙矣。年今五十四(凌翰述)。
论曰:一与之醮,终身不改;妻若妾,义无所逃。若十许岁婢子,生无衿裯之爱以结其心、死无金赀之积可动其念,飘然竟去,谁得绳之!顾情深旧主、心恋故巢,翼卵而长,延及门祚;其视妻妾之守者加一等矣。然当其感发于中不能自已,亦岂知守义为何物哉?历久不夺,视若故常;或以母自处、或执婢礼以终,非知礼义者能之乎?幽兰筠箭,赋性自天;人奈何虐使小婢子哉?
陈庆娘,厦城人。幼慧,父文豹教以书史。及笄,许字参将吴安邦子。已二载,安邦以其子佻荡;本养子,逐归宗,听绝婚。文豹念缔婚久,赘婿于家;询其本宗,亦陈姓也。由此,婚事遂绝;议别配。媒至,辄涕泗交横,自言命蹇,愿侍二亲终老,语甚决;父母不之强。未几卒,年仅十七(监生杨世谟述)。
吴教娘,西边村吴永禄第三女。永禄生四女、一男;男未娶,贩外洋殁,诸女适人。教娘念父母,不嫁。求婚者至,则曰:『家贫父老,无人侍养』;力辞媒妁。如是者屡。日坐一斗室,穷年针刺,以图薪水。父卒道光二年、母卒道光十一年,皆以寿终。教娘年今四十六(锺应祥述)。
黄氏,父墀,邑庠生。年二十二,适总兵林国彩孙岐云。期年岐云殁,矢志孀守,继嗣成人。年今六十五。小姑爵娘,国彩女孙、守备联芳女也;许字同安举人陈光章子文绥。〔文绥〕弱冠得心疾,家中落,不能娶;年四十二而殁。爵娘不嫁,与嫂相依。里有丧耦者嘱媒达意,入门遭摈斥而去。年今六十三(刘嘉谟、陈炳厚述)。
论曰:干道成男、坤道成女,独阴、独阳,乾坤之道几毁。是故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女而嫁事之中、女而不嫁非事之中也。然或奉亲,不失为孝女;鞠弟,不失为义姑,则犹有说以处此。陈庆娘所际者变礼窒义,绝无守理;自安命蹇,愿终侍亲。吴教娘念亲无子,奉养寿终。皆北宫婴儿子之流也。若林爵娘,则有不可为之说者。陈家以富名,脱中落,何不能谋娶一妇?即弱冠有心疾,此二十年中,岂无一时廖?且不闻古有夫恶疾,终嫁之者乎?解之者曰:『厦地奢费不赀,父祖皆仕宦,礼不宜简』。夫使爵娘父祖而在,遣一女当易易,无过求夫家理;父祖而既亡矣、兄亦继卒矣,两家皆落,揆时量力,量更不宜求全责备,以误其终身。故律以养母,有嫂氏也;律以鞠弟,无诸季也。然则何取乎尔?文绥既殁,爵娘年当在四十上下,卒能力辞媒妁,从嫂氏以终;其心可谅,而其遇亦可悲矣!
