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通志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云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云南通志,卷四>
  云南府
  禹贡为梁州域周合梁于雍又为雍南土庄蹻王滇号曰滇国歴秦及汉遂世有之汉元封二年置益州郡新莽改为就新郡后汉复故三国汉改为建宁郡晋泰始七年置宁州太康三年仍废宁州入益州太安二年复置宁州又分建宁以西之七县别立为益州郡永嘉二年改为晋宁郡六朝宋仍为宁州齐为宁州镇梁为南宁州陈没于蛮隋置昆州寻废唐武徳元年复置昆州隶姚州总管府贞观四年改属戎州都督府天宝末没于南诏阁罗凤命其子凤迦异増筑之曰柘东城为六节度之一改称善阐府五代及宋为郑赵杨段四僭国相继窃据段氏以高智升为善阐牧世守其地元世祖征大理国收府凡八善阐其一也宪宗五年置善阐万户府至元七年改为路十三年立云南行中书省初置郡县遂改善阐为中庆路领州四县十一洪武十五年平滇改设云南府为云南布政司治寻裁杨林邵甸二县领州四县九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归化县归呈贡县裁三泊县归昆阳州雍正三年又以三泊县地改归安宁州领州四县七
  云南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云南通志,卷四>








  云南府属州县建置
  昆明县【附郭】
  汉【益州郡谷昌县地西为秦臧县西北为建伶县】晋【属建宁郡】隋【昆州地】唐【晋宁县地】宋【段氏据】元【初立二千戸隶善阐万户府至元十二年改善州领昆明官渡二县后又废州寻省官渡入昆明县】明【昆明县】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后及广南衞分境屯赋并县
  富民县
  汉【属益州郡】唐【初为西宁州地贞观中改黎州号黎灢甸】宋【段氏据】元【至元四年立黎灢千戸十二年改富民县】明【富民县】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右衞分境屯赋倂县
  宜良县
  汉【属益州郡】隋【昆州地】唐【本属昆州蛮酋罗氏分据筑城于此号罗裒龙】宋【段氏据】元【宪宗六年立大池千户隶嵩明万户府至元十三年升宜良州领大池大赤二县后改州为县省二县入焉】明【宜良县】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宜良所入县二十六年又裁左前中后四衞分境屯赋倂县
  罗次县
  汉【属益州郡】晋【属建宁郡】隋【昆州地】唐【乌蛮所居名罗部】宋【段氏据以大理髙白连庆治其地】元【至元十三年置罗次州隶中庆路二十四年改为县属安宁州】明【罗次县治十二年改属云南府】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右后二衞分境屯赋倂县
  晋宁州
  汉【益州郡滇池县地】晋【宁州治】唐【武徳初置晋宁县属昆州后防氏改为阳城堡部】宋【段氏据】元【初立阳城堡万户府至元中复置晋宁州以归化晟贡二县属焉】明【晋宁州仍领归化呈贡二县】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归化县入呈贡县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后广六衞分境屯赋倂州雍正五年改呈贡县隶本府
  呈贡县
  汉【益州郡建伶县地有故城曰晟贡世为乌白些门些莫徒阿荼僰等五种蛮所居】唐【晋宁县地】宋【段氏据】元【初立晟贡千户至元中改为晟贡县】明【改为呈贡县隶晋宁州】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归化县入焉二十六年裁左前广中四衞分境屯赋倂县雍正五年改隶本府安宁州
  战国【楚滇国螳螂川地】汉【连然县属益州郡】晋【属晋寜郡】隋【属昆州】唐【武徳初置安宁县属昆州】宋【段氏以髙氏守之】元【初隶阳城堡万户府至元中立安宁千户后改为安宁州】明【安宁州领禄丰一县】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安宁所入州二十六年裁左前右三衞分境屯赋倂州三十三年又拨安宁所九伍屯赋归易门县雍正三年又以原裁入昆阳之三泊县归安宁州雍正九年改禄丰县隶本府
  禄丰县
  汉【古碌琫甸乌蛮杂居后易为禄丰】唐【安宁县地】宋【大理髙智升子义胜治其地】元【初隶安宁千户至元中置禄丰县隶安寜州】明【禄丰县隶安宁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右后二卫分境屯赋倂县雍正九年改隶本府
  昆阳州
