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修四库全书档案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臣等遵旨寄信高晋,询问徐干学等家有无收藏《永乐大典》,因高士奇籍隶浙江,并拟写寄知三宝。又臣等面奉谕旨,并及原任大学士蒋廷锡,适侍郎蒋赐棨在此奏事,臣等卽面为告知。据称:卽寄信回家问明,如有收存,卽行恭缴等语。合并声明。谨奏。
(军机处上谕档)

三八 护理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呈续收书目清单及宋荦之孙呈缴家藏抄本旧书折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护理浙江巡抚 布政使臣王亶望跪奏,为续收遗书,恭折奏闻事。
  钦蒙谕旨,采访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经前抚臣熊学鹏将设局办理章程,并先购得书五十六种,开列目录,恭折具奏在案。
  伏念购觅遗书,实圣世稽古右文巨典,况浙江素称人文之薮,或名儒硕彦传有遗编,或巨室故家藏多秘本,欣闻明诏,涣布欢洽,儒林咸思踊跃进呈,仰供石渠之选。臣叠奉督抚二臣指示,饬属实力搜罗。学臣王杰又于按试各郡之时,宣布皇上念典旁求至意,悉心搜访。今据各属陆续呈送到局,细加选取,又得五十一种。谨缮书目清单,恭呈御览。
  又据淳安县知县宋瑞金禀称:有携带任所家藏抄本旧书九种,际兹盛典,敬谨呈送备进。臣查宋瑞金系原任吏部尚书宋荦之孙,奉天府尹宋筠之子,家本藏书,检阅各种,多有照依宋本影写者,字画甚为端楷。如蒙采择,伏候命下,即将原书恭进。
  为此,缮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三九 谕着福隆安派员经理四库全书处人员饭食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奉旨:
  现在查办四库全书之翰林官等,着照武英殿修书处之例,给与饭食。卽交福隆安派员经理。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四○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目录清单折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十七日
  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福建学政臣汪新谨奏,为钦奉上谕事。
  窃照案准礼部咨,钦奉上谕,采访遗书。臣等当即钦遵,率属善为搜罗,并于省城公所设立书局,遴请通儒,逐一校阅,分别去取。业将办理缘由同已购书集,开列清单,恭折具奏在案。
  臣等仍时加饬催所属,设法访求。凡藏书之家,咸颂圣主稽古右文之诏,靡不踊跃争先,陆续呈送前来。除琐碎无当者,遵旨毋庸采取外,所有现在续购堪用书集,谨再开列清单,合词恭折奏闻,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四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遵旨查访《永乐大典》佚本情形折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钦奉上谕事。
  窃臣接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奉上谕:近因访求载籍,以翰林院所贮之《永乐大典》内多有人未经见之书,派员查核,约缺一千余本,较原书少什之一,不知何时散佚。闻此书当时在内阁收存时,卽有遗失,似系康熙年间开馆修书总裁官等取出查阅,未经缴回。彼时如徐干学、王鸿绪、高士奇等皆在书局最久,其家或尚有存留此书剩本,亦未可定。着高晋、三宝札知各本籍地方官,令向各家访问。倘果有其书,无论本数多寡,卽为缴出送京。并谕以此书虽系官物,然在当时原无稽核,偶尔取携翻阅,无意收存,本无关碍。此时亦并不追究从前遗失之故,惟是藏书家留此残编剩帙,实为无用之储,若归之中秘,裒辑完全,颇有裨于四库。用是广为谘访,令其家不必惊惶。又或此书别经流播,因而散落人间,以及书贾坊林视为前朝旧书,转相售易,亦属事理所有,并着高晋等留心体访,如见有此书,卽官为收买缴送。但须谕有司不动声色,善为搜求,断不可假手吏胥,致令藉端滋扰。将此遇奏事之便,传谕知之。此并非特交查办事件,祇须随便覆奏。钦此。遵旨寄信到臣。臣钦承之下,仰见我皇上万几兢业,弥勤典学之功,四库精研,益溥观文之化,虽载籍已征其完备,而陈编不废夫搜罗,乃犹以体访不得其宜,转致惊惶滋扰,勅令不动声色,善为搜求,睿虑周详,无微不至。
  臣遵查徐干学籍隶江苏昆山县,闻其后裔虽已式微,尚有读书之人。王鸿绪籍隶江苏华亭县,其曾孙原任礼科给事中王显曾,现在告病回籍。是此书之有无,可以一询而知。当卽札饬苏州布政使增福,转饬苏州府知府孔传炣、松江府知府韩锡胙,各亲至其家,宣布圣意,善为传谕,使其家不必惊惶,悉心检查,如有此书,无论本数多寡,卽为缴出。第恐此书别经流播,散落人间,或书贾坊林转相售易,一时未能卽得,更应恪遵上谕,广为谘访,给价收买。复经臣遴委办事勤慎之常州府学训导孙凤鸣,给发银两,令其在于扬州、苏州收买旧书各铺,访求购觅。并传谕藏书之家,俾知留此残编剩帙,实为无用之储,理应速行缴出,将来得见圣世,订正全书,共深庆幸。并饬地方官不许假手胥吏,致滋扰累,有干参究。一俟购得此书,不拘本数,卽行敬谨呈缴,以仰副圣主稽古右文、表章典策之至意。
  所有臣遵旨办理缘由,适有奏事之便,理合先行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宫中朱批奏折)

