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州志

  
  水心底柱
  
  《水经注》曰:“禹凿砥柱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曰底柱”。水寨在州东北十五里,岿然中流,撑持地轴,与三门之中一峰无异,故名。
  
  胡洵阳曰:屹峙于风流波荡,可以动达人中立之思。超出乎浊乱纷淆,可以例君子不移之守。观水寨犹之观三门也,舍底柱而命之曰水寨,其止疆场之思乎。
  
  峻岭飞烟
  
  陈家寨南半里许。自万历戊戍——己亥间,石裂数道,俱有烟隆隆起。夏秋惟日出入时可观。冬春则如云如雾,袅袅直冲霄汉。迄今未改。
  
  胡洵阳曰:试之未见柴燔汤沸,听之未闻风发雷轰。然气温然其可即,势浩然其莫遏。则与火山无异也。岂地藏其热,有时而泄耶。抑造化之炉,一鼓其橐龠,遂嘘焉呵而不能自已耶。
  
  温泉腾雾
  
  旧志云,“转壑飞流”。指石梯山侧水也。自高地来,曲折逶迤约三十里。转至峡口,缤纷乱坠。响琴鸣,倾珠削玉。凡三叠入河,故名。
  
  胡洵阳曰:边方皆寒水也,至冬未有不凝为冰者。独此沟秋夏甘洌,冬春温暖,且沟口上下诸泉,皆涌珠喷玉,四时不改。止云飞流,未足以尽其景。易今名又曰火之必热,水之必寒,此造化一定之理也。乃热有时而出于水,寒有时而不在水,如陕以西,川以东,岂不种种称奇。顾极北极寒之乡岂亦有温泉耶,试观石梯山下沟口一带二里许,诸泉骈出,其味甘温,其色清白,即隆冬裂肤时犹蒸蒸然,若烟雾之起而不已者,果何物也。虽未能有湔疹涤疾之用,然余波所润,四序有常,青之草,和气所钟,三冬无兢白之冰,殆木中之松柏,人中之节义者与。
  
  龙翔遗迹
  
  州东北三十里卧龙沟,大石长丈余,阔五尺。上有龙鳞。嘉靖庚子移儒学门内,是科果有人。今考卧龙沟石之有龙鳞者,不独此一石,且铁匠铺岩下有龙窟,周围俱有龙鳞。则又奇矣。
  
  胡洵阳曰:夫龙神物也,时而泥盘,时而天飞,时而细入无间,时而横亘无际,盖不囿于迹者也。曷为印其盘踞之迹于两处石上,头角鳞爪,屈曲浅深,靡一不肖耶。虽深窟之中,人迹弗到,亦靡石不有耶。雕刻莫逾其巧,图画莫尽其妙。岂形据之,斯神入之,若达魔之壁耶;岂形为潜,斯影为现,若卞和之璞耶。岂造化之炉锤,乾坤之陶冶,自然而然者耶。乡绅以文章节义显者,项背相望,安知霖雨天下者,不龙若哉。
  
  燕孕奇踪
  
  州南八十里扒炉沟,有石燕。青元,大小不一。人以锹镢取之,层层相连不绝。头项羽毛显然,每丛集若同巢者。孕妇产难,两手各握一枚,立应。
  
  胡洵阳曰:燕之为物也,出以春,处以秋,得相时之智 ,贺新厦顾旧室,笃恋主之忠,颔似之,则封侯万里,梦协之,则致位三台。或昭真淑于孤婺之门,为节。或寄吟味于夫君之侧,为信。今盖不知燕之似石,石之似燕也?窃谓其形类,则其事类也。是在观景者远奋扶摇之上,勿回于藩篱审视突栋之间,毋安为寝处,则不失石燕之义矣,若徒以其石而已也,即什袭珍之,祗足令周客掩口耳。
  
  附 初修志八景
  
  翠峰覆斗(以山在河曲,非州景,故不入志。)
  
