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
从来争台者必首争澎,盖以澎湖可泊数十艘,踞之足为巢窟。我能保澎,敌难寄椗;游行海面,势不能长困孤台。而难守者,莫如澎妈宫、西屿。两岛对峙,中隔海程二十里;现止勇练八营,断难兼顾。兹调驻扎沪尾候补知府朱上泮率带四营,并募炮队前往协防;又开水旱雷一营,择要分置。该地不产薪米,一切粮饷、军装非及时宽为储备,临警则接济无从;现惟竭力源源运往:此续布澎湖防务之情形也。
中路台湾府为南北枢纽,港口深者约二、三处。该处民情浮动,旧有勇营分扎,仅能弹压;必须有坚整之军,方可扼守海口。兹将现有四营汰弱补强、并散为整,调取福建候补道杨汝翼以为统领;重新壁垒,用壮声威;不欲使台岛中权稍留罅漏:此续布中路防务之情形也。
以上,皆近日陆续筹办。海外轮稀物缺,措置艰难;至速亦须两月,方能就赭。基沪为台北门户,臣与提臣杨岐珍遇事会商,先以鼓舞士气、固结人心为第一要义;就近整饬,尚属不难。惟台湾港口林立,防营合计则多、分布犹薄;又不能以财力有限,遂昧远图。至于炮台欠密、军械欠精,虽非目前猝能增易,亦应随时力为筹购。惜有形之财,必愈糜无形之财;节平时之备,必重劳临时之备:则非微臣之所敢出也。
所有续布台防缘由,谨缮折密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军机处电寄张之洞谕旨(十一月初五日)
奉旨:『闻倭人攻陷旅顺后,其第三队兵已乘轮南行,尚未知其所向;现在北洋海口将冻,恐其扰及南洋。着张之洞严饬吴淞口加意防守,并分电闽、浙、台湾各督抚一律严防,勿稍松劲。钦此。十一月初五日』。
闽浙总督谭锺麟覆奏唐景崧廖寿丰办理防务尚无不合折(十月二十三日)
太子少保、头品顶戴闽浙总督臣谭锺麟跪奏:为遵旨据实覆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本年十月初六日准军机大臣字寄,九月二十五日奉上谕:『有人奏「台、浙两省防务紧要,抚臣均难胜任」一折,前因台湾巡抚一时难得其人,令唐景崧暂行权篆;倘举动任性,必误事机。廖寿丰未谙军旅,筹办一切是否合宜?朝廷均深廑系。着谭锺麟确切查明该署抚等能否胜任?据实具奏,不准稍有瞻徇』等因,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臣查台湾防务,前任抚臣邵友濂已添募八十营,见诸公牍。迨杨岐珍赴台带领勇五营驻基隆节制各防军,而沪尾统将凡三易,派王芝生;故邵友濂与杨岐珍商调总兵廖得胜、副将畲致廷各募一营赴台。臣以台营太多,招易散难;令廖得胜、畲致廷各带百人前往,就地挑练一营以为亲兵,不必添募。臣初令刘永福募两营援台,邵友濂谓其不可用;臣谓刘永福在粤拒敌甚勇,藉其声威可资震慑,邵友濂令刘永福驻台南。唐景崧接署抚篆,以廖得胜统沪尾诸营,畲致廷带三营副之;又令刘永福募广勇四营仍驻台南,委知府朱上泮带四营助守澎湖(即邵友濂前派防沪尾者);又以中路土勇不可恃,调候补道杨汝翼募三营驻中路,拟裁土勇之饷相抵。是邵友濂所派各军统领,唐景崧并无全行更换之事。其布置防营,似尚周密。此外,亦未闻有举动任性之处。臣曾函嘱唐景崧:兵在精、不在多,乌合之众恐闻警先溃,务宜联络将领抚绥士卒,必使心志合一,乃可指挥惟命;唐景崧亦以为然。朝廷一时既难得人,不若责成唐景崧认真办理,情形较为熟悉也。
浙江以定海为最要,孤悬而无险可扼,地狭则兵多难容;臣亦时以为虑。至镇海天险,两山旁峙,口内水势湾环;塞口则巨舰无由入。但紧守炮台绝其登岸之路,敌计亦无可施。张其光屡任提镇,老于军事,深悉浙洋沙线;提督本系统辖全省制兵,抚臣廖寿丰以防务委之张其光,自是正办。浙省切设筹防局,廖寿丰咨报委藩司赵舒翘总办,营务处道员丁彦、黄祖经、任锡汾会办;赵舒翘入京,改委署藩司惠年。原折所称委一候补知县,未据咨会,无从知之。数月来;廖寿丰于防务择人随时电商,其布置温、台等处均尚妥协。即另易一人其所规画亦不过如此;尚恐不如廖寿丰之殚精竭虑、勤恳将事也。
总之,军情万变事机决于俄顷,利钝诚难逆睹。巨固不敢信台防、浙防之确有把握,第就目前论,唐景崧、廖寿丰办理尚无不合之处。谨查明据实覆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十四日,奉朱枇:『知道了。钦此』。
--以上见原书卷二十五。
拟致日本国国书稿(十二月初四日)
