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州志

  
  康家滩 在州东五里。
  
  石坂沟 在州东五里。
  
  郭家滩 在州东十里。计沟中水可灌地百余亩。万历间,为河水冲坏,失其利。后知州胡楠查滩未尽没,乃修堰引灌,捐俸募工,刻期举行。
  
  张家滩水 在州东十里。今河没无存。
  
  腰庄水 在州东二十五里。由郭家滩入河。
  
  芦子沟水 在州东三十里。由张家滩入河
  
  热窑河沟 在州东十五里。出炭。
  
  双 井 在州东六十里。
  
  朱家川 在州东六十里。发源自宁化山,南流绕王家寨,转而西至石旂铺,过桥头村、下流碛、由花园村入黄河。
  
  龙 潭 在州东七十里窝弓村。
  
  峡查沟 在州东南三十里。
  
  济道沟 在州东南二十里。
  
  王湖渠 在州东南三十里。
  
  赤泥沟 在州东南五十里。
  
  井沟井 有二,俱在南门外,水从峡出。弘治十五年,义士翟全、王鼐修浚,石板厢。州人甚赖之。后板朽。万历间,知州胡楠补修如旧。
  
  深沟水 在州南三十里。由西北流到柴家旂入黄河。兴县往来通路,最为崎岖。
  
  四井潭 在州南四十里。山下四井,其色元,有鱼,人不敢取。
  
  卧龙池 在州南四十里。有石窟,蛟龙潜焉。水色常清,虽大雨,不为泥沙所汩。
  
  石堂水 在州南四十里。由韩家川入河。
  
  龙 池 在州南五十里石涧中。周围十余丈,人不敢近。旁建五龙祠,祷雨辄应。
  
  鸦前塔沟 在州南五十里。
  
  土门沟水 在州南六十里。由林遮峪入河。
  
  扒楼沟水 在州南八十里。由神山入河。石燕出此。
  
  寺河塔沟 在州南九十里。
  
  鸭头川 即冯家川。在州南九十里。水由东南流入黄河。
  
  号风沟 在州西南六十里。内有石窍,虽盛署,常有凉风刮出。
  
  神 池 在州西南八十里。
  
  西沟井 在西门外。水色常清。万历中,知州胡楠改凿岩石中,官民赖之。
  
  西沟水 在州西城下。水出峰子岭,由下园头入河。
  
  马家滩 在州西二里。
  
  王家滩 在州西三里。
  
  煤灰沟 在州西王家滩。
  
  张家谷坨 在州西六里。以上万历间,俱为河水冲没,今渐复。
  
  以上皆水
  
  胡洵阳曰:晋中多山,盖重水利云。保德濒河,且众泉争流,乃亢而不下者,势与水违,与波俱逝者,荡为巨浸。堤堰莫施,桔槔徒巧。即好为民兴利,亦有盱高长叹,监流兴嗟而已矣。民之生也,其何赖哉。
  
  王瑞庭曰:昔年各滩,旧皆引沟水或汲井泉浇灌,春秋两熟,果实菜茹,青黄被野,一望如绣。自河变以后,遂成巨浸,民之荀全性命者,傍谷依岩,形容鹄立。吁!桑田沧海世变,江河可胜叹哉。
  
  白君林曰:环保皆山也,其在东南者,自河曲界高地与岢岚界,岢岚山发脉,在西南者,亦自岢岚山来,逶迤相属,而随地异名,其实三面皆荒凉土冈而已。童无木,涸无泉,风则沙飞,雨则土溃。小民耕耘播种,战战惊惊,时恐陷坠。生斯土者,曾不得享驰驱之乐,安步之适焉,何侈言名胜哉。
  