  黄河环带(即带水泛黄。)
  
  中流水寨(即水心底柱,二景据胡志所改,今仍胡志。)
  
  北塞长城(韩志已删,详见古迹。)
  
  天桥雪浪(胡志以雪浪在河曲界,又二景不可合一,故改为峡口天桥。今仍胡志。)
  
  西楼晚照(即拟江楼,楼废后,即不入景。)
  
  关亭杨柳(周志以亭柳无存删去,详见古迹。)
  
  沙滩落雁(俗传滩在州北河畔,每有雁宿其上,河变后遂不入志。)
  
  再修志八景(与前同者不赘。)
  
  梯云石磴(胡志以未尽其景,故不存。详见山川。)
  
  天桥跨汉(详见山川。)
  
  雪浪呜雷(详见上。)
  
  转壑飞流(胡志改为温泉腾雾,今仍之。)
  
  三修志八景(同者亦不赘。)
  
  古石龙鳞(胡志改为龙翔遗迹,今仍之。)
  
  四修志八景(即上八景)
  
  ○庙社
  
  文庙(见学校)
  
  文昌庙 一在明伦堂左。一在观音阁。一在见龙书院前。明万历间知州胡楠建。国朝康熙二十四年郡进士刘祖舜、僧全如募修。一在南郭。明弘治间郡人王鼐、翟全、白惟通、王所用,募工砌石为洞。道出其下,而建庙其上。崇祯八年郡人陈嘉言、王立本募金增修。设悬楼。
  
  国朝顺治七年,僧忠寿重修。康熙五年,署州事河曲知县田思孔募修。又用价二十三两,买张守已、张守贵上坛坪地四垧,东至官道,南至古城,西至城曲尺,北至桑树。载粮六升,为瞻田。三十五年,庠生袁变、贡生王恒募修。
  
  风云雷雨山川坛 旧在南门外官道之东。明成化间,知州骞璇修。弘治间署州事忻州同知支宣改于社稷坛之东,建治斋所、宰牲所,缭以周垣。知州周山重修。后房垣久废。万历间,知州胡楠立石为主。
  
  社稷坛 在南门外官道之西。明成化间,知州骞璇修。弘治间,署州事忻州同知支宣建致斋所、宰牲所,缭以周垣。知州周山重修。后房垣久废。万历间,知州胡楠买马日强、马登介、贾弘敷、贾弘逵北门外地,为社稷坛立石为主。后复移置风云雷雨坛之北,两坛对立,共石碑五通。今石主半废。
  
  里社坛 五都各一处。今废。
  
  厉 坛 在北门外之东二十余步。宰牲所三间,门一座,缭以周垣。明弘治十七年修。今房垣久废。
  
  乡厉坛 五都各一处。久废。
  
  城隍庙 在东街。去州治三十步。元至正丙午,知州林奉训、州判张公敏重建。(有碑记)
  
  明天顺元年,知州陆镛重修。弘治十七年,知州周山重修,增寝殿三间,两司房各三间,山门三间。(有碑记)万历四年,知州周埙,增坊一座。四十一年,知州胡楠重修。
  
  国朝康熙年间,僧方便募修二次。
  
  土地庙 一在州仪门之东。一在西城外。以包城移入西门内。明崇祯间,郡人王立本捐修。国朝康熙八年,僧方真募修。
  
  山神庙 在城南三十里。
  
  河神庙 一在城北坡下。明弘治十八年建。国朝顺治九年,州民张一乡募修。一在东郭山观音殿之西,康熙间,僧法峻募建。一在东关关帝庙左。一在东关娘娘庙后。一在康家滩。
  
  井神庙 一在城东南上。——今废一在城外井沟桥。
  
  火神庙 在城内铁山东。
  
  龙神庙 一在南郭关帝庙之东。一在静乐都五十里龙池之旁。一在义合都三十里。元至正十年修。一在铲燠。一在康家湾。一在下园头。一在王家滩。一在古佛寺旁。一在关家沟梁。一在石旂铺南。一在新畦村。一在东沟徐家。四乡尚多,难以备载。
  
