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
旨寄穆图善刘铭传张佩纶等设法御敌不为遥制电
旨:『穆图善等连次电报均悉。基隆炮台被占,刘铭传夙娴兵事,是否到台未久,布置尚疏?抑系另有出奇制胜之策,如何接仗失事?电内执觚,是否基隆?着穆图善等探明详细情形电奏;一面设法传旨令刘铭传督军竭力攻复,以杜凶锋。刻下战局已成,船厂即由张佩纶等设法,不为遥制』。(六月二十日)
总署致法使阳为会商阴谋据地商民损失惟贵国是问照会
为照会事。
本月十八日本爵照覆贵署大臣,将两国现办事件及请美国调处之益,开诚详告;照请贵署大臣转告巴大臣在案。
昨忽接南洋曾大臣转准巴大臣照称:『中国未允调停,我国不得不照闰五月二十日哀的美敦书之语,自取押款。本国水师孤提督已奉命取守基隆炮台,作为质押。惟大清国若愿我国早日将该处交还,但能照法国前此所请各节立即照允,我国仍愿始终格外廉让。福州暂时不变;现拟向中国索赔不过法银八十兆佛郎,分十期交清』等语。本爵接阅,大为骇诧。查本月十二日巴大臣照会曾大臣,请以两国会同将一切不洽之处调处妥善等语;本月十三日谢署大臣照会本衙门,亦有「两国仍敦辑睦,法国所索之数,中国酌减若干,我国断不拒绝;总愿中国全权大臣酌定」各等因。当经本署照覆,现请美国调处又在案。本月十六日,准贵署大臣照称「请人调停一节,似难允准」,而并未将不允他人调停、即须攫取基隆相告;即前次巴大臣暨贵署大臣照会亦系两国妥商,并无遽行动兵之词。即巴大臣恪守哀的美敦书之意,其时不待会商、遽取押款,贵国尚不失大国之体;乃竟一面照请会商、一面攫取基隆,中外无此办法。查泰西各国兵争索款,事所常有;断无阳为会商、阴谋据地之事。孤提督所办,不过为八十兆佛郎或船煤缺乏之故;未知孤提督此举,巴大臣曾否预谋?孤提督所奉贵国何月日之命?均望贵署大臣转询巴大自见覆!是否巴大臣亦以一面会商、一面据地索八十兆佛郎为正办?本署即照会各国驻京大臣公论,并电致李大臣遍请有约各国驻巴黎大臣将法国一面会商、一面据地情形公同评论;法国应否如此办法?中国应否照办?庶「万国公法」不因贵国此举而致破坏。若各国另有如何公平持论之处,中国亦可照办。此外中、法交涉之事,仍当另行详议。总之,贵国不待会商遽开兵衅、又不先示战期,以致中国兵士不及自救;基隆虽据,究损贵国声名、无伤中国体面。万一推此意以扰及通商各口仍不先行知照,则各口华洋商民所损房产、货财,自应惟贵国是问:合并声明。务望贵署大臣将文内各节及贵署大臣、巴大臣所来照会寻绎终始,见覆本衙门为荷。须至照会者。(六月二十日)
总署致美使法国甫经回复不允调处即取基隆无以对贵国照会
为照会事。
查中、法龃龉一案,中国照约请贵国调处并知照法国大臣在案。嗣准法国大臣照覆,不允他人调处;贵国何参赞亦面称接准电复,法国不允。此外,均无他说。顷接南洋大臣照录法国巴大臣照会,内有「法兵巴取基隆炮台」等语。如果贵国接到法国不允调处之信提及此事,不转告知中国,想贵大臣素敦睦谊,必不出此。如法国并未以取基隆之意告知贵国,甫经回复不允调处,即有此举;是法国无以对中国,并无以对贵国。除将上月二十七日以后来往文件、电报刷印照会各国大臣并照会贵大臣外,为此照会。须至照会者。(六月二十日)
总署致各国公使偿款正在会商法辄攫基隆请秉公评论照会
为照会事。
查中、法龃龉一案,曾将两国来往照会各件于上月二十七日照会贵大臣、贵署大臣在案;续经照请美国照约调处,亦经面告各国大臣。查调处本系巴黎期约办法,中国极愿以此法了此案也。本月十六日,准谢署大臣照称:『请人调停一节,似难允准』;又经本署推诚告以美国调处之益,并照请妥商办法,于十八日照覆去后。乃十九日准南洋曾大臣转准巴大臣照会,法国取守基隆等情;阅之诧异。查巴大臣本月十二日照会、谢署大臣本月十三日照会,均愿两国妥商;即谢署大臣十六日照覆,亦但言不允他人调停,并无发此照会后即动兵攫取基隆之语。兹乃一面会商、一面据地,恐泰西各国无此办法。查巴大臣照称,不过欲索八十兆佛郎;竟不待商定,又不先告中国及各国战期。设推此意以扰及通商各口,则华洋各商财产,中国亦猝难保护,一切应惟法国是问。惟法国此次据地正在会商未定之际,而又索此巨款;法国应否如此办理?中国应否照办?尚望贵大臣、贵署大臣秉公评论!或另有公平办法,均惟贵大臣、贵署大臣查核定断。相应将上月二十七日以后往来文件电报刷印,照会贵大臣、贵署大臣查阅可也。须至照会者。(六月二十日)