  汉【益州郡昆泽县地】晋【属建寜郡】梁【爨瓒据】隋【爨翫降以其地为昆州】唐【武徳元年开南中置昆州治西南为钩州望水县地后没于南诏】宋【段氏以高氏守之名巨桥城】元【立巨桥万户府至元中改为昆阳州】明【昆阳州】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三泊县入州二十六年裁前广右中后五卫分境屯赋倂州雍正三年又拨三泊县归安宁州
  易门县
  汉【旧为洛市坪村乌蛮所居】宋【大理髙智升治善阐府使髙福守其地】元【至元四年立洟门千户隶巨桥万户府十二年改为易门县】明【易门县】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易门所入县三十三年又以安宁所九伍屯赋倂县
  嵩明州
  战国【楚滇国地治沙扎卧城乌蛮车氏所筑昔汉人居之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唐【汉人尝立长州建金城阿葛二城因筑台与蛮盟故曰嵩盟后防氏改为嵩盟部】宋【段氏仍嵩盟部】元【初立嵩盟万户府至元十二年仍改为长州十五年升嵩盟府寻降为州领邵甸杨林二县更盟为明】明【嵩明州洪武中省邵甸县成化中省杨林县倂入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后广六卫杨林木宻凤梧三所分境屯赋倂州
  曲靖府
  禹贡梁州南境战国为滇国地汉为益州牂牁二郡地三国汉建兴三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牂牁立兴古郡属益州晋属宁州东境分置平夷郡寻改为平蛮齐置建平郡梁属南宁州后为西爨白蛮爨瓒所据隋开皇中爨子震翫来贡置恭州协州大业初废入犍为郡置开边县唐武徳初以爨达为昆州刺史复立南宁州改恭州为曲州析协州置靖州隶戎州都督府四年置南宁州总管府又置西平州隶戎州都督府七年复以南宁州为都督府八年改名郎州贞观元年罢郎州都督三年爨达死以其子归王为南宁州都督居石城八年改西平州为盘州二十二年析郎州置麻州开元五年改郎州仍为南宁州天宝末没于南诏防氏立石城郡唐末复置南宁州领七县隶戎州都督府宋时为段氏据后又为摩弥部据元宪宗六年取其地立摩弥万户府领普摩千户至元八年改万户府为中路十三年又改为曲靖路总管府二十五年升为宣抚司又仁地部元宪宗五年内附明年立为仁地万戸府至元十三年改万户为仁徳府俱隶云南行中书省曲靖路领州五县七仁徳府领县二明洪武十五年改曲靖路为曲靖军民府省交水石梁罗山三县及越州入霑益州省芳华河纳二县入陆凉州省通泉县入马龙州领州四县二改仁徳府为寻甸军民府省为美归厚二县入焉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裁亦佐县入罗平州降寻甸府为州隶本府三十四年于旧平夷卫置平彝县雍正五年以霑益州旧治设宣威州皆隶府属领州六县二
  曲靖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云南通志,卷四>













  曲靖府属州县建置
  南宁县【附郭】
  汉【益州郡味县地又律高县地】三国汉【属建宁兴古二郡】晋【因之】齐【属建平兴古二郡】隋【恭州地后废入开边县】唐【初为曲州天宝末没于蛮防氏改石城郡】宋【段氏据后又为乌蛮摩弥部酋所据】元【置千户隶摩弥万户府至元中升南宁州后改为县】明【南宁县洪武末省越州石堡山之地入焉】
  本朝因之康熙六年裁曲靖卫入县二十三年又裁平夷卫分境屯赋倂县三十五年改平夷废卫倂征屯赋归平彝县
  霑益州
  汉【牂牁郡宛温县地】三国汉【属兴古郡】晋【宛暖县地】唐【初置西平州贞观中改为盘州天宝末没于蛮后僰刺二种居之又为摩弥部所夺】元【初内附宪宗七年以本部隶摩弥万户府至元中改置霑益州领交水石梁罗山三县】明【霑益州倂交水石梁罗山三县及越州入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平夷卫分境屯赋倂州三十五年改平夷废卫倂征屯赋归平彝县雍正五年分置宣威州
  陆凉州
  汉【牂牁郡平夷县地】三国汉【属兴古郡】晋【置同乐县属建宁郡】唐【初置平夷县后改属盘州天宝末没于蛮南诏时号落温部】元【初内附置落温千户属落防万户府至元中改置陆凉州领芳华河纳二县】明【陆凉州裁芳华河纳二县入州】
  本朝因之康熙六年裁陆凉卫屯赋倂州
  马龙州
  汉【益州郡律髙县地】三国汉【属兴古郡】晋【律髙县又析置西安县】齐【为西中县】唐【为麻州后没于蛮夷名曰撒匡昔白刺居此后盘瓠裔纳垢部逐而有其地】元【初内附置纳垢千户至元中改为马龙州领通泉县】明【马龙州倂通泉县入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平夷马龙四卫所分境屯赋倂州三十五年改平夷废卫倂征屯赋归平彝县
  罗平州
