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郑氏关系文书
郑氏关系文书
南安县四十三都石井乡郑氏世谱
一世
始祖五郎公隐石,讳绵,字原永。有宋靖康间避难,兄弟散处,或居莆、居潮、居漳,五郎公由闽侯官来泉郡之武荣,筑室居家、卜地筑坟,日事耕稼业。值岁不登,厥惟食维艰。闻海滨利薮,日易以给,乃因懿表相依,迁杨子〔山〕下石井居焉。祖父坟茔,尚在武荣如故。妣林氏,与祖拮据,艰苦备尝。卒,合葬于杨子山之麓。生男二:长肖隐、次隐泉。
第二世
隐石公之长子,讳嵓,字显中,号肖隐。妣张氏。合葬于祖墓边。生男一:黼。
隐石公〔之〕次子,讳岱,字颐中,号隐泉。妣吕氏。合葬望后地。生男二:长栻、次模。
第三世
肖隐公之长子,讳黼,字俞扆,号对石。妣叶氏。合葬佛井后。生男二:长默、次烻。
隐〔泉〕公之长子,讳〔扆〕,字俞绳,号〔砥〕石。妣柯氏。合葬本乡山,坐癸向丁。开基西亭分房祖。生男二:长■〈金厉〉、次镛。
隐泉公之次子,讳模,字俞遴,号古石。妣蔡氏。合葬佛井前。开基华亭分房祖。生男二:长衡、次命。
第四世
对石公之长子,讳默,字耿暐,号简轩。妣林氏。合葬林柄山。开基厝后分房祖。生男三:长定发、次定赋、三定扃(?)。
对石公之次子,讳烻,字耿焘,号敦朴。妣王氏。合葬崎头。开基厚慕分房祖。生男三:长馥、次德、三乘。
砥石公之长子,讳■〈金厉〉,字维■〈金厉〉,号纯玉。妣李氏。合葬双石门。生男三:长亮、次豪、三崇。
砥石公〔之〕次子,讳镛,字维镛,号丽玉。妣林氏。合葬本乡面前山。生男一:。
古石公之长子,讳衡,字维楷,号质轩。妣李氏。合葬狗山。生男一:阳。
古石公之次子,讳命,字维新,号质璞。妣和氏。合〔葬〕在漳州南靖金山水头,坐〔坤向〕艮兼未丑。生男三:长弘泰、次弘山、三弘荣。
同安县感化里石澳保狮石乡郑氏图谱
弟
山下石狮居焉
壬辰年正月十五日寅时,卒于庚寅年七月十五日未时。葬在漳州南靖金山水头,坐坤向艮兼未丑。祖妣和氏。生于乙未年九月十九日申时,卒于辛卯年正月初一日卯时。附葬维新公墓右边。
郑氏关系文书暨石井本宗族谱校勘记
这一校勘记,其作用有三:(一)揭示「原抄」讹误或脱漏字句,用以「存真」。(二)若干订补或有疑难之处,藉此略加说明。(三)如有谬订,并可冀求高明指正,俾补校者一时之缺失。
又,这两种文献,前经方豪先生等先后根据原抄本加以校勘,撰有「石井本宗族谱暨郑氏关系文书校记」(刊「文献专刊」第一卷第三期)。本书进行编校时,对于方氏「校记」多所借镜。附志一言,用示未敢掠美云尔。
郑氏关系文书
郑泰洪旭黄廷咨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文
第一页第三行第六字『浙』,「原抄」作『淅』。
同页第九行第二七字以下「原抄」疑脱一字或以上脱一字。
第二页第二行第五字『旦』,「原抄」作『且』。
同页第三行第六字『庶』,「原抄」作『庶』。
同页第七行第三五、三六两字『派拨』,「原抄」作『泒泼』。
同页第八行第一七字『商』,「原抄」作『商』。
同页第九行第二五字『禄』,「原抄」作『录』。
同页第一○行第二九字『典』,「原抄」作『曲』。
同页第一一行第一字『闲』,「原抄」作『间』。
同行第三四字『计』,「原抄」作『体』(即『体』)。上文有两『不得不「计」及此也』语,义同。
同页第一四行第五字『候』,「原抄」作『俟』。
同行第一八字『归』,「原抄」作『旧』。(「归」、「旧」草书相似)。
同页第一六行第六字『创』,「原抄」作『别』,疑形误;否则,应为『辟』之音误。
第三页第四行第三○字『渎』,「原抄」作『渎』。
同页第六行第二七字『三』,「原抄」作『参』,系大写『参』之别写;今改普通小写。以下各种数字,凡「原抄」大写者,一律准此照改,不另逐一赘述。
第四页第四行第四、五两字『统陈』,疑有误。
同行第二○、第五行第二○及第六行第七等三字『员』,「原抄」作『人』。
