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又议覆礼科给事中毕谊条陈科场事宜。一、内帘执事官。不必回避者。同姓无服。及郎舅中表姻亲。至有服之翁壻甥舅。应概令回避。外场执事官。与专司文字不同。族人姻亲。无庸回避。一、春秋合题。强为牵合。无当经义。请行停止。一、乡会策题。反覆议论。适供士子摭拾。请归简要。一、场后编造匿名歌谣。最为不法。请申严禁。均应如所请。从之。
○己巳。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履亲王、諴亲王、和亲王、办理雍和宫事务。原系尚书职掌。所有罚俸之案。俱照尚书品级罚俸。
○又谕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上年甘肃所属固原环县等处。收成歉薄。穷民乏食。乃朕所知者。已降旨切谕该督抚。加意筹画。赈恤抚绥。今又闻得甘州、凉州、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宁夏、西安、等府。雍正十二年十三年收成俱歉。且有牛疫之厄。米麦之价。较昔昂贵。百姓艰窘。此朕得之访闻者。该督抚并未奏闻。尔等可作字询问查郎阿、刘于义、硕色、许容、并令其速议作何赈恤之法。一面办理。一面奏闻。朕刻刻以爱养天下百姓为心。而秦省之民。急公趋事。勤劳可悯。尤朕所格外系念者。该督抚毋得膜视负朕委任。
○封理密亲王允礽之。子弘<?日为>、孙永璥、为辅国公。各予房一所。
○礼部奏、八旗满教习。例用通晓繙译举贡生员。其人品可观。训课有术者甚少。请将八旗废员。及告退笔帖式。并从前效力军前。年老有疾之员有精于国语。可为师法者一、并考试录用。年满分别加衔。以示奖励。从之。
○直隶总河刘勷、副总河定柱奏、永定河东沽港上年堵筑之处。漫溢二十四丈。上以刘勷到任未久可原。定柱下部察议。寻议、鑴职留任。从之。
○召署盛京工部侍郎七克新回京。调工部右侍郎奚德慎、为盛京工部侍郎。
○以松江提督补熙、署理漕运总督。
○以两淮盐运使尹会一、署理两淮盐政。仍兼管运使事。
○庚午。以礼部侍郎励宗万为会试知贡举。大学士鄂尔泰、朱轼、为正考官。吏部左侍郎邵基、刑部右侍郎张廷瑑、为副考官。
○户部议覆长芦巡盐御史三保疏称、上年东运引目。已照额行销。各商情愿多运。请增引五万道。收贮运库。俟有不敷卖销之州县。给商行运。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张家口监督塞尔登疏称、宣化府门税。原恐张家口、居庸关、或有走漏而设。所收税课。多系小民零星日用。请将口盐归张家口徵收。其余肩挑背负。概予豁免应如所请。从之。
○理藩院议、丹津多尔济等、请将协理台吉逊都布本管佐领。作为扎萨克。铸给满蒙北路左翼中左都统扎萨克印信。应如所请。从之。
○朝鲜国王李昑、奉到世宗宪皇帝遗诏。奉表称慰。又表谢护送难民徐厚丁等回国恩。俱报闻。
○予赠礼部尚书蔡世远、祭如例。谥文勤。
○辛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遣官祭关帝庙。
○调原任浙江巡抚黄叔琳。直隶按察使浦文焯。云南按察使江芑。河东运使杨梦炎。直隶顺德府知府陈法。江苏常州府知府魏化麟。湖北武昌府知府张淑郿。江苏徐州府河务同知郭兆梦。安徽亳州知州陈庆门。江西奉新县知县童希睿。赴部引见。
○吏部奏、本年行取知县。定例但取正途出身之俸满无参罚者。上年王大臣议定。各督抚行取。不必拘定食俸深浅。其才能出众之员。亦准保举。今请两项人员兼用。令督抚大省各保三员。中省二员。小省一员。送部引见。从之。
○又议覆陕西巡抚硕色疏请、改榆林府所属靖边、定边、二县。隶延安府辖。改直隶葮州为属州。并所属神木、府谷、二县。隶榆林府辖。其原隶葭州之吴堡县。改隶直隶绥德州辖。均应如所请。从之。
○赏留已革銮仪卫整仪尉宝德、一等男世职。
○以太仆寺少卿德尔敏、为太仆寺卿。
○署川陕总督刘于义参奏河州镇总兵张豹、贪暴不职。降旨革职。
○壬申。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上年恩诏。凡民人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八十以上者。给与八品顶带以荣其身。朕思直省生监中。有年登耄耋者。祇以名列胶庠转未得邀恩锡。于引年尚齿之典。尚为未备。著通行内外直省。凡属生监年七十以上者。优免一丁。年八十以上者。给与八品顶带。
