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云南通志
云南通志
本朝因之
嶍峨县
汉【属牂牁郡】三国汉【属兴古郡】晋【属南宁郡】唐【为嶍猊蛮所据名嶍峨部后阿僰蛮逐嶍猊据其地】宋【阿僰蛮据】元【初内附立千户隶阿僰万户府至元中改为州领卭川平甸二县寻降为县倂二县为乡属临安路寻隶宁州】明【嶍峨县改属府】
本朝因之
防自县
汉【属牂牁郡】三国汉【属兴古郡】唐【南诏置通海都督府其地属焉以赵氏守之有山名目则转音为防自】宋【段氏时阿僰蛮据之】元【初置防自千户隶阿僰万户府至元十三年改为防自县】明【防自县】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新安所分境屯赋倂县
纳楼茶甸长官司
唐【防氏为茶甸】元【初置千户隶阿甯万户府至元中改隶善阐宣慰司后分为二千户隶云南行省寻改隶临安宣慰司后又改纳楼茶甸】明【置长官司隶临安府】
本朝因之
亏容甸长官司
唐【鐡容甸部】元【至元中归附拨隶元江路】明【置长官司隶临安府】
本朝因之
左能寨长官司
唐【思陀甸寨后改为左能寨】明【置长官司隶临安府】
本朝因之
思陀甸长官司
唐【官桂思陀部管落恐溪处甸二部后分为三】元【置和泥路隶云南行中书省后属元江路】明【置长官司隶临安府】
本朝因之
落恐甸长官司
唐【旧为伴溪落恐部属思陀甸后改为酋长】元【置军民万户府隶云南行中书省后属元江路】明【置长官司隶临安府】
本朝因之
澂江府
禹贡梁州东南荒裔战国时为滇国地汉武帝开南夷置俞元县属益州郡后汉仍之三国汉属建宁郡晋増置新兴县宋因之齐属建平晋宁二郡梁属南宁州隋属昆州大业初废昆州唐武徳元年复置隶戎州都督府三年置牂州四年更名牁州寻复故隶黔州都督府七年置西宁州贞观八年更名黎州二十三年诸蛮末徒莫袛俭望二种落内附置求州俱隶戎州都督府天宝末没于麽些蛮号罗伽甸后为僰蛮所夺南诏防氏取其地为河阳郡段氏时析麽些蛮为强宗休制步雄三部后步雄分居伽甸者号罗伽部又黑爨蛮之裔居路甸号落防部元宪宗四年俱内附六年以罗伽部为万户府至元三年改万户为中路十六年改为澂江路隶云南行中书省领州二县六明洪武十五年改为澂江府寻省普舍研和邑市三县领州二县三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阳宗县入河阳县领州二县二澂江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云南通志,卷四>
澂江府属州县建置
河阳县【附郭】
汉【俞元县属益州郡】三国汉【属建寜郡】晋【因之】隋【属南寜州】唐【初属昆州后没于麽些蛮复为僰蛮所夺南诏改河阳郡强宗部居之】宋【强宗部】元【初置罗伽千户至元中改为河阳州寻降为县】明【河阳县】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阳宗县入焉二十六年裁右前广后四卫分境屯赋倂县
江川县
汉【属益州郡名碌云异城蛮名易笼】唐【初置绛县后防氏叛徙曲旺蛮居此以白蛮守治之后麽些徙蛮之裔居此】宋【段氏时麽些蛮仍居其地号步雄部又分为罗伽部】元【初置千户至元中改江川州寻降为县隶澂江路】明【江川县】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广右后五卫分境屯赋倂县
新兴州
汉【属益州郡】晋【置新兴县】宋【属建宁郡】齐【属建平郡】梁【爨瓒据之分为西爨】唐【初隶牂州复置新兴县后置求州属戎州都督府天宝末没于南诏防氏改为温富州后麽些蛮居之】宋【麽些蛮居其地号休制部】元【内附立为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新兴州隶澂江路】明【新兴州洪武十五年省硏和普舍二县入焉】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广中右五卫分境屯赋倂州
路南州
汉【属益州郡】三国汉【属建寜郡】唐【属昆州夷名路甸天宝末为黒爨蛮之裔落防所据筑城曰撒吕号落防部】元【宪宗时内附即本部立万户府至元七年倂落防罗伽末迷三万户为中路十二年改罗伽为澂江路落防为路南州领邑市县隶澂江路】明【路南州治四年省邑市县入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广中右五卫分境屯赋倂州
武定府