以上贞女。
曾氏八娘,城内林应科妻。年二十一,寡。抚遗腹孤成立,生二孙;乾隆五十一年,相继痘殇。子复病危,知不起,痛哭曰:『无望矣,不如死』。遂自缢,年四十六(监生林必升述』。
孙氏默娘,店里村林路妻。路贾于台湾,乾隆四十七年遭兵变死。夜梦夫通体血污,惊觉恸绝;招魂设奠,卒哭自经死。
孙氏水娘,泥浔人;归围里村陈惜。惜死,姑迫改适;默以细带缠束衣裳,投井死(并采廪生叶怀荆撰传)。
林氏胖姑,世禄女、同里黄尚妻。尚贩货■〈口留〉咬吧,舟中失火,人舰俱焦,死。讣闻,泣嘱其娣曰:『良人冲风涛谋什一者,为我等耳;今岂独生!我儿即若儿,死节、立孤,各行其志可也』。娣泣劝不获,遂绝粒九日而卒(许玉德述)。
王氏,厦港马使妻。使为厦防厅门丁黄开厮养卒,今俗名「三小子」也。王归数月,愤夫所为;劝之去,不听。而开故艳其姿,一夕排闼入,据床坐;王大号,开遁。姑视为故常,转劝王。王仰天痛哭曰:『是安可活』?属幼弟至,剪发令持归,寄语父母曰:『儿误托匪人,今生不得复睹慈颜矣』!自经死。开忽遭恶疾,毙于雷(节生员李昌培撰传)。
陈氏雪娘,海澄人。幼读书明理,庄重寡言笑。年二十四,归厦门林溪水。四载夫病瘵,鬻奁具、媵婢,以资医药。夫殁,闭门僵卧绝粒而卒(海澄陈芳阶述)。
李氏昧娘,章双立妻;自晋江迁入厦。适双立,数载无出。双立贩柔佛,覆舟。有生还者,传言舟人见风色不利,各乘木筏,幸救得生;李犹与舅姑相慰也。三载无音耗,度葬鱼腹矣;请招魂。姑迟未决,女伴阴讽以去,泣曰:『死耳,安能事两姓』?兄欲为议婚,邀归者再,不往。嘉庆二年七月七日侵晨,闭户经死。年二十三(节黄弼卿传)。
郑氏金娘,梧桐庭郭略妻。略早丧父母,无兄弟,家贫。婚六日,即为人操舟东渡。嘉庆十四年夏归,至料罗洋遇艇贼,被执。郑闻报,即引力自刭;家人夺刀以劝,夜分着嫁衣缢焉。适巡抚张师诚按部厦门,给匾旌之。而略实未死,逾两月释归。入门,失声号曰:『妇为吾死,我不可以负妇』。结跣走妇坟痛哭,蹈海死。初,略之娶也,从兄丕实赀之;至是,复以子嗣焉(节龙溪进士郑玉振撰传)。
论曰:郑氏之以死殉也,向使息心稍待,必不至一误、再误。然上无尊嫜之奉、下无儿女之私,家贫年少,亦复何望?欲隐忍偷生,既万万不可,计惟从容一决,相从地下耳。孰料夫之不死于贼,而死于我也!或曰:略不死则从贼,妇亦不如死;观略之为人,岂从贼者哉!略之死于义未衷,古之人有行之者,庐江小吏是也。若逊丕者,庶几为善终始者欤!
刘氏,厦港邱永川妻。年二十四,永川卒;怀孕九月。冀生男,未即死。经旬娩女,痛祀续不继。而舅姑奉养有人,道光二年十月十六日,键户自经。兴泉永道倪琇题匾表之(杨士侨述)。
以上贞烈。
明
傅宜人,中左所人;都御史镇犹女、太常池浴德之妻,而州牧显京母也。初归时,仅有双银钏,即解与浴德购书。朝夕纺绩,事姑吕太宜人最恭。吕疾笃,祷天祈代。吕遗嘱云:『汝孝姑至矣,愿汝子如吾子、妇如吾妇,以是为报汝也』。既生显京,从浴德官邸舍则数进媵妾人称菩萨夫人。妾林氏,妊子显方。其一恃宠,虑林有子而胜己,日谗构,谋隳之。傅叱去,愳不敢复言。既生,百计阴中伤,傅亦百计保护。后显方登乡榜,林谓之曰:『我母子获生,皆宜人赐也』。子婿光禄卿蔡献臣,与显京同列朝籍;数戒显京,宜师其志节。及守和州,寄俸金为寿;贻书责曰:『所寄虽俸余,亦民膏也。吾自加餐,此后不需汝一物。汝但勤如汝母治家、清如汝父宰遂,则善矣』。累封孺人至宜人。布衣粝饭,年踰八十,端坐而逝(「晃岩集」)。
国朝
陈氏,杨北魁妻。事舅姑,得其欣爱。姑暴得心疾,垂死;陈默割腕肉,和药以进,疾痊。越日,夫试得武生,人皆以为孝感,作诗赠之。事在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冬十月也(「鹭江志」)。
倪二娘,外清吴仲寀妻。康熙时,刲臂疗姑(家谱)。
胡氏,副将陈昂长妇。割股事姑。有司旌之。
胡氏,提督陈伦炯妻。事姑孝;姑病危,割股和药以进,遂愈。
陈龙寿,字藕君,泉州人;鸿胪寺卿科捷季女也。归厦门副贡生许温其。少侍父宦京邸,又从督学湖南;生长名门,雅娴吟咏。科捷尝谓友曰:『吾家三女,使不笄而栉,何忧不继馆选』?温其道过清源,科捷见其文,遂订婚焉。既归许,每相唱和为乐。如即事云:『刻竹集新诗,缘情寄所托;吟成恐未谐,笑倩郎斟酌』。其寄外云:『宿病初安欲别难,盈盈珠泪未曾干;与君订下归时候,莫遣梅花负岁寒』。皆能自抒性情。然不肯多作,谓『雕云镂月,非闺阁所宜』。事姑陈氏孝。生子筠。簉室高氏,其媵也;亦知翰墨。生子垣。先后入邑庠。龙寿卒,温其为之传。温其集中载『莺花却负春三月,鸿雪难凭尺一书』;亦龙寿句也(凌翰、林焜熿述)。
章淑云,字琼田,外清人;游击陈廷俊妻也。善棋;能琴,通五十余谱。着有「镜花楼诗稿」,倪竹泉观察为之序。廷俊进京时,携其稿与俱。道卒稿失,其兄藏有副本。「重阳」云:『登高遥送目,徙倚独徜徉;万壑皆秋色,千山惟夕阳。霜寒猿断啸,风冷雁疏行;今古只如此,茱萸尽一觞』。其「卖花」云:『呼残三月雨,送到一帘风』。「落花」云:『匝径绿苔谁载酒,隔帘红雨不开门』。皆可诵。卒年仅二十七(林焜熿述)。
以上名媛。
卷十五
风俗记
风俗因乎其地,亦因乎其时;而转移之则存乎人。厦门居泉、漳之交,五方杂处;其风俗,泉、漳相间。婚嫁、丧祭之礼,士农、工贾之习,以及岁时、伏腊、赛社、游戏诸俗,善者载之,弊者亦载之。俾岛中人,知所劝惩焉。志风俗。
衣冠陈氏族,桃李薛公园(宋张翥「嘉禾风物咏」)。
地灵人杰,科甲云屯;或如芝草之骤起、或如星海而有源。旁达西洋,商舶四穷;冬发鹢首,夏返梓栊。朱提成岳,珍巧如嵩;醽醁如淮,肴品若从。俳优传奇,青楼侑觞;蛾眉织腻,綦履轻蹡。飒纚要绍,七盘鹄翔;买眼拂袖,烛灭滓香。榷使横索其货物,虎翼私剥而盈箱(明池显方「大同赋」。此段系分赋嘉禾)。
海滨邹鲁之风,蔚然再睹(巡道白瀛「玉屏书院碑」)。
银城鹭岛,非特既庶且富,礼义生于富足,一变至道较易于邻封(乾隆「县志」「小引」)。
银城鹭岛,民物富庶,山海雄奇(黄彬「县志」序)。
厦门,人民、商贾、番船辏集,等诸郡县(「漳州府志」)。
唐为陈、薛衣冠之地,宋为文公过化之区(黄名香「鹭江志」引)。
市井乡都,诗书振响(张维寅「嘉禾里序」)。
人文蔚起(薛起凤「鹭屿论」)。
市井繁华、乡村绣错,不减通都大邑之风(杨国春「鹭门形势记」)。
田少海多,民以海为田。自通洋弛禁,夷夏梯航,云屯雾集;鱼盐蜃甲之利,上裕课而下裕民(莫凤翔「水仙宫碑」)。
海国巨观,虽穷乡僻壤之士,无不愿以一游为快(廖飞鹏「鹭江志」序)。
岁时
俗尚
岁时
元旦,焚香纸、放爆竹,开门即闭。少长序拜,戚友相贺(其疏者,以小红刺粘门上)。午祀其祖先(以红柑供几案,至元宵乃彻)。市不列肆(别择吉开市),粪土不除者三日。
初四日,各祀其所祀之神,名曰「接神」(俗谓腊月二十四日百神有事上帝,至此日乃还;焚楮帛舆马迎之)。
人日,取果蔬作七宝羹(见「闽书」)。
初九日,设香案,向户外祀之;爆竹之声达旦,名曰「祭天」。富家演剧(「闽书」:『泉人以是日为天诞日,厦则称为玉皇生日。占一年暴期,以此日为准』。干宝「搜神记」:『玉皇,外国王子之成佛者』)。
立春日,各以小红纸书「春」字或「福寿」字,粘门窗户牖间。
上元,以米团祭神及先(或延道士讽经,谓之「诵三界经」)。自十三日起,络续张灯,是夕大盛(或焚杂柴于旷处,超而越之,谓之「跳火」。庙中香有大于竹竿、烛有大于屋柱者)。士子迎魁星,裁缯剪彩,为芹桂、杏桃、瀛洲、台阁诸灯;或二、三年一举,亦有行于二、三月者。始于雍正间厦港紫阳祠,后移于城内仙殿,即今玉屏书院(妇女艳服入庙,献莲花灯。闽语呼灯曰「丁」,祈嗣之意。向神丐红柑,或烛、或钱,柑年倍其数之(?),庙祝书诸籍;归以瓦石投掷山海,主吉利。未字少女赛紫姑,俗呼东施娘;偷摘人家园蔬及春帖,遭诟骂,谓异日必得佳婿,亦古「镜听」之意。海滨如石码各处,有掷石之戏,折肱破脑以为乐;厦则无之)。
二月朔,社师前后入学。
初二日,街市乡村敛钱演戏,为各土地神祝寿(家造蛎房饭为供)。
寒食,城市多斗鸭卵之戏(绘镂人物、花鸟,以工为能;即「玉烛宝典」』寒食斗鸡卵』遗意)。
清明,各祭其先,前后十日。墓祭,挂纸帛于墓上。妇人亦出郊展墓踏青,采新麦簪之(泉俗:以清明日插杜鹃花于祭品;漳俗:插柳枝户上;祭先,以三月三日)。
三月三日,采百草合米粉为粿,祭祖及神(是月也,多迎神赛会)。
四月初一日,各办香饼祭神,曰「明眼饼」。
初八日,有浴佛之会(僧尼主之。先期,舁佛沿门募化)。
五月五日端午,悬蒲艾、桃枝、榕枝于门(乃俗所称火香、仙人掌等物),粘符。制彩胜及粽相馈遗(妇人小儿,臂系「续命缕」,簪艾虎、茧虎及符。饮雄黄酒,并以酒擦儿顶鼻,噀房壁床下,以去五毒。浴百草汤,曰「兰汤」。以纸为人,写一家生辰焚之水漈,名曰「辟瘟」)。竞渡于海滨(龙船分五色,惟黑龙不出);富人以银钱、扇帕悬红旗招之,名曰插标;即古「锦标」意。事竟,各渡头敛钱演戏,■〈舟古〉仔船为主;或十余日乃止(明林希元「石浔竞渡诗」:『杯酌交酬后,楼台雨过时;半江沉夕照,高阁起凉飔。波静鱼龙隐,人喧鸥鹭疑;未看竞渡戏,先动屈原悲』。『结阁临江渚,携杯对晚晖。龙舟随地辟,梅雨逐风微。云敛山争出,天空鸟独飞;海鸥浑可狎,知我久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