○又谕、良乡县密迩京师。其城垣久未修理。不足以肃观瞻。著该督李卫、遴选贤员。料估奏闻。即行兴修。其工费若干。于存公项内动支。如不敷用。即于正项钱粮内补足。准其报销。
○又谕、闻山西霍州中镇庙殿宇。年久未修。渐就倾圯。著该抚委员确估修葺。以妥神灵。
○封庄亲王允禄之子弘普、为贝子。
○吏部题奏、江苏患病休致翰林院编修鲍开。请援恩诏起复供职。得旨允行。
○户部议覆山西布政使王謩疏称、州县交代之际。每于买补出粜仓粮。互相推诿。雍正九年。户部定有协同买补之例。州县官员。因是不肯多粜。有碍民食。请嗣后于实无卖多报少之员。仍责令新任接收买补。应如所请。从之。
○署镶红旗汉军都统平郡王福彭、议覆都统公丰盛额奏请、各旗闲散幼丁。其并无产业。家中亦无马甲、拜唐阿之人。年逾十岁者。令该管之参佐领等。切实保送。补为养育兵。应如所请。从之。
○癸酉。春分、朝日于东郊。遣显亲王衍潢、恭代行礼。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治道贵乎得中。矫枉不可过正。前已屡降谕旨。训迪廷臣。近见八旗办事情形。及诸臣条奏事件。尚有未合大公至正者。如八旗事务。头绪繁多。章程不一。朕是以略加斟酌。去其繁冗。俾从简易。而都统副都统等、竟于会议之时。多不到班。更有乾清门奏事亦不到者。且有交办事件。迟至一年半年而后议奏者。有朕面询所奏之事情节。而茫然不能应对者。如此、则日渐废弛。鲜能振作。岂朕料理旗务之本意乎。又如诸臣条陈关税者甚多。而皆未得其枢要。夫钞关之弊。如额外巧取。违例横徵。奸胥猾吏。多般需索。自当严行禁止。违者重治其罪。故乡村落地税。苛累细民。已经特谕革除。若将关税正项。概行议减。不过官吏中饱。上有损于国课。而下无益于商民。乃事理之显然可见者。又如有请除学校烦苛之弊。欲更成例者。在国家养育人才。士子原当优恤。倘学臣等约束规条。过于严厉。俾多士有束缚之苦。而无优游之乐。固不可行。若一味宽纵。不绳以礼法。则荡检踰闲。如前明之绅衿。武断乡曲。凌虐庶民。贻害于风俗人心。而本身亦罹法网。岂国家优待士人之道乎。其他矫枉过正。与此相类者。不一而足。是皆狃于一偏。而不知其流弊者也。大抵皇祖圣祖仁皇帝时。久道化成。与民休息。而臣下奉行不善。多有宽纵之弊。皇考世宗宪皇帝。整顿积习。仁育而兼义正。臣下奉行不善。又多有严峻之弊。朕缵承统绪。继述谟烈。惟日孜孜。正欲明作有功。以几惇大成裕之治。近觇诸臣奉行。渐有错会朕旨。而趋于怠弛之意。朕滋惧焉。天下之事。有一利、必有一害。凡人之情。有所矫、必有所偏。是以中道最难。先儒谓子莫所执、乃杨墨之中。非义理之中也。必如古圣帝明王。随时随事。以义理为权衡而得其中。乃可以类万物之情。成天下之务。故宽非纵弛之谓。严非刻薄之谓。朕恶刻薄之有害于民生。亦恶纵弛之有妨于国事。尔诸臣尚其深自省察。交相劝勉。屏绝揣摩迎合之私心。庶几无旷厥职。而实有补于政教。戒之慎之。
○礼部奏册立皇后典礼。得旨、著遵前旨。于二十七月后举行。
○甲戌。遣官祭先医之神。
○遣官祭昭忠祠。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礼部奏请二月十三日御门听政。朕思百日之后。虽阅两月。位皇考梓宫。现在雍和宫。朕即御门听政。心实不忍。可俟梓宫奉移山陵后。再行请旨。
○定江南佐杂养廉。谕曰、闻江南佐杂等官。向来未议养廉。该省事务繁多。差遣络绎。倍于他省。微员俸少力薄。未免衣食艰难。查江苏有不充饷之盐规银两。安徽司库。有存公耗羡银两。著总督赵宏恩、巡抚顾琮、赵国麟、公同查核。仿照江西湖广之例。酌定数目。每年赏给以为养廉示朕体恤微员之至意。