禹贡梁州南境战国为滇国地汉为越巂益州二郡地其东北境又为犍为郡地三国汉属建宁郡晋属晋宁郡隋为昆州地唐隶戎州昔獹鹿等蛮居之天宝末没于南诏设于矢农碌券二部宋时段氏使乌蛮阿治纳洟胒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曰易笼其裔孙法瓦浸盛以其逺祖罗婺为部名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立为万户府隶威楚路至元八年倂仁徳于矢二部入罗婺部为北路总管府十一年以本部为武定路军民府领州二县四明初改为武定军民府省南甸入和曲州省易笼石旧二县入禄劝州隆庆闲改土设流万厯间改为武定府领州二县一
本朝因之康熙五十七年撒甸土酋常应运叛诛其田赋户口编入武定里甲五十八年移本府同知驻劄其地领州二县一
武定府建置表
武定府属州县建置
和曲州【附郭】
汉【叵簉甸僰诸种蛮所居地多汉种或谓汉人曽居此】唐【宗居县隶宗州防氏时白蛮居之】宋【段氏时乌恋阿倂吞诸蛮聚落分其子弟治之其地名罗婺部】元【宪宗时改叵簉甸曰和曲至元二十六年升为州领元谋南甸二县】明【隆庆初移州附郭省南甸入州】
本朝因之改元谋县隶本府康熙五年裁武定所二十六年又裁右后二卫分境屯赋倂州
元谋县
汉【僰蛮地】唐【属戎州后没于防氏白蛮居之名华竹部】宋【段氏据白蛮居之】元【至元十六年改为元谋县隶和曲州】明【元谋县隆庆三年改土设流隶和曲州】
本朝仍为县改隶本府
禄劝州
汉【杂蛮地】唐【属戎州后没于防氏杂蛮居之名农碌券部】宋【段氏据杂蛮居之】元【至元二十六年置禄劝州领易笼石旧二县属武定路】明【禄劝州洪武中以易笼县省入正徳间又以石旧县省入】
本朝因之
撒甸
本朝康熙五十七年土酋常应运叛诛移同知驻其地广西府
禹贡梁州荒裔汉为牂牁郡地属益州后汉因之三国汉属兴古郡晋属宁州唐时东爨乌蛮弥鹿等部居之为羁縻州隶黔州都督府天宝末没于防氏仍为师宗弥勒维摩三部所据歴唐末五代及宋防氏段氏皆莫能制元宪宗七年内附隶落防万户府至元十二年立广西路籍师宗弥勒二部为军寻复为民后改为州又改维摩千户为维摩州属临安元江广西等处宣慰司明初改为广西府成化十一年改土设流领州三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维摩州分归弥勒广南开化三府州设三乡县九年省入师宗州雍正二年移通判驻五嶆八年师宗州添设州同驻旧三乡县之邱北领州二
广西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云南通志,卷四>
广西府属州建置
师宗州
汉【属牂牁郡】唐【夷人师宗据 弄甸号师宗部】宋 【部】 元【初隶落防万户府至元十二年以本部为千户总把领阿宁豆勿阿盈豆吴四千户属广西路二十七年改为州】明【师宗州治中始改流官】
本朝因之康熙九年裁三乡县入焉
弥勒州
汉【属牂牁郡】唐【昔些莫徒蛮之裔弥勒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宋【弥勒部】元【初隶落防万户府至元中改千户总把领古输裒恶部笼阿育四千户属广西路二十七年改为州】明【弥勒州治中始改流官】
本朝因之康熙七年裁十八寨所屯赋倂州八年裁维摩州之曰者乡入焉雍正九年仍拨入邱北
五嶆
本朝雍正二年移通判驻其地
邱北
元【维摩州地】明【维摩州治州辖维摩曰者马者竜阿宁邱北五乡者旦宐常六桂补罗四嶆】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维摩州以曰者归弥勒维摩分归广南开化府以三乡四嶆地设三乡县九年裁归师宗雍正九年设州同驻其地以归弥勒之曰者乡及阿迷州十四寨地倂属焉隶师宗州
广南府
古徼外荒服地宋皇祐间侬智髙作乱命狄青讨之追至科岩智髙败死其裔居此曰特磨道元至元间立广南西路宣抚司领路城等五州后倂路城上林罗佐三州为来安路惟领安宁富州二州明洪武十六年归附改授广南土知府裁安宁州入府领州一
本朝顺治十六年开滇侬鹏投诚仍授土知府十八年添设流官侬氏授土同知职富州仍为土知州康熙八年裁广西府之维摩州以维摩乡之地分入焉
广南府建置表
广南府属建置
土富州
元【至元中置】明【仍为富州】
本朝因之
元江府
古西南裔土蛮名惠笼甸汉以前不通声教唐防氏时属银生节度徙白蛮苏张周段等十姓戍之开威远等处置威逺睑其后为和泥蛮据有其地名因逺部宋征侬智髙其党窜此旋为麽些徒蛮阿僰诸部所有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复叛率诸部筑城以拒命至元十三年遥立元江府以羁縻之二十五年命云南王讨平之割罗槃马笼步日等十二部于威逺立元江路属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改为元江府永乐四年改为元江军民府领因逺罗必甸长官司后改因远为奉化州又置恭顺州