四二 谕内阁陆蓉等有愿効力者准其在四库全书处誊录上行走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
  此次考列二等之陆蓉等十四名内,有愿在办理四库全书处効力者,准其在誊录上行走。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四三 谕内阁传令各督抚予限半年迅速购访遗书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内阁奉上谕:
  前经降旨,令各该督抚等访求遗书,汇登册府。近允廷臣所议,以翰林院旧藏《永乐大典》,详加别择校勘,其世不经见之书,多至三四百种,将择其醇备者付梓流传,余亦录存汇辑,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统按经史子集编定目录,命为四库全书。俾古今图籍,荟萃无遗,永昭艺林盛轨。乃各省奏到书单寥寥无几,且不过近人解经、论学、诗文私集数种,聊以塞白。其实系唐宋以来名家著作,或旧版仅存,或副稿略具,卓然可传者,竟不概见。当此文治光昭之日,名山藏弆,何可使之隐而弗彰!此必督抚等视为具文,地方官亦第奉行故事,所谓上以实求,而下以名应,殊未体朕殷殷谘访之意。且此事并非难办,尚尔率略若此,其它尚可问乎?况初次降旨时,惟恐有司办理不善,藉端扰累,曾谕令凡民间所有藏书,无论刻本、写本,皆官为借抄,仍将原本给还。揆之事理人情,并无阻碍,何观望不前,一至于此!必系督抚等因遗编著述,非出一人,疑其中或有违背忌讳字面,恐涉手干碍,预存宁略毋滥之见,藏书家因而窥其意指,一切秘而不宣。甚无谓也!文人著书立说,各抒所长,或传闻异辞,或纪载失实,固所不免。果其略有可观,原不妨兼收并蓄。卽或字义触碍,如南北史之互相诋毁,此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又何必过于畏首畏尾耶!朕办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于天下,岂有下诏访求遗籍,顾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乎?若此番明切宣谕后,仍似从前疑畏,不肯将所藏书名开报,听地方官购借,将来或别有破露违碍之书,则是其人有意隐匿收存,其取戾转不小矣!且江浙诸大省,著名藏书之家,指不胜屈,卽或其家散佚,仍不过转落人手。闻之苏湖间书贾书船,皆能知其底里,更无难于物色。督抚等果实力访觅,何虑终湮?惟当严饬地方官,勿假手吏胥,藉名滋扰,众人自无不踊跃乐从。卽有收藏吝惜之人,泥于借书一痴俗说,此在朋友则然,今明旨征求,借后仍还故物,于彼毫无所损,又岂可独抱秘文,不欲公之同好乎!
  再,各省聚书最富者,原不尽皆本地人之撰着,祇论其书有可采,更不必计及非其地产,则搜辑之途更宽,方不致多有遗逸。着再传谕各督抚等,予以半年之限,卽遵朕旨,实力速为妥办。俟得有若干部,即陆续奏报,不必先行检阅。若再似从前之因循搪塞,惟该督抚是问。将此一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四四 谕内阁着英廉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官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内阁奉上谕:
英廉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官。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四五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于江浙迅速购访遗书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
  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大学士兼管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萨〈载〉、浙江巡抚三〈宝〉,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奉上谕:
  昨以各省采访遗书,奏到者甚属寥寥,已明降谕旨,详切晓示,予以半年之限,令各督抚等作速妥办矣。遗籍珍藏,固随地俱有,而江浙人文渊薮,其流传较别省更多,果能切实搜寻,自无不渐臻美备。闻东南从前藏书最富之家,如昆山徐氏之传是楼,常熟钱氏之述古堂,嘉兴项氏之天籁阁、朱氏之曝书亭,杭州赵氏之小山堂,宁波万(范)氏之天一阁,皆其著名者,余亦指不胜屈。并有原藏书目,至今尚为人传录者,卽其子孙不能保守,而辗转流播,仍为他姓所有。第须寻原竟委,自不至湮没人间。纵或散落他方,为之随处踪求,亦不难于荟萃。又闻苏州有一种贾客,惟事收卖旧书,如山塘开铺之金姓者,乃专门世业,于古书存佚原委,颇能谙悉。又湖州向多贾客书船,平时在各处州县兑卖书籍,与藏书家往来最熟。其于某氏旧有某书,曾购某本,问之无不深知。如能向此等人善为咨询,详加物色,因而四处借抄,仍将原书迅速发还,谅无不踊跃从事。
  至书中卽有忌讳字面,并无妨碍,现降谕旨甚明。即使将来进到时,其中或有诞妄字句,不应留以疑惑后学者,亦不过将书毁弃,转谕其家不必收存,与藏书之人并无干涉,必不肯因此加罪。至督抚等经手汇送,更无关碍,又何所用其疑畏乎?朕平日办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于天下,高晋等尤所深知。而其所隶州郡,藏书什倍于别省,征访之事,更当向其责成。
  着将此专交高晋、萨载、三宝,务卽恪遵朕旨,实力购觅,并当举一反三,迅速设法妥办,以副朕殷殷伫望之意。如有觅得之书,卽行陆续录送,毋庸先行检阅,致稽时日。将此由四百里传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军机处上谕档)