○遣准噶尔来使吹纳木喀起程。召入乾清宫。谕曰、此次尔等来时。朕未曾派出大员。与尔等议定疆界者。非朕不受尔等请和。意欲兴戎也。以尔台吉噶尔丹策凌、未能遵奉皇考谕旨。酌定疆界。且又假词陈请。朕虽派员定议。亦属无益。况疆界一事。尔等岂可专主。是以未经定议。将谕旨命尔等赍回。噶尔丹策凌、又奏请遣使。先是皇考轸念黄教众生。曾经遣使。尔等并未遵奉定界。今朕遣使何益。噶尔丹策凌、诚能遵奉皇考谕旨。酌定疆界具奏。即一言足以蒇事。不然。虽往返遣使何为且定界之事。不过从尔所请。于我天朝无涉。朕惟仰体皇考圣心。阐发黄教。安养众生。断无与尔兴戎用兵之事。今将官兵彻回。各归本处。惟少留弁兵以卫疆圉。想尔等亦有所闻。此等守卫疆圉之兵。无论与尔和好与否。防守地方。在所必设。朕为大君。既经降旨。断无复改之理。谕旨内俱经备载。噶尔丹策凌接奉此旨。诚能遵奉皇考谕旨。留意黄教众生。酌定疆界。遣使具奏。抑或遵照谕旨指示。止以喀尔喀游牧。不过哲尔格西喇呼鲁苏一事为请。亦属可行。朕自降旨指示。尔使臣惟思玉成此事。始属有益。亦不致徒劳往返。朕两次所降谕旨。尔须谨记。俟去时谕噶尔丹策凌。当思久远之策。勿顾目前小利。噶尔丹策凌、系一部落为首台吉。岂不知此。且尔等激朕兴师。不过希图小利耳。今不出师。祇守内地边疆。尔等何利之有。总之和则于尔有利。否则于尔无利。此皆事之显然者。将此晓谕噶尔丹策凌、一切利害。详细酌定。
○户部遵旨议覆都察院左都御史孙嘉淦、山西巡抚觉罗石麟奏称、平蒲解绛等处。地窄人稠。向赖陕省商贩。小民不致艰食。自西陲军兴。陕省禁籴。加以上年歉收。粮价日长。今大兵已彻。军需自少。请敕下陕西抚臣。停其禁籴。俾晋属民食有资。应如所请。又议山西巡抚觉罗石麟奏请、于平蒲解绛等处。开仓借粜。以济民食亦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礼部议奏、崇庆皇太后曾祖父额宜腾。祖父吴禄。俱追封为一等公。妻俱追封为公妻一品夫人。应照例致祭。立碑修墓从之。
○河南学政邹升恒奏、直隶陕州、并所属灵阌二县生童。以赴河南府考试不便。情愿捐资、于陕州建立考棚。每年修费。请于该州县养廉公费动用。下部议行。
○以鸿胪寺少卿晏斯盛、为安徽布政使。
○乙亥。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教陵。
○谕内阁、大学士张廷玉处。有写字监生吴自高。缮写奏摺多年。为人慎密。朕所素知。查翰林院有待诏二缺。因不得能书之人。久悬未补。著将吴自高补授一缺。令其照旧缮写效力。
○又谕、八旗大臣。有教育旗人之责。本应将该管官兵。不时教训。令各循分守法。不得滋事。近闻八旗人等。每遇年节。有在街市纵酒妄为者。此皆由八旗大臣等。平时并不留心教管。遇此不肖之徒。又不拏获惩治。肆意妄为。成何体统。著交八旗大臣、如何严查管束之处。详议具奏。寻议、嗣后旗人。有纵酒骚扰街市者。令堆拨官弁。就近拏送。官、则查参交部治罪。兵丁、则就其情由轻重。分别惩治。从之。
○户部议覆湖南巡抚钟保疏称、黔苗滋事以来。辰州商少粮贵。请发常平仓谷。并拨运截漕项下余存二耗米。里纳加一耗米。减价平粜。乾州向无积贮。请拨粜桃源县仓谷二千石。应如所请。其里纳加一耗米。先经该抚请定价折银充饷。应于彼案查明报部再议。从之。
○广东广韶学政王丕烈疏请、裁惠州府学文武童生进额各三名。归新隶嘉应州之兴宁、长乐、二县。裁潮州府学文武童生进额各二名。归新隶嘉应州之平远、镇平、二县。统拨州学。裁潮州府学武童进额二名。拨归嘉应州。裁广州府学文童进额一名。拨归直隶连州。下部议行。
○丙子。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户部议拨浙江省雍正十三年分地丁银十万八千八百余两。从原任贵州巡抚元展成请。解往黔省。为新募兵丁粮饷。并制造器械之用。得旨、依议速行。
○予前任福建总督范承谟、入祀浙省贤良祠。
○丁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人臣陈奏事件。理宜慎密。若有参劾。既非露章而用密摺。尤不当漏洩于外。以自作威福。前给事中曹一士纠参王士俊。用密摺封奏。朕念君不密则失臣之义。未尝向一人谕及。乃数日之后。外间已共相传播。若非曹一士自向人言。则众人何从而知之。似此轻浮躁妄。自取过愆。深负朕求言之意。著交该部察议。以为密奏而漏言之戒。此正所以教勉诸臣。而非以阻塞言路也。可一并晓谕知之。寻部议、降三级、抵销一级。仍降二级调用。得旨、著照部议所降之级。从宽留任。
○又谕、仲春以来。农事方兴。雨雪时降。麦秋有望。殊属可喜。但群士入闱。衣履未免沾溅。在群士学古入官。上焉者可服在大僚。其次亦将膺民社之寄。自当以天下之乐为乐不以沾溅为苦。而朕心不免轸念。著即发库帑。各赐白金三两。为修整衣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