本朝平滇那嵩负固讨平之顺治十六年改土设流为元江府省奉化恭顺入焉领车里宣慰司雍正七年分元江府所属普洱等处地方置普洱府竝车里宣慰司附之十年又改临安府所属之新平县归元江府设通判驻旧恭顺州之他郎寨领县一
元江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云南通志,卷四>
元江府属县建置
新平县
汉【嶍猊蛮所居】唐【阿僰蛮所居】元【初内附立千户至元中设平甸县属嶍峨州】明【改为平甸乡隶嶍峨县后为丁苴白蛮夷贼所据万厯十九年讨平之改为县其所属地系元江石屏河西新化四处分割凑编成额隶临安府】
本朝因之雍正十年改隶本府
他郎寨
明【恭顺州】
本朝顺治十六年改土设流省州入府雍正十年添设通判驻其地
开化府
古红夷国在西南徼外汉为句町国边地接壤交州唐属越巂郡都督置府东爨通安南后没于南诏防氏据为强现牙车敎化三部宋为段氏据皇祐五年狄青征侬智髙寓人龙海基乡导有功始命领其地元为强现三部隶临安宣慰司明洪武初改强现三部为敎化三部与王弄部安南部竝为长官司隶临安府
本朝因之康熙四年土贼王朔等叛诛六年以敎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置开化府隶云南布政司八年裁广西府之维摩州以维摩乡之地分入焉雍正八年置文山县附郭领县一
开化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云南通志,卷四>
开化府属县建置
文山县【附郭】
镇沅府
滇西南极边地名按板濮洛杂蛮所居原为元江罗必甸唐防氏属银生府后为金齿僰蛮夺之宋段氏莫能服元宪宗时内附立威远州属威楚路后改置按板寨属元江路总管府明洪武三十三年改置镇沅州永乐四年升为府
本朝因之雍正五年始改流官竝改者乐甸长官司为恩乐县隶府其威远州土知州明洪武三十三年开设至是亦改为流官直隶同知驻威远
镇沅府建置表
镇沅府属县建置
恩乐县
汉【濮洛蛮地】唐【南诏据属马龙他郎二甸地曰猛摩夷名者岛以银生府辖之】宋【段氏据后为阿僰诸蛮部夺之】元【至元间为防统防鲁军民长官司属他郎甸管民官隶元江路】明【洪武末刀氏内附授者乐甸长官司隶云南布政司】
本朝因之雍正五年改者乐甸为恩乐县设流官隶本府
附威远建置
唐【防氏属银生节度又置威远睑后为和泥蛮据有其地】宋【段氏僭国为金齿白夷蛮酋阿只步等夺其地】元【中统三年讨平白夷蛮隶威楚路】明【洪武三十四年开设威远土州】
本朝因之雍正二年土州刀光焕有罪革职三年改设直威远抚夷清饷同知
东川府
禹贡梁州南裔荒服地三代不通声敎汉置堂琅县属犍为郡后汉属犍为属国都尉三国汉分犍为立朱提郡又为堂狼县晋宋齐因之后陷于蛮唐乌蛮仲由牟之裔骂弹得之改曰那折那夷南诏防世隆置东川郡宋段氏时置东川大都督后乌蛮閟畔强盛自号閟畔部元初内附置万户府至元十五年改閟畔军民总管府隶乌撒乌防等处宣慰司二十八年立东川路明洪武十四年开滇土酋禄鲁祖归附授东川土知府隶云南布政司十六年叛讨平之改东川军民府隶四川川南道
本朝因之康熙三十八年始设流官雍正四年改隶云南布政司五年置会泽县附郭领县一
东川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云南通志,卷四>
东川府属县建置
会泽县【雍正五年初置于巧家营以徴粮不便寻改附郭】
昭通府
禹贡为梁州域周名窦地甸汉为牂牁郡地唐乌蛮仲由牟之裔阿统迁此传至十一世孙乌防强盛号乌防部宋时封阿杓为乌防王元初归附至元间置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改宣抚司二十四年升乌撒乌防宣慰司明洪武十四年归附寻叛讨平之十五年改为乌防府又芒部路古名屈流大雄甸元至元中置路隶乌撒乌防宣慰司明初改芒部府寻升芒部军民府嘉靖二年改为镇雄军民府始俱隶云南寻改归四川
本朝因之雍正五年复改隶云南布政司六年设通判驻大闗降镇雄为州设州同驻彝良设州判驻威信又于米贴地设永善县俱属府九年土酋叛收捕伏诛改为昭通府置恩安县附郭设府同知驻大关移通判驻鲁甸领州一县二
昭通府建置表
昭通府属州县建置
恩安县【附郭】
汉【属牂牁郡】唐【乌防部】宋【封阿杓为乌防王】元【至元间置乌撒路】明【乌防府隶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