贺璧理来总署言接赫德电法人谓如增赔款即退还基隆语录(二件)
六月十九日两点钟,贺璧理来署,章京董世延接见;寒暄毕,贺云:『昨又接赫总税司来电,内称法国之事,因议院诸人均信福禄诺续约三条之说为真,佥谓中国违约,是以张此大口向中国索偿;现在张口不能合口,只要中国与以下台地步,便可了事』。问以如何为下台之法?贺云:『前拟给银四百万两,惟恐有伤国体;现拟作为谅山士卒抚恤银两,由曾大臣与巴大臣彼此用照会声明,将来不入条约之内,中国似可照允。将来各口税饷,有二年工夫便可收回。若用起兵来,所伤实多;不如就此完案为妥』。答以候回堂再酌。贺云:『贵衙门闻基隆之事否』?问以尔有何信息?贺云:『今晨闻基隆炮台已失,法国并未伤一人』。答以想系基隆炮小之故。贺云:『台上有六吨大炮六尊,亦不为小』。问以法国何以未伤一人?贺云:『我在该处做过税务司,颇晓该处形势。缘基隆海河形势湾环,与沪尾相对,炮台筑于河西北岸。若失和以后,洋船由海河直入,便可对面轰击。今未经失和,法国兵船任便游弋,绕至炮台后面。炮台有前洞、无后洞,若法人将炮悬至桅上,在后面旁面攻打,炮台不能还击;故未伤一人也。现在闽省情形,人情汹惧;黄金每两值银四十八两。城外盗贼蜂起,凡有搬家者立被劫夺:此不可不虑也』。问以总税务司此信在失基隆以前抑以后?贺云:『此昨日之信;失基隆,我今早纔知』。告以我将尔所说各节,逐层回堂,再候回音。贺唯唯,旋辞去。(六月二十日)
十九日晚间十一点钟,贺璧理来署,章京成章、孔庆辅接见。贺云:『顷接总税务司来电,甚为紧要。今日午后自上海来的内称:基隆现被法人轰毁炮台,占据煤矿;总税务司面见法国巴使,据云「前议四百万恤款,中国不允;现在情形不同,改恤款为边界经费,加至一千万两。如中国立刻允准,仍分十年清还,每年一百万两,仍可了结;基隆亦即退还中国,法不占据。如不肯允,定要轰夺船厂并福州省,再驶船北来索款。到那时候,台湾地方即归法国,是不退还的了」云云。据总税务司看来,不如趁此了结为妥。祈早为定一办法,电知遵办;不可再迟误事』。答以当回堂酌办。贺辞去。(六月二十日)
闽海疆会办张佩纶等奏厦门布防情形片
张佩纶等片:
再,臣佩纶本拟巡阅台、厦;臣璟原奏厦门有事,拟进驻泉州。现在敌势趋重福州,臣等自应专力省防;惟厦门为闽省藩篱、台湾管钥,亦宜兼筹并顾,以副宸廑。水师提督彭楚汉系杨岳斌旧部,威望素着;应即责成统率各营,严密布置。前温州镇总兵吴鸿源籍隶同安,熟悉地方情形;该处健壮,多为所用。已嘱该提臣与之遇事商榷,冀资臂助。谨奏。
光绪十年六月二十一日,奉旨:『知道了』。
——以上见原书卷四十三。
总署致曾国荃促赫德回京电
基隆已被据,促赫德回京面商要事。(六月二十一日)
总署致曾国荃优待巨富广招练勇防台电
八斗煤井万勿为法据;台北林姓巨富银榖多积,希格外优奖,劝其慨捐以济军用,不可弃以资敌。台岛孤悬,外援不便;急设法广招团勇,练习成军。闻法往越南载陆军来台,宜严备;即速电省三。(六月二十一日)
总署与美国参赞何天爵问答语录
六月二十日三点半钟,美国参赞何天爵来署,周家楣、陈兰彬率同章京接见。何云:『适接福州、上海各一电报,译未清楚;是以来迟』。问:『电报所说何话』?何云:福建电报,有「法国兵事,大碍美国商务」等语』。问以贵国调处,法国不听是何意见?何云:『外部电报但说「法国不准」云云,未甚详悉』。答以『法国不听调处罢了;乃并未知会各国,遽夺取中国基隆地方,不独不能对中国、亦不能对美国及各国。我们已将此说电知李大臣向法外部辩论,杨大人曾否再电告贵国』?何云:『前两天已再电报本国,一两天内必有电覆,即行奉布。请中国不必着急,应将越南为中国属国、法越前后情节、法国如何违约、中国如何不违约,详细切实照会各国知道』。答以『法国不愿美国调处,可否再请各国调处』?何云:『如法国答应,各国可以调处。但法国既不愿美国调处,其余英有埃及之事、德本夙仇,更不愿了』。答以『法国不愿调处,则照会各国亦无益处』。何云:『照会各国于中国大有益处,不可不办』。答以『法国现如此办法,于各国商务均有关碍;将来能过问否』?何云:『法国去年底曾告各国公使:如与中国动兵,必先知照云云。现并未知照、遽尔动兵,有损各国商务,各国不能不问。昨俄国大臣给杨大臣文书称;「美国有兵船在福建,请一体保护俄商」等语;商务紧要,各国是不能不问的。现与杨大人商量,打算代贵衙门拟一照会各国,文底明日可以送来』。答以『费心』。再闲谈而散。(六月二十一日)