大清国大皇帝问大日本国大皇帝好。我两国谊属同洲,素无嫌怨;近以朝鲜之事彼此用兵,劳民伤财,诚非得已。现经美国居间调处,中国派全权大臣、贵国派全权大臣会商妥结。兹特派尚书衔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头品顶戴署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前往贵国商办。惟愿大皇帝接待,俾使臣可以尽职,是所望也。
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奏筹办出使臣经费并酌带随员冀收臂助折(十二月初七日)
尚书衔户部左侍郎臣张荫桓跪奏:为酌带随员、约筹经费,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臣奉命赴倭,才轻任重,与寻常出使雍容坛坫情事迥别,早在圣明洞鉴之中;自应慎选妥员,相助为理。各该员每日相从会议、译缮密电、办理奏咨函牍,宜有专责;客主之际,仍不能绝无酬酢,亦须肆应之才。臣现就平日所知酌带数员,另缮清单,恭呈御览。如不敷用,臣当再奏明续调,冀收臂助。此中经费,拟酌照臣衙门出使章程分别支用,差竣造报。惟此行原无把握,为时久暂自难预定;如能仰托皇上福威,敌人就范,则臣归期可速、经费可节,随使各员亦有劳可录。俟到差后察看情形,再行具奏,以慰宸廑。现在行期在迩,各员所须治装及舟车之费,援案暂在臣衙门借拨银两先行酌发,俾免濡滞。其它用款,臣抵沪晤邵友濂酌商,即在沪关出使经费项下提用,仍随时咨会臣衙门查考。
所有酌带随员、约筹经费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上谕(十二月初十日)
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十日,奉上谕:『朕钦奉慈禧端右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张荫桓、邵友濂现已派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会商事件。所有应议各节,凡日本所请,均着随时电奏;候旨遵行;其与国体有碍及中国力有未逮之事,该大臣不得擅行允诺。懔之!慎之!钦此』。
--以上见原书卷二十七。
光绪二十一年上
给事中余联沅奏请饬令张之洞等设法以水师直攻日本折(正月初九日)
军机处电寄张之洞谕旨(正月初九日)
北洋大臣来电(正月十三日到)
军机处寄署南洋大臣张之洞上谕(正月十四日)
北洋大臣来电(正月十五日到)
台湾巡抚来电(正月十五日到)
出使大臣张荫桓邵友濂来电(正月二十一日到)
户部掌印给事中洪良品奏倭患益深计穷势迫请直攻日本以图牵制而救眉急折(正月二十二日)
李鸿章来电(正月二十二日到)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正月二十二日)
军机处电寄谭锺麟谕旨(正月二十八日)
闽浙总督来电(正月二十九日到)
署台湾巡抚来电(正月二十九日到)
军机处电寄谭锺麟谕旨(正月二十九日)
军机处奏酌拟敕画一道致田贝信一件呈览片(正月二十九日)
台湾巡抚来电(正月三十日到)
出使大臣龚照瑗来电(二月初二日到)
署南洋大臣张之洞来电(二月初五日到)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二月初六日到)
军机处电寄唐景崧谕旨(二月初七日)
大学士李鸿章奏报启用全权大臣关防日期片
军机处电寄张之洞谕旨(二月十一日)
署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来电(二月十四日到)
大学士李鸿章来电(二月二十五日到)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二月二十五日到)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二月二十五日到)
发台湾巡抚电(二月二十五日)
军机处电寄唐景崧谕旨(二月二十五日)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二月二十六日到)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二月二十七日到)
闽浙总督谭锺麟来电(二月二十七日到)
军机处电寄唐景崧谕旨(二月二十七日)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二月二十八日到)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二月二十八日到)