同页第一二行第一、二两字『寺卿』,「原抄」作『卿寺』。
第六页第一二行第二字『副』,「原抄」脱。
第八页第二行第二七字『堂』,「原抄」作『坐』。
同页第五行第一七字『游』,「原抄」作『营』。
钦命管理福建安辑投诚事务户部郎中贲岱等题本第八页第一四行第二四字『官』,「原抄」作『宦』。以下多处类此,不一一赘。
同行第三七字『述』,「原抄」作『逑』。
第九页第二行第一九字『杨』,「原抄」作『扬』。
同页第三行第三○字『兵』,「原抄」脱。前「钦命太保建平侯郑造报官员兵民船只总册」内有『水陆官兵计四十一万二千五百名』语,与此相合。
同页第一四行第八字『锺』,「原抄」作『钟』。
同行第二○字,「原抄」缺;疑脱一字或若干字。
第一○页第六行第一三字『澄』,「原抄」作『登』。
同页第七行第三二字『眷』,「原抄」作『脊』。
同页第一一行第二九字『尚』,「原抄」作『省』。
第一二页第二行第七字,「原抄」缺,可能脱一字。
同页第一四行第一九字『范』,「原抄」作『范』。前「冯澄世」名下有『率男伪侍卫镇冯锡范由铜山驾船投诚』及『男冯锡范复逃台湾』等语,据以改订。惟按诸各种文献,『范』『范』二字互见。
第一二页第八行第一三字『官』,「原抄」脱。
同页第一二行第一八~二五字『拱辰弟萧福逃归证』语,「原抄」作『拱辰弟逃归萧福证』。
第一四页第一行第一五字『与』,「原抄」脱。
同页第五行第四字『督』,「原抄」脱。
第一五页第一三行第二、三两字『武闲』,「原抄」作『闲武』。前有『伪文闲员姓名开列』、后「南安县生员黄元龙密奏」中有『投归抄带有伪镇、伪文官及伪文武闲员册底』语,可资参证。
第一六页第一一行第一八字『万』,「原抄」作『万』。
同页第一二页第六字,疑脱一字(或数字)。
南安县生员黄元龙密奏
第一七页第六行第二七字『晔』,「原抄」作『叶』。按诸各种文献:「海上见闻录」作『晔』,「靖海志」前作『烨』、后作『晔』,「从征实录」、「台湾外记」均作『烨』,「海纪辑要」作『灿』,「台湾郑氏始末」作『华』,种种不一。自以作『晔』为正,其说已见文献丛刊第三五种「靖海志」所附「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记」。究其纷乱之由,除「从征实录」似属形误外,当为避圣祖(康熙)玄晔讳而改『烨』(音同晔)或『华』(取晔之偏);至『灿』为『烨』之转误,而『叶』又为『华』之转误也(「黄奏」在康熙六年)。
同页第八行第三一字『各』,「原抄」作『名』。
同页第一二行第三七~第三八行第二字『爱鼎迁善』语不解。
同页第一六行第一字『恣』,「原抄」作『姿』。
第一八页第二行第二五字『免』,「原抄」作『兔』。
同页第四行第三○字『凌』,「原抄」作『凌』。
同页第六行第三五、三六两字『便重』,疑有误。
同页第一一行第九字『阱』,「原抄」作『穿』。
同页第一四行第三、四两字『县周』,「原抄」作『周县』。
第一九页第二行第三八字『札』,「原抄」作『札』。
同页第三行第九字「外」,疑有误;或为『经』之讹,附供参考。
同页第七行第一四字『缵』,「原抄」作『赞』。查「石井本宗族谱」「井江郑氏历代人物」十三世「郑缵祖」名下有『题授参政道』语,可为左证。至同行第一五字『斥』,「原抄」作『斤』。
同页第八行第二二字『杭』,「原抄」作『抗』。
第二○页第五行第一二字『办』,「原抄」作『辨』。第七行第一一字『办』同。
同页第八行第一○字『商』,「原抄」作『商』。第一五行第一○字『商』同。
同页第一五行第一三字『宇』,「原抄」作『字』。「台湾外记」作『宇』。
第二一页第三行第四字『驺』,「原抄」作『驺』。
石井本宗族谱
石井本宗族谱序(郑芝龙撰)
第二三页第六行第三五字『戈』,「原抄」作『弋』。
同页第九行第二二字『闽』,「原抄」作『门』。后郑芝鸾「石井本宗谱序」有『述其光启间十姓从王缘光州(「原抄」作『卅』)固始入闽』及郑名山「本宗族谱序」有『夫我郑自唐光启间入闽』语,可证其误。
