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
除将原书装钉,现已另文咨解四库全书处查收外,所有续获各遗书并《永乐大典 考工记》六本缘由,理合恭折奏闻,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六五 寄谕浙江巡抚三宝所有鲍士恭等进到书籍办竣后仍给还各本家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大学士刘〈统勋〉字寄浙江巡抚三〈宝〉,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奉上谕:
今日三宝奏,据鲍士恭等呈称,愿以家藏旧书,上充秘府,计共一千九百余种,先缮书目进呈。已交四库全书处校勘查办矣。现今所有内府旧藏,并《永乐大典》内检出各种及外省进到之书,均分别应抄、应刊,以垂永久。无论应刊者,另须缮写付梓,其原本毋庸复留;卽应抄者,皆一律缮写装潢收贮。其本省进到钞本,大小长短不齐,与现写陈设本不能画一,留之亦属无益。或其中并有不必存者,俟编纂书目时,只须载其名,而不必留其书。所有进到各书籍,将来办竣后,仍须给还各本家自行收藏,无藉伊等恭进。将此传谕三宝,转谕鲍士恭等知之。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六六 谕内阁编四库全书荟要着于敏中王际华专司其事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一日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一日,内阁奉上谕:
朕几余懋学,典册时披,念当文治修明之会,而古今载籍未能搜罗大备,其何以裨艺林而光策府?爰命四方大吏,加意采访,汇上于朝。又以翰林院署旧藏明代《永乐大典》,其中坠简逸篇,往往而在,并勅开局编校,芟芜取腴,每多世不经见之本。而外省奏进书目,名山秘籍,亦颇裒括无遗。合之大内所储,朝绅所献,计不下万余种。自昔图书之富,于斯为盛。特诏词臣,详为勘核,厘其应刊、应抄、应存者,系以提要,辑成总目,依经史子集部分类众,命为四库全书,简皇子、大臣为总裁以董之。间取各书翻阅,有可发挥者,亲为评咏,题识简端,以次付之剞劂,使远迩流传,嘉惠来学。其应抄各种,则于云集京师士子中,择其能书者,给札分钞,共成缮本,以广兰台石渠之藏。第全书卷帙浩如烟海,将来庋弆宫庭,不啻连楹充栋,检玩为难。惟摛藻堂,向为宫中陈设书籍之所,牙签插架,原按四库编排。朕每憩此观书,取携最便。着于全书中撷其菁华,缮为《荟要》。其篇式一如全书之例,盖彼极其博,此取其精,不相妨而适相助,庶缥缃罗列,得以随时浏览,更足资好古敏求之益。着总裁于敏中、王际华专司其事。书成,卽以此旨冠于荟要首部,以代弁言。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六七 谕着照节赏年赏例赏给纪昀陆锡熊各一分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一日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一日奉旨:
四库全书处总纂官 翰林院编修纪昀、军机处郎中陆锡熊,着照懋勤殿翰林节赏年赏之例,各赏给一分。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六八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二日
河南巡抚臣何煟跪奏,为钦奉上谕事。
窃臣钦奉谕旨,购访遗书,业将先后送到书目及委员分路采访情形,恭折具奏。兹复据委员并各地方官敬宣圣训,谆切开导,各绅士无不踊跃欢欣,将家藏刻本、钞本可备采择者,陆续呈送。其已刻者,给予刷印工费,钞本则照录副本,给还本家,将原书汇送前来。
除饬委员及各府州县再加实力购访务无遗漏外,所有续据购获各书,共计三十三部。臣谨缮折恭奏,并摘开目录及著述姓氏、书中指要,另缮清单,恭呈御览,伏祈皇上圣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六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再陈续购书籍情形并开列书目呈览折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四日
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再陈续购遗书,仰祈圣鉴事。
窃照采访遗书,屡奉圣训详明。臣凛遵办理,宣播明旨,督饬各属,不必拘定省分时代,凡自汉、魏、六朝、唐、宋、辽、金、元、明及国朝人著作,但可列入经史子集名目者,务期博采兼收,多多益善。并出示各府州县明伦堂,切实晓谕,令绅士竞献所藏,以供采择。嗣据苏、松、常、镇各府州县陆续具禀,购得各书。臣俱批令就近解送苏州书局,由抚臣萨载汇核具奏。所有臣遴委敎官,给发银两,随处购买,并嘱本地读书渊博之人代为搜访各书,亦经两次奏蒙圣鉴。