  八蜡庙 在南郭关帝庙之西,明万历间,知州胡楠重修。
  
  庙 在州东六十里义合都银炉山。
  
  蝗虫庙 在州南八十里。旧址久废。国朝顺治间蝗至,复建。
  
  药王庙 在见龙书院之前,明万历间,知州胡楠以人不知医药建。国朝康熙间,知州苏东柱修。
  
  马神庙 旧在州仪门之西,明万历四十一年,知州胡楠建于按察司旧址。国朝顺治间,知州杨士重修。
  
  北岳庙 在南门外之东。明天启间乡官张元重建。国朝顺治间,乡约严、乔利见、僧宽普募修。康熙间,郡人袁允吉金妆圣像两壁。——有碑
  
  三皇庙 在州治之东。久废。
  
  关帝庙 一在州治东南。一在南门瓮城。一在铁山。一在城隍庙东。一在南郭八蜡庙东。一在东沟坡底。
  
  护国显应王庙 神姓崔氏,祁州鼓城人。唐贞观中,举孝廉,为长子令。开元间,封显圣护国嘉应侯。历化加封。庙在州市东。金皇统九年,郡人张顺元建。元大德甲辰,李廷显重修。有碑记。久废。
  
  灵感庙 俗传文殊菩萨化现,在州西南后会村。每旱祷雨立应。康熙间,吏目钱万芳重修。
  
  圣母庙 一在城内。明崇祯间,郡人王宗本重修。一在东郭山,乡官王邵重修。国朝康熙间,僧法峻重修。一在州东陈家梁。三十一年,东鲁异僧明行募建。郡庠生袁变募建佛殿,名圣感寺。
  
  二郎庙 在城北河神庙之东南。
  
  三官庙 在城南门外之西。明万历间,知州刘希皋建。(有碑记)崇祯九年,僧惟一、纠首严可奇募缘重修。国朝顺治间,知州安世鼎、僧忠寿重修。康熙三年,僧方润募修。三十一年僧园登募修。
  
  真武庙 一在城西南隅。一在苦水沟。一在城外东南隅观音殿之西。一在南郭文昌祠之后。国朝康熙间,僧维亨捐修石。建灵官殿于上,与黑虎殿相对。一在北门外。二十五年,知州高起凤因开北门建。
  
  ○寺观
  
  宝积寺 在里仁巷。去州治西南七十步。元大德七年建。明景泰二年重修。——系祝厘处僧正司在焉。崇祯八年,郡人陈嘉言、僧忠响建药师殿于内。
  
  承天寺 在旧钟楼北。在州治东南三百步。元时建。明永乐间重修。万历甲寅,僧正先重修。国朝顺治间,僧广福募修禅室。康熙间,僧广禄展天王殿至钟楼旧址。移建钟楼于天王殿之东。郡人阎芳内建观音殿一间。今地基崩坏。康熙四十八年,僧明教重修。
  
