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新档案选录行政编初集


  札新竹县

  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随带加八级、纪录四次陈为转行事。本年六月十一日,奉藩宪沈札开:「奉署巡抚部院张宪案:『光绪九年四月初一日,准户部咨:〈福建司案呈:先准福建巡抚,将闽省光绪七年分,应造六年以前文职各官未完节年降住罚俸银数,造册送部;当经本部,将原册片送吏部,查明册造各官事故,是否相符。去后,今于光绪八年十二月二十二等日,陆续查覆,同原册送回前来。查定例:《外任大小文武官,未完原任降罚俸银,病故、休致者,概予免追。革职官文员,自知县以上,核追食过编俸;州同以下,因贪婪枉法,亦追食过编俸;因公革职者,仍予免追。凡因公革职官、以及未完浮罚俸银,仍不必勒追。一面移咨吏部,暂行注册,俟将来,或遇捐复原官,或续行录用,即知照新任,照数扣缴》,各等语。今据福建巡抚册报前因,查册开:《一、光绪元年起至六年止,文职各官未完降住罚俸银一十万一千一百八十六两六钱七分四厘》等语。查前项未完罚俸银两,本部核与光绪六年分本节年册报,银数相符。既据该抚查明各官事故声请,分别俟补官及服阕日完纳,并照例免追,应于后款核覆。《一、光泽县知县居哲未完银二十二两五钱,该员已改教回籍,应请于原省新任完纳》等语。查该县居哲,原籍究系何省、何州县,原册并未声明,应令该抚即饬查明声覆,以便行文查扣。《一、署邵武府知府梁元桂未完银一百五两,该员业已告假回籍;又五县赛巡检周伟望未完银一十两五钱七厘,该员业已告养;又漳平县知县高岱武未完银一百三十九两,该员业已告病,均请俟回闽及病痊补官日完纳;又安溪县典史陈际虞、候补知县黄兰、试用知县程森、未入流林廷璋等,未完银一千八百五十七两四分,均已丁忧,俟服阕补官日完纳》各等语。查告假知府梁元桂等事故,既据吏部覆称,均属相符;所有各该员未完罚俸银两,自应准其俟补官日如数完纳。相应移咨吏部暂行注册,一俟该员等补官日,即行知照过部,以便行文查扣。《一、龙岩州知〔州〕联兴未完银四百四两二钱二分二厘,该员业已勒休;又浔美场大使高源未完银三两四钱四分三厘,该员业已参革;又候补道张启煊未完银一千九百九十五两,华崶县丞蒋文荣未完银六两八钱八分六厘,南靖县典史郦国梁未完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上洋通判孔广澄未完银四百八十两,叶坊巡检梁凤岐未完银一百五十七两六钱,建宁县典史陈启明未完银一百四十四两九钱三分五厘,清流县知县王梁未完银三百六两六钱二分五厘,福安县典史章照未完银一百五十七两六钱,渔溪巡检向成烈未完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鹿港同知石鸣韶未完银八十两,台湾县白鸾卿未完银八十五两五钱,候补同知高望曾未完银三百二十一两七钱五分,候补知县丁汝梅未完银一百四十六两二钱五分,试用知县裘澄宗未完银一千七十九两七钱五分,试用知县朱典煌未完银三百零八两七钱五分,试用知县邓厚成未完银三百九十二两二钱五分,候补县丞钱鼎升未完银二十两六钱五分八厘,试用县丞江心亨未完银二十两六钱五分八厘,试用府经历张开勋未完银五十两,试用从九品周士廉未完银四十九两一钱二分,试用从九品姚燧未完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共银五千八百九十七两八钱九分二厘,各该员均已病故,应请照例免追》各等语。查册造告休及病故各员,既据吏部覆称,均属相符,所有未完罚俸银两,请照例免追之处,本部核与定例符合,自应准其免追。《一、未完银九万二千七百四十七两七分》等语。本部按册核算,实剩应追未完银数相符,应仍咨福建巡抚,即饬在于各该员应得俸银内,照例扣抵。如自行完纳,亦即存库入拨,报部查核,均毋任延可也〉等因,到本署部院。准此,合就饬行。为此,仰司官吏,即便查照办理,毋迟,须案』等因。奉此,查各属未完罚俸银两,应即赶紧解司报拨,合行札饬。为此札,仰该府即便遵照部行事理,应解罚俸,赶解归款,以凭报拨,毋得违延干咎。凛之,速速。此札」等因,到府。奉此,除分行外,合就转行。为此札,仰该县官吏,即便遵照宪札办理,毋违。此札。

