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224 汪光球,字美嗒(清婺源)官坑人。国学生。初家贫,习缝工,嗣业木苏州,勤慎笃实,人多贷以赀本,经营数年,渐丰裕。兄弟三人,球行二,积累二万余金,均之弟侄,毫不自私。慷慨尚义,村外数里有大东岭,高峻崎岖,球捐银数百两,邀族中同志,造成石勘,并岭底石路数百丈,以利行人。乃文庙考棚均输多金不吝。艰于嗣,在苏省纳妾,因买二婢给使,后询知为良家子,各具百金,高奁择婿嫁之。后妾举三子,长子远元,好义,有父风,尝持千金往赣州,遇旧居停孔某十余口,贫乏不能自存,元分五百金赠之而归,人多义之。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索引:
236 237 251 260 344 349 412 424 469 515
542 571 748 908 915 963 1164 1351 1407 1448


第二节 资本的积累

225 严世蕃积赀满百万,辄置酒一高会,其后四高会矣,而干没不止。尝与所厚客屈指天下富家居首等者,凡十七家,虽溧阳史恭甫最有声,亦仅得二等之首。所谓十七家者,己与蜀王、黔公、太监高忠、黄锦及成公、魏公、陆都督炳,又京师有张二锦衣者,太监永之侄也。山西三姓,徽州二姓与土官贵州安宣慰。积赀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前是无锡有邹望者将百万,安国者过五十万。今吴兴董尚书家过百万,嘉兴项氏将百万,项之金银古玩实胜董,田宅典库赀产不如耳。大冯保、张宏家赀皆值二百万之上。武清李侯当亦过百万矣。
   《徊州史料后集》卷36《类氏富赀》

226 王徊州曰:“严世蕃每积赀满百万,辄置酒一高会,凡四高会矣,而干没不止。尝与所厚善,屈指天下富家居首等者十七家。己与蜀王、黔公太监高忠、黄锦及成公、魏公、陆都督炳,又京师有张二锦衣者,太监永之侄也。山西三姓,徽州二姓,与土官贵州安宣慰。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虽溧阳史恭甫最有声,仅得二等之首。前是无锡有邹望者,将百万;安国者,过五十万。今吴兴董尚书家过百万,嘉兴项氏将百万,项之金银古玩实胜董,田宅典库产不如耳。大冯保、张宏家资皆直二百万之上。武清李侯,当已过百万矣。”
   《玉芝堂谈荟》卷3《权贵侯王富》

227 明兴,高皇帝御极之三年、十五年,爱悯元元,两捐(蠲)赋税与徽之民,德至渥矣。而当时经界之吏,司计之臣,踵昔尚多。迩年(嘉靖年间)额外之征,坌至稍集,供亿不常,诛求隳制。其以逐末之商,富拟封君。……
   嘉靖《徽州府志 食货》

228 匹必名家,闺门最肃,女人能攻苦茹辛,中人产者,常口绝鱼肉,日夜绩麻挫针,凡冠带履袜之属,咸手出,勤者日可给二三人。丈夫经岁客游,有自为食,而且食儿女者。贾能蓄积,亦犹内德助焉。
   万历《休宁县志》《舆地志 风俗》

229 凤湖汪氏,世以诗礼承家,文人高士,抱节明经,代不乏人。有以计然致富者,有以盐旬起家者,连檐比屋,皆称素封。……诚望族也。
   《新安休宁名族志》卷1

230 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万历盛时,资本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只以百万输帑,而以三百万充无妄费,公私俱足,波及僧、道、丐、佣、桥梁、楼宇。当余五百万,各商肥家润身,使之不尽,而用之不竭。至今可想见其盛也。
   《野议 盐政议》(引自《中山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叶显恩:《徽商利润的封建化与资本主义萌芽》)