同页第一○行第二九字『萝』,「原抄」缺字。后郑名山序亦有『茑萝相附(「原抄」作『符』),意味投合』语,可资证补。
同页第一一行第二字『于』,「原抄」作『与』;第一○字『焉』,「原抄」作『马』。后郑名山序亦有『遂于杨子山下石井家焉』语,可证其误。
同行第一八字『具』,「原抄」作『俱』。后郑名山序亦有『今武荣山邱垄具在』语。
同行第三六字『烟』,「原抄」作『烟』。
同页第一二行第二八字『抑』,「原抄」从『木』。
第二四页第一行第一六字『固』,「原抄」作『因』。
同行第三○字『修』,「原抄」脱;据「后汉书」邓禹本传订补。
同页第四行第五字『炷』,「原抄」作『柱』。
同页第六行第五字上「原抄」缺字;是否脱一字?附此存疑。
同页第一三行第一字『世』,「原抄」脱。
石井本宗族谱序(郑芝鸾撰)
第二四页第一五行第一四字『以』,「原抄」脱。下句有『谱以联情』语,与此『史以记事』相对。
第二五页第一行第一八字『逮』,「原抄」作『递』。
同页第三行第三一字『湮』,「原抄」作『烟』。
同页第八行第一字『徙』,「原抄」作『徒』。
同页第一二行第二五字『萁』,「原抄」作『箕』。
同行第二七字『拊』,「原抄」作『■〈亻付〉』。
同页第一三行第六字『鉏』,「原抄」作『钮』。
同页第一四行第一三字『殷』,「原抄」作『■〈覀上殷下〉』。
同页第一五行第一三、一五两『述』字,「原抄」均作『逑』。
同行第二七字『州』,「原抄」作『卅』。按固始(县)属河南(省)光州。
第二六页第一行第二四~二八字『氏丝于蚁矣』语费解,疑有误。
同页第二行第一五字『蝉』,「原抄」作『禅』。
同页第六行第三字『辑』,「原抄」作『缉』。
同行第七字『展』,「原抄」作『■〈屃,衣代贝〉』。『展亲』,尽亲亲之道。
同行第一二字『黉』,「原抄」作『鲎』。
同页第九行第七字『宁』,「原抄」作『宁』。
石井祠堂联文
第二六页第一三行第一一字『宠』,「原抄」作『笼』。
第二七页第七行第一○、一一两字『万壑』,「原抄」作『壑万』。
井江祖传春冬二祀仪注
第二八页第五行第八字『祀』,「原抄」作『札』。
同页第八行第九字『筷』,「原抄」作『快』。
同页第一二行第五字『揖』,「原抄」作『楫』。
第二九页第六行第一一字『迎』,「原抄」作『送』。
石井名贤序
第二九页第一一行第一七、一八两字『周室』,似为『同安』之误,附此存疑。
同页第一三行第三一~三五字『又乌可乎哉』语,疑中有脱字。
本宗族谱序(郑名山撰)
第三○页第三行第一四、一五字两『以记』,「原抄」脱。「说明」见前。
同页第四行第一七字『逮』,「原抄」作『递』。
同页第六行第二一及二七两字『事』、『所』,「原抄」均脱。前郑芝鸾序亦有『昭穆明、祀事举,不忘其所繇生也』语,可资证补。
同页第一○行第四字『几』,「原抄」作『几』。
同行第三六字『澳』,「原抄」作『澚』。以下尚有数处同此,不一一赘。
同页第一一行第一一字『经』,「原抄」作『耕』。
同行第二四字『沃』,「原抄」作『■〈氵矢〉』。前郑芝龙序亦有『蕃滋衍沃』语。
同页第一三行第一三字『徙』,「原抄」作『徒』。
同页第一四行第二字『劝』,「原抄」作『动』。前郑芝龙序有『动我世世子孙忠孝思者也』语,似有不同。『动』乎?『劝』乎?存此求正。
第三一页第一行第五字『弁』,「原抄」作『升』。
族谱名行序
第三一页第二行第三字『名』,「原抄」作『自』。
同页第三行第七字『姓』,「原抄」作『侄』。
同行第一一字『名』,「原抄」作『多』。
同页第八行第一、二两字『十一』,「原抄」并作『土』。按石井郑氏宗谱初排名行第十一世至十六世为『曰、明、哲、实、作、则』,观下「井江郑氏历代人物」芝龙辈(十一世)字「曰□」、成功辈(十二世)字「明□」、经辈(十三世)字「哲□」、克塽辈(十四)名「实□」…………等,均相吻合,可证「原抄」『土』为『十一』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