  ○墩寨
  
  寨九座
  
  陈家寨 在城东十里义合都五甲。明季设盏口炮二位、快枪六杆、钩头铳十杆、手把铳一十二杆、铁子一千五百个,今俱废。
  
  秦峁寨 在城东二十里宣化坊二甲。明季设盏口炮二位、快枪一十二杆、手把铳一十二杆、钩头铳八杆、铁子一千五百个。今俱废。
  
  花园寨 在城西南二十里静乐都九甲。明季设盏口炮二位、快枪一十四杆、手把铳四杆、铁子一千五百个、备用米四石九斗六升。煤足用。今俱废。
  
  庙沟寨 在城东南五十里义合都十甲。明季没盏口炮一位、快枪一十二杆、铁子一千五百个、备用米九石六斗一升。煤足用。今俱废。
  
  新畦寨 在城东南五十里静乐都十甲。明季设盏口炮二位、手把铳一十二杆、快枪一十五杆、钩头铳七杆、铁子一千五百个。备用米六石五斗八升。煤足用。今俱废。
  
  铲铲寨 在城西南五十里静乐都十甲。明季设盏口炮二位、快枪十杆、钩头铳六杆、手把铳十杆、铁子一千五百个、备用米三石七斗二升。煤足用。今俱废。
  
  丛林沟寨 在城东六十里义合都三甲。明季设快枪一十五杆、手把铳五杆、弓箭十副、铁子一千五百个、备用米三石一斗四升。煤足用,今俱废。
  
  以上煤米俱明万历十七年知州王甲设备,火器不知设自何时。
  
  禅房寨 在城南八十里长乐都一甲。
  
  王家寨 在城东南六十里义门都十甲。
  
  万历四十三年,知州胡楠申请修理九寨,又请将军火器械,或十年一留银置备,或五年一整理,俱报可。
  
  墩台
  
  东路
  
  观音峁墩(十里在义合都) 铁匠铺墩 石梯子墩 杜家峁墩 西庄墩(三十里在义门都) 天桥子墩(四十里同上) 炭水墩(五十里在河曲县界) 城角墩(在旧州仓后,明万历间已城废。)
  
  东南路
  
  白榆泉墩(二十里) 柏森墩 窑峁墩 岳家梁墩 扬家山墩
  
  西南路
  
  孙家梁墩 河口墩 固城墩——十八里 花园子墩(二十八里) 柴家旂墩(三十八里) 坪头墩 黄金山墩(四十八里,自固城以下五墩,俱在静乐都) 神山墩(六十八里)鸦头川墩(即冯家川七十八里)二墩在长乐都 南会墩 裴家口墩(俱接兴县界北会村八十里)
  
  以上各墩俱本营设兵守望。
  
  胡洵阳曰:寨墩之废修,火器煤米之存亡,最关乡民利害。有司守土,诚宜秋终一督理之。惟是设险除器,肉食者谋之可耳,徒责之无知乡民,将何以应况箕敛,以苟目前乡民常态,否则受笞追赎无门控诉矣。自非保民者,留心料理,则墩寨等类,皆委官公使奇货也。
  
  ○古迹
  
  禹迹 州西北至积石二千五百里,南距龙门五百里,则禹之经此固无疑也。且天桥峡口、三石头、白马崖,两山逼狭,水势阻碍,纳大河于数丈之石峡,不见其溢,真疏凿神功。州北二十五里,旧有禹庙,今河岸有禹余粮石。张茂先《博物志》云:“禹治水弃余粮于江,化为石。”观此益信。
  
  长城 在州南偏桥村。西抵黄河,南接兴县,八十里。《考关志》:“秦并赵筑长城于岚州紫塞。”是时,云中、五原皆为郡,则宣大之南,河保之北皆为内地,必不与岚州别为塞也。盖赵侯候尝筑长城矣,此殆肃侯所筑与。
  