  兴隆寺 旧名资福寺。在州东南三十里义合都桥头村。宋熙宁元年建。
  
  花佛寺 在州南十五里宣化坊花佛村。元至正间,石崖崩出石佛数百尊,州人建寺,舁置其中。
  
  寿圣寺 在州东三十里义合都峡查村。金大定十年建。国朝康熙三十八年,庠生袁变募修。
  
  神峰寺 在州南四十里庙沟村。
  
  金峰寺 在州南五十里静乐都牙前塔。金时建。国朝康熙间,郡庠生袁变募金重修。
  
  灵泉寺 在州南九十里。
  
  弥陀寺 在州西南三十里静乐都花园村。元至正十五年建。
  
  西云寺 在州西三十里静乐都。
  
  龙泉寺 在州西南六十里静乐都林遮峪村。元至正二年建。
  
  深沟寺 在州正东十五里。国朝顺治间,僧祖缘(一名铁罗汉)创造。石窑内塑佛像。
  
  苍水山寺 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元时建。
  
  广仁寺 在南关。明崇祯间,乡官王邵建。为寄旅(榇)之所。兵毁。
  
  保安寺 明万历七年建。
  
  天庆观 即三清观。元时建。明天顺间重修。今敝坏,将废。
  
  青杨观 在州东南二十五里。元太德九年建。久废。
  
  观音殿 一在城隍庙东。一在城隍庙北。一在宝积寺门东。一在城外东南隅。国朝顺治九年,乡耆严可奇、僧道远重修,石窑三间。十三年,僧真德又建三教阁于上。康熙十年,僧广崇募缘重修圪。四十七年园重修。一在东郭山。国朝康熙间,僧法峻重修,石洞于旁,内塑观音像。(有碑记)一在王家滩,义民王迪祥募建。
  
  白衣殿 旧在东南城隅。郡庠生崔嵩建。国朝顺治六年兵毁。一在城外东南隅观音殿钟楼洞内。康熙四十一年,僧园塑像于中。一在宝积寺西。康熙间,廪生杨永芳、胡贡宝建。一在城外水陆殿东。康熙十五年,乡官白眉建。三十六年,知州唐文德重修。
  
  弥勒庵 国朝顺治七年,医生焦炳文,舍其冯家十字宅为庵,塑像延尼焚修。
  
  水陆殿 一在南门外,系知州胡楠生祠改建。国朝康熙四十七年,僧明教重修。一在东沟。明天启七年僧性荣创建。僧宽普重修。
  
  阎罗殿 在州东南十里,宋元佑间建。明崇祯间重修。(有碑记)
  
  十方院 在州东张家滩。国朝康熙间,东鲁异僧明行、郡人张福募修。
  
  十王殿 在州东康家滩飞龙山。又郭家滩亦建。
  
  胡洵阳曰:保德弹丸地耳,何寺庙之多,释事之众乃尔?盖地近边,俗好佛,丧葬必延僧。男妇多居士。即有严禁之者,未几且弁髦之也。,所赖士大夫讲明家礼以移易,则披剃者自少,而丁口将尽归版籍矣。
  
  张溥曰:保郡弹丸一邑,而寺观之设,星罗棋布,论者谓边俗好佛,丧葬专用浮屠,实使之然。然考其创始于金十之二三,于元十之七八,明虽间有,大率更新而已。揆厥所由,咎可知也。鸣呼!上有好者,下必有甚况。颜曰敕建,安知非卖儿贴妇之为,又岂啻风草之从耶。尤可恨者,清净明宗诸教于今日炽,榛芜正道,煽惑人心。虽有明禁,而愚民趋之若狂。不知何日得扫除也。噫!
  
  ○祠宇
  
  赵公明宇生祠 在宝积寺东,祠报包城也。知州胡楠扁曰“名世芳标”。(有碑记今碑存寺废)详见《宪泽》并《艺文志》中。
  
  韩公敬廷生祠 在赵公祠右,亦为包城也。知州胡楠悬扁志其事。今扁与祠俱废。详见《名宦》并《艺文志》中。
  
  胡公洵阳生祠 一在南门外,即今水陆殿地。祠壁绘公兴厘善政四十六款。有碑记。兵毁。其余乡城共祠四十余所。今虽尽废,而德泽未泯。详见《名宦》并《艺文志》中。
  
  二贤祠 在上街。为明守高公岗凤、王公甲、胡公楠建。有碑记。国朝顺治六年,牛逆据城,拆毁。前三日,李生敷荣,夜梦三贵人,峨冠博带,灯烛前导,郡吏拥从,相与谈笑而去。是三公者,生为名宦,没为明神,虽历久而不替也。今碑记磨灭,不可复识。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