兹又陆续购得古今书籍共四十种,理合缮折,会同抚臣萨载具奏,并开列书目,恭呈御览,仰恳皇上勅交四库全书总裁大臣核定饬取,卽行解送。臣仍督属实力购觅,一俟集有成数,随时开单奏进。
再,臣前此饬委扬州府借出商人马裕家各种书籍,已钦遵谕旨,将原书解还盐臣李质颖办理。合并声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宫中朱批奏折)
七○ 山东巡抚徐绩等奏采得古今书籍缮单呈览折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九日
山东巡抚臣徐绩、山东学政臣李中简跪奏,为奏闻事。
恭照钦奉谕旨,勅将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无论刊本抄本,一一汇收备采,先将书目及某人所著,并书中要旨何在,简明开载具奏。仰见皇上稽古懋勤、右文资治之至意。
臣等钦遵,饬属采访,先据各属以并无可采书籍申覆。臣等以通省之大,何至竟无可采之书,当经节次驳饬详查,并经臣等体访东省故明旧家藏书各户,及国朝仕宦名宿藏书之家,饬令细加采取,所送书籍,仍属无几。细察各属,非不认真采访,乃由藏书者观望不前。嗣蒙圣主以各省奏到书籍寥寥,或虑书中有忌讳字面,秘而不宣,特降谕旨,令兼收并蓄,卽或字义触碍,并不寻摘瑕疵。我皇上睿照如神,无微弗至。臣等钦遵,遍行晓谕,东省绅士伏读明诏,莫不踊跃欢欣,藏书日出。据各属陆续采送,并经委办书局之济南府知府夏玢、东昌府知府胡德琳督率所属各学教官,实力广为搜罗,卷帙渐充。复经该二府知府悉心采择,除寻常书籍无庸开列外,得有古今书籍一百七十二种。现已逐一抄录,将次告竣,听候行知取进。
臣等谨合词具折奏明,另缮清单,恭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七一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购得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三日
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敬陈续购遗书,仰祈圣鉴事。
窃臣遵奉谕旨,购访遗书,业将陆续访购及绅士呈献之书,共计二千七百六十六种,《永乐大典 考工记》六本,先后节经恭折奏闻在案。
伏念浙省为人文之薮,藏书本不乏人,屡奉圣训,指示周详。臣凛遵照办,宣播恩纶,广为出示。并饬行地方各官,率同晓事教官,随处购访,或借或买,仍嘱本地读书渊博之人,代为搜求。务使山村僻壤,咸各仰承德意,总期无滋扰之嫌,而遗书有尽出之日,以仰副皇上稽古勤求至意。兹又陆续购得书五百五十三种,谨开列书目,恭呈御览,伏候勑交四库全书总裁大臣核定饬取,卽行一并解送。此外,尚有各属开报购得之书,容俟解局,集有成数,随时开单具奏。
所有现已续购各书缘由,理合专折奏闻,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七二 安徽学政朱筠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献家中故籍折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六日
安徽学政臣朱筠谨奏,为购献遗书事。
臣前奉谕旨求书,曾据臣按试安徽所属闻见著录十余种,先行奏明在案。续经抚臣裴宗锡汇列臣衔,开奏所购八十二种,俱就各府县所呈送本省近人撰着。臣现在复札商抚臣,设法购访古本旧书,务期该备,又面谕诸生,令其转相咨问,果有佳书,径送学政,开局录写,给还原书,庶以仰答圣人念典勤求之至意。江南人士,应令欣然,颇有呈送略可观采者。臣于岁试讫,暂旋太平,稍为检校次第。如此办理,似较便易。卽臣行箧所携旧书,外间颇稀者,如唐开元礼许嵩《建康实录》、《韩愈集五百家注》、宋《中兴馆阁续录》、杜大圭《琬琰集》、洪适《隶释》、张敦颐《六朝事迹》、元苏天爵《名臣事实》、张铉《金陵新志》、宋范祖禹《太史集》、郭祥正《青山续集》、金赵秉文《滏水集》、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等书十余种,悉付缮写,汇入安徽所购书内,一并进呈。
又,臣自幼授书,籍隶辇下,岁时喜购旧刻逸编,积之三十年,家中间有善本。恭逢我皇上求书盛典,亦愿以蠡酌管辉,上资海日。臣自奉命来南,家中故籍,现嘱臣门人吏部主事程晋芳、礼部主事史积容两家收贮。臣程晋芳现在四库全书馆与充纂校之事。臣谨即记忆所有经史之外,宋元集部略多,凡得四十余种,开单呈览,伏祈皇上可否即以臣所开单付馆,令臣程晋芳等检取校录,其可用者附入全书,缮录进呈,俾陈册幽光,彰发轩露,臣所抱献,与有荣施。至其录讫原本及无用者,仍发交程晋芳等领收。臣谨据所知所见,不敢自秘,据实入奏,伏祈睿鉴。无任惶悚之至。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七三 寄谕浙江巡抚三宝所有范懋柱等书籍解京抄毕仍发还令其领取收藏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七日