231 公讳崇德,字用仁,号金竺山人,姓黄氏。……初有志举业,(父)文裳公谓之曰:“象山之学以治生为先。”公喻父意,乃挟赀商于齐东。齐带山海,沃壤千里,人多文彩布帛。公商其间,法刁氏之任人,师周人之纤俭,效任氏之贵善,用国氏之富术,一岁中其息什一之,已而升倍之,为大贾矣。于是修猗顿业,治鹾淮海,治生之策,一如齐东,乃赀累巨万矣。然丝麻谷粟豆之商,无法得以直行径情。惟鹾国家仰给有法,或沿或革,自汉论鹾铁以来,至于唐宋食货志,鹾法之议,纷纭不一,莫能究其指归。公博览多通,上自春秋管子之书、东汉盐铁之论,唐宋食货之志,明兴大明会典讲求周悉。乃监司下询,则条陈利害,言论侃侃,监司辄可其议,下其法于淮之南北。夫淮海诸贾,多三晋关中人,好唾奇画策,见公言论,皆削稿敛衽从公,推公为纲。
公居商,惟任人趋时,正道自牧,居商无商商之心,不效贪商窥窬分毫,然赀日饶而富甲里中。于是连栋广厦,膏田满野,废居积贮,充于维扬。公不以富故而使族人不得其门而入。乃津津行德施于州闾,泽及乡党。晏子曰:“自婴之贵也,而父之族、母之族、妻之族,待臣举火者半。”如公非耶!公复好贤礼士,遇贤士则挥金不靳,有李白散金扬州之风,至于孝友,其天性然也。与弟崇敬公极相友爱,人比之元方季方。若公者,非但廉贾,其实商名儒行哉!……公生成化己丑八月十三日子时,卒于嘉靖丁酉十二月初三日子时,享年六十有九。
   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卷5《明故金竺黄公崇德公行状》

232 公名崇德,字用仁,姓黄氏,号金竺山人。(嘉靖间人)。父文裳公为郡博士弟子,声称籍籍。母汪氏。公生闲雅静默,机神爽悟,风仪秀整,言笑不苟。事当利害如曹操临阵,神开气定。尝谓治生有经,猗顿师于陶朱,陶朱师于计然,若乃贪贾昧昧然罔识贵贱上极下极之原,数致贫困,亦可羞也。乃公则善治生,不惟任时,且惟择地。淮海为都会之地,鱼盐之饶,于是挟赀之淮海。……一岁中其息什之一,不数岁致万金,以赀雄于新安淮南间,堂宇田园日增于旧。公复折节为俭,无以富故矜夸。诸贾人饰冠剑、连车骑为富贵容者,见公束修瑟缩汗出,更相师效,如犄顿师陶朱焉。复倚公为纲,凡盐法有议,必正于公,是是非非,得公一言而决,上官亦莫之夺。书曰:“如网有纲”,非耶 公复率其子弟宗人商于淮南,子弟宗人皆能率公之法而为廉贾。于是竦塘黄氏胥富等千户侯,名重素封矣。
   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卷5《黄公崇德传》

233 (黄)处士讳谊,字宜之,东泉其号(歙县潭渡人)……稍长贾于闽、鲁。基之以勤俭,参之以筹画,将之以果敢,颇以奇胜,未足自协。遂转毂于温、于杭及汴、扬都会之区,盐与子钱并举,择人而任,时间出,廉贾能度,息更倍入,厚积而速成,同侪莫之或及。内外之亲,见委任者皆赖焉。……晚凿池筑亭,为佚老计,竟不暇自佚,寻走筑亭,为佚老计,竟不暇自佚,寻走月十九日申时,距生弘治己未四月十一日已时,享年六十有二。
   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卷9《黄东泉处士行状》