  汉【牂牁郡漏卧宛温二县地】三国汉【属兴古郡】晋【因之】唐【没于蛮名塔敝纳夷甸相传盘瓠后裔罗雄居此因名部为罗雄】元【初内附隶普摩千户至元十三年割夜苴部倂入改为罗雄州隶曲靖路】明【万厯中改土设流为罗平州】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定雄所屯赋倂州又裁亦佐县入焉三十五年改亦佐县地归平彝县
  寻甸州
  汉【本滇国后僰刺蛮居此号为仲扎溢源部】晋【为乌蛮之裔新丁夺之号新丁部譌为仁地】唐【蒙氏为仁地部乌蛮居之】宋【段氏仍仁地部乌蛮居之】元【初置仁地万户府后改仁徳府领为美归厚二县】明【改寻甸军民府省为美归厚二县入焉成化中改流官】
  本朝因之康熙八年降为州隶曲靖府二十六年裁平夷木宻凤梧三所屯赋倂州三十五年改平夷废卫分境屯赋归平彝县
  平彝县
  汉【平夷县属牂牁郡】晋【平夷县后改为平蛮县属平蛮郡】唐【武徳七年复置平夷县属盘州后没于蛮】元【为普安路地】明【洪武十四年设千户所后升为平夷衞】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省入霑益州三十五年改为平彝县属曲靖府拨归罗平之亦佐县附焉
  宣威州
  汉【属牂牁郡】三国汉【属兴古郡】晋【因之】唐【属盘州后没于蛮】元【至元中置霑益州】明【初设乌撒衞后三所后改霑益州】
  本朝因之顺治十六年移州治于交水以废治为游击驻防城雍正五年割霑益州新化里至高坡顶设宣威州裁威宁后三所屯赋倂州
  临安府
  禹贡梁州南裔三代时为句町国汉武帝开南夷置句町县属牂牁郡贲古县属益州郡后汉仍之三国汉属兴古郡晋属兴古梁水二郡唐为牂州地属黔州都督府武徳四年更名牁州寻复故七年置西宁州西宗州贞观八年改西宁州为黎州十一年改西宗州为宗州皆隶戎州都督府天宝末没于蛮南诏置通海郡都督府后又置节度使后晋时段思平改通海郡为秀山郡寻复故宋时阿僰部蛮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阿置阿僰部万户府又置阿甯万户府至元八年改阿僰部置南路总管府十三年改临安路属临元广等处宣慰司领州三县四千户一明洪武十五年改路为府改阿甯万户府为阿迷州治十五年改马龙他郎甸长官司置直隶新化州万厯十九年讨平平甸乡夷贼置新平县二十年改新化州属府领州五县五长官司九
  本朝因之康熙二年倂纳更土廵检司钱粮入府征收五年裁新化州归新平县以敎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设开化府溪处司叛诛归府雍正九年改所属之新平县属元江府领州四县四长官司五
  临安府建置表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云南通志,卷四>














  临安府属州县司建置
  建水州【附郭】
  汉【益州郡贲古县地】三国汉【属兴古郡】晋【属梁水郡】唐【乌防蛮地接壤交阯为云南极边古称步头亦云巴甸元和闲防氏始城之每夏秋溪水涨溢如海遂谓建水歴郑赵杨段数姓皆仍建水名】宋【段氏时为麽些徒蛮苴所据】元【初内附置建水千户隶阿僰万户府至元十三年改建水州属临安路】明【建水州】
  本朝因之康熙六年裁临安卫入州二十六年又裁新安所分境屯赋倂州雍正八年猛弄寨长白氏内附以所属钱粮附州征收
  石屏州
  汉【蛮曰旧忻汉语林麓】唐【乌麽蛮居其地】宋【阿僰蛮夺据之辟地得石坪聚为居邑因名石坪后譌为屏】元【改为石坪州隶临安路】明【改石屏州】
  本朝因之康熙三十年裁临安卫石宝二屯屯赋倂州
  阿迷州
  汉【蛮名阿甯转音为阿迷】唐【阿甯蛮据号屈中部】宋【阿甯蛮据】元【初立阿甯万户府至元间隶南路总管府大徳闲改隶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明【阿迷州】
  本朝因之雍正九年拨十四寨归广西府邱北州同管辖
  宁州
  汉【属益州郡】三国汉【属兴古郡】晋【梁水县属梁水郡】唐【析置西宁州贞观中改黎州天宝末没于蛮号浪旷夷语谓旱龙也步雄部麽些徒蛮据之后属爨蛮酋阿防以浪旷割与寜酋豆圭改宁部】宋【爨蛮据】元【初内附置宁部后改宁海府至元中改宁州隶临安路领通海嶍峨西沙三县后省西沙入州】明【仍宁州改通海嶍峨二县属府】
  本朝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广后四卫分境屯赋倂州
  通海县
  汉【牂牁郡句町县地】三国汉【属兴古郡】唐【防氏为通海郡】后晋【段思平改秀山郡后复为通海郡】宋【段氏因之】元【初置通海千户隶善阐万户府至元中改为县隶宁海府府废改属临安路为附郭县后又隶宁州】明【徙府治于建水州仍为通海县改属府】
  本朝因之康熙五年裁通海御屯赋倂州
  河西县
  汉【南蛮地】唐【初为宗州之河西县天宝末没于蛮为步雄部后阿僰蛮夺而居之名休腊部】宋【阿僰蛮据】元【初内附即阿僰部立万户府休腊隶之至元间改为河西州属临安路后改为县】明【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