四六 内务府总管英廉奏谢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片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三十日
  奴才英廉谨奏,为恭谢天恩事。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由内阁抄出奉上谕:英廉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官。钦此。伏念皇上修辑四库全书,网罗百代,笼罩古今,其书为千载未有之奇编,其事乃百僚莫遘之荣遇。奴才庸陋空疎,毫无知识,幸当右文之盛际,得厕编辑之清班,荣幸实为逾分,惭惶愈觉难胜。为此,恭谢天恩,伏冀圣鉴。谨奏。等因。缮片于三月三十日具奏。
  奉旨:知道了。钦此。
(内务府奏销档)

四七 谕军机大臣着李质颖查访淮阳马姓等家藏书借抄呈进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初三日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初三日奉上谕:
  前允廷臣所议,查校《永乐大典》,选择付刊,并令将各省采送书籍及武英殿旧有官版各书,一并汇合厘次,分别经史子集,编叙目录,命为四库全书,用昭册府大全。而各省奏到书单,甚属寥寥,因明降谕旨,令各该督抚善为访求,毋得少有避忌,予以半年之限,迅速办理、并以藏书之家,江浙为尤盛,因专交高晋、萨载、三宝就所属地方,设法访问,借抄汇送,仍向书贾书船,广事咨询,妥协搜求,以期渐臻美备。
  至淮扬系东南都会,闻商人中颇有购觅古书善本弆藏者,而马姓家蓄书更富,凡唐宋时秘册遗文,多能裒辑存贮,其中宜有可观,若能设法借抄副本呈送,于四库所储,实有裨益。李质颖系翰林出身,于典籍气味尚近,且现为盐政,查办尤易为力。止须派总商内晓事之人,如江广达等,令其因亲及友,广为访借,不必假手吏胥,更可不致滋扰。着传谕李质颖,卽遵旨妥办,查访藏书内流传已少及现在并未通行各书,向其家借出,缮录副本呈送,其原书速行给还。仍将应抄书目先行奏闻,其书卽速抄出,陆续呈进,务期裒集精良,多多益善。将此由三百里传谕该盐政知之。钦此。
  军机大臣遵旨传谕两淮盐政李质颖。
(军机处上谕档)

四八 谕着刘统勋等为四库全书处正总裁张若溎等为副总裁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十一日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十一日奉上谕:
  现在办理四库全书,卷册浩繁,必须多派大臣董司其事。刘统勋、刘纶、于敏中、福隆安、王际华、裘曰修,俱着为正总裁。英廉、庆桂外,并添派张若溎、曹秀先、李友棠为副总裁。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四九 办理四库全书处奏遵旨酌议排纂四库全书应行事宜折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十一日@
  办理四库全书处为奏明办理事。
  臣等遵旨排纂四库全书,仰蒙皇上指示,令将《永乐大典》内原载旧本酌录付刊,仍将内府所储、外省所采以及武英殿官刻诸书,一并汇齐缮写,编成四库,垂示无穷。仰见我皇上稽古右文、嘉惠万世之至意,典册崇重为前古所未有。臣等蒙恩,获预斯役,荣幸无比,所有应行各事宜,谨公同悉心酌议,条具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