234 郡中贤豪起布衣,佐国家之急,致身乎金紫,等于勋阀,则余所闻南昌卫指挥佥事松峰汪公。公名新,字本明,休宁西市里人也。……公生年六岁而孤,十五客游淮扬。……家故饶赀,及公赀益大起,乃撤故所居而新之,松萝之阳堂阿庭著奕奕弘敞矣。公曰:“闻之礼不以宫室先祠庙。”乃构墓祠阳山,作望云亭,志孝思焉,施及乎三族,好恶共之。里有急,挫券周之,道有歹堇,具棺葬之。邑籍富民为城,公应令出。有径路辖民居,公出赀以为径易,其好义类此。公既雄于赀,又以文雅游扬缙绅间,芝城姜公、金公辈名儒巨卿皆与公交欢。公南昌谢事归,时年五十,有司请宾之乡,其后岁时使人存问,高公义故不敢概之富民矣。公又善摄威仪,即燕居,危坐不少懈。……生正德七年十二月四日,殁隆庆五年三月十五日,得年六十。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挥佥新公墓志铭》

235 (许)公讳金,字廷宣,南山其别号也。……(父母卒后)抚幼弟教育有法,早见成立。尝与沽盐淮扬,赀蓄日盛,大振家声。未几弟卒,遗侄日澳、日沂,俱在襁褓,公抚之如抚其弟。而赀业之盛又大倍于前矣。既而均其赀产,秋毫无私焉。公之义闻由是益彰。人咸曰:“许氏诸孤再见成立,公真义人也。”……乡邻有称贷者或逋负逾期,公恬不与较。……公生于弘治丙辰十一月初十日已时,卒于嘉靖壬子九月初六日戌时,得年五十有七。
   歙县《许氏世谱》(五)《明故南山许公行状》

236 君字伯谐,号屏冈(歙县丰南人),自曾祖继善公,拓其资产,甲于乡邑。祖自宽公,称长者,遇髫童窭夫,亦礼貌不衰。资蓄益厚,业益广,往来吴越齐鲁间,金刀、锦琦,流溢于南北。父良铎公,承数世之积储,愈至丰硕,而后挈其资贾盐于淮浙。君其长子也,生母王氏,幼清俊颖悟,弱冠游太学,豪侠不羁,交四方英杰,谒诸缙绅大夫。遵父祖之轨范,非礼之言,未尝出诸口;暴慢之气,未尝形诸色;横逆之事,未尝加诸人。故卒之日,莫不痛悼挥涕。生正德庚辰,殁嘉靖壬子,年三十三。
   《丰南志》第5册《一夔公状》

237 司马法,材官自千户而上置指挥,则古万户候也。程季公奉诏例赀拜新安卫指挥,爵万户,故亦称万户公。公世家歙长原,其始迁则自宋祖时雍始公。父曰有华,母曰郑,三索而生澧,是为万户公。公生而幼清,故以煦革见重,能言而孤。……其后郑以天年终,公哭泣衰麻如礼。既襄事,乃叹曰:“澧少孤,不能事六籍,母在不能事四方,乃今幸席故饶,宁讵坐食旧德。歙岁入不足以当什一,其民什三本业,十七化居,吾其为远游乎。”乃东出吴会,尽松江遵海走维扬,北抵幽蓟,则以万货之情可得而观矣,吾其坐而旬之;东吴饶木棉,则用布;维扬在天下之中,则用盐旬;君郡瘠薄,则用子钱。诸程聚族而从公,惟公所决旬,脱不给,公复为之通有无。行之四十年,诸程并以不赀起,而公加故业数倍,甲长原。
时邑中诸豪多用纤起,虽富日夕若不谋,公无所用纤,独以计然策起富。举宗或以缓急来告,公无所辞,甚者捐百金不责其报,即不报焚其券罢之。
程氏会食以时,其指万,祠事独阙,计其费万缗,公首倡捐千金,遍赞诸宗各以其力来助,举宗响应,不日祠成。……居常叹曰:“澧故非薄为儒,亲在儒无及矣,籍能贾名而儒行,贾何负于儒。”里有违言,得公一言而解,即有不义,惮公若士师不欲闻。郡大夫义万户公,宾以乡射,历三大夫皆首万户,万户为一往。其后谢罢郡大夫,“澧奈何以草莽臣拜国典之再。”郡大夫美其质行,载之郡乘。万历丁丑九月二十二日以疾终。距生弘治辛酉二月十九日,享年七十有七。恭人许生子男三:长世采,历制平乐、景东二府事,所至有声,娶汪氏。次世杰,次世业,俱太学生。
   《太函集》卷52《明故明威将军新安卫指挥佥事衡山程季公墓志铭》