直督李鸿章致总署据李凤苞电如允偿款法廷可令巴赴津商议电
顷丹崖十九来电称:『福来云:「如肯允偿,请巴赴津定数并议商约章,茹可准办先撤闽船;俟数目定,交还基隆」。苞测系茹意,今不肯请人评论,别无办法。倘不备战,可否请允以保闽厂?乞速商总署;似不到五十兆佛郎』云。现又照会各国评论,恐皆观望无济;即公评,未必不令偿款。似不如两商自办,尚可斟酌减让。鸿系丛谤之身,本不敢再与斯议;惟事机紧迫,大局攸关。战后亦必赔偿,为数更巨;可否令丹崖准福禄诺所议,由署迅电覆丹崖传知遵办?乞代奏!(六月二十一日)
旨寄李鸿章刘铭传妥筹台防电
旨:『据曾国荃等电称:「基隆炮台陷后,法人上岸攻营,刘铭传饬军旁抄,生擒法人一名、死伤法人百余,稍挫敌焰」。惟兵单器缺,厦门文报梗滞,应如何设法接济军火之处?着李鸿章妥为筹划。闻台南兵数尚足,可否调赴前敌?着刘铭传酌度办理』。(六月二十一日)
全权大臣曾国荃致枢垣派船往闽必被法抢去电
闽欲南、北洋拨船往援基隆,查南洋兵船无一可御铁甲者。且白犬、东沙要路,均有法之铁舰阻截,若派往援,行至中途,必被抢去;不特无益,且恐贻误吴淞大局。荃万万不敢造次。乞代奏!(六月二十二日)
彭玉麐张之洞倪文蔚致枢垣闽危请速决和战电
敌既袭台,今又萃闽,情形危急。仰恳圣主速决和战之计,电谕沿海各省,使有遵循,得以相机制敌。不然,处处落后受制。敌已深入内河,彼倘据险开炮,疆事危矣。合词吁恳,祈代奏!(六月二十二日)
旨寄李鸿章法须先撤水陆各营始可详议细约电
来电进呈,奉旨:『法须先撤闽、台水陆各营,始准来津详议细约;着李鸿章即转电李凤苞告法外部。总署前寄照会各国公评文尚未发,现改为布告;并着电曾国荃』。(六月二十二日)
谕廷臣和战须策万全着熟权利害妥议具奏
上谕:『法人在天津议立「简明条约」后,于本年闰五月间突犯谅山防营,当经官军击退。该国借口寻衅,挟兵舰来华,施其恫喝之计,坚索巨款;迭经严旨驳斥,并令总理衙门屡次照会该国使臣反复开导,彼乃悍然不顾,竟以兵船多只驶进闽洋,本月十五日攻占台北基隆口岸,意在据以为质:狡谋叵测,曷胜愤懑!虽旋经刘铝传接仗获胜,伤毙法兵百余人,不足以示惩创;理宜整军挞伐,力挫凶峰。前迭谕沿海各省将军、督、抚大臣严申警备,倘法兵竟来扑犯,即与决战;复谕彭玉麐等拨兵应援闽省,并令潘蔚调派陆兵,卞宝第、彭祖贤传知程文炳募带队伍,均由江西赴闽,以厚兵力。昨并谕刘铭传督率防军迅将基隆攻克,勿任久据。历次办理情形,朝廷原以彼族狡悍,得步进步;断不可稍示以弱也。昨据陈宝琛电报:「基隆既陷,彼不遽攻闽厂,盖犹冀我转圜。然事至今日,和亦悔、不和亦悔。理为势屈,巨款坐输,示弱四邻,效尤踵起,和之悔也;筹备未密,主战难坚,商局已售、船厂再毁,富强之基尽失,补牢之策安施?不和之悔也。二者非深明时势,权度难详。乞下枢臣、总署等通筹全局,速决至计」等语;所虑颇为周密。和战大计,于全局安危,关系极重。议战必须征兵、征兵必须先筹饷。沿海口岸甚多,防军各有专责,势难抽调;饷项本极支绌,兴兵大举,需款尤巨。近年漕粮多由海运,一有阻滞,必致贻误仓储。应如何思深虑远,务策万全?着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日讲起居注官会同妥议具奏。和战两端均未可轻易从事,尔诸臣务当殚诚区画,熟权利害轻重;并将兵、饷各事,宜彻始彻终通盘筹议。总须为核实持久之计,期于国事实有裨益。倘徒托空言一奏塞责,必将折发还。懔之!电报、照会等件,着钞给阅看』。(六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