  林胡 保德,故林涛寨也。其鲁名林胡。赵以李牧守边降之。周赧王十九年赵君略地,林胡献马即此。
  
  马蹄石 在州东南八十里。石上有马蹄迹,传言始皇巡狩驻此,马蹄所践也。见旧志。
  
  花园寨 在州西御道下。世传汉高(祖)贬薄后于此。考《河曲县志》,亦有娘娘、太子等滩。岂此其看花处与。明万历四十二年,修城北水道,得古断碑,上云《问安楼碑记》,下有文不全。或元时有太子栖此与。
  
  旧芭州 在黄河西北,今口外河套内。苏武庙、李陵碑在焉,故址园圃、硙磨犹存。今保德人大都皆芭州硙臼窟它村人移居于此,故老犹多传之。
  
  旧晖州在州北一百四十里。本雄勇镇。宁太平中,置火山军。金为晖州,元省属保德。俗传在河曲吴堡村。
  
  尉迟公得马水处 在州东北九十里。世传尉迟公失马,追此得之。适逢汲水者慰其渴。思故名。有歌云:“大唐圣帝生姓李,殿头元帅无可比。胡汉敬德尉迟公,铁鞭到处烟尘起。龙池捕马至河曲,方得回头心一喜。妪嫂担水送琼浆,地名唤做得马水。”即今河曲县巡检司。考明洪武九年设得马水关巡检,隶本州。不可以非州境而削也。
  
  关 亭 在州南古城前(俗传古城前旧有迎送亭,亭前一柳甚高,影映城中。前志列八景)
  
  磨剑石 旧有石在儒学门下。俗传唐秦王将王伯当,尝磨剑于此石,痕迹犹存。见旧志。今无。
  
  故 城 在州西二十里。宋建。今土城尚存。
  
  赵宁冈 在柏森村。有冈起伏盘踞如龙。宋帝梦天与宁龙衣,解者谓:“其居有龙冈,七脉冲天。”以语宁,宁告归,凿其冈,深一丈二尺,见芦根七条,大而无际,断之,血流入河。宁面色不改,赴奏,宠赉甚厚。见本村石碑。
  
  九女墓 在柏森村,地名条梁。宋赵女不适人者有九名,葬于此。
  
  折太君墓 在州南四十里折窝村。《北宋纪说》曰:“杨业娶府州折氏,称太君。”岂其父为麟州刺史,又为火山军节度使。业后为代州刺史。皆距此不远,故缔姻卜地于此。与太君生子六,今州北河神庙乃四将军延昭。号六郎。宋太宗朝,以崇义使知保州,屡败契丹。延昭子文广,娶慕容氏,善战。今州南慕塔村犹其故地云。考《岢岚志》载,折氏系折德女,性警敏。尝佐业立战功。后上书陈夫战没之由。以原籍曾属岢岚耳。
  
  峡口石字 天桥峡石上有字云:“治平元年甲辰,冬十一月望,——缺字张巡河至此”云云。余皆剥落。水长石没,则字皆不见。
  
  颁诏厅 在州东南坡。宋熙宁间建。今久废。
  
  拟江楼 在州治北城上。金建。有完颜——某撰记。见《艺文》。后知州李晏复改名“安西楼”。万历间包城时,遗址尽去。
  
  河崖笔迹 河西崖有峻壁,书云:“皇子安王府瞈史仆散翰之与怯薛丹官人和者,同奉上命,特遣水运大木,前至长安。上自积石,州东有一地名打罗——缺字下彻天桥子,访——缺字此二河道,水石险恶,自古以来未尝敢行。所以部率诸官集——缺字拜祭——缺字乘驾——缺字于此,皆赖天神所护我,国家洪福之所致也,故书于此,以示后。岁在乙亥至元十二年六月十八日题”
  
  旧武州 按《韩志》:州东至旧武州大塔界八十里。则大塔村为旧武州地。而《胡志》载:元至正二十二年,吴公讨贼至武州。益信然。考武州故城,在大同朔州西。姑存以俟博闻。
  
  鲁班石像 鲁班即公输子,春秋时人。州南二十里杨家湾南崖石窟中,元至正间,人闻有声、如人隐隐欲出者已数年矣,忽一日崩出鲁班石像,腰系锤凿。又有大小石佛数百,骨节俱虚空玲珑,无斧凿痕。州人舁之善地,建寺奉之,即今花佛寺。
  