军机处电寄唐景崧谕旨(二月二十八日)
署南洋大臣张之洞来电(二月二十九日到)
闽浙总督谭锺麟来电(二月二十九日到)
军机处电寄唐景崧谕旨(二月二十九日)
军机处电寄刘坤一谕旨(二月二十九日)
军机处电寄谭锺麟唐景崧谕旨(三月初一日)
军机处电寄谭锺麟谕旨(三月初二日)
军机处电寄谭锺麟等谕旨(三月初三日)
军机处电寄唐景崧谕旨(三月初四日)
军机处电寄唐景崧谕旨(三月初五日)
军机处电寄李瀚章等谕旨(三月初八日)
军机处电寄唐景崧谕旨(三月初八日)
军机处电寄杨岐珍唐景崧谕旨(三月初九日)
军机处电寄刘坤一宋庆谕旨(三月初十日)
军机处电寄唐景崧谕旨(三月十一日)
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奏倭攻台湾请饬使臣据理争论折(三月十二日)
军机处电寄唐景崧谕旨(三月十二日)
军机处呈递贵铎等折片奏片(三月十二日)
江南道监察御史张仲炘请饬全权大臣勿以台湾许倭折(三月十四日)
军机处呈递德本等折片奏片(三月十四日)
翰林院代编修丁立钧等条陈时事折(三月二十一日)
吏科掌印给事中余联沅请勿允许倭奴奢款并速定大计力筹远谋折(三月二十一日)
吏部给事中褚成博请严拒割地议和折(三月二十二日)
江西道监察御史王鹏运请勿割地和倭折(三月二十二日)
军机处呈递褚成博等折片奏片(三月二十二日)
军机处拟寄李鸿章电信(三月二十七日)
钦差大臣李鸿章奏中日会议和约已成折(三月二十六日)
翰林院呈递编修李桂林等条陈时务呈文折(三月二十九日)
礼科掌印给事中丁立瀛等奏和议条款未可轻许请饬廷臣集议折(三月二十九日)
京畿道监察御史刘心源请勿遽允和议折(三月二十九日)
福建道监察御史裴维侒请勿轻议割地折(三月二十九日)
钦差大臣李鸿章呈递与日议约往来照会及问答节略咨文(三月二十九日)
山东巡抚李秉衡奏议和条约尚须斟酌折(三月三十日到)
内阁大学士额勒和布等代奏侍读奎华等条陈折(四月初一日)
侍郎陈学棻奏和议已成请宣示中外折(四月初一日)
翰林院侍读学士冯文蔚等奏和议条款要挟太甚万难曲从折(四月初一日)
户科掌印给事中洪良品请力黜和议专修战备折(四月初一日)
河南道监察御史宋承庠奏倭人要挟太甚请更改草约折(四月初二日)
署南洋大臣张之洞来电(四月初二日到)
河南巡抚刘树棠来电(四月初二日到)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二日到)
督办军务处代递詹事府左赞善贻榖等条陈呈文折(四月初三日)
翰林院代奏编修王荣商条陈折(四月初三日)
翰林院代递编修黄曾源条陈时务呈文折(四月初三日)
浙江道监察御史易俊请力黜和议折(四月初三日)
都察院代递工部候补主事喻兆蕃等呈文折(四月初四日)
都察院代递户部主事叶题雁等呈文折(四月初四日)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四日到)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四日到)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四日到)
浙江道监察御史李念兹奏和议有可成之机宜思设法维持折(四月初五日)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四月初五日)
都察院代递各省举人呈文折(四月初六日)
内阁侍读学士贵贤奏倭夷和款贻害无穷亟须集议以冀挽回折(四月初六日)
江南道监察御史锺德祥奏和议要挟不堪请力辟邪说进用忠劲雄略之臣亟起补救折(四月初六日)
广西巡抚张联桂来电(四月初六日到)
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六日到)
军机处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谕(四月初六日)
山东巡抚李秉衡奏和议要挟过甚万难曲从折(四月初七日到)
吏部代递郎中延熙等昌文折(四月初七日)
吏部代递主事王荣先等呈文折(四月初七日)
都察院代递各省京官举人呈文折(四月初七日)
都察院左都御史裕德等绦陈六事折(四月初七日)
湖广道监察御史陈璧奏台地碍难畀敌折(四月初七日)
给事中余联沅奏请饬令张之洞等设法以水师直攻日本折(正月初九日)
吏科掌印给事中臣余联沅跪奏:为倭氛甚恶,现更事势危迫,拟仍吁想干断,俯采众议,直捣日本,饬令疆臣密筹决计,以纡近忧而拯眉急;恭褶仰祈圣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