  光绪九年六月廿八日札  私记 

  印  台北府印九年六月廿九日奉

  ●第一三○移光绪十年四月四日一一三一四—四

  前代理新竹知县周,移请现任新竹知县徐,比追头役等欠缴契税

  移文  钤记  台北府新竹县典史钤记

  光绪十年四月初四日到

  钦加五品衔、前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特再移请比追事。窃照敝县前在代理任内,经征税契一款,除络续收缴外,缘一皂王佐、一快吴瑞、三皂江云、皂总倪源等,欠缴税契银计共七百九十七元零,屡催未缴。敝县交卸已久,传呼不应,业将该役等所欠数目,列单移请比追在案,迄今日久,仍未备缴分厘,实属疲玩已极。查税契银两攸关报解正款,岂容该役等,若此凭意玩延?合再移请。为此移诣贵县,请烦查照粘单内欠缴数目,分别严提比追,俾清公款,深感舟谊。望切,望速。须至移者。

  计粘单一纸。(注一)

  右移

  调授新竹县正堂徐

  光绪十年四月初四日移

  钤记  台北府新竹县典史钤记

  借印(注二)

  (注一)单系一一三一四—五,乃各差役所欠缴税契银两之清单。

  (注二)前代理新竹县正堂周,因不能用县印,故借用典史钤记。

  ●第一三一比单(堂谕)光绪十年四月十二日一一三一四—七

  一皂馆记陈荣口供,及堂谕原本

  比单  私记  承税总差皂总

  计开:

  一皂馆记陈荣

  〔堂谕〕既据张河等保结,限三日内缴钱。(注)如到期不清,惟该役是问。此谕。

  〔光绪十年〕四月十二日比(正堂徐)

  (注)钱字,依第一三二号系「银」字。

  ●第一三二供词光绪十年四月十二日一一三一四—七

  一皂馆记陈荣口供,及堂谕誊本

  据陈荣供:小的尚欠公款银壹百余元,现在外面催收,若有到手,随即投缴,不敢贻误。今蒙提讯,总求宽限三日,小的缴清,沾恩就是。

  堂谕:既据张河等保结,限三日内缴银。如到期不清,惟该役是问。此谕。

  〔光绪十年〕四月十二日供

  值缮彭璜

  ●第一三三保状光绪十年四月十四日一一三一四—八

  户房书王海,保户书(即一皂馆记)陈荣欠缴契税分期缴清

  具保状人台下户房书王海,今当大老爷台下,承保得户书陈荣所欠周前主税契公款银壹百八十六元八角七瓣三尖一周七末,兹光备缴银三十元,其余的限于四月终,缴银六十六元八角七瓣三尖一周七末;五月初十日,缴银三十元;五月贰十日,缴银三十元;五月终,缴银三十元。共壹百八十六元八角七瓣三尖一周七末,尽限五月内,如数缴清,断不敢逾限、拖欠分厘。如敢逾限拖欠,惟保人是问。除向周前宪具结外,所具保状是实。

  〔批〕附卷。  私记 

  光绪十年四月十四日立保状台下户书王海(画押)

  ●第一三四比单(堂谕)光绪十年四月十八日一一三一四—九

  税差叶仁欠缴契税事件之提比,及堂谕原本

  比单  私记  承税总差皂总

  计开:

  在押税差叶仁

  〔堂谕〕既据纪永、许能、陈镛等,具限月底先缴五十元,准如所请。如到期不缴,惟该役等是问。叶仁仍管押。此谕。

  〔光绪十年〕肆月十八日比(正堂徐)

  ●第一三五限缴状光绪十年四月十八日一一三一四-一○

  三皂站堂役许能等三人,保证税差叶仁限期缴契税

  具限缴状台下三皂站堂役陈镛、许能、纪永,今当大老爷台前,限得叶仁所欠前宪周契银,至此月终,缴银伍拾元,不敢冒限等情。如有等情,惟能等是问。合具缴限状是实。

  〔批〕附卷。  私记 

  光绪拾年四月十八日具限缴状人陈镛(画押)许能(画押)纪永(画押)

  ●第一三六移光绪十年十二月六日一一三一五—六

  卸任新竹知县徐,将欠缴奏销册费银之被管押书办林贵,移送于新任知县彭

  钦加同知衔、调授新竹县正堂徐,为移交事。案照书办林贵一名,系敝任内欠缴奏销册费番银贰百零壹元,未据照数备缴,业经饬据三皂头役李益管带押追在案。兹值交卸,合就专文移交。为此移诣贵县,请烦查照办理。须至移者。

  计移送:

  管带林贵壹名,系押追欠缴册费银元由。

  一、移

  新任新竹县正堂彭

  光绪拾年拾贰月初六日承粮总

  印  新竹县印  私记 

  正堂徐行  私记 

  ●第一三七札光绪十二年八月九日一一三一八—一

  台北知府层奉吏部咨,札饬新竹县:厉行缉官揭参

  札新竹县

  署理台北府、候补府正堂、军功随带加二级、纪录五次雷为札饬事。本年七月二十四日,蒙本道宪陈札开:「本年七月初九日,奉爵抚宪刘宪案:『光绪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准吏部咨〈考功司案呈,再查臣部处分定例内开《命案凶犯在逃,扣限六个月查参,将承缉官住俸,勒限一年缉拿;二限不获,罚俸一年,再限一年缉拿;三限不获,罚俸二年,仍再限一年缉拿;四限不获,降一级留任,凶犯照案缉拿。又凡道路、村庄被劫,以失事之日起,扣限四个月,盗犯未获,题参疏防,将承缉州县印捕官住俸,限一年缉拿。限满不获,降一级留任,再限一年缉拿。三限不获,再留任一年缉拿。四限不获,照所降之级调用。如情重命案、及抢夺良家妇女之案,以三参限满,俱应降调。城内民居、与衙署仓库被劫、并重犯中途脱逃,暨盗案严参,监犯越狱各案,以二参限满,俱应降革离任》。是各项案件,按限参处,立法极为详备,原以责成地方官认真缉捕,以靖凶徒。乃近来各省命盗等案,其讳匿不报者,臣部固无从查察;而开参到部之案,每有迟至数年或十数年,始行开参。及至开参之后,又每以一、二参为止,咨报四参者,不过十之一、二;并有三、四参到部,而初、二参并未开参考,无案可稽,臣部亦无从核议。甚至严参勒限缉拿之案,亦往往不行复参。是虽有展参之名,终无降革之实。定例视为具文,盗贼因之纵恣。若不严行考核,则毫无忌惮;缉捕废弛,于政体大有关碍。拟请:嗣后各直省地方官,如有讳匿不报之案,该督抚一经访闻,或别经发觉,必须破除情面,据实严参。至开参报部之案,即按例限,挨次查参,不得遗漏颠倒。并请:自光绪十二年正月为始,由各省臬司,将所属未获案件,共有若干起;何件已满几参,于某日咨部议处;何件未满参限,尚未咨部;逐件分晰注明,并将事主失事日期,一并声叙,汇列清单,每届半年,专案咨报吏部一次。其初次单内未结之案,二次单内仍须开载;以此类推,不得以一报了事。倘查有已逾例限,并不揭参者,即将承缉之员,照任意耽延例,指名参处。如所报单内,有遗漏舛错,或延不报部,臣部即随时参奏,查取该管各上司职名,随案核议。似此严行考核,庶各该地方官知所儆畏,捕务必日事讲求矣。如蒙俞允,臣部即通行各省督抚、将军、府尹,一体钦遵办理。是否有当,理合附片具奏。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七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通行,知照该省可也〉等因,到本爵部院。准此,合就饬行。为此仰该道,即便转行查照,毋违,须案』等因,到道。奉此,除分行外,合就札饬,札到该府,立即转行所属,一体查照,毋违。此札」等因。蒙此,除分行外,合就札饬。为此,仰县官吏即便一体,遵照办理。毋违。此札。

  光绪拾贰年捌月初九日札

  印  台北府印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一日奉

  私记 

  ●第一三八提讯名单(堂谕)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日一一三一九—一

  丈量(清书)陈钦、牵绳吕泉短量弓索事件,提讯及堂谕原本

  名单承粮总差值役

  计开:

  丈量陈钦牵绳吕泉

  〔堂谕〕提讯该书役,虽无舞弊实据,乃以两弓作一戈,其〔为〕居心巧诈,情形显见,若不重办,不足以儆将来。即予分别枷责,满日释放。此谕。

  〔光绪十三年〕参月廿日讯(新竹县正堂方)

  ●第一三九提讯名单(堂谕)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十六日一一三二一—二

  清书吴兴贪污事件,提讯及堂谕原本

  提讯名单承粮总差高登、张河

  计开:

  业户郑维匡田禀许送廿元。(注)郭武祥田禀称亲见出费四元。吴清芳田禀称同出费银六元。清书吴兴

  〔堂谕〕前据田禀称:「有郭其兴、郭凉、张妈喜、陈志考、郑维匡、吴清芳等,均有出费」。当经传讯,并提经手清书吴兴质讯。兹据差传郑维匡、郭武祥、吴清芳,并由大甲巡检解到吴兴,先后到案,当堂研讯,均称:实无受授情弊。查田现已晋郡,应俟传来对质,吴兴交粮总看管,郭武祥交差暂带,听候覆讯。其郑维匡、吴清芳释回,务须随传随到。此谕。

  〔光绪十三年〕闰肆月十六日讯(新竹县正堂方)

  (注)田(人姓)字下空二格(名未详)。下文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