协办大学士 尚书于<敏中>字寄浙江巡抚三<宝>,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七日奉上谕:
前经三宝奏,据鲍士恭等愿〔以〕家藏旧书上充秘府,并先缮书目进呈,曾传谕该抚以外省进到之书,大小长短不齐,留之无益,将来办竣后,仍给还各本家,自行收藏,无藉伊等恭进。今复据三宝续购遗书,开单具奏,并称天一阁后人范懋柱等,俱呈请抒诚愿献等语。该抚想尚未接奉前旨,是以复为此奏。现已明降谕旨,凡各省解到之书,抄录已竣,概令给还本家珍守。所有范懋柱等呈出各书,着三宝先行传谕伊等,将来解京抄毕,仍发回浙省,令其领取收藏。
再,该抚折内又称,范氏藏书中,有与前奏单内各书重复者破(颇)多,已经检除等语。此项检出书籍,自应先行给还。着传谕三宝,卽将检存各书,点明若干部,每部若干本,开列清单,派委妥员赍交范懋柱收领,并留心稽察,毋使承办之员从中扣留缺少,及胥吏等藉端需索。其余各家有似此者,并一体办理。将此通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军机处上谕档)
七四 谕内阁着总裁等将进到各书详核汇为总目并妥议给还遗书办法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七日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
前经降旨博访遗编,汇为四库全书,用昭石渠美备,并以嘉惠艺林。旋据江浙督抚及两淮盐政等奏到购求呈送之书,已不下四、五千种,并有称藏书家愿将所有旧书呈献者,固属踊跃奉公,尚未能深谕朕意。方今文治光昭,典籍大备,恐名山石室,储蓄尚多,用是广为搜罗,俾无遗佚,冀以阐微补阙。所有进到各书,并交总裁等,同《永乐大典》内现有各种详加核勘,分别刊钞。择其中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人心者,寿之梨枣,以广流传,余则选派誊录,汇缮成编,陈之册府。其中有俚浅讹谬者,止存书名,汇为总目,以彰右文之盛。此采择四库全书本指也。
今外省进到之书,大小短长,参差不一,既无当于编列缥缃,而业已或刻或钞,其原书又何必复留内府?且伊等将珍藏缮(善)本,应诏汇交,深可嘉尚,若因此收存不发,转使躭书明理之人,不得保其世守,于理未为公允,朕岂肯为之?所有各家进到之书,俟校办完竣日,仍行给还原献之家。但现在各省取进书已属不少,日后自必陆续加多,其如何分别标记,俾还本人,不致淆混遗失之处,着该总裁等妥议具奏。仍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七五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遵议给还遗书办法折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八日大学士臣刘统勋等谨奏:
臣等恭译谕旨,仰见我皇上表章典籍,嘉惠士林,既令四库广集羣编,仍以善本复归原璧,凡属薄海操觚之士,更无不感激欢欣。伏查盐政李质颖交馆之书已七百七十余种,现在派令纂修等分别校查。而浙省奏报之书又二千七八百种,江南所采亦不下千百种,日积日多,若不预定章程,诚恐将来归还时,难于分别。臣等酌议刊刻木记一小方,印于各书面页,填注乾隆三十八年某月、某省、督抚某、盐政某送到,某人家所藏,某书计若干本,并押以翰林院印,仍分别造档存记。将来发还之日,卽按书面木记查点明白,注明底文件,开列清单,行文各督抚等派员领回,按单给还藏书之家,取具收领存案。如有交发不明,惟该督抚是问。如此则吏胥等既无从私自扣留,而藏书家仍得全其故物,且有官印押记,为书林增一佳话,宝藏更为珍重,盖戴圣主右文公好之仁于无既矣。
是否有当,伏候训示遵行。谨奏。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八日奉旨:依议。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七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苏州书局续购书目及蒋曾罃献书折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
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再陈续购书目,仰祈圣鉴事。
窃臣凛遵谕旨,实力设法采访遗书,业将先后购得书籍,开列目录,三次奏进在案。
今臣督属广为搜罗,并于传是楼、述古堂旧藏书目内摘出所佚之书,另开目录,分饬委员及山塘书贾到处踪觅收买。仍宣播明旨,剀切晓谕,俾令藏书之家,争先呈献。除江宁续购书籍,由督臣汇核会奏外,所有苏州书局续又购到遗书共一百三种,理合会同督臣高晋,缮折具奏,并开列书目,恭呈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