238 吾宗(汪氏)著休宁西门,率用盐瑙起。处士生而广颡巨口,父命曰狮,字曰本威。年始胜衣,辄当室,遂贾淮海,坐致不赀。悉举而与仲中分之,无德色。母金谓仲:“自而来龀以迄今日,秋毫皆伯氏功,第纳伯氏千金,然后受券。”处士固谢不可,率中分。母春秋高,处士留居子舍,遂罢四方之事,筑室石渠老焉。里俗喜交游,往往求通显者,处士竞竞守己,子孙修业而息之,乃今历世阜昌,则处士之遗也。处士即布衣诵义,其亦善始善终者哉。
   《太函集》卷80《汪处士赞》

239 (陈)处士讳祖相,号熙阳(明末休宁人)。……七岁能书,十岁能文,壮志不遂,乃事贾。历游江皖淮阳,操鹾旬,卒成大业。

   休宁《陈氏宗谱》卷3

240 君姓倪氏,讳本高,字天明。……祖克轩,……服盐旬,守支两淮,起家万金。子男三,……其季为处君,……独持三百缗去,择人而任事,二十年,所起业累巨万。……今万历戊子正月十三日,合葬处君孺人于黄山之阳。
   《祁门倪氏族谱》卷续《锦城特山倪处君夫妇合葬墓志铭》

241 遂志先生者,江竹岗公遗腹子,(歙县人)……家计萧然,……幼即雅意读书,知两母苦,默负奇志,将大其家以报。然渐不能给朝夕,先生曰:“天假两母年,使得当获天子褒嘉。什一中人,殊可自振,安在屈首牖下作庸腐生,冀不可知之遇乎” 即弃产走北地。……虽舟车道路,恒一卷自随,以周览古今贤不肖治乱兴亡之迹。独于其中遇所为忍苦发奋事,即身体力行,不敢履错。于是天涯羁旅,有还金全妇诸美绩,江湖间人争传颂之。随遭诬税,尽没其囊,又舟覆,一无所有,赤手来里中,绝口不言其所行。里中人窃叹之曰:“子素有大志,今乃作此寂寂”。先生不为挫曰:“古人植槐庭中,以有硕德,吾父高行照人,吾母薪赡一世,何至今不能以生事赡。”更弃产走豫章,至彭蠡,大风坏舟,仅以身免,徒手来归,里中人又叹之,谓其穷未易瘳也。先生曰:“是区区不得志于时也,乌足难我。”然年已五十矣,有生来数十年中,不出则已,出则未有不蹶且罹祸者矣,颠倒崎岖不知复有生人之趣。而先生则益信两母之苦不能终抑也,乃作焚舟计,尽弃其产往来金陵淮扬诸盐旬地,用是起家。怡养未几,两母先后寿去。里中父老感其节,使先生克成厥家,遂举于郡县,藉以上闻,旌表载祀。……而先生亦膺覃恩,授光禄寺丞,乡饮宾礼者四。子孙三代林林于胶庠辟雍之间,已有六七人。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明光禄丞乡饮大宾应全公原传》
242 叶天赐字孔章,号咏亭,(清歙县)蓝田人。母遗腹生。赐性聪颖嗜学,工诗,擅书法。家贫,为人行贾,料事十不失一。晚业盐旬于扬。重然诺,恤患难,族党戚里间待举火者甚多。