  惊涛石字 天桥黄河石峡中,鱼多汇聚。人因渔之浪中。石上刻字云:“食我不肥,卖我不富”。波涛落时,字迹宛然,岁久不磨。旁有年号,疑治平字。见《韩志》。
  
  龟 石 在州东一里许娘娘庙山下。一石似龟,足踞山腰,首饮河畔。俗传“龟儿吃着水,三钱一斗米”。至明万历二十六年漂没无存。是岁民饥、死亡甚众。有吊龟文。今地犹龟栈。
  
  师婆石 在州东南五十里义合都。石刊一师婆形,手执鼓。人以小便洒之已疾。
  
  公帑楼 在州堂后。正德元年建。四面悬扁,东曰“瞻天”;西曰“仰圣”;南曰“观莲”;北曰“望河”。久废。
  
  漕河石渠 在天桥河东岸。石上有漕,阔三丈余,深浅不等。乃古人疏凿成渠,便通漕运处。《嘉隆纪闻》云,嘉靖十一年六月,御史徐汝、陈边务言,宜漕石州保德之粟,自河而上,以达延绥云。
  
  劝农亭 一在郭家滩。一在白榆泉。今废。
  
  陈经略园 在城东门外坡坂间。明经略陈奇瑜建。有假山、台池、五亩宫、半亩园、采莲坊、杏花村、卧云待月等坊。足资游眺。今废。
  
  钩鱼台 在城西二十五里,明经略陈奇瑜凿石壁,建悬楼,西阁吕祖庙。下临黄河,足避寇盗,资游眺。今半颓坏。
  
  问渠亭 在城东门外二里许,明义民杨文俊凿建。今废。韩肤施曰:万物逆旅,光阴过客,人生大梦,旦暮百年。即风流人物,掀揭事业,曾不一瞬而顿成往事,惟山川、岩壑遗迹间存,不能不动怀古之思。故志之。
  
  ○名胜
  
  莲山耸翠
  
  莲山,即州城山也。详见山川类,一山分为五支,十数余里,俱临黄河,山势左右环拱,宛一莲花。
  
  胡洵阳曰:林林古柏标青,袅袅烟云腾碧。河气岚光随时呈露,苔痕草色按候发生。不减希夷池上,有同茂叔溪边景,孰有奇于此者乎。
  
  带水泛黄
  
  黄河自东北旋绕城下,转向西南,真所谓襟山而带河者也。
  
  胡洵阳曰:水忌直冲,而此则初不遽来。水嫌反跳,而此则若不忍去。登楼俯瞰,依稀偃月垂形。架艇仰瞻,彷佛明珠在抱。且非挠之使浊,亦岂澄之可清。底里莫窥,类至人之不测。浑沦无间,似雅量之有常。色分天地之中,气彻斗牛之上。真太平佳景也。
  
  峡口天桥
  
  详见山川类。《通志》谓:“河至天桥子南流。”又云:“黄河岸狭可桥。”即此。盖以河东石岸宽平直出,距西岸石山止七丈有奇,纳大河于中,不见其溢,每冬冰凝若天设之桥然。
  
  胡洵阳曰:峡以上浪鸣,则两峡之傍渠浚可漕。冬则两岸利涉,夏则群鱼争跃。矶上钓纶竞巧,石边古字相辉。为景盖不一,而天桥其最奇者。夫柔莫如水矣,寒凝则刚硬过乎坚石。险无逾河也,冰合则坦夷等于康庄。虽天堑顿平,不可一时忘备,而虹梁骤起,实属一岁奇观。景之可以资